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西湖意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17 21:02
标题: 西湖意象
  
  
  如果从高空俯视,西湖定是一枚水珠。这枚水珠光华无限,细滑柔和,手指的微动间便荡出了层层涟漪。它安静地躺在荷叶上,挂在柳梢头,或者再调皮一下,会成为一片覆盖断桥的雪。这枚珠子是美的,美到成为诗人骚客心里的留恋。它也是优雅的,在成为一方胜景之后,仍不改初衷,淡淡生香。苏堤、白堤、杨公堤是镶嵌在这枚珠子上的银饰,而移动着的画舫则是点缀银饰的流彩。没谁能够与它比拟,世上的风景很多,但别处的景自是别处的景,别处的风也只是别处的风。它的美丽说不尽。
  
  有关于它的故事,是沉于人们视觉与心觉里的故事。有关于它的诗歌,是世代流传,让人齿间生香的诗歌。白娘子、许仙,祝英台、梁山伯,还有才貌俱佳的苏小小与她的郎君阮郁,在故事中都是那样缠绵悱恻,动人心魄。没人能了解苏轼,为什么居住西湖十五年的时间,没有写上更多的诗词赞美这枚珠子。也没人知晓白居易,为什么在多年之后仍然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怀念。更没人能猜透女才子陈端生书写《再生缘》的缘由,以及她塑造孟丽君的目的。都是世事,是西湖留给人们的特别意象。
  
  这种意象是完美的,完美到每一个见到西湖的人都想永远盘桓其间,在它的额角或者随意一处皮肤上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话来,完美到它的秀丽你用怎样的语言也表达不清。西湖的神情淡淡的,宛如优雅的仙子飘然而来,又潇洒而去,在不经意间便抽丝薄茧般赢得了你的心、你的情。在西湖,你会看到嬉戏而行的佳人,也会见到风神秀美的男士。他们或快步行走,或随意停留,或于花间柳下与恋人相拥而坐。景色掩映在他们的脚步里,他们也在成为涂画西湖的风景。宝俶塔远远地看着,雷峰塔静静地伫立。清幽的山,碧绿的水,就那样不经意间成了你眼里的璀璨。
  
  应该说,居住在西湖边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可以有机会赏到“西湖十景”。春天的“苏堤春晓”,夏天的“曲苑风荷”,秋日的“平湖秋月”,冬日的“断桥残雪”,等等。也应该说,偶尔于九月游历西湖的人也是幸福的。虽四季的景不能一一揽怀,却也能见到那一弯碧水,残阳夕照。或者,有心的游人还会登上雷峰塔,在见识古遗迹的同时欣赏到铜制雷峰塔的魅力。
  
  故事也好,诗词也罢,古往今来,围绕西湖而有的趣事若中秋的月亮一样熠熠生辉。据说,为了现代雷峰塔的重建,一代铜艺大师朱炳仁曾上书万余字的陈情表,让倒塌后的雷峰塔焕发了新姿;也据说,雷峰塔其实与白娘子无关,是吴越王钱弘俶为了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造的。它的名字应该唤做黄妃塔。但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西湖的美不只在于一座有故事的雷峰塔,更在于它本身就是一枚世间罕见的水珠。
  
  从高高的雷峰塔上望下去,湖面上荡漾的船像极了游走的纸鹤。鹤身是白色的,鹤顶是红色的,而鹤的脚则在水里摆出了各种姿态,或优雅,或舒展。雾气浓浓淡淡,水墨一般晕染开来,让湖水沾了些仙气,让游玩的人成了画中之人。如果有乐曲轻起,那一定也是响在琵琶声里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西湖正仿佛美女子西施,素素淡淡,却又内质丰盈,轻展衣袖间便讨了人的赞美去。
  
