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拜谒李白 [打印本页]

作者: 弦之    时间: 2005-1-8 22:27
标题: 拜谒李白
  ○随笔
  拜谒李白
      弦之
  多年来,我数次前往安徽采石镇,登上太白楼,站在牛渚西崖,望一江白水。你看,那山如螺,有临水的雄姿,水如纤手,是柔弱的握态,这才是李白这个浪漫的人停留的地方。
  斑驳的太白祠让我处处可见历史,一对楹联就能让我与数百年前在此倘佯的文人接近。我知道,千百年来,在无数像我这样平庸的俗人来到这里之外,还有一些曾临采石的名人。在门前,我分开一个个手里提着、脖子上挂着许多说不清名目的纪念章的人,买到了一本《历代文人游太白祠颂咏诗文》。这本书收录了历代150多位文人墨客在采石留下的诗文。那一个个文人当然是当时那个朝代的显赫人士,我需要寻找他们,我知道,那些诗文就是他们行走在这里的自言自语,我捕捉到了他们留在太白祠里那弯曲小道上的足迹,和飘散在竹林上的思绪。                                
  一
  不知道明朝万历年间的卢纯学走入采石太白楼时,穿的是什么衣服。要知道,他是个布衣,没有官服,也不是贵族公子,不会有什么华服。这样一个人,可以走入太白楼,观瞻吟哦,一种可能是,明朝当时的文化氛围很浓,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较为淡化;二种可能是,卢纯学是个名士,他的布衣身份被他的文名冲淡了。这也就是他被选入此书的缘由吧。
  然而,还是要说,读到他的诗文,我的眼睛一亮,那“布衣”两个字还是让我一震,我们沉湎与统治者加在文人头上的光环的时日太久了,看到一个布衣被几百年后的后人纪念,这本身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鼓舞人的事。这是编者没有想到的吧。
  我仿佛看到,在几百年前的一个晚秋,一个布衣在茅草丛生的乡道上行走。他的行程是简单的(卢是距此不远的扬州人),甚至也没有随从,更不会前呼后拥,所以卢纯学的心境也就不受干扰地空灵,恬淡,眼望青山,极目远眺,不由得心情豪迈,你看他的诗句出口就不一样,“□□青峰入紫霄,千株霜树莽萧萧。”
  卢纯学是个喜好泛游山水之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他曾经游过普陀山,寻找传说中的东海龙宫,在普陀山观音道场尚未形成之前,历史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普陀山视作龙宫居地。卢纯学写了一首《潮音洞》的诗,诗中的诗句有“大海灵山回,龙宫岂易寻。”还去过南通天宁禅寺,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是市区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座唐寺。当时通州名士沈明臣,卢纯学,吴熠、汤有光题下“偶翼毗卢阁,遥堪俯大璃’等佳句,咏颂天宁寺的一时盛况。从这些资料看,身为布衣的卢纯学,是否内心里把自己与辞官后的布衣李白相提并论呢。李白写下那些名诗,与自己一生周游天下是分不开的,卢纯学知道李白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北上长安,东至鲁郡。卢纯学还知道李白既不安于充当侍臣,又受到官僚的诋毁,于是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优游行乐,既是自然的赤子,又是自然山水做为“精神家园”的营造者。当他们放志山水,纵意游肆,与自然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亲和交流时,既是在进行一种心灵的汲取与补偿,更是在从事一种精神的输出与赋予。这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活动,它是问话的、哲学的、也是审美的,那是充满智慧的生命情调和生活的美学情趣。
  所以卢纯学把李白看作自己艺术上的导师,在言行上有一分潜意识下的趋同。这也是在他登上太白楼时,内心有一分强烈怀古意识的原因吧,一座李白像让他的意识仿佛回到了李白生活的唐代宗年代,极目四望,山河还是李白曾经看到的山河,“孤臣祠庙还今古, 大历山河寄寂寥。”
