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诗》有言之:娶个旺家的媳妇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5-30 16:02
标题: 读《诗》有言之:娶个旺家的媳妇
  读《诗》有言之:娶个旺家的媳妇
  
  《诗经》中,《桃夭》未必是最为精彩的一篇,但因为谐音出了个趣味成语“逃之夭夭”,所以连带着《桃夭》也成为名篇了。只是本篇既与逃跑没有关系,也与桃花没有关系,说的仍是女子婚嫁的事,而且似乎仍是在婚宴上演出的保留节目。
  
  如果说《关雎》在婚宴上演唱,是为了赞美新娘的美丽贤淑,以及表达男方对女子的珍爱;那么《桃夭》则更现实一些,是表达了男子以及男方对新娘的希望,希望自己娶一个好老婆,更希望家里娶一个好媳妇。
  
  这一点,古今也是一致的。
  
  比如现代婚宴上司仪的祝愿:一愿夫妻和睦,白头到老;二愿孝敬公婆,勤俭持家;三愿早生贵子,子孙满堂……
  
  直到今天,在某些乡村还保留着“上头”的习俗,其过程一般都是由“好命人”(东北称“全可人”,即夫妻白头、子女双全、健康长寿者)用梳子象征性地在新娘头上梳三下,并且一边梳一边口念吉祥话,诸如“一梳孝敬公婆,二梳夫妻和睦,三梳子孙满堂……”之类。尽管吉祥话各地略有不同,但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娶到一个好媳妇,一个能给家里带来好运的媳妇。
  
  《桃夭》也不例外,只是表达得更诗意一些而已。三个小节,“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一唱三叹,反复吟诵,表达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不妨想像一下,三千年前的婚礼上,当喜庆的音乐奏起,当动听人歌声唱起时,无疑也是在新娘传达着一种声音:别看我们之前称赞了你是“窈窕淑女”,我们家新郎为了你“辗转反侧”,为了你可以“琴瑟友之”、“钟鼓悦之”,但你过了门后可一定要给夫家带来好运,可千万别当个丧门星啊!
  
  至于“宜其家室”或“宜其家人”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古今并无二致,就如现代婚宴上司仪的祝词,就如乡村传统婚礼“上头”时说的吉祥话,大致总不外性格温顺、知礼守仪、勤劳聪慧、夫妻和顺、子孙繁盛几点。而类似的内容,在《诗经》的其他篇章中或多或少皆有提及。
  
  比如《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是写劳动的;《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是写怀念丈夫的;《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是写子孙繁盛的……
  
  与后世那些赤裸裸的表达祝福或希望的言词相比,《桃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用“桃夭”起兴,与《诗经》中的其他任何一种花草相比,桃花隐含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对此,朱熹解释说:“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据说周代女子常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出嫁,不知确否,但桃花开时,常会引得少女少男春情萌动,却是不争的事实。而直到如今,“桃花”一词仍不可避免地带着浓浓的情欲色彩,诸如 “桃花腮”、“桃花运”、“桃色”、等词都是明证。
  
  而首节“灼灼花华”,用桃花起兴,又恰恰暗示了新娘的娇羞和美丽。以花喻美人,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尤其以桃花更确。崔护有诗“人面桃花相映红”,正是以桃花喻美人的典范。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桃花行》中“茜裙偷榜桃花立”更是写得美艳绝伦,叫人浮想联翩。
  
  次节“有蕡其实”,用桃实起兴,则正是暗示了新娘过门后会早点儿生个胖娃娃,进而子孙繁盛,儿女成群。不过这一点,却远比后世的“早生贵子”或“子孙满堂”之类的祝福更加含蓄,当然也更有诗意了。
  
  末节“其叶蓁蓁”,用桃叶起兴,则无疑是希望新媳妇过门,会给夫家带来旺运,带来整个家庭繁荣。
  
  三个祝福或者说愿望层层递进,却无一句明言,只是通过比兴的方法曲折地表达出来,真是言而不言,不言而言,言有尽意无穷,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家室”或“室家”一词,朱熹的解释是:“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意思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的大家为家。那么,《桃夭》所表达的,无非是希望娶进门的是一个旺夫旺家的新娘,能给全家带来幸福安乐和繁荣兴旺。虽然历经沧桑变化,但这一愿望并没有多大变化,不同的只是,同样的愿望由唱出来改成说出来,由诗意的含蓄变成现实的直白。而随着夫妻关系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样愿望达成的比例却降低了。
  
  历史穿越三千年,如今,当我们重新诵起(而不是唱起)这首《桃夭》时,品味着其中的画意诗情,向往着其中的美好祝愿,当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5-5-30 16:42
怎么又是婚姻贺辞啊。
不过也好,同样是桃花,各自的吟颂方式不同,其中味道就不一样了。
忽又想起关于桃花的,总觉有灿灿飘落之感:
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

   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5-31 18:3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5-30 16:42
怎么又是婚姻贺辞啊。
不过也好,同样是桃花,各自的吟颂方式不同,其中味道就不一样了。
忽又想起关于桃 ...

下面这个真没听过,搜了一下,原来是《东周列国志》里的,颇有诗经之风,不易。
桃夭和关雎都是国风而且都是周南里的,当然内容有相近之处。
到了小雅,基本就都是酒宴上的了;到了颂,则基本都是庙堂上的了。不奇怪呀1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5-31 19:22
翻新好难哟!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5-5-31 19:48
古今对比,写出了一份意味,给人启迪。
诗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看。此言不虚。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5-5-31 20:29
好,将诗经进行到底,呵呵,先占个位,以后慢慢读……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5-6-1 16:11
上篇谈恋爱,这篇结婚了,下一篇该生孩子啰,找找,哪篇?最后可不能是《氓》奥?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6-1 18:51
夜莺 发表于 2015-5-31 19:22
翻新好难哟!

其实不必非要翻新,而是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见解就行了。
有些篇章注定不大可能翻新的,所以基本上没谁会选它来写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6-1 18:52
夏冰 发表于 2015-5-31 19:48
古今对比,写出了一份意味,给人启迪。
诗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看。此言不虚。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圆其说”,能够自圆,即使某些地方圆得并不满,但也足够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6-1 18:53
戈眉 发表于 2015-5-31 20:29
好,将诗经进行到底,呵呵,先占个位,以后慢慢读……

君子之约,即使勉为其难,也得继续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6-1 18:56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5-6-2 20:22 编辑
一孔 发表于 2015-6-1 16:11
上篇谈恋爱,这篇结婚了,下一篇该生孩子啰,找找,哪篇?最后可不能是《氓》奥?

我这两篇其实都是写结婚的,是别人负责恋爱,我负责结婚。
生孩子的咱也有啊《小雅·斯干》就是,复制几句: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5-6-2 12:58
上一篇欣赏赞美,这一篇挑选着娶进门,下一篇,,该是啥了,,,,哎呀,大师好运啊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5-6-2 12:58
上一篇欣赏赞美,这一篇挑选着娶进门,下一篇,,该是啥了,,,,哎呀,大师好运啊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5-6-2 12:59
上一篇欣赏赞美,这一篇挑选着娶进门,下一篇,,该是啥了,,,,哎呀,大师好运啊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5-6-2 12:59
上一篇欣赏赞美,这一篇挑选着娶进门,下一篇,,该是啥了,,,,哎呀,大师好运啊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6-2 20:35
刘玉清 发表于 2015-6-2 12:59
上一篇欣赏赞美,这一篇挑选着娶进门,下一篇,,该是啥了,,,,哎呀,大师好运啊

这都不知道?下篇自然是盖房子生孩子喽……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5-6-3 08:17
受教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