  如果时间充裕,你还可以去欣赏“曲苑风荷”里的荷叶、荷花。清风吹来,荷茎轻动间叶的飘曳、花的妖娆,都显出了别样风情。荷叶上浑圆的珠子仿佛晶莹剔透的玉石,更仿佛女孩子长眉下的眼睛,有意无意地撩拨起你的心事。李清照说“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也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站于堤岸之上,于碧波荡漾间轻嗅莲荷的香气,也定是能醉人的。
  
  九月的西湖最美的当是那香气四溢的桂。繁星式的花儿从绿叶间冒出身来。在晴朗的日子里妖冶成小巧的女子,纤柔、纤巧,却又朵朵生香。桂花有白色的,有黄色的,也有橙红色的。你居于湖边也罢,荡于湖中也罢,桂就像一缕挥不去的甜,时时释放着它独特的味道。你想拥它入怀,它却顽皮地躲开;你想离它而去,它又于遥遥中回眸。于是,你会再次不由自主地想起断桥上的白娘子,万松书院里的祝英台,和油壁车里的苏小小。她们是不是也随着那香气一起来了呢?
  
  “花港观鱼”里的鱼四处窜动,“柳浪闻莺”的柳摇曳生姿,各色的花点缀在四处。西湖十景中,我以为“柳浪闻莺”是最好的,好到在九月的天空下不仅可以触摸到它,欣赏到它婀娜的媚姿,还可以于绿意盎然中品读夏季的晚逝。《诗经.采薇》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梁元帝的《折杨柳》里也说:“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这些说“柳”的句子都是含着赞美之意的,而柳也的确醉了几个世纪的人。莺,这乖巧的鸟儿去了哪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西湖赋予你的意象在柳下已渐渐圆满。
  
  穿过涟漪叠起的湖水,在导游的吴侬软语中可以到达小瀛洲。那是一处明清时因疏浚湖水用淤泥堆积而成的湖中岛。岛上风景绮丽、园林雅致,更有大诗人苏轼筑建的三座瓶形石塔掩映水中。仲秋之际,月映三塔,湖水如绢帛轻卷,塔体如武士站立,会形成一种玄妙的意象。天上月,地上人,交相辉映,成就独特的精彩。小岛上的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木雕的窗子空灵深远。置身小瀛洲,身体行走于水面之上,步移景异间心境已倍加舒爽。
  
  九月的西湖,天气里少了许多炎热。错过游人如织的节假日,西湖还会给你一种独特的清幽。精忠报国的岳鹏举去了哪里,“留得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去了哪里,一代英杰徐锡麟、秋瑾又去了哪里,都不需要打听了。他们都静静地呆在西湖边呢,与天地握手,与彩云嬉戏,在桂香、荷香、大桥小桥之间流连。没有沉醉,也没有过多的愁思,南屏钟声会告知你他们当初的志向,而灵隐寺里的十八罗汉也会将他们一一普度。落于墓前的叶是岁月的流彩,开在墓前的花是时下的纪念,如那远了近了的脚步声一样,在自然的风吹下安然。
  
  风总是吹在你行走的途中。风划过湖面,荡起木舟。你的好心情也会在风的吹拂下盎然,置身西湖,你无需思考,更无需添加更多的想象。西湖的情就在那儿,它步履轻轻、优哉游哉。西湖的浪漫也在那里,它淡定从容,看尽人生。那些关于西湖的故事、人物、诗乐也在那里,随人传唱。在西湖面前,你更没有必要节外生枝,它的精彩早已在时间的河流里悄然成形。
  
  有一处休息落脚的地方我以为很不错,那便是位于西湖边的——绿茶坊。茶坊内人影绰绰,酒色花香。牛肉诱惑、面包诱惑,冰火菠萝包、皮蛋豆腐……都在等侯着你,成为你口里的至美。而甜酸苦辣咸也会将西湖所有的缠绵、怀念、思恋带入你的胃里,成为时光里的缠绵。你只需要傍水而坐,让有些倦了累了的目光,随着那窗外的芦叶在人声鼎沸中荡远……
  
