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我与中财】半载识得半生缘 [打印本页]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10:26
标题: 【我与中财】半载识得半生缘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半载识得半生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就像那人间无数聚散一样,因为有着奇妙之缘,所以我就与中财聚首了。聚散实属寻常,随时随地都有,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缘究竟何时会有、几时虚无,从哪里来、到何方去。说不清道不明之余,只能冠之“奇妙”一词以解疑释惑。
结识中财纯属偶然。一日,友人司马和随口的一句称赞勾起了我的好奇之心。他说:“中财是个挺讲规矩的文学论坛”。潜台词是说,中财这地儿能够大体公平公正地对待文友。我心一动,现如今还能有这么个地方谨守文人规矩孕育文学梦想,的是难能可贵。冲着中财的好口碑,我特来一见!
虽然大体看了些规章制度,但初来乍到的我还是闹了不少笑话。一篇小品文发到了文化创新版,一篇乐评发到了明月清风版,乱了套了。好在用来跟全体文友打招呼的首贴还算中规中矩,没差太远就是了。一日不过三,此三篇是我作为论坛新人初次在论坛留下的痕迹。
第一篇加精的文字《三个男孩一台戏》来自于江天漫话版。这是一篇来自于教学实践的小记,其实也算是跑错了板块的范畴。好在江天诸君并未嫌弃,此文不仅得到了大家的热评,还就此获得了我的论坛首精。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不啻是一针强心剂。欢欣鼓舞之余,我觉得动力十足。稍显美中不足的是发言,新人积分未满之时发言需要审核通过才行,这让满怀热情的我深感压抑与痛苦。好在论坛在随后的改革中取消了这一项规定,如今的新人与老会员一样,也可畅所欲言了。他们赶上了好时候,不必再去体会那心痒难搔之感了,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为早日脱新,只是新人的我可是开足了马力,后来甚至连灌水术都用上了,呵呵。为了挣点积分,我把以前的一段听歌小感发到了天籁之音版。此文充其量也就是一蹭积分的灌水文章,没想到敬一兵版主不但仔细读了,还就此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面对敬业的版主,不好意思的我只能道出实情请求谅解,之后努力修改,争取提高质量,至少要对得起版主的殷殷期盼。看了我的修改稿,敬版主给了威望奖励,还夸我行文态度严谨。感动之余,我觉得很是惭愧,遂决心认真写好之后的每一篇文字。就这样,我与天籁之音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边学习,一边在努力尝试写好影评与乐评。
我参与文化创新版其实源于高迎春版主的一句话。初来乍到的我特地去各版块认真学习优秀作品,说来也巧,我恰好读到了高迎春版主的《鲁北野草——益母草》一文。文章文学功力深厚,知识内涵丰富,让人大开眼界。学习后的我一激动就试着评论了几句,没想到我的菜评不仅得到了版主的回应,而且还得到了版主的回访。看我的教育教学随笔发得不对,高版就跟我讲,这类文字应该发到文化创新版。原来文化创新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高大上,也是接地气的,我的教学随笔有用武之地了。高版纠正了我的理解误区,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如此,高版了解到我是教师,还特地找出他的作品来与我探讨。一篇《我认识了阿远》不仅让我知道了版主与著名特级教师级校长李怀源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有趣经历,而且让我体会到了前辈对后辈的谆谆指点与殷殷期盼。
论坛前辈的风范与气度令人心折,让我的向文之心更加坚定。随后,就有了《可儿初长成》与《歧路琴童重振翅》的问世。那段时间的琴法课堂上,可儿与小涛这两个各具特色的孩子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我就萌动了写写他俩的心思。琴法教学是音乐的分支学科教学,同样属于教育教学的范畴,所以也应该契合文化创新版的发帖要求。果然,论坛对我的努力予以了肯定,连着两篇文字都加精了。我心情舒畅,很有成就感。不仅是因为微薄的稿酬,主要是我喜欢这种写写评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氛围。当然,能加精就更好了,获得认可的感觉真不错!