  那一次,卢纯学在山上徘徊的时间很长。深秋时节,晚凉侵衣,山上人迹稀少。卢纯学不会有什么随从,我很愿意相信,那一晚,只有卢纯学陪伴李白,也只有李白陪伴卢纯学。
  他想了很多。思绪在历史中穿梭。当年孔子让侍坐在周围的几位弟子“各言其志”,当子路、冉有、公西华言毕,轮到曾皙时,正在鼓瑟的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这一不谈政治抱负、“异乎三子者之撰”的志向,偏偏获得了孔子赞许,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思想不也具有一种解忧散怀的随意吗。很多朝代,文人“仕不得志”的悲哀和精神受挫的情况是颇为普遍的,当他们对现实社会政治产生了疏离感,要突破现实环境,从外在的政治环境转向内心的自我之时,自然山水的寓意不是天子威严和帝国强大的象征,而是与自身的情志和身心幸福相连的滋养物,山水进入了文人的精神层面,成为一种生活情趣,一种人生态度。
  两个不同朝代的诗人,一个生,一个死,似乎不再有任何联系,但是,他们的心是相通的。“夜静忽惊秋月堕”,静静的夜里,恍惚间以为月亮坠落到江水里,“ 波回疑是酒星摧”,江水荡起的波纹,一波一波推远去,那是李白捞月漾动的波纹?要是有钱买点酒就好了,诗仙只爱一个酒,那就对饮个够,那才叫对酒当歌。那一夜,他们作了一次心语畅谈。卢纯学觉得心灵受到一次艺术的洗礼。他相信自己激烈的道德批判,代表着人类的精神指向,他愿意作个卓越的特立独行者,李白的承继者,是这个时代的哀痛者。
  是啊,在这样的情境里,真不愿再回到现实中去。仕途的争夺,人际的倾轧,真不是一个诗人愿意承受的。作为一个布衣,一个文人,手无束鸡之力,虽然有虚幻的文名,可是也不断受到官家的侮辱。多少文人丢开了艺术,去追逐名利地位,理想、信仰、艺术和良知不再是文人心灵的依仗,金钱的欲望和犬儒的幸福,成为文人们的快乐追求,消解崇高躲避崇高,放弃严肃和真诚以及对苦难和正义的关怀,彻底地放纵,任自己沉醉在堕落的名利里。艺术对于那些人来说,不过是一种油头粉面的文字游戏,是媚俗。卢纯学鄙视他们,不与他们为伍。与那些人相处,卢纯学是孤独的,他是个异类。在艺术这条路上,他一个人已经跋涉了很长时间,这次来拜揖李白,不正是要补足一分再走下去的勇气与毅力吗。
  天明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卢纯学一身露水,发染白霜。那夜那霜是错把卢纯学当作山上的一草一木,而卢纯学又何尝不愿意呢。好了,那是个不能实现的奢求,有一夜与李白同沐一夜霜露,也就够了。回望长江,“蛾眉亭畔长江水, 不尽愁心万里涛。”自此,在艺术的道路上,卢纯学会更坚定在走下去,作为一个布衣,他要反击精神的背叛与无耻,阻击物欲对精神心灵的暴政,揭露极端金钱主义和极端专制主义,重缅人的灵性与永恒。
  布衣文人卢纯学,四绝含蓄、深远,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他能驰骋想像,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代有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为后人留下《明诗正声》六十卷。         
  二
                        
  当阮大铖出现在青山脚下时,我想,所有的读者和我一样,都为之一惊。自然,这一惊不是为阮大铖此行,而是这本书对其诗文的收录。
  看过《桃花扇》的人,大多都会记得阮大铖这个大花脸。他自号“词章才子白雪声名”,在剧中给香君出了很多的难题。那柄著名的,染了香君鲜血的桃花扇就因他而起。
  在晚明的士人中,阮大铖为士林所不齿。这在我们这个崇尚名节纲维的传统社会中,受到这样的对待,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他是万历年进士,为升官发财,他依附魏忠贤,和东林为敌,是臭名昭著的阉党。崇祯当政,魏阉伏法,他以权术得脱。在崇祯在位的十几年里,复社当权,他一直蛰伏在家。崇祯朝覆灭,福王在南京开南明小朝廷。大铖重贿另一士人败类马士英得以重用。
