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过年那些事儿 [打印本页]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10:09
标题: 过年那些事儿
本帖最后由 熊荟蓉 于 2016-1-2 13:59 编辑

                                             

                                            

  故乡真小,小得只剩下两个字:过年。

                                           ——题记

  ◎小时候的年,是母性的,童真的。

  那时候,一进入冬腊月,婆婆妈妈们就开始忙着晒熟米、熬麦芽糖、切麻叶子、发翻饺子、爌饼干、打豆腐、蒸年糕……家家户户的炊烟,都是香喷喷的。

  那时候的寒假好像特别长,且没有作业。我们女孩子总爱聚在一起挤油、跳房子、踢鸡毛毽子。男孩子喜欢单腿斗鸡、打陀螺、踩高跷、板标。

  雨雪天气,我们就一人提一个火钵炉子,打升级的时候,双脚踩在火钵上,暖烘烘的。火钵的余烬里埋着玉米粒。时有开花的玉米砰地一声飞出来,掉到泥土里。我们也不讲究,捡起来就丢进嘴里。

  闻到谁家有麦芽糖的香气,我们就折一小截竹枝,潜伏到人家的灶台前,趁人不备搅上一团清甜的麦芽糖,边跑边吃那吊着长线的糖稀子。大人们发现了也不过是笑骂一声:“哎哟,这小砍脑壳的!”

  腊月或正月里,村里总会接戏班子来唱几天皮影戏。每晚那“咚咚锵、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响,老人小孩就端着小板凳从四面八方赶来。

  戏台上的皮影儿在锣鼓声中刀来剑往、厮杀打斗,戏台下的孩子们也手持甘蔗节你追我赶、活蹦乱跳。姑娘婶子们总是磕着瓜子花生,纳着鞋底,说着穆桂英杨宗保,也话着东家长西家短。那时候的夜特别黑,戏台两边的煤油灯特别亮。

  除夕那天,家家都贴春联、门神和年画。守门的秦叔宝和尉迟恭年年不变。年画里总有一幅“鱼戏莲叶间”,取的是“连年有余”的彩头。

  年夜饭有十大碗。对于一年上头不见荤腥的农家来说,吃鱼吃肉才叫过年。往往第一碗“全家福”一端上桌,就被一抢而空。那碗粉蒸五花肉也是,一大片一大片油晃晃的,没人嫌腻。吃完了蒸肉,父亲总用碗底的油拌饭吃。

  年夜饭后,就是洗大澡、换新衣。新衣是用布票扯的花布请裁缝师傅做的,不过是一件罩衣罢了。新靴是镶着毛边的灯芯绒做的,硬邦邦暖乎乎的。在“噼噼拍拍”的鞭炮声中,孩子们穿着花衣服、打着红灯笼满湾跑,个个不可一世!

  初一大清早,全家人齐齐起来,装一大茶盘子副食点心供在堂屋的方桌上,然后一起喊“开门大发”后打开大门,在禾场里放一挂大鞭。给来来往往的乡亲们拱手作揖“恭贺您新年大吉”,邀小孩子们进屋里吃京果、麻枣、翻饺子。

  元宵节之前都是相互拜年,每家请一天拜年客,其他时候就吃在亲戚家。拜年的礼物也很简单,一包糖或一个罐头。

    那时候的年,是清贫的、琐碎的,也是烟火的、俗世的。然而,人世间的浓情、厚意、大滋味,尽在其中。


  ◎如今的年,是霸道的,势利的。

  还是那个村庄,却早已变了模样。白墙灰瓦换成了高楼大厦,屋顶上已难再见炊烟袅袅。泥泞小路换成了水泥大道,阡陌交通已少有鸡犬相闻。树上的鸟窝不见了。门前的溪流干涸了。婴儿的哭声也成了稀世珍宝。

  青壮年是新时代的候鸟,春去冬回。留守村庄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他们穿着从城里寄回来的化纤和羽绒,吃着天然气烧的饭菜,喝着桶装矿泉水。老人们聚在一起不是打纸牌,就是打麻将。缺少玩伴又缺玩意的小孩子,只能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

  有话无人说,有娇无处撒。每一张看似早熟的脸上都镶嵌着一双冷漠的眼睛。每一个看似坚强的小孩都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比我们小时候更渴盼过年。只有过年,爸爸妈妈才会从远方飞回来,家里才会有欢声笑语。