前阵子欣获喜讯,我敬仰的前辈徐梅勋先生获奖了。他的散文《窗边的石斛兰》被选入2014年度《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据说此次共有万余篇文章参与海选,但最终入选的只有三百多篇,连徐先生自己都在感叹运气不错。这当然是先生的谦逊之言,其实哪是运气,分明就是依靠硬实力。读着徐先生的精品散文,见猎心喜的我按捺不住学习的欲望,所以也跑去春夜听雨试水。结果却挨了当头一棒,原来散文版里高手如云,佳作如雨。我虽然勉强中了一二精华,但效率着实不高。灰心之余,只好勉励自己,功力浅薄,实在差劲差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嘿嘿,且耐心期待东山再起嘛。
许是习惯使然,我喜欢记录,到了中财也不例外。且回顾我结识中财之历程如下:
一
从4月18日晚17点36分发布新人首帖起到今天下午十三点零六分止,总共花费67.5个小时,本人顺利脱新。此过程中,论坛斑竹们工作认真,把关严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斑竹能对新人耐心指点,费心指引,令人心头颇感温暖。
4月20日
二
我在论坛前进的速度比我预计的要更快些,今早9点09分,我顺利从初级会员升入到了中级会员。
就好比一个孩子顺利地完成小学学业,从小学生转变为了中学生一样,现在,我已是论坛的一名中学生了。这个过程,我花了四天时间,从18日17点35分进入论坛始,直至今日,共用时87小时又34分钟。
十分感谢版主们的热情指点,也很感激论坛元老们的费心提携,当然也很感激坛友们的赞扬鼓励。
4月22日
三
大家好,我是虞城传奇,今天一早准7点,我很高兴地升入了高级会员。此刻距离我发首帖已经过去了10天又11.5个小时。
来论坛的日子虽然很短暂,但在这里我觉得很舒服,因为这里有浓厚的创作氛围,有丰富的交流与互动,这是个值得大家一路相随的地方。
借此机会谢谢各位版主,各位文友,你们的支持与帮助是我前进的动力!在此,传奇向大家致以美好的祝福与真挚的感谢!
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越来越棒,著作越来越丰,模样越来越美!
4月29日
四
从上月18日起,至今天22日止,传奇花了34天,终于步入了金牌会员的行列。
特此纪念!
论坛的氛围严谨中包含亲切,交流里隐含提携,是一个文人墨客喜爱的聚居之所。传奇在这一个多月里收获颇多,学到了不少东西,自觉受益匪浅。
借此机会,再次向坛友们致以真诚的感谢,谢谢大家的帮助!顺便带上我的问候与祝福:愿我们的论坛越办越精彩!愿大家的作品越来越丰硕!
5月22日
趁散文版征文的契机,我把在中财的一些零散感受作一梳理与小结如上,虽文字拙浅,有滥竽充数之嫌,但的确是真情实感。为了早日进入元老级别,留下另一脚印,传奇正在努力。由于最近工作较忙,未能一如既往对论坛投入热情,很遗憾地与评论员之职失之交臂,颇为失望。
短短半载相处,却让我受益良多,我愿以我文与论坛一路同行,不离不弃;我愿与诸君一起,共同参与并见证论坛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我也期待着,能再觅与论坛诸君共事之良机。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5-8-16 10:5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真事实感。祝进步并开心。也贺徐梅勋先生散文获奖!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5-8-16 11:0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真有趣,我竟然不知道论坛里的会员有这样多的级别,记得的我只有一个“论坛元老”,我断续在此已经近十年了。怎么成为元老的,我一点没注意到。此篇散文别致有趣。 学习问好。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5-8-16 12: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一个岁月的记录者,记住了最感动的往事。一切都是缘分,来这里相聚,学习或是进步。问好!致安!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12: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真事实感。祝进步并开心。也贺徐梅勋先生散文获奖![/quote]
响应木门版主号召,写写真事实感,但愿不要贻笑大方。问好梁版!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12:5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真有趣,我竟然不知道论坛里的会员有这样多的级别,记得的我只有一个“论坛元老”,我断续在此已经近十年了 ...[/quote]
十年高龄川媚,高山仰止。半年稚龄传奇,其路漫漫。问好!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12:5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1 编辑 <br /><br />一个岁月的记录者,记住了最感动的往事。一切都是缘分,来这里相聚,学习或是进步。问好!致安![/quote]
缘聚!
