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随笔两章 [打印本页]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08:01
标题: 随笔两章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0 编辑 <br /><br /> 
  简?静
  
  喜欢秋天的树。
  
  闲暇的时候,常常会一个人,到公园或者郊外,选一块向阳的地方,静静地看着那些秋天里的树。
  
  秋天里的树,少了一些繁枝密叶,旁逸斜出,却越发显得简洁、精干。立在秋阳底下,闲适、恬静。在我的眼里,有了一些禅意。
  
  特别是那些柳树,没有了柔丝一般的枝条,游鱼一般的柳叶,不再会迎风披披拂拂、飘来荡去;不再会和着细雨,卿卿我我、点点滴滴。不去沾花拈草,不去招惹新来的燕,远去的蝶,衔来一点相思,满怀三分愁绪。简约地站立在那里,不悲不喜、无嗔无怨。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境界。
  
  读老树的画,就于简单中,读出一种宁静的美来。简简单单的构图,简简单单的一棵树、或者一株花草、一个人物,却比那山重水复,曲径通幽,都来的辽远、深邃。这就是一种意境,一种由简单创造出来的境界。
  
  简,就是简单。凡事简单了,才能静下来。唯有静,才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意境,才有可能提升我们的境界。就我大半生的人生经历来说,不简单,无以静。静不下来,诸事难成。所以,诸葛亮才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修身养德的必要条件,也是达成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生活,就是一种境界。
  
  我们首先要学会简单,尝试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与自己无关的是是非非,不去劳神费心;于自己有关,却又无法拥有的,不去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过去了的,不去怀想;已经失去的,不再懊悔;朝思暮想,却又于事无补,不再牵肠挂肚;自己无法左右,该放下,就放下。如此一来,我们的生活,就简单了,我们的内心,就会归于宁静。
  
  把生活简单化,就会过滤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我们的心,就会获得宁静。怀有一颗宁静的心,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不是一种很高的生活境界吗?
  
  我很喜欢三毛那首《说给自己听》: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
  
  “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简简单单,不悲不喜,不去索取,不去依靠,所以,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就不会有那么多牵挂,少了许多挂碍,才会有平静的生活。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不及一棵秋天里的树。
  
  当我们的秋天来了,冬天来了,我们会放弃那些应该放弃的东西吗?如果不能放弃,如何生活得简单,无法简单,内心的宁静,又如何谈起呢?
  
  阳光很温暖,微风掠面而过,秋天里,几棵简简单单的树,静静站立。我读着眼前的柳树,简洁、精干。干不摇,枝条不飘拂。
  
  简简单单,内心宁静。外物,又如何能够纷扰呢。
  
  闲?静
  
  闲静两个字往那儿一站,便生发出许多意趣来。
  
  古代的闲是门中间有一个月。说文解字谓之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闲隙也。”又曰:“门开而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柴门微闭,似关而未关,开而未开。一缕清幽的月光,从门缝挤进来,流淌在青砖漫地的庭院,或者屋子里。庭院,或者屋子里,便自生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来。
  
  闲,便有了静的意趣了。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西厢记里这首诗不着一个“闲”字,便将闲的意趣,写得透彻,神采斐然。紧闭的门被微风吹着,半开未开,月光就自自然然进来。月光在慢慢游走,花朵的影子映在墙上,影随光移,香随风飘,自然是一种意境。门里含月,那不就是一个“闲”字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那是李煜的闲暇时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李白的闲暇时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那是苏轼的闲暇时光。闲下来的时光里,总是会与“月”有关。古代劳动人民在创造汉字的时候,总会在无意间,赋予一个汉字以优美的意境,又会与人民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是聪明才智,也是生活情趣。只有明月当头,人才可以闲下来,在诗的意境里,休息或思考。
  
  古代文人墨客是极喜爱这“闲”字所生发出来的意境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在他的《鸟鸣涧》中,起笔写一个“闲”字,着眼却是在一个“静”字上。人闲,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落,月出,是因了一个“闲”,才会感觉到花落,月出。花落,月出,才愈加显示出这春山的静。
  
