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不堪荣誉压迫的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5-6-29 01:35
标题: [原创]《不堪荣誉压迫的孩子》
《不堪荣誉压迫的孩子》

  荣誉的光环倘使加在成年人身上,总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愈多愈好,惟恐没有了荣誉,那他这一生多黯淡啊。但孩子就不同。近日看了一则报道更证实了我的看法:孩子真的不像大人,他们往往不像大人们一样期待那么多的荣誉。

  吉林省吉林市初二学生李玉(化名)五岁就开始拾荒,因为家境贫寒,开始拾废品卖钱是为了贴补家用。后来她的弟弟也加入拾废品的行列后。姐弟俩捡废品逐渐成了习惯。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捡废品的钱可以自由支配了,李玉于是开始资助别人。自小学四年级开始,李玉和弟弟每学期资助一名家庭困难的同班同学150元钱。五年间李玉姐弟共攒下了5000多元钱,用这些钱她资助过50多名经济上需要帮助的人。其中有上不起学的学生,有看不起病的病人,还有抓罪犯的警察和见义勇为的负伤者。资助金额最少为30元,最多达到270元。她还给每个受捐助者写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她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她因此被评为“2004年吉林省十佳中学生”。同时也是获得“2004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荣誉称号的唯一在校学生。

  但接踵而至的荣誉给李玉带来了无尽的压力。自从媒体画出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以后,李玉凡是报纸和媒体的募捐活动好像都必须要参加似的,献爱心活动也不能少,因为她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啊。拾破烂的钱毕竟是有限的,这个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实在太多了,背负着荣誉光环的李玉说在这种情况下她不知怎么办?

  更令李玉始料不及的是:许多同学也对她拾荒助人的做法也开始表示不理解,一些同学还用各种方式嘲讽她,说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学习不好,就找外门邪道出名”、“她学习不好,报纸上咋还说她学习成绩优异呢?她可真能瞎编”!有些同学甚至平时也在班里开玩笑说,“有困难找李玉啊,她可是我们的救世主啊!”原来和李玉相处较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她,认为她真的很特别,他们之间有距离。在失去朋友同学支持理解的情况下李玉向校方提出了转班要求,不然转校也可以,校方自然不同意,因为李玉也是他们的名牌学生,这个牌子是他们帮助树立起来的。但李玉在那里已经难以承受盛名带来的压力。

  当我们的媒体把一个孩子推向荣誉的顶峰时,似乎没考虑到她是否能承受得了这些压迫。那些虚假的荣誉把一个孩子推向了无助的境地时,她无力反抗,她做了好事,但媒体一介入,把各种荣誉套给她后,她却成了曲高和寡的一个另类。孩子她其实对于那些荣誉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可能理解的是孩子追求荣誉的心情和想法,但我们没有考虑孩子也像弹簧承受荣誉也有极限,过多的荣誉很容易把一个正常的富有爱心的孩子推向绝境。

  所以想奉劝那些试图把孩子塑造成英雄或者杰出人物的大人们,千万别再拿孩子开刀了,别把虚假的荣誉强加给他们。他们其实不想在变成所谓的杰出人物后失去朋友,失去起码的关爱。从而走上一条另类的人生道路。真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倾听下孩子的内心。其实典型的孩子也是普通人。社会应该为孩子得到荣誉后所面临的压力负责。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5-6-29 08:16
  "当我们的媒体把一个孩子推向荣誉的顶峰时,似乎没考虑到她是否能承受得了这些压迫"
现在的媒体很成问题.为了出"好新闻",可以编造,可以吹牛.
正像文章中说的,记者们只考虑自己,没有考虑那位学生.
作者: 冷眼看    时间: 2005-6-29 21:34
这个后果,可能记者也没料到吧。
作者: 七品文刀    时间: 2005-6-29 21:59
孩子的问题确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的媒体缺乏责任心,会毁了我们的孩子。
话题选得不错,但作为杂文,还不够精练,有点平铺直叙,写得有点散。
前面部分引述还要简练些才好。后面部分引申得不错。
个人意见,不一定对,欢迎批评指正。问好楼主。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5-6-30 01:36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当我们的媒体把一个孩子推向荣誉的顶峰时,似乎没考虑到她是否能承受得了这些压迫"
现在的媒体很成问题.为了出"好新闻",可以编造,可以吹牛.
正像文章中说的,记者们只考虑自己,没有考虑那位学生.

也许吧,媒体不大注意这些副面影响。
作者: 风吹来的沙    时间: 2005-6-30 13:39
值得大家反思。孩子的心思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代替。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5-6-30 14:06
标题: 回复: [原创]《不堪荣誉压迫的孩子》
最初由 吴安臣 发表
《不堪荣誉压迫的孩子》

  荣誉的光环倘使加在成年人身上,总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愈多愈好,惟恐没有了荣誉,那他这一生多黯淡啊。但孩子就不同。近日看了一则报道更证实了我的看法:孩子真的不像大人...


于情于理。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5-7-1 16:51
多谢各位点评,好久不写杂文,笔头生疏了。
作者: 单立人    时间: 2005-7-1 17:54
标题: 不怪不怪
社会环境成了这样了。李玉王玉张玉都得成这样。否则怎样弘扬正气呢?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5-7-1 21:20
虚荣曾经并正在怎样严重地自欺欺人?成为一道精神的枷锁。
作者: 旭日东升    时间: 2005-7-2 09:11
所谓社会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个体的成长规律,我们在这方面吃亏很多了,教训惨痛,不要在捧杀孩子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