问好!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5-8-16 13:5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2 编辑 <br /><br />真实的历程,深切的感受。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14:1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2 编辑 <br /><br />真实的历程,深切的感受。[/quote]
问好朋友,谢谢阅读点评。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8-16 17:3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2 编辑 <br /><br />传奇就是传奇!赞一个!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8-16 17:4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2 编辑 <br /><br />结果却挨了当头一棒,原来散文版里高手如云,佳作如雨。我虽然勉强中了一二精华,但效率着实不高。灰心之余,只好勉励自己,功力浅薄,实在差劲差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嘿嘿,且耐心期待东山再起嘛。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20:53
夜莺谬赞。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6 20:55
真感受,实言语,莫笑莫笑。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8-17 09:50
心路历程,走过就是“缘”。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5-8-17 10:01
喜欢中财的心情溢于言表,文字率性真实,提个小小的建议,不能为了晋级元老而写,每一篇都要尽量写好,写的自己满意为止,文字的品质才是立足中财的根本。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7 20:28
谢剑版关心,感剑版灼见,不是殚智竭虑之文字,真不敢随意发来。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7 20:30
“走”在“中财”!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8 09:09
问好章版主,谢谢阅读与点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8-18 15:46
如此呈现的在中财写作的细节,这些点点滴滴,都是一个人热爱写作关心论坛的见证。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5-8-18 17:47
感谢房子版主阅读点评。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8-19 04:39
看来你也认识徐梅勋老师,我曾经给她的散文集写过一篇评论呢。
标题是《最是寒梅伴雪香—我读徐梅勋散文集<梅本无意>》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8-19 04:43
最是寒梅伴雪香------我读徐梅勋散文集《梅本无意》 高迎春
近几年,在论坛认识了一位网名叫柔木的散文作者。其人文笔清新清雅,细细品味,恰如一杯西湖龙井茶,清香甘美,润人心田。读过之后,往往跟帖留言,或褒或贬,随心而论。本月中旬,收到一封来之江苏常熟市委宣传部的邮件,信封上注明徐梅勋寄,心中疑惑,打开来看,是一部印刷精美的散文集,书名《梅本无意》。细读作者简介,方知这个徐梅勋就是论坛上早已熟知的柔木先生。
年长共和国一岁的徐梅勋,自内退起开始登陆论坛,在报刊发表散文,享受着文字带给自己的快乐。不知不觉间,竟然积累了百篇散文作品。几位作家协会的朋友,热情介绍他加入作协,却被徐梅勋婉言谢绝。他说:“我只是想做一个足踏实地的文学爱好者,在退休之后能有机会写些文章自娱,已是今生莫大的乐趣”。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自知自明,有这样良好的心态,所以他的散文才那样信笔驰骋,无拘无束,字里行间传递出他对生命的达观与温润,他对世事的探索与思考,以多元整合的态势,带给读者以生活的哲悟与生存的澄明。徐梅勋的文友吴正明,曾给他写过一首《临江仙》:“四丈湾长贯百川。元和行万里船。大塘滔滔水连天。杨帆千棹竞,奋臂一篙先。遥指苍穹青春愿,秋来闲适故园。梅本无意作杨前。有情无意处,无意有情间。”他吟咏回味,奉若至宝。在整理书稿时,便以“梅本无意”做了书名。我想选这几个字来做书名,一定与他的名字中有一个“梅”字有关,一定与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有关。在散文集中,徐梅勋写了红枫,写了紫薇,写了樱花,写了荷花,写了梧桐,写了银杏,写了桂花,写了翠竹,更以《心灵深处梅花结》为篇名,写了他偏爱的梅花,表达出他对梅品的敬仰与依恋。在他的内心,果然有一树傲雪斗寒的梅花,冰枝疏瘦,香艳惊春。
散文创作需要自在的心态,因为有了超拔而自在的心态,方可以回归文学本真,抵达人性深处,呈现艺术魅力。徐梅勋读中学时,就偏爱文学,曾经获得过国庆征文一等奖。后来下乡插队;回城工作;繁重的工作,家庭的重担,使他把对文学的爱好,压在了心底。直到调任市直机关,任民主党派秘书长时,才得以重新执笔。尽管写的多是提案和讲话稿,但对于他重返文学创作,无疑起到了练笔作用。等他内退在家,接受文友相约,文笔过渡到散文创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他仿佛一下子找到了诉说心曲、解释心灵的钥匙,故乡、老屋、亲情、友情、山水、见闻,都成为他笔下的题材,表达出他对热土的眷恋、表达出他对亲情的依恋、表达他对美丽河山的热恋。行云流水的文字,水乳交融的感受,渗透着他对生命的理解,一篇又一篇率性而为之佳作,把读者引领进清澈而明朗的艺术境界。
