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一棵草与它的穴位 [打印本页]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5 11:26
标题: 一棵草与它的穴位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
草从土地里拔出来,就出现了泥土的小坑。
我把草扔到堰梗上,父亲说:这地方你几年没来了。我“嗯”着,手拍打着新鲜的粘土。“我记得原来咱家的地,在南面那块。”我指了指那个方向:大片绿色麦苗,像一张巨大毯子铺在宽阔的土地上。
这片麦地曾是我奔跑的乐园,在麦地里翻筋头,小小的身体像一个轮子,在麦地滚动,从这头到那头,反复来回。从另一块地,走过的男人,笑呵呵看着我:“你会拳脚啊。”我赶紧向他摆手,脸热了起来。我不好意思地说,打“自行车滚轮”。
离开村子两三年,外边世界训化了我。我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各种生疏的环境里,与各种人打交道,我看到种种危险,就小心翼翼起来。我想着那个在乡村那么不安分的孩子,下河、爬树、打架,那个顽劣的具有“典型性”的孩子,居然从我身体里消失了。
……田地里的草除完了,我说呆一会再走,父亲没有言语。他扛着锄头,沿那条小路,快步向家的方向走。他的身影,树木样笔直。你能想象到,人到了七十多岁,还这样硬朗,全拜这片土地上的劳作所赐。一想到父亲和一帮兄弟健壮的身体,我就非常羡慕他们了。
蹲在日光弱下来的田头,薄凉的气息,慢慢向身体渗透。穿在身上的那件衣服,薄如纸张起来。这个时候,就渐渐感到天地之间无限辽阔,一个人的身影,在田野里像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黑点,小到一棵草,一株庄稼,安插在这里。而那一会,我和土地的分离感,突然强烈起来,像从外边移植过来的草,生生塞进田野间。我不能像未离开村庄时那样了。身体来自土地之外的城市,楼房、街道、花园,以及各种需求修整过的环境。
站在土地上,感受着和它多年以来形成的疏离感。这个念头,像草,从头脑里疯长出来,不可掌控的荒芜,像藤蔓伸展,无来由的触须,攀爬、蔓延。“草”是无形的,起先,它们以一粒粒种子方式,潜伏到肉体里,等着突然冒出芽蕾来。自离开这片土地,我身体发生了变化,仿佛一种潜在的分裂,原本一体的生存,加入了“楔子”,巨大的不适,在我面对庄稼和草时,重又来临,在心里生出疼痛来。
我穿梭于乡村和城市,就像是一棵被拔来拔去的草。我看到草在时空里的移动,而这一刻,我又一次,回到旧的巢穴。这个想法让我渐渐兴奋起来。这样的一个处境,无法苛责,也无法对比存在的好与坏。我走入城市,许多面孔,由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而来,他们以不同身份,不同形式闯入我的生活,和我发生过数不清的生命细节的关联。他们也象一棵草,在某些时间里,植入了我的生命土地。
夜向着深处而去,我忽然安心下来。很久以来,我纠结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来与去,我忙于在两个地理之间穿行。我问过,我到底要干什么。在这个过程里,每次负担着的记忆,像一块块的砖瓦,在我心里垒成了两个不同地理的城堡,我被分割,居住在两个里面。
许多时候,我想着星光的夜,无比巨大的天盖罩着我。而我的身份,保留在城市里,这里就像一座不得不闯入的牢笼,站在日常生活远离的地方,那田间里孤独和荒寂,迅速席卷我的灵魂,而四周毫无遮挡的风,侵袭着我。一瞬间的迷茫和慌乱,让我滋生了巨大的虚空感。
但现在,和土地那么近,我这棵草依偎在泥土里。念头像火苗,慢慢燃烧起来。我仿佛看见一只惊飞半空的鸟,发现了那丛栖息过的树枝。一只鸟再次安然归于巢穴,它定然能感到温暖而踏实。在幼年,我带着羊群,在这里吃草,我将绳索系在胳膊上,羊低头吃它的,我躺在阳光照佛的坡地上,飞翔的蝴蝶与蜻蜓围绕着我,在漫天和煦的光中,我轻然入睡。
……夜色浓了,村头突然升起一团绚丽的烟花,那大概是乡村人办婚事。火光熄灭后,天幕一片漆黑,过了好一会,才看见远处的星光。我听着脚步,走过那片茂密的草地。细弱而柔韧的草,被我碰得东倒西歪。我感觉到,在倒下后,它们又站立了起来。
我心里装着那个方向。一间小屋里的灯光,在我心头摇晃着。我头脑里,小屋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那一刻,它清除了所以记忆的渣滓,变成一片土地上,唯一的存在。在那个幽暗的夜晚,我凌乱的脚步,像一条绳索拉近那个小屋和我的距离。渐渐的,我听到周围的声音:一条小狗的叫声,几个人在村头的说话声。
这些年,我被一只无形的手,牵扯着,来来去去。在每一个事件里,都有像草一样的人,和像人一样的草,从我心里变换着各种样式,植入、拔出。我被这不断拉长的时空,被不断际遇到的人和事,填充着,又一件件分离掉,以至于每个独处时刻,我以审视自己的方式审视他们。
我想着,我来到这田野间,大约就是为了寻觅,那些“草”拔出之后,永远值得纪念的“巢穴”。若干年来,在一次次的冥想中,我已把肉体和灵魂,以无形的方式,分割给了那些草的穴位。我想,每个人的生命,就是在这大地上,一次次经历着,永无休止的填埋过程……
而到这里,我明了,深陷到身体内部的一些事,已无法讲出,仿佛一棵草,也变成是一个古老的秘密。它已不需要语言来破解,它只需要泥土、阳光、水分,就足以完好地把自己保存在土地上了。
2015年10月4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风为衣兮 时间: 2015-10-5 11:4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房子老师写散文的切入点找得很好,“一棵草和它的穴位”,诠释了一个寻常话题,那就是人之根本问题,以及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碰撞撕裂的问题,因切入点的新颖,寻常话题也变得眉眼生动清新。
另:”他抗着锄头”中的“抗”笔误了。问好,节日快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5 12:0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房子老师写散文的切入点找得很好,“一棵草和它的穴位”,诠释了一个寻常话题,那就是人之根本问题,以及自 ...[/quote]
谢谢风为衣兮准确的理解与评论。
别字改过。
再次感谢。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5-10-5 13:3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文字精细而诗意,描写生动自然,以草和穴位,来隐喻人生,当人的生命与草木的生命相遇,延伸出诸多人生思考和生命哲学。
欣赏问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0-5 13:5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心之所系,乃生我养我之土地。
拜读房子蕴藉的文字。
作者: 枫落吴江 时间: 2015-10-5 14:5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题目起的特别好,前半截主要写草,后半截主要写自己,最后连接起来的是城市、农村两个地理的调适,自己的情感都在这一株株小草里,问候房子老师!