  “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宁静。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那是内心的宁静。“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诗人明显地感觉出,这夜晚的静谧便自然而然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这闲和静,是分不开的。
  
  “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一切似乎都在梦中。人,闲下来了,走进一个个梦境里;劳累了一天的牛羊困倦了,卧在透风的圈里,认真咀嚼着一天的辛苦;昆虫也停止了鸣叫,蜷伏在温润的泥土里、柔软的草叶间,等待黎明到来。月光却不曾闲下来,举着散发着幽香的花朵,闯进一个又一个梦境里。闲而不闲,闲而不寂,也许就是闲字本身的意趣所在吧。
  
  月在空中挂着,吃过晚饭的人们终于闲下来。大人们都到村头那棵老槐树底下,纳凉、聊天。我和奶奶就坐在高高的门墩上,看着月光如水,静静泼洒在高山、田野、树木、小河、花花草草上面,如梦如幻。奶奶就在月光底下,给我讲着月亮、星星、花啊草啊的故事。奶奶没有文化,却会讲许多有趣的故事,轻声慢语,把我带进了一个个童话世界。现在想想,真有点“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意境了。
  
  奶奶一辈子炕上炕下,屋里屋外,围着锅台转。闲着,却从未闲着。裹着小脚,奶奶从未到地里干过农活。对庄稼人而言,不能干农活,就是一个“闲人”。但是,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担着。地上的锅碗瓢盆,炕上的针头线脑,让她不曾有过片刻的闲暇。她总是悄悄做事,静静听别人说话,一针一线,度过一个又一个安静的日子。她从不对人高声大嗓。孩子淘气了,她轻声柔语;猫儿窜上锅台,打翻了饭菜,小狗撵着母鸡,咯咯叫着,满屋乱跑,她也不急不恼。偶有人冲她大声喊叫,她就会拿起针线,缝补衣裳,或是纳鞋底、缝鞋帮,静静坐在角落里,悄悄落泪。喊叫的人,感到了愧疚,红着脸,悄悄退去。她依旧悄悄做事,静静倾听。
  
  闲与静,在奶奶的身上,成了一种境界。
  
  闲下来的是身,静下来的是心;内心真正静下来,才是境界。
  
  静,就是不受外界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静就是不惑、不争。
  
  闲下来,捧书而读,进入心灵的宁静,让思想不断丰沛,这就是一种境界。
  
  闲下来,沏一杯香茗,品味那苦涩与绵长,在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中,体味人间草木荣辱兴衰,这就是一种境界。
  
  闲下来,聆听一首乐曲,让那悠悠的音符,滑进内心深处。让灵魂,在宁静中,洗涤、升华。这,也是一种境界。
  
  闲而能静,静而不寂,就是大境界。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杜小龙    时间: 2015-12-21 08:5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淡雅恬静,佳作!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5-12-21 09:2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从简约中体味到丰富,从沉寂中感受到繁华,这关联着定力,也显露着一定程度刻的理性。精神境界的塑造需要这样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实践!
欣赏新作,即颂冬祺!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5-12-21 09:3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秋天的简,成了一种禅意,让人沉浸其中。
喜欢第一章。


作者: 孙憨憨    时间: 2015-12-21 09:4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文贵简约,生活也贵简约,独特的感悟,这是对世俗奢华的抵制。宁静致远,闲静脱俗,体现一种大志向。学习了。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15-12-21 10:2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先记着,再细读。


作者: 曹文生    时间: 2015-12-21 10:3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境界。
好句子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5-12-21 10:4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闲、简、静,都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和灵魂状态,何足道哉兄将这种境界写得这么富有韵味,是想勾惹我的伤心


作者: 雪夜听琴    时间: 2015-12-21 11:5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赏读佳作。若要简,就要有所放弃。若要闲,就要有所忽略。静能生慧,闲可养心。


作者: 雪夜听琴    时间: 2015-12-21 11:5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赏读佳作。若要简,就要有所放弃。若要闲,就要有所忽略。静能生慧,闲可养心。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5-12-21 13:2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1 编辑 <br /><br />传统文化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源头就在一,所谓一就是简。所谓简,是一种远初和归真。本文从语言(形式)到内涵(内容),进行了这样的主旨实践,令人领略到一份情怀,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5-12-21 13:31
诗意,祥和。喜欢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5-12-21 13:31
佳章。先提,再赏!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5-12-21 13:35
至简则静,至闲则静。二个小章,富含丰富的哲思和意韵。指领心灵的灯盏呀!问好孙老师!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39
杜小龙 发表于 2015-12-21 08:52
淡雅恬静,佳作!

