中财论坛

标题: 寻迹响水潭 [打印本页]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5-4-26 21:11
标题: 寻迹响水潭
本帖最后由 时光安然 于 2015-4-26 21:12 编辑

                                                                                              
                                                                                                     寻迹响水潭

  其实也称不上是特别的游览景地,如所有的溪水一样,上游的水流经此地,在一个深水洼处盘绕一个旋子,才缓缓地翻越那扇颇显光滑的大石头,如簸箕一样倾斜而下,溪水跌落下来,哗哗之声如歌如泣,在颇显幽静的谷中就显得别样清新起来。其实我所在的以灵山秀水著称的景区,比这规模更大的潭水比比皆是,偏就此潭定名“响水”,应该不是一个意外。

  前几年吧,曾约三几文友采风,途经响水潭。大概是被这个叫得这么响的地名吸引,也或果真是此处静幽与水响相得益彰,归来途中特地停下,逗留了好一阵子。那时正值春光明媚,偶尔的几丛映山红也开得正艳。晌午时分的略显疲劳,一行人一头钻进潭边那座特地为游客开设的茅草凉亭,几个围坐在亭中痛饮一壶热茶之后,回过神来始发现四周美景尽在眼底。难得的是拂面的凉风徐徐吹在身上,直让你产生一种欲死欲仙的感觉。索性起身,朝着撩拨人情趣的水响处探个究间,方觉那风并非凭空而来,那是被水带的:水是活的,风便也活了。

  溪流两旁长着我们认识或不识识的植物,几棵正抽芽的老鼠刺绿得着实可爱,一簇簇细芽呈蓬勃之势暴着红绿相间的细芽,据说这植物呈碱性,可医痔,索性采下几捧细叶,也好让店家炒了,作为午间的佐餐。还有长相颇似香椿的一种野棵,忘了叫什么名字了,被一同伴识得,不顾坡徒崖滑也一并采了些细芽,中午也让店家烧了,终没吃出什么味道来。难得的是路旁竟有几棵伸手可得的野桑树,摘下几棵紫的红的或淡红的桑椹,一个个吃成乌嘴头,还直颇挑剔地说这味道,一棵树生的怎地这么的不统一啊,有甜、有酸、还有不甜也不酸的……至今记得那天中午的主菜是饨柴鸡,除去陪炒的两道野菜,另外还有一个香椿炒鸡蛋,这些都是时新的风味,再经店家那样的妙手捣饬一番,食欲强烈的我们几乎挑不出什么不好的错来,何况还有随身带着乱七八糟的水果饮料之类,吃完喝完好像趁着酒兴还生发了一场口角,但随即就忘了究竟的起因是什么,因为我们只记得响水潭的特色:水好,风好,野味好,茅草棚子好。

  后来的次年,又与同学小聚。时隔太久的缘故,几个人闲坐着,顿觉空虚得无聊,就又想起响水潭。几个人听了我的建议,立即赞同,朝响水潭进发。只是这次的出游与上一次相比大不相同,因为这些初中毕业后就自谋生路的伙伴们,根本就不似先前文人们那样的雅兴,停下后匆匆看了几眼我特地兴致勃勃指给的茅草亭,还有哗哗作响却被他们几欲视而不见的响水潭,然后就野猫子一样朝密林中扩散开来了,他们说如果运气好,指不定还能找到几棵差不多被挖得绝迹兰花草……

  如今算来,大概有四五年没再去响水潭了。

  不是想不起响水潭的好,实在是近些年对于文字的疏离,自然也与文人之类脱了干系。而同学聚会也逐渐少了,直到后来的再不联系。但这些都不妨碍对于风景的留连,想那原本就不多的小城美景也差不多在春暖花开之际逛了个遍,新开发的及尚未来得及开发的,也差不多都已看到厌烦,还要去什么地方遛弯呢?

  于是又想到了响水潭。

  趁着午时闲暇,如往常那样,与女儿一起出发。

  只是竟以为是走错了路,因为车子行驶了好远一段路程,竟然不能听到熟悉的水声,还有那标记式的茅草亭,怎么也寻找不见。那时的山风有些清冷,才下过一场暴雨的缘故,满山的青翠跟水洗了似的,绿得令人心醉。我们忘情地走着,绕着盘山路一圈儿一圈儿差不多转到了山顶,眼前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茶林,也有几辆寻景的轿车,依次码在标志着山村野味的饭庄,或停在当地制茶的农家前。几棵正开花的木瓜树一闪而过,已经凋了花的梨树孤零零地站在谁家的门口,而不知干什么用的水泥开阔地上,正摊晒着大面积的不知被谁采摘的珍珠花。

  然而女儿却一直都在催问:哪里才是响水潭啊?

  这真是令人发慌。试想连向导都迷了路,大概是目标已经开始萎缩,而新开发的建筑又太过显眼,因此一不留神就错过了——那就回头再找吧。

  终于在一个面目全非的三叉路口,找到了记忆中的响水潭。

  茅草亭倒是还在,只是不再是当年精神焕发的金黄色,而是被日月浸袭过的陈旧与黯然。亭子周围淡绿色的遮虫网也没有了,看来是搁置已久废弃不用。取而代之的一旁新开发的空地,大红灯笼的迎宾式建筑外加停车场,将那些说不清的植物例如老鼠刺呀、野桑椹呀一并吞没。响水潭就更糟糕了,几乎寻不见当初挡水的大石,没了大石,水经过的地方当然就一马平川地,哪来还有水声?

  我不是一个一味固执怀旧的人,更不是一个寻不到目标就跳脚骂娘的人。因为早已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响水潭亦是。它不过就是人生中经历过的无数个不经意之际发现的风景之一。它已经消失了,竟也称不上失落,因为这大概就是它从原始到没落的必然结局。好在山还在,还有那些说不清的植物,比如不远处的几棵不知成熟与否的野桑椹,应该还在的吧。如果下次再要去寻,恐怕就是冲着这些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5-4-27 10:11
"我不是一个一味固执怀旧的人,更不是一个寻不到目标就跳脚骂娘的人。"多好的心态!其实生活还真是这样,丢失的东西往往再也找不到了!唯其如此,才让我们品味到了怀恋的美好。我以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4-27 11:58
本篇颇有禅意,世间万物,大抵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诸行无常”便是真理。只是我们自然环境的“无常”也太快了些,我们记忆跟不上变化的步伐……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5-4-27 16:26
心里的好,就让它在心里吧。
世间好多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心里的那份念想。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5-4-28 09:50
二十一世纪的小石潭记?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5-4-28 11:11
当初的风景没有错过就好,再找常常抱憾。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5-4-28 13:23
水是活的,风便也活了。
此话颇有道理,山水相依。文章的确富有禅意。
作者: 何义钦    时间: 2015-4-30 21:56
没有水响的响水潭。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