作者: 邱俊伟 时间: 2015-10-5 15:3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问候房子老师,我们四处奔波的人都像小草,平凡、普通、随遇而安,却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被不断际遇到的人和事,填充着,又一件件分离掉,以至于每个独处时刻,我以审视自己的方式审视他们。
握手,秋安!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5-10-5 17:3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切入角度与众不同啊,下来仔细学习。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5 18:1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文字精细而诗意,描写生动自然,以草和穴位,来隐喻人生,当人的生命与草木的生命相遇,延伸出诸多人生思考 ...[/quote]
谢谢薄暮精彩的读评。
节日快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5 18:1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心之所系,乃生我养我之土地。
拜读房子蕴藉的文字。[/quote]
问好何足道哉。
假期愉快!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5 18:1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8 编辑 <br /><br />题目起的特别好,前半截主要写草,后半截主要写自己,最后连接起来的是城市、农村两个地理的调适,自己的情 ...[/quote]
谢谢枫落吴江朋友的细心读评,评的好。
节日快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5 18:14
谢谢邱俊伟朋友的读评。
问好。
作者: 枫落吴江 时间: 2015-10-5 20:34
房子老师,您也是山东也是的是吧,高迎春老师经常提起您。
作者: 欣欣向荣 时间: 2015-10-5 20:52
不管走多远,离开多久,也会深深地眷恋那片自己生长的土地,如同——那些“草”拔出之后,永远值得纪念的“巢穴”
学习并问好![](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10-5 21:00
寻常事物,嵌入人生思考,耐读。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5-10-6 10:54
以草自喻,独特的感悟,让每一文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分量,拜读学习,问好房子先生![](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5-10-6 11:03
草与根的自我审视与感怀,充满了生命的深层体悟。学习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6 15:47
问好彦林。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6 15:50
哦,是的,迎春老兄我们都是山东的,你也是吧。
谢谢。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6 15:51
谢谢欣欣向荣朋友的用心读评。
问好。
作者: 枫落吴江 时间: 2015-10-6 16:16
是的,您是有实力的作家,多向您学习!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7 16:25
谢谢木祥读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7 16:26
谢谢休憩花园朋友读评。
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7 16:27
谢谢川媚,问好。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5-10-7 22:07
诗意的描述里,展开了根本的思考,平凡人生需要本真的认知。一棵草与它的穴位,定格了来路,巧妙的切入点,放大了人生普遍性的问题,思维缜密,意趣深远。拜读,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5-10-8 09:59
我想着,我来到这田野间,大约就是为了寻觅,那些“草”拔出之后,永远值得纪念的“巢穴”。若干年来,在一次次的冥想中,我已把肉体和灵魂,以无形的方式,分割给了那些草的穴位。我想,每个人的生命,就是在这大地上,一次次经历着,永无休止的填埋过程……
学习新作!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8 10:10
握手,问好,差的远呢,谢谢对我的鼓励。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8 10:12
寒儒的评论总是精粹而深刻。
非常感谢!
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8 10:14
谢谢冉令香。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15-10-8 16:21
一颗草与它的穴位
老兄,标题里的颗可是别字。![](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15-10-8 16:23
所接触到人与事、景与情,幻化在一种境界之中,经过精心梳理和独特挖掘,生动、立体、人性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却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一种崭新的阅读体验。问候房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8 23:45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用的。后来觉得不合适就改了。
到网上查,两个用法都有。
仔细考察了下,还是用“棵”吧。
谢谢啦。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0-8 23:46
谢谢清风精彩的评论!
问好。
作者: 指间年华 时间: 2015-10-9 21:21
以物喻理,耐人寻味。
拜读了……
作者: 任静 时间: 2015-12-8 09:36
诗意的文字,深邃的思想,隽永而有张力!问好老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