  年一来,腊货们就成群结队来屋檐下跳肚皮舞了。年一来,烟花爆竹就联袂出演空中传奇了。年一来,村子就恢复活气集市就整天喧嚣了。

  然而,年来了,年味却薄了。

  春联不用写了。年画不必挂了。茶点不用做了。年夜饭由宾馆包了。白花花的银子甩出去,一切应有尽有。

  闲置下来的时间,赌博打牌扎金花,不讲情面不顾身。狂吃海喝吹大牛,不陪老人不管娃。

  餐餐鱼肉,吃不出美味了。件件霓裳,穿不出新鲜了。条七饼八,玩不出刺激了。大小红包,引不出惊喜了。

  不再忙碌的年,也不再充实。不再烟火的年,也不再香浓。不再清贫的年,也不再清欢。


  ◎跟很多人到中年、老年的朋友一样,我在辞旧迎新之际,怅然若失。

  年很热闹,也很孤独。年很喜庆,也很寒凉。

  今年欢笑复明年,转眼青丝已白头。挂再多的“连年有余”有何用?余生,还剩多少余情余欢可供从容?

  铁打的年轮,流水的生命。

  一道道年轮疾驰而过,带走了祖母、父亲、母亲。我不能阻拦,亦无法遮挽。站在今年的路口,我依然怀揣着去年的梦想。

  数九寒冬,竟嗅到丹桂芬芳。一切都不负年轮,一切都在年轮的运转中涅槃。我为啥要怯弱地附着在年轮之上,让自己的生命随之一成不变地去循环、循环?

  年,是一个时间概念,亦是一个心理维度。

  于古大椿而言,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于热恋人而言,是一日如三秋,一月已千年。

  于有志者而言,是寒窗无朝夕,功业永不朽。

  年,是一种家国文化,亦是一种个人情怀。

  读一篇美文,是过年。

  听一首好歌,是过年。

  遇一个知音,是过年。

  迎着朝阳上班是过年。枕着雨声安眠是过年。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过年。身体健康心灵宁静是过年。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过年。


                                                                                          2016年元月一日于竟陵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1-2 10:15
抢个沙发啊!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1-2 10:23
熊老师真是一个丹青的高手,凝练的句子轻轻勾勒,便是幼时的喜庆,中年的超然,还有那么一点智者的旷达。如同冰山,尽管只露七分之一,那浮在海面上的冰凌却也足以开出妩媚的花朵了,喜欢!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2 10:31
几组读下来,心底涌起的,是思念,感慨,和期冀。祝福!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10:31
一孔 发表于 2016-1-2 10:23
熊老师真是一个丹青的高手,凝练的句子轻轻勾勒,便是幼时的喜庆,中年的超然,还有那么一点智者的旷达。如 ...

     谢一孔版主倾情回帖!荟蓉近期的心思,全在小说上。又特喜欢江天的几位版主,感觉不写篇新文对不住大家。昨天闷在乡下老家,就手写这篇过元旦了。今天返城刚打好的,还冒着热气呢!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2 10:36
刚出笼的包子,够味儿!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6-1-2 10:36
文章分三节,前两节大段落地作了今昔的对比,第三节直接谈个体的感受。排比句的连连使用,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读来亦朗朗上口。熟练的文笔,很新颖别致的写法。问好熊老师!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10:38
夏冰 发表于 2016-1-2 10:31
几组读下来,心底涌起的,是思念,感慨,和期冀。祝福!

    谢夏版留评!荟蓉一直想把家乡的年俗写下来,又不爱琐碎地叙述。看了夏版的征文启事,尤其是“提请大家行文要与通常意义上的散文有所区别”,就决定了写这样三节:旧年、新年、感悟。这种在构思上缺乏新意的文章,只能在语言上下点功夫了。惭愧!自己都不太满意!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10:46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 10:36
刚出笼的包子,够味儿!

安版,只看到热气腾腾,没吃出啥味儿是吧?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10:48
梅边 发表于 2016-1-2 10:36
文章分三节,前两节大段落地作了今昔的对比,第三节直接谈个体的感受。排比句的连连使用,加强了文章的感染 ...

