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杂说《容斋随笔》之十九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7 19:23
标题: 杂说《容斋随笔》之十九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5-12-17 20:51 编辑

      杂说《容斋随笔》之十九         高迎春


  坐落在德州东郊辛庄村的孙公庙,是为纪念战国时期兵家孙膑所建。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均对庙宇重建和翻修。庙产超过千亩,是古代全国最有名的两个大观:其一、是北京的薄易观。其二、是德州的万松观。观内的孙膑墓,为圆形土冢,四周宿友八卦形围墙,高约五米。唯有北墙高约八米,与山门相对,形成影壁。墓园苍松翠柏,犹如林海。万松观其名,或许正是由此而得。其实,孙膑晚年归隐鄄城孙花园,死后葬于村北。明代,墓被黄河泥沙淤埋地下。德州百姓为孙膑修观造墓,表明此地人民对他的敬仰。《汉书  艺文志》记载:孙膑著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孙膑兵法》失传1700多年,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竹简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学术界终于明白了孙武、孙膑其人及其著作的疑云。《容斋随笔》里有一则《王廖儿良》,洪迈记录的就是包括孙膑在内的古代军事家们。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写过一篇《过秦论》云:“六国之士,吴起、孙膑、带陀、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意思是,这六个人曾统领过军队,都是出色的兵家。他们其中的吴起著有《吴子兵法》;孙膑著有《孙膑兵法》;儿良著有《兵谋》。《吕氏春秋》记载:“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杨朱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从这些评价中,可见古人对孙膑、王廖、儿良军事思想的熟知与重视。

  前些年,各地县城,争相建设大广场。广场花木,大多移植高大的名贵花木,比如银杏、玉兰、雪松、紫薇等,由于水土不服,管理不当,大多枯萎而死,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曾经亲见花高价买来的一棵古槐树,种植之后,久久不见发芽,尽管在树皮之下,扎了许多吊瓶,还是没能挽救这棵古槐的性命。许多为人为之叹息,叹息的背后,是对这种轻易糟蹋纳税人钱财行为的批评。近读《容斋随笔》之《记李履中二事》篇,发现洪迈摘录的,正是这位刚正不阿的地方官,写给皇帝的上疏折子。宋哲宗崇宁年间,奸臣蔡京把持朝中大权。他决定启用天资反覆,善为表露,外持正论却内藏奸滑的邢恕,提拔他为泾原经略使,令他戍边立功进而得以高升。邢恕赴任后,好大喜功,决定大造战车,大修战船。朝廷批复,诏书下达,交由关内名儒李履中监造。李履中久居边关兵营,熟悉边关兵事。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向朝廷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这般不切实际的造车造船。于是,他连写两道奏折:其一、《乞罢造战车疏》。其二、《乞罢造船奏》。他反对造战车的理由是,战车适合平原打仗,边关地形复杂,不适合用战车作战。他反对造战船的理由是,边关造船工匠缺乏,黄河上游水浅滩碛,不胜舟载。宋徽宗读罢李履中两道奏折,甚感忠言恳切,遂罢造车造船,避免了国家白白耗费钱财。洪迈在编写国史的时候,曾将此事简略编入邢恕列传。当他再次读到李履中的两篇奏折时,决定将全文摘录进《容斋四笔》,用以弥补史传,告知后人。李履中的敢于实话实说,我以为仍然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榜样!