  宋代词人潘阆说:“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西湖意象如此,又如何不让你流连忘返?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絮语如歌    时间: 2015-12-17 21:44
拜读木木灵动优美的美文。
西湖意向,在山与水的净化中缱绻,而木木,是发现美的桥梁!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18 08:44
西湖览胜,多视角,多角度,虚实相间,为我们展示出一个独具特色的西湖。
拜读美文。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5-12-18 09:03
虚实西湖,归于持心。若无附会,当见此地属水人文。


作者: zydy2324    时间: 2015-12-18 15:19
老师笔下的西湖如此精美的意象,足以让我陶醉,让我有了一定要去观赏的冲动!谢谢老师的美文分享!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5-12-18 16:47
西湖可是个令人向往和迷恋的地方啊。木版主的这篇文章,语言清丽,叙述畅达,且很有韵味,读着舒心。学习。问好。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12-19 10:46
诗意西湖,人文西湖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11:0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拜读木木灵动优美的美文。
西湖意向,在山与水的净化中缱绻,而木木,是发现美的桥梁![/quote]
多谢如歌,你的存在对我来说更是一种美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11:09
西湖览胜,多视角,多角度,虚实相间,为我们展示出一个独具特色的西湖。
拜读美文。[/quote]
老师辛苦,有空可重游西湖。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11:09
虚实西湖,归于持心。若无附会,当见此地属水人文。[/quote]
问候李老师,谢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11:10
老师笔下的西湖如此精美的意象,足以让我陶醉,让我有了一定要去观赏的冲动!谢谢老师的美文分享![/quote]
好吧,去看看吧,会有收益的。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11:10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12-18 16:47
西湖可是个令人向往和迷恋的地方啊。木版主的这篇文章,语言清丽,叙述畅达,且很有韵味,读着舒心。学习。 ...

谢刘老师,问候你。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11:10
木祥 发表于 2015-12-19 10:46
诗意西湖,人文西湖

木老师周末好。
作者: 雪夜听琴    时间: 2015-12-20 17:29
先俯视,再平观,再身入其中。有描摹,有比喻,有引用,有传说。充沛的情感,细致的笔触,开阔的思路。寓丰富的意象、色彩于一体,让人似乎还闻到了桂的香气。也曾去过连词西湖,但至今也没有写出什么。欣赏木门版主的美文。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0 20:25
雪夜听琴 发表于 2015-12-20 17:29
先俯视,再平观,再身入其中。有描摹,有比喻,有引用,有传说。充沛的情感,细致的笔触,开阔的思路。寓丰 ...

谢老师,周末问好。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5-12-21 09:04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12-20 11:09
问候李老师,谢了。


作者: 孙憨憨    时间: 2015-12-21 09:35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木门师视角独特,意像新颖,纵览古今,横起波澜,起承转和,得心应手,欣赏学习了。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5-12-21 10:07
没到过西湖,很可惜。文以意象题,写出西湖的意象诗意,又有自己现实感情的隐约连缀串入,读起来,也是文字里的一次不虚此行。欣赏!还知道是一位美人儿写的,文章美了,西湖也美了。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5-12-21 10:13
感悟与理性的文字,让西湖意象更为生动。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5-12-21 10:35
修炼的不错,这个西湖写得很有个性气象,信息量很大,容历史人文风景感悟于一体。
作者: 曹文生    时间: 2015-12-21 10:36
厚实的文字,问好老师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5-12-21 10:36
修炼的不错,这个西湖写得很有个性气象,信息量很大,容历史人文风景感悟于一体。
作者: 曹文生    时间: 2015-12-21 10:38
文字读起来长知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2-21 13:38
西湖特定的人文风光,构成抒写与观照的对象。不同层面的叙述与描写,展现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风光与传说。同时,它的历史时空感,它的风物意象,从外到内,都给读者留下了一抹细腻的光辉。
作者: 荒漠逸行者    时间: 2015-12-21 16:48
大美西湖,诗意西湖,婉约之中不乏豪放的西湖,在老师笔下,魅力与内涵深刻展现!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5-12-22 13:07
温婉的笔触,在低回之中将美丽的西湖描绘出来。淡淡的书香之中,让人留恋与亭台楼阁之间。问好木版,祝笔键!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5-12-22 21:34
印象、人文、纪游,多重复合,展示了一个诗意的、文化的西湖,很别致的游记,意境很美,用心文字。拜读,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1
孙憨憨 发表于 2015-12-21 09:35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木门师视角独特,意像新颖,纵览古今,横起波澜,起承转和,得心应手,欣 ...

