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山地小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5 12:41
标题: 山地小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                              木祥
    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我还记得我们村子里的山地。
    村子里大部份都是水田,但生产队劳动力多,所以就在山上开垦了一些比较平缓的山坡,种些蔬菜杂粮。山地也叫“火山地”,意思是用火烧了茅草后开垦出来的。这些山地都在坝子四周的山上,远离村庄,但地势稍微平缓,一般都有水源和树林。山地里一般都种植土豆,玉米,萝卜等杂粮。这些杂粮都成熟得早,在秋黄不接的时候,可以解决队里人粮食上的紧缺。所以,在粮食紧缺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那些山地来。也可能是这些特殊的原因,我对故乡的山地印象最深。
    山地的旁边,都还有一间泥土屋,用来供守山地的人住。
    村子里的山地长年都有人守护,但守地的人不宜多,都只能留一个人。这个人夏天守庄稼,冬天守自己的房子,守种庄稼用的农具。但守山地的人,却干不完山地里的活,到了播种和收获季节,村子里的社员又到山上来突击几天。地里的庄稼,收获到队里后又分到各家各户。分配的方法一般都是按人口,见人都有一份的,非常平等。不象坝子田地里的庄稼那样,一很些要按人口分,一些又按工分计算,等级十分严格。也可能是这种原因,我对山地的感情也就更真挚一些。
    而且,在我年少的时候,就很羡慕守山地人的生活了。多数时间里,他们都只是一个人生活在山里,他们生活中的孤独味只能让我想象,正是这种想象中的生活至今都让我羡慕不己。所以,那时候,我十分喜欢到山地里去干活。干活的时间不长,走路的时间却多。一路上可以观山玩水,一群年轻人,可以沿途调笑,有的还趁机谈恋爱,想起来很有意思。
    守山地的人,一般都是无依无靠的老人,队里的“五保户”。他们在家里没有房子,没有儿女,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人都不会饿。这些人是村子里的无产阶级,最没有私心,不会轻易偷拿集体的东西,不会偷懒耍滑,一辈子干活都勤勤恳恳,即使没有人督促,自己也会找活干,队里的人最放心。我知道,这些守山人全部家产就是一付炊具,一套行李,外加一个木头烟斗。小时候我看到的守山地的老人,更多的时候是蹲在地里拔草或坐在泥土屋门口吸烟。我们到山地里去劳动的时候,守山地的人就来和我们说许多关于山里的庄稼和神出鬼没的狼。这种时候,他那个半斤重的烟斗始终都衔在嘴边。
    后来,我们村里的山地旁边,又多了一间小屋。那里面住着我的大舅。大舅在这间小屋子里,却不是守山地的,而是守山,守山上的树林。大舅守护的是我们队里的集体林,那时候的集体林分为“护山”和“柴山”,队里的人可以到柴山上砍柴火,而不准轻易动“护山”上的树木。大舅的任务就是防止有人到“护山”上偷砍。那时候,我觉得大舅很有权力,好些人都怕他,见他就说好话。但也有人在背地里又说我的大舅护林是六亲不认,不讲人情的,这种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些矛盾,有人说大舅的坏话,心里总不是滋味。同时我也在想,大舅都六十多岁的人了,牙齿都快落光了,还守在山上得罪人干什么呢?但想想也就过去了,没有对任何人说,小孩子的话管什么用呢?
     后来的一个夏天,我又和生产队的社员一起到山地里去干活。中午休息的时候,我顺便到大舅守山的那间屋子里看大舅。大舅见了我,说我怎么这样“肯长”。他说的“肯长”,就是夸我长得快,长得高。大舅住在山里,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我已经长高了。同时,这是我们村子里人见了小孩子常说的话,类似顺口溜。但我听了心里还是很喜欢。大舅又让我在他的床上坐。他的床在一个火塘边上,床上铺着一条棕色的毡子,叠着一条灰色的被子。我看那被子本来是白色的,时间一长就变成灰色的了。坐在床上,我看了看大舅的房子。大舅说,这房子是他自己搭的,不象守山地的房子那样宽敞,只够他一个人住。这房子也没有墙壁,是用树杆搭起的棚子,房顶是一些木杆做的斜面,上面盖的是茅草。大舅在落地的屋面前后都挖了条小沟,把茅屋上流下的雨水引走了。我现在回忆起来,这房子酷象一朵紫色的蘑菇。
    我坐在大舅的床上,房子低,又是阴天,觉得光线很暗。我只看得见大舅脸上的轮廓,和大舅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慢慢地,太阳出来了,房子里也渐渐亮了一些。这时候,我看到房子的门后,堆了好些斧子和柴刀。我觉得奇怪,便问大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砍柴用具。大舅说,这些斧头和刀子都是他护山的时候没收来的。我的心里沉了下去,我又想起了别人说他守山不讲人情的事。我看着大舅慈祥的面容,想着他怎么一到守山就“不讲人情”了呢?没收了这么多的斧头和刀子,要得罪多少乡亲呢?但是我也不好对大舅说些什么,就赶着到山地里干活去了。后来,也就很少到大舅守山的茅草房子里去… …
… …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5-7-25 14:0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令人尊敬的人。


