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真挚纯朴而动人的文字 ——读彭彦花散文《倚在母亲的肩上读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5-5-21 17:44
标题: 真挚纯朴而动人的文字 ——读彭彦花散文《倚在母亲的肩上读书》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5-5-22 08:44 编辑
真挚纯朴而动人的文字
——读彭彦花散文《倚在母亲的肩上读书》
梁星钧
彭彦花小小年纪,文字已出落得不凡俗,她的小说是如此,而散文亦如此。
《倚在母亲的肩上读书》画面感强。落满黄花(黄嫩嫩的枣花)之地,长排凳子上的娃娃,在一个身着蓝布衫的长辫子老师的领唱下唱童谣。这副画怎样?反正我觉得很形象,也很美。作者接着交待,这是三十多年前的场景,这个长辫子老师就是“我”母亲。
作者速写了旧影,又拉长了镜像。说,29前年自己出生,一年后走路,跟着母亲身后,学大哥哥姐姐唱那些儿歌: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这不仅画面感强,也强化了两个动作,一是“摇摇晃晃跟在母亲身后”之“摇摇晃晃”,你看写得多形象,把幼儿的那种天真无邪和初生牛犊不怕虎描绘得多自然真切;二是“欢快的歌声摇得枣花纷扬”之“纷扬”,是歌声摇动了枣花,我们可以想象下,优美稚嫩的儿歌,由天真无邪的孩子齐声诵出,摇动得枣花都纷纷扬扬,这又是一种什么境致呢?这个“摇”字特别好,胜过了“感”(动)及“振”(动),不仅是动作性很强,而且是恰到好处,把童音的效果表现得极到位,所以这样的用笔非我们每人都能体会及表达得出来,这个强烈的镜像也会在我们心中铭记。
本篇是写母亲教“我”读书,应一个读书方面的主题征文,但作者一点也没做作,如说前面是铺垫掠影速写,现就由此而转入读书的正题。说母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教“我”认第一个字,读第一本书。而且是母亲读书的形象及痴迷程度吸引和影响了“我”,想知道她究竟是读了啥书。作者如此用笔,角度是新鲜的,表现力清新自然而富有张力。因“缠她要书”,故“她便给我买来一些图画书,《白雪公主》《小兵张嘎》《西游记》……渐渐地,我不满足于这些,缠着母亲要看那些没有图的书,“我”的认字读书就这么开始的。
“我”的转学和母亲的转职同时进行。“我”就这样与母亲相处着成长和读书。
文章善用道具。不论小说散文善用道具总有一种优势,易给人定格印象并加深艺术形象。“枣花”就是本篇的重要道具或称引线,开篇的枣花落满地是写季节,现在的“开了落了二十几载”是写时间翻过的岁月,这时母亲仍在读书,相比“我”读得少了,所以母亲不仅是启蒙了“我”读书,而且也鞭策了“我”的终生读书。作者这么书写,比那些泛泛的陈述少了些直白,而艺术和形象化多了。我之所以喜读并一读就入眼这篇,并非单纯的它得了征文一等奖,而是极赏她这种淡而浓的用笔,以及那些形象而具体的点面展示。
结尾也极含情味。说“我”回去还是习惯性地遇到生僻字就问母亲,花甲的母亲这时“她戴着花镜看了半晌,告诉我她也不认识”,顿时“我心里突然酸酸的,想要流泪,赶紧端起面前的茶杯掩饰自己。”这个“端茶掩饰”的细节真实,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的有机交织,这比那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过度抒情诠释要真实可信得多了。故此篇面似写“我”的成长及读书,而实则又是超越读书之上的写亲情大爱,所以“母亲给我的爱是我终其一生都读不尽的书,我很庆幸母亲是我的母亲”,文至此处也格外动人。(2015,5,20清江河)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5-22 04:45
此篇评论,短小精悍。入情入理的分析,有滋有味的点评,将读者带入佳境!
开篇的枣花落满地是写秋(夏)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5-5-23 20:56
贴近作品的赏析,能够感受到那份绵长的呼吸,那份爱意。
欣赏学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5-5-25 10:19
谢谢。枣花是夏落秋落我真的还没注意,尽管我老家门前有一排枣树。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5-5-25 10:20
谢谢点评。读时就感觉出这篇散文的轻妙。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