谢谢朋友,问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0
李兴文 发表于 2015-12-21 09:23
从简约中体味到丰富,从沉寂中感受到繁华,这关联着定力,也显露着一定程度刻的理性。精神境界的塑造需要这 ...

问好李老师,辛苦。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0
何也 发表于 2015-12-21 09:38
秋天的简,成了一种禅意,让人沉浸其中。
喜欢第一章。

谢谢朋友。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0
孙憨憨 发表于 2015-12-21 09:48
文贵简约,生活也贵简约,独特的感悟,这是对世俗奢华的抵制。宁静致远,闲静脱俗,体现一种大志向。学习了 ...

问好,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0
张小刚 发表于 2015-12-21 10:21
先记着,再细读。

谢谢朋友。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1
曹文生 发表于 2015-12-21 10:34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境界。
好句子

问好朋友,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2
剑鸿 发表于 2015-12-21 10:42
闲、简、静,都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和灵魂状态,何足道哉兄将这种境界写得这么富有韵味,是想勾惹我的伤心:l ...

谢谢剑鸿版来读,问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3
雪夜听琴 发表于 2015-12-21 11:51
赏读佳作。若要简,就要有所放弃。若要闲,就要有所忽略。静能生慧,闲可养心。

问好朋友,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3
房子 发表于 2015-12-21 13:26
传统文化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源头就在一,所谓一就是简。所谓简,是一种远初和归真。本文从语言( ...

谢谢房子版点评,辛苦。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4
木祥 发表于 2015-12-21 13:31
诗意,祥和。喜欢

谢谢木祥,感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1 16:44
文珺 发表于 2015-12-21 13:35
至简则静,至闲则静。二个小章,富含丰富的哲思和意韵。指领心灵的灯盏呀!问好孙老师!

问好文珺,谢谢来访。
作者: 杜小龙    时间: 2015-12-21 16:46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5-12-21 16:39
谢谢朋友,问好。

客气!
作者: 荒漠逸行者    时间: 2015-12-21 16:54
“简”和“闲”,看似相似,也看似简单,但真正达到,那是一种大领悟,大境界。拜读佳作,感悟人生!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5-12-21 17:09
言简义丰,很有韵味,耐人咀嚼。欣赏佳作,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5-12-22 15:44
轻巧、简约,却赋予了意境,于“静”中思,与“静”中闲,既淘得了一份乐趣,也拥有一份看淡世事的心情。有任天地悠悠,独我幽思之感。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5-12-22 21:43
人生经验的沉积,传递出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这个充满了功利和浮躁的社会,无疑是一剂良药。拜读,问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3 11:22
荒漠逸行者 发表于 2015-12-21 16:54
“简”和“闲”,看似相似,也看似简单,但真正达到,那是一种大领悟,大境界。拜读佳作,感悟人生!

谢谢朋友,感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3 11:23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12-21 17:09
言简义丰,很有韵味,耐人咀嚼。欣赏佳作,问好。

问好彦林友,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3 11:23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12-22 15:44
轻巧、简约,却赋予了意境,于“静”中思,与“静”中闲,既淘得了一份乐趣,也拥有一份看淡世事的心情。有 ...

哈哈,尝试改变一下。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5-12-23 11:24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5-12-22 21:43
人生经验的沉积,传递出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这个充满了功利和浮躁的社会,无疑是一剂良药。拜读, ...

嗯,我等如今也只有这静,这闲了。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5-12-26 19:38
读这样的文,身心俱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