谢老师来读,问候。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1
梅边 发表于 2015-12-21 10:07
没到过西湖,很可惜。文以意象题,写出西湖的意象诗意,又有自己现实感情的隐约连缀串入,读起来,也是文字 ...

去看看西湖吧,那里的美女N多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2
何也 发表于 2015-12-21 10:13
感悟与理性的文字,让西湖意象更为生动。

问好何老师,谢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3
剑鸿 发表于 2015-12-21 10:36
修炼的不错,这个西湖写得很有个性气象,信息量很大,容历史人文风景感悟于一体。

写西湖的文字多如牛毛,想跳出老圈子很难。我这个,也不咋地。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3
曹文生 发表于 2015-12-21 10:36
厚实的文字,问好老师

谢老师读,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4
房子 发表于 2015-12-21 13:38
西湖特定的人文风光,构成抒写与观照的对象。不同层面的叙述与描写,展现出西湖多姿多彩的风光与传说。同时 ...

问好房子老师,辛苦!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4
荒漠逸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16:48
大美西湖,诗意西湖,婉约之中不乏豪放的西湖,在老师笔下,魅力与内涵深刻展现!

谢读,问候老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5
文珺 发表于 2015-12-22 13:07
温婉的笔触,在低回之中将美丽的西湖描绘出来。淡淡的书香之中,让人留恋与亭台楼阁之间。问好木版,祝笔键 ...

问好文珺,意象而已。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3 09:17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5-12-22 21:34
印象、人文、纪游,多重复合,展示了一个诗意的、文化的西湖,很别致的游记,意境很美,用心文字。拜读,欣 ...

老师的家乡,等我有机会也要去。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5-12-26 19:40
木版的散文之笔,活色生香,高赞!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15-12-26 21:04
从微信朋友圈看到美文推送,尝试手机登录,问好木门。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6 21:07
@边走边唱@ 发表于 2015-12-26 21:04
从微信朋友圈看到美文推送,尝试手机登录,问好木门。

都多少天没老师的消息了,咋想起来的?好感动啊!
作者: 暴雨迎风    时间: 2015-12-27 18:10
西湖的美,西湖的景,西湖的传说,都在木门心里成了一种意象,独特的,别具的,独抒性灵的意象,文字优美灵动,传说人物、诗句信手拈来,纵横驰骋,叙景抒情状物,娴熟得体,游刃有余,大气而细腻,美而不媚,佳作,值得一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7 21:29
暴雨迎风 发表于 2015-12-27 18:10
西湖的美,西湖的景,西湖的传说,都在木门心里成了一种意象,独特的,别具的,独抒性灵的意象,文字优美灵 ...

谢暴版光临。江南一游的确收益多多。改明一定游重庆!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5-12-28 10:32
满目风光,满心人文。浸透了美感的西湖,引人入胜。学习问好
作者: 李会和    时间: 2015-12-28 15:33
西湖美,美景须有美文,恰好,木门版妙笔配美景。很早前去过,啥样子都忘了,不能去,看木门美文,想象一下也好。问好!
作者: 冷凝    时间: 2015-12-28 22:50
细腻的文笔,开阔的思路。欣赏了。我曾去过西湖,可惜没写一个字,只是到了胡雪岩故居才写几句。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