谈不上新颖。我这人认死理,写什么文章都不想太铺张,所以,写得拘谨。这方面,我还要好好向梅兄学习!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2 11:10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2 10:46
安版,只看到热气腾腾,没吃出啥味儿是吧?

偶还没舍得下嘴哩。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2 13:48
今年欢笑复明年,转眼青丝已白头。挂再多的“年年有余”有何用?余生,还剩多少余情余欢可供从容?
是连年有余。
看过这几组,莫明地就想起,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一幕幕,贫穷与富贵,映入眼帘的,是强烈的对比悬殊。
当然依了惯性,我们是不大瞧得起那个抓起食物就狂吞的穷孩子的。就连洁癖的妙玉,连同这个乡下婆子爱喝过的杯具,也是要丢掉的。
只是后来,活到最后,并且有滋有味地活着的,竟是刘姥姥一家子。
颇是耐人回味。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15:19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 13:48
今年欢笑复明年,转眼青丝已白头。挂再多的“年年有余”有何用?余生,还剩多少余情余欢可供从容?
是连年 ...

是的。安版,有人说,高手在民间。我觉得,人生的大滋味,在民间。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 18:00
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得我们都快不认识了,当然还有人情味。问好熊荟蓉!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1-2 19:07
读着第一部分,罗列出那么多的情形,没有一句议论,感觉自然涌现。就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曾和学生们讲,连续十个名词,没有任何修饰,乃是高手中的高手。
作者: 秋风向晚    时间: 2016-1-2 19:27
故乡真小,小得只剩下两个字:过年。
---------
这首诗也想拿十万奖金
作者: 秋风向晚    时间: 2016-1-2 19:31
新旧对比,对于人到中年的我们,真的有些心里落差。
时光是回不去的,留存于记忆的东西,日后回想,也许别有一番滋味。
问好本家。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2 20:29
哟呵,换头像了。
我要赞美旗袍!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 20:3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 20:29
哟呵,换头像了。
我要赞美旗袍!

呵呵,跟你们学的。看你们都有自己的相片做头像,我也效仿一下。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1-3 08:37
写出了时代变迁下的年味,第一组叙述童年的年,充满生活的气息,具有浓郁的年味;第二组抒写了新时代的年味,历史的车轮让人感叹改革的时代,年的味道也发生了变化;第三组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岁月是不老的。结尾点题,结构唯美。

迎着朝阳上班是过年。枕着雨声安眠是过年。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过年。身体健康心灵宁静是过年。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过年。
抒发了个人情怀!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09:05
秋风向晚 发表于 2016-1-2 19:27
故乡真小,小得只剩下两个字:过年。
---------
这首诗也想拿十万奖金

嘿嘿,本家,俺这首诗,就卖给你,两元,如何?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09:0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 20:29
哟呵,换头像了。
我要赞美旗袍!

昨天换的那个头像,我电脑上当时没显示,后来看到吓死了,连五官都没有。底子上好好滴,不知怎么发上来就变了样。今天换成这张红旗袍的了,是我五年前的样子,安版觉得咋样?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09:09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1-3 08:37
写出了时代变迁下的年味,第一组叙述童年的年,充满生活的气息,具有浓郁的年味;第二组抒写了新时代的年味 ...

张老师不愧是老师,这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归纳的,啧啧!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3 09:27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3 09:07
昨天换的那个头像,我电脑上当时没显示,后来看到吓死了,连五官都没有。底子上好好滴,不知怎么发上来就 ...

这个不仅只是气质好人漂亮,大红旗袍的热烈,更衬托一幅中年女孩纸的优雅风景。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1-3 09:38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3 09:09
张老师不愧是老师,这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归纳的,啧啧!

向你学习,这文章写的棒棒的!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3 09:55
看了。赞一个。通过新旧两个时代过年味道的对比,对市场经济给习俗与传统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反思,透出了一种隐隐的撕裂的痛感,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比较透彻的观察与体会。尤其是对过往旧时代或者说青少年时期过年的回味,非常亲切,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0:18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3 09:27
这个不仅只是气质好人漂亮,大红旗袍的热烈,更衬托一幅中年女孩纸的优雅风景。

哈哈,安小妹,中年了,还孩纸,那老年了,就婴儿了!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0:19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1-3 09:38
向你学习,这文章写的棒棒的!