  受字,与情感有关。四层意思——接受。遭受。忍受。适合。觉字,与情感有关。四层意思——感觉。觉得。睡醒。觉醒。不可否认,情感、情绪和激情,是艺术作品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审美活动中,人的知觉,总是在情感的左右下,发生多元的不定量的心理变化,这就是知觉变异现象。面对大海,有人感觉浩瀚无垠,雄奇壮美,胸襟若洗;有人感觉神秘莫测,变幻无穷,迷离惆怅;有人感觉海水倒立,惊涛拍岸,阴森狰狞。人的心境不同,知觉感受就会不同。因为人的情感主导着感知的定向定性作用。知觉变异,丰富和开拓了客观世界。变异的无限性,组成了感知世界的奇妙性,人的情感世界,因此从摇曳多姿的知觉变异效果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知觉变异,是作家创造富有美感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运用好知觉变异,是作家创作好作品的根本途径。《容斋随笔》里的《杜诗用受觉二字》篇,是洪迈阅读杜甫诗歌之后的发现:唐代的杜甫,写诗歌喜欢用“受”字和“觉”字,而且每次都用得绝妙新奇。比如:“轻燕受风斜”,”修竹不受署”,“雄姿未受伏枥恩”。比如“最觉润龙鳞”,“更觉采衣春”,“习池未觉风流尽”。洪迈说:杜甫虽然在诗歌中交替使用受字和觉字,但是每次使用的用意各不相同,而且分散在他写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歌中,所以读后不但没有重复雷同的感觉,反而觉得新颖奇妙。我以为,杜甫巧妙运用知觉变异,因而形成了诗歌艺术的丰富多彩。

  在我的博客里,曾经转贴过一篇《人与人之间》,里面的短语箴言,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哲悟:【心与心,互敬才生情,互爱才有真。】【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人成熟的不是年龄,而是懂得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人生,没有永远的如若初见,也没有一直的若只是初见。】【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心越成熟越明白,平淡最美,清欢最真。】最近读《容斋随笔》之《人焉廋哉》篇,方知道孔子最善于识人。孔子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善恶时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然。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说,开始要观察这个人所交的朋友,接着要看这个人为达目的所采用的办法,了解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一个人的善恶,怎么可以掩藏得住呢。孔子于春秋时期创立儒家学说,提倡以仁治国,以德治民。当年他周游列国,阅历丰富;当年他收弟子三千,阅人众多。他提出的判断人之善恶的办法,可以说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而孟子在孔子阐发的基础上,提出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应该观察他的眼睛,因为心正,眼睛就明亮;心歪,眼睛就昏暗,故眼睛不能掩盖其善或恶。孟子总结的办法,也有一番让人信服的道理。读完此篇,深感受益匪浅。再就是,懂得了一个词汇: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未完待续)

                                                                        2015年12月17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码:253400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孙膑: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5-12-17 19:28
孙膑知兵善战,怎么就看不出、看不透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同学呢?敬佩他的同时,也带着丝丝遗憾。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7 20:02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5-12-17 19:28
孙膑知兵善战,怎么就看不出、看不透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同学呢?敬佩他的同时,也带着丝丝遗憾。

俗话说:好人眼里尽是好人,坏人眼里尽是坏人。所以,好人往往以善心待人,故而容易吃亏在先。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5-12-17 20:05
越来越娴熟,却也离收笔不远了。有一丝难舍。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12-17 20:20
终于等到了,我以为高老师失约了呐!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12-17 20:20
终于等到了,我以为高老师失约了呐!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5-12-17 20:23
提起,学习。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12-17 20:29
空了,把高老师这系列打印出来,慢慢细化吸收。谢谢高老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5-12-17 20:29
空了,把高老师这系列打印出来,慢慢细化吸收。谢谢高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8 10:18
lvhq018 发表于 2015-12-17 20:05
越来越娴熟,却也离收笔不远了。有一丝难舍。

任何事情,总有落幕的时候,包括人生,也是这样;享受过程,略有所得,足矣!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5-12-18 11:22
而孟子在孔子阐发的基础上,提出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应该观察他的眼睛,因为心正,眼睛就明亮;心歪,眼睛就昏暗,故眼睛不能掩盖其善或恶。孟子总结的办法,也有一番让人信服的道理。

刚我师母来,直夸我牙好,说我牙肉是粉红色的,健康。这让我受宠若惊,对着镜子观察了一阵,也没看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作者: 雪夜听琴    时间: 2015-12-18 11:26
杂说《容斋随笔》是一个系列随笔,积少成多,汇集起来会很有意义。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5-12-18 15:13
坚韧不拔,积少成多。
高老师可以出书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8 18:32
夜莺 发表于 2015-12-17 20:20
终于等到了,我以为高老师失约了呐!