  但是这些诗文背后的东西,《历代文人游太白祠颂咏诗文》几乎都没告诉读者,这是有意还是无意呢?编者大概有这样的编辑取舍:将其优秀的诗文奉给读者,将其文人不齿的劣迹隐瞒下来,这样,就达到了既提高了本书的质量,又抑制了其人劣迹对本书的负面影响。这样的考虑对读者是一种侵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数次拜揖李白。从他的诗作所述时节的不同,至少能看出去了三次,估计一次是因崇祯以名列逆案失职时,一次是任福王兵部侍郎时,第三次是清兵渡江前后。
  第一次是在一种忧闷的心境下,阮大铖想到了拜揖李白,也许是要找这个诗的先祖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吧。他对李白的敬仰是不用怀疑的,“怀情与谁质,作礼向高烟。”走入青山境内,他的心情舒畅了,“辞树花争舞,沿溪柳自悬。”心情好,能饮一杯无?酒是要饮的,“悠悠冯眺处,村酒碧香鲜。”今天,我们无法说清阮大铖诗里的村与溪是哪一村哪一溪了,但当时那诗表现出的意境,仍然可以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看上去,阮大铖似乎要走入陶潜的淡泊明志的境界。
  在文学上,阮大铖真是个出色的人物。他颇有才华,诗文俱佳,妙通音律,尤善词曲。他作的著名传奇《燕子笺》,《春灯迷》,在当时都是佳制。情节曲折离奇,艺术上追求唯美。他家里养着一帮优伶,自己也能粉墨登场。在诗歌上,他的成就更为突出,近代著名诗人陈散原说他“具体储韦,追踪陶谢”“为五百年来作者”。的确,大铖的五古可以上接陶潜下追王孟。明清二代,能超过他的大约没有。
  第二次阮大铖是到采石去的。在明末那江山更替时期,上山的人很少,太白楼前冷落空寂。那天天气晴朗,可以极目远眺。从诗中我们得知,那时采石已建有诗仙李白的座像。阮大铖在李白像前留连,作这样的想像——“烟波是处好为家,鲸影空摇石上华。”面对山上的冷寂,阮大铖不禁感叹:“遗像几人能缩酒?英灵终古自怀沙。”他当时的心境是很乱的,没有怀念李白的心情,“月当牛渚难为夜,江在天门未可霞。”由此他想到了后人会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的诗里流露出对李白的羡慕,怎样才能从这纷乱的世事中逃离出去呢,就像李白的座像一样:“山水将君共寒碧,幽通何必荐疏麻。”诗人复杂的心情在这首诗里都表露出来。不过,从这首《采石吊太白先生》看,此次来去匆忙,其笔墨没有得到尽情的展开。
  这样一个汲汲功名的人物,在前一首诗里表现出陶渊明似的情性淡泊,在后一首里担心后人怎样看待自己,实在让人不能明白。从后一首看不出阮大铖七言的文采斐然,但熟悉他诗句的人不会忘记这样的句子“秋芜小立步痕深,目递无声绿欹琴。不羡桃花人面似,愿将绛叶点双心”,“谈兵夜雨青油幕,调笑春风锦瑟房”。一次晚上无聊,出去闲步,一轮皓月当空,夜寒瑟瑟,不由想起他的著名诗句“一林明月碧如此,六代寒山青不言”。
  第三次阮大铖是路过采石。那是个秋天,阮大铖写下一首《国采石望李供奉祠》。“次际逢摇落,予情亦以迷。”从诗的内容大概能判断,那是在即将落寞的时节。此时山上是“叶繁山鼠窜,烟瞑竹鸡啼。”心中的烦闷找不到知心朋友交谈,也许只有向李白倾诉吧,“江山复来往,梦路寄相思。”在心里与李白的相谈是融洽的,阮大铖在艺术上的自信,使他没有在高人面前的低微与怯懦,他“笑酌兵厨酒,惟君预我狂。”经过一番长谈之后,阮大铖心情好多了,再放眼四看,此时看到了刚来时没有看到的,“烟绵渔浦翠,烧爱野田红。”信心又高涨了,眼里看到的山川也含有重振的元气,自己呢,与李白作一番心的交流后,“衣冠带古风”了,在诗里,他也忍不住写了一句,“历落继高纵。”
  随后怎样呢。南明覆灭,清兵南下,阮大铖毫不费力就和他们“通了款曲”。为讨好新主子,他率先剪掉辫子,自学满文,还把自家戏班子献出来娱乐清兵,果然获得了清兵“诸帅”的好感。清兵攻打仙霞岭时,他已年过花甲,仍“鼓勇先登”,等到清兵后至,发现他已经累死在一块石头上。