作者: 孙光新    时间: 2015-7-25 15:4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木老师,把开头、结尾一段去掉如何?呵呵,光新问好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5 17:0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令人尊敬的人。[/quote]
谢谢阅读。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5 17:0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木老师,把开头、结尾一段去掉如何?呵呵,光新问好[/quote]
说得有道理,在出书的时候考虑修正。谢谢。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5-7-26 08:3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总有一些声音值得倾听,总有一些事情值得回忆,因为那是自己的情之所至。欣赏并问好!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5-7-26 13:1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某些“公仆”学习的榜样了!


作者: 蒙正和    时间: 2015-7-26 13:4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顶上去!问好楼主!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15-7-26 14:5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看到老师的守山地,守山,自然想到我小时回老家,见舅舅守菜园的情景,也是要晚上住在菜地的。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7-26 16:2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过去的岁月艰辛而单纯,有许多值得记忆的地方。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5-7-27 10:1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0 编辑 <br /><br />人情醇厚的山里人,似乎特别懂得生命的意义:责任高于利益。学习问好!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7 17:54
川媚 发表于 2015-7-27 10:14
人情醇厚的山里人,似乎特别懂得生命的意义:责任高于利益。学习问好!

谢谢阅读。问好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7 17:55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5-7-26 16:23
过去的岁月艰辛而单纯,有许多值得记忆的地方。

版主辛苦。
作者: 十年兜兰    时间: 2015-7-27 21:39
问候老朋友!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5-7-28 00:04
闲散文字,有意蕴。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7-28 11:25
一个人物一种境界,山地之中诞生的敬仰心情。文字清淡,情感悠远,似无意却用情深。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15-7-28 11:26
这样的文字总是让人感动,遥祝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7-28 13:50
对过往生活的细致描述与刻画,山地上的风物与人情,打着时代特有的印记。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8 18:59
房子 发表于 2015-7-28 13:50
对过往生活的细致描述与刻画,山地上的风物与人情,打着时代特有的印记。

谢谢房子先生阅读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8 18:59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5-7-28 11:26
这样的文字总是让人感动,遥祝

祝福!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8 19:00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7-28 11:25
一个人物一种境界,山地之中诞生的敬仰心情。文字清淡,情感悠远,似无意却用情深。

版主辛苦了,慰问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7-28 19:01
蒙正和 发表于 2015-7-26 13:41
顶上去!问好楼主!

问好正和先生。
作者: 二哥哥    时间: 2015-7-30 00:04
由一座山地,看见人。看见责任和远见。

作者: 寻梦天涯    时间: 2015-7-30 06:18
读完,我又想起了童年的许多。浓浓的乡情。问好朋友!
作者: 寻梦天涯    时间: 2015-7-30 06:18
读完,我又想起了童年的许多。浓浓的乡情。问好朋友!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