紧赶慢赶,终于如约而来。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8 19:01
姬宇 发表于 2015-12-17 20:23
提起,学习。

谢谢!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5-12-18 20:47
最大的愿望就是,高老师的系列虽那么快结束。20篇太少,多多益善……
说一些关于“受”字的认识:受,上面一个爪字头,代表手;下面一个又字,也代表手;中间一个两端带头的长横,代表物品;是一只手向另一只手递东西的意思,即“授予”和“接受”之受的本字,后来加了个扌,分化为两字。“男女授受不亲”两字已区分得很明显了。本来“受”的只能是实物,后来演化,就连感情感觉也能“受”了。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5-12-18 21:38
小时候读书,描写人物相貌的句子里常常用,五官端正一词,心里疑惑,难道有不端正的吗?只要是人不都是五官端正吗?以后明白,相由心生的道理,真的有鼻歪口斜,贼眉鼠眼之人呢。
问好高老师,祝冬安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9 02:25
夜莺 发表于 2015-12-17 20:29
空了,把高老师这系列打印出来,慢慢细化吸收。谢谢高老

等我写完了再说吧,好在这些杂说还是有知识含量的,我自己也从写作过程中懂了许多,就算是收获吧。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9 02:3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2-18 11:22
而孟子在孔子阐发的基础上,提出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应该观察他的眼睛,因为心正,眼睛就明亮;心歪,眼睛就 ...

如果眼睛好看,人家会夸你的眼睛;如果鼻子好看,人家会夸你的鼻子;如果脸型好看,人家会夸你的脸型;你想想,人家为什么会夸你的牙齿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9 02:3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2-18 11:22
而孟子在孔子阐发的基础上,提出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应该观察他的眼睛,因为心正,眼睛就明亮;心歪,眼睛就 ...

如果眼睛好看,人家会夸你的眼睛;如果鼻子好看,人家会夸你的鼻子;如果脸型好看,人家会夸你的脸型;你想想,人家为什么会夸你的牙齿了!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5-12-19 08:51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12-19 02:30
如果眼睛好看,人家会夸你的眼睛;如果鼻子好看,人家会夸你的鼻子;如果脸型好看,人家会夸你的脸型;你 ...

芈月传里的魏美人长得很是好看,只是无来由地被皇后身边的人说,她鼻子稍微歪了些,于是她就想方设法地掩饰,拿扇子或花朵遮掩。结果惹得楚怀王大怒,因为他有暗疾,狐臭,那可是大忌。于是乎可怜的魏美人被割去鼻子后,悬梁自尽矣。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19 08:5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12-19 08:51
芈月传里的魏美人长得很是好看,只是无来由地被皇后身边的人说,她鼻子稍微歪了些,于是她就想方设法地掩 ...

魏美人的鼻子,恐怕是被人气歪的吧?如果抱着脸正不怕鼻子歪的态度,或许就不会丢了性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5-12-19 09:00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12-19 08:57
魏美人的鼻子,恐怕是被人气歪的吧?如果抱着脸正不怕鼻子歪的态度,或许就不会丢了性命。

是啊,她也是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究竟也没看出歪来。但大家都好意劝她说,这点不足,遮一下就好了。
于是她也就信了。
作者: 秋风向晚    时间: 2015-12-19 19:02
人焉廋哉,在现时的世态下不能通用了。古人与今人,还是有些区别的。具体,就不多说了。要不就牢骚满腹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21 13:56
雪夜听琴 发表于 2015-12-18 11:26
杂说《容斋随笔》是一个系列随笔,积少成多,汇集起来会很有意义。

已经忙了五个月,就快结束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21 13:57
夏冰 发表于 2015-12-18 15:13
坚韧不拔,积少成多。
高老师可以出书了。

等出书会收入其中的,谢谢你一如既往的鼓励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23 09:45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12-18 20:47
最大的愿望就是,高老师的系列虽那么快结束。20篇太少,多多益善……
说一些关于“受”字的认识:受,上面 ...

中国象形文字的发明,的确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5-12-23 09:49
刘玉清 发表于 2015-12-18 21:38
小时候读书,描写人物相貌的句子里常常用,五官端正一词,心里疑惑,难道有不端正的吗?只要是人不都是五官 ...

五官端正,气宇轩昂,代表着一种正气;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写字写的口歪眼斜、贼眉鼠眼;就连演员也是丑星满银屏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