  阮大铖自称才子,并非自夸,确是一个才华横溢、艺术素养深厚之作家。在这里,笔者自不可能全面地评价他。不过仅就他的传奇来说,前人尽管唾弃其人,但认为他的创作“尽善尽美”、“大有才华”,“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所作诸曲,直可追步元人”,“虽不能上抗临川,又何至下目湖上”等等,认为“不得以人废言”,却大体属实。这也是本书收录时跳不开他的原因。以脍炙人口的《燕子笺》来说,其故事之曲折,情节之离奇,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奇巧,遣词之灵妙,声律之娴熟,实非等闲之辈可比。尽管他的传奇内容上一般都属于才子佳人之类,缺乏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丰厚的历史内蕴,但他能将它们处理得不落窠臼,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也是事实。先人在评价阮大铖时就说过“乃知小人无不多才也”,这话说的不无道理。象阮大铖这样的人,历史上也真有不少。象唐初的宋之问,沈诠期;宋朝的蔡京,方回;明朝的严嵩,满清的郑孝胥等等,都可以称得上“多才”。
  因此,在事情过去三个多世纪之后,给阮大铖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既要肯定他的艺术上的才华,也不回避他的品德之秽,用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的话说,对于阮圆海“固不宜因人而斥其文,亦只可因文而惜其人”,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求实的精神。
                                         
  三
  很遗憾,《历代文人游太白祠颂咏诗文》里对屈大均的生平介绍,没有说到这个不合作诗人的遗民精神。屈大均是在自己五十岁(康熙十九年)前后,来到当涂,拜揖太白祠的。康熙十三年(1674),台湾还归清廷之后,屈停止了反清活动,移志于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编纂,编成《广东文集》、《广东文选》。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号菜圃。清初名诗人、学者。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深受其思想的熏陶。曾参与陈邦彦等人发动的抗清斗争,并在陈等人遇害后冒着风险收敛他们的遗骸。其后,为避免清廷的迫害,他入寺庙削发为僧,并将居所命名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其间,他以化缘为名奔走各地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并曾遣人送情报给抗清名将郑成功,欲引导郑的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后因事泄而被清廷追捕,他逃回家乡隐居并蓄发还俗。清康熙十二年(1673),平西王吴三桂以蓄发复衣冠为号揭竿反清,屈大均赴桂参与其事,被委为广西按察司副司监督孙延龄军。未久,他因洞悉吴三桂借反清之名而行争霸割据之实的用心,遂托病辞职返回广东。
  这是个我和很多读者愿意看到的人物,他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那些科举中榜,从此高官任做骏马任骑式的人物,看多了,有一种逆反心理。
  这次返回故乡,是屈大均人生的一次“分野”。他安坐于书斋了,给人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印象,他身上那一股斗士的精神呢。随着清朝江山的逐步稳定,反清复明的行动与梦想渐渐成了一个悲剧,在这时候屈大均重读李白,是因为他了解李白的悲剧性格,悲剧人生。李白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一生没有放弃追求自己人生的目标,都始终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本真的心性,宁折不弯的耿直品格,这一点,一直让屈大均崇敬。一个真正严肃的思想者应该是坚韧的,屈大均坐下来,考察着历史变迁的轨迹,要用自己的笔,写出洋溢着独创见解和深情厚意的著作来。