《梅本无意》选辑了徐梅勋自2003年至2011年创作的82篇散文,分为三辑:第一辑【乡情如火 赤子情怀】;第二辑【亲情无价 血浓于水】;第三辑【乐山乐水 见仁见智】。散文集开篇,题目是《幽深的四丈湾》。四丈湾,是作者的故乡。徐梅勋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四十年光景悠悠而过,对这条小街,自然充满着眷恋。这条街宽不过三、四米,却绵延三里长,沿着街路蜿蜒而行,幽深的感觉便根深蒂固在他的脑海中。天天在这幽深的街道上穿行,以至于闭上眼睛,他也能走回家。徐梅勋回忆起这条小街的变化,细致生动,如数家珍。这条街依傍碧水悠悠的元和塘河,所以小街的一端是丰乐桥,另一端是元和桥。两桥之间,店铺林立,肉铺、铁匠铺,糖果铺,雨伞店,裁缝店,香烟店,纸马店,汤圆店,理发店,蔬菜店,茶馆,酒店,诊所……有这么多商店开门营业,小街上注定会车水马龙,生意兴隆。随着时代进步,四丈湾不可避免地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古老的店面换成了新楼,红火一时的纱厂、国棉厂、米厂、化肥厂,也陆续搬离了小街。徐梅勋采用蒙太奇结构法,把几十年间不同的镜头画面,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在一起,突破时空局限,闪现主要景观,使之产生连贯、对比、梯进、衬托、悬念等不同的艺术效果,拓展了作品的生活容量与艺术空间。几十年弹指一瞬间,徐梅勋也由青春少年变作花甲老人。眼见四丈湾老街小巷,拱桥流水的风光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徐梅勋感叹常熟由此失去了一处可以与周庄、同里媲美的街景。于是,在文章的结尾,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期待幽深的四丈湾重整芳容,再放异彩。这篇散文,语言质朴,结构合理,字里行间氤氲着他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的希冀。当年荣获《与春天同行》征文二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家庭与亲情,因爱而温馨,无疑是人类获得精神力量的地方。徐梅勋在第二辑《执子之手度今生》中,回忆与爱妻结婚三十年来的片段。由相识到相亲到相爱,由女儿出生到女儿成长到女儿结婚,一个家庭的变化,让人尽收眼底。徐梅勋与妻子,上孝顺双老下关爱子女,虽然物质并不富有,但却以爱心营造出一方和谐的天地,一个温馨的港湾。期间,妻子左眼失明,徐梅勋痛在心上;期间,女儿结婚生子,徐梅勋喜上眉梢。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相依相伴,徐梅勋与妻子肩负家庭责任,就这样痛并快乐着一路走来。朝朝暮暮,甘苦自知;相濡以沫,知足常乐。徐梅勋与妻子相约金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期待和营造着美好的明天。徐梅勋此篇采用蛛网式结构法,以回忆与爱妻结婚三十年为网心,然后围绕网心向四周伸展,纵横交错,里外穿梭,愈织愈多。此中布局,以作者情感为准绳,任其情思奔涌,想象升腾,使立意愈来愈鲜明,显示出一种疏密错综、浓淡相宜的网状结构美。徐梅勋用朴素的语言抒发深挚的情感,亦昔亦今交替用笔,一往一复回旋盘旋,表现出作者情思萦绕,往事难忘的情怀。读罢,有令人一唱三叹之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 意思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不过,也有人这样解释:知者属土,故乐水;仁者属木,故乐山。于是,乐山乐水,似乎就与旅游沾上了边。自然山水,美妙动人。春天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夏天里万木葱茏,生机盎然;秋天里硕果累累,丹枫撼红;冬天里雪压青松,雾凇如幻。人们乐于纵情山水间,追逐自然情趣,就是兴之所至了。徐梅勋在《梅本无意》第三辑中,写的便是游览祖国山水的感想。《心醉神迷张家界》,便是徐梅勋游览了号称“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之后写的游记。观赏黄石寨、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使他如梦似幻,如临仙境。张家界的奇山峻峰,如鬼斧神工,似刀削斧劈,一座座冲天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峥嵘中显玲珑,险峻中显秀丽。此间大美,胜过画卷,徐梅勋的视觉感受到了超乎寻常的冲击,心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此篇徐梅勋采用移步换形结构,随着游踪的变化,视点也在不断转移,景观也在不断变化。这样结构全篇,既有时间的推移,又有悠悠空间的转换。眼观物象,感想随之出现,其中神来之笔,往往令人抚掌称妙。徐梅勋写游记,跌宕转折,运思不俗,用笔介乎浑朴与工巧之间,结构相近而笔法有异,写山水之形胜,并传山水之性情,兼得山水之精神,一篇篇叙述从容,耐人寻味。
《梅本无意》中八十二篇散文,犹如八十二朵梅花。读罢。掩卷。沉思。犹觉口齿留芳。一句诗言,不由跃上心头:“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芬芳。”夫文贵,先贵内心;散文之道,其实就是人道。或许,正因为徐梅勋心灵深处,有一树梅花结,所以才使得他的文章,质朴而大气,清雅而高贵,灵动着一抹梅蕊冰香。梅本无意,无意苦争春。梅本有意,有意乐趣间。《梅本无意》,书如梅花。我坚信,再读依然香如故!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