  屈大均在明朝(包括南明)生活了21年,仅仅是个秀才,算不上明朝的遗老;在清朝生活了50年,但一直采取不合作态度。始而以儒者面目出现,传播儒家传统文化;继而又遁迹方外,以传统的逃禅方式来对抗新政权。他深受儒家“华夷之辩”的影响,视清朝为异族,不臣服,于是就利用逃禅的身份,以语言文字来保存和宣传华夏文化。与他同时代的人会想,屈大均完全没有责任这样用心良苦,一个在明朝走科举之路考中秀才的年轻人,步入清朝后,放弃了仕途与光宗耀祖的社会地位,自抱遗民身份,屡遭打击。他只要丢开反清复明的思想,凭他的才智,完全可以中举为官,享尽荣华富贵。即使不为官,也可以像其他文人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纵情与山水之间,或如竹林七贤阮籍嵇康那样,远离朝政。但是,屈大均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是一个斗士,一个信念他会坚持一生。到年老时,他只不过改换一下手法,用笔斗争。他不顾清廷的禁令,撰写了《皇明四朝成仁录》,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颂德,在明末的遗民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为使汉族文化得意流传和保存,他著述《广东新语》。
  《广东新语》记述广东的天文、地理、矿藏、草木、动物、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资料,如关于潮州戏,《广东新语·诗语》说:“潮人以土音唱南北曲者曰潮州戏。潮音似闽,多有声而无字,有一字而演为二三宇。其歌轻婉,闽广相半,中有无字而独用声口相授。曹好之.以为新调者。”他们所说的土音,指的是潮州方言,用潮州话唱南北曲,是当时的潮州戏的声腔。泉潮雅调,也就是这种腔调。顺德的龙舟竞渡也有记录。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被认为是一部史料价值甚高的广东地情书。
  屈大均以“遗民”自居,以英雄之士自许,其诗肆扬奔放,富于才情。屈大均的诗歌创作风格明快,是岭南诗界“三大家”之一,对近代的岭南诗风有着较大的影响。晚年的诗作大多流现出反清斗争的情愫。 无论在诗歌还是人格上,屈大均对李白都极为推崇,其《采石题太白祠》诗扬李抑杜:“千载人称诗圣好,风流长在少陵前。”他的诗也常有逼近李白风范之作,如《鲁连台》: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首联的洒脱飘逸,尾联的明快豪爽,真是“神似太白,不独形似”(谭献《复堂日记》)。
  这种行为当然不容于现政权,但在屈大均生前,清政府还忙于平叛定乱的重大问题,遂使屈大均逃脱了灾难,可在身后,仍然遭到乾隆的明令挞伐,上谕中曾痛斥逃禅的金堡和屈大均“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屈大均虽遭乾隆的冥诛,但仍能以他的名著《广东新语》和《屈沱五书》等传世,而成为岭南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康熙三十五年(1696),他在家乡病逝。死后,因其所著《皇明四朝成仁录》被人举报有反清情绪,雍正、乾隆两帝分别下令彻查并焚毁该书。
  饱经风霜的屈大均,最终以一生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完整。这样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让那些陷入权欲肉欲金钱欲的官场文人汗颜。         
                                (字数706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05-1-25 12:55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6 编辑

李白,陶渊明
呵呵
拜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