感谢张老师的成功教育!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0:20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6-1-3 09:55
看了。赞一个。通过新旧两个时代过年味道的对比,对市场经济给习俗与传统带来的冲击进行了反思,透出了一种 ...

桑老先生也来一个!荟蓉知道您是真人,真人也要露相啊!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3 10:24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3 10:20
桑老先生也来一个!荟蓉知道您是真人,真人也要露相啊!

老桑就是老伤。揭了伤疤,要痛的。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0:52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 18:00
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得我们都快不认识了,当然还有人情味。问好熊荟蓉!

18兄新年好!荟蓉着大红旗袍给您拜年了,祝新年大吉,天天开心!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1-3 10:54
这篇别致,欣赏了,新年快乐!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0:55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2 19:07
读着第一部分,罗列出那么多的情形,没有一句议论,感觉自然涌现。就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鸦”,曾和学生们讲 ...

噢,如空老师您喜欢这个味道吗?那就请您移步到听雨那边,读读荟蓉的《凤凰不是传奇》吧!荟蓉等着聆听您的教诲呢!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1-3 11:37
很通透的体会,年年岁岁有今朝啊,岁岁年年各不同啊!问候,祝福。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7:09
姬宇 发表于 2016-1-3 11:37
很通透的体会,年年岁岁有今朝啊,岁岁年年各不同啊!问候,祝福。

谢谢姬宇老师留评!您这青山板上的一把油纸伞,很江南的感觉。姬宇老师是哪里人啊?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 18:06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3 10:52
18兄新年好!荟蓉着大红旗袍给您拜年了,祝新年大吉,天天开心!

这个祝福好!红红火火!我要说衣服漂亮你肯定不高兴,所以我说:这衣服穿在你身上真和谐!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9:18
戈眉 发表于 2016-1-3 10:54
这篇别致,欣赏了,新年快乐!

戈梅老师新年好!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19:19
lvhq018 发表于 2016-1-3 18:06
这个祝福好!红红火火!我要说衣服漂亮你肯定不高兴,所以我说:这衣服穿在你身上真和谐!

恨,看来18兄的词库里褒义词真少啊,一个“和谐”还舍不得拿出来夸人!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 19:21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3 19:19
恨,看来18兄的词库里褒义词真少啊,一个“和谐”还舍不得拿出来夸人!

和谐可是我心中的最高境界呀!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3 21:32
lvhq018 发表于 2016-1-3 19:21
和谐可是我心中的最高境界呀!

呵呵,听这话,18兄定是公务员啊!
作者: sgd730820    时间: 2016-1-3 21:37
明年就会好了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4 07:04
年在俗人眼里能看见闪光的钱财,在诗人眼里就是连绵的诗篇,在荟蓉这里就是诗性的文字,字里行间还透露出淡淡的哲思。透过文字,仿佛能隐约看见一知性女子典雅内蕴的姿容。
作者: 孙凌凌    时间: 2016-1-4 10:48
看完第一段就想回妈妈家了,读老师这一篇好像是有年的气氛了。这是什么味道呢,我想起了江南,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妈妈和奶奶,那是蓝色的炊烟,那是白白的,糯糯的,香香的。问好老师!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4 10:50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3 09:07
昨天换的那个头像,我电脑上当时没显示,后来看到吓死了,连五官都没有。底子上好好滴,不知怎么发上来就 ...

这个好,优雅热烈,养眼~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4 13:45
sgd730820 发表于 2016-1-3 21:37
明年就会好了

为啥明年就好了呢?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4 13:45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6-1-4 07:04
年在俗人眼里能看见闪光的钱财,在诗人眼里就是连绵的诗篇,在荟蓉这里就是诗性的文字,字里行间还透露出淡 ...

虞先生的回帖好美!荟蓉谢过了!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4 13:47
孙凌凌 发表于 2016-1-4 10:48
看完第一段就想回妈妈家了,读老师这一篇好像是有年的气氛了。这是什么味道呢,我想起了江南,想起了故乡, ...

想家了,想过年了,想妈妈了!其实,这些,都是关于温暖与亲情的想念!问好孙老师!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4 13:47
夏冰 发表于 2016-1-4 10:50
这个好,优雅热烈,养眼~

夏版说好,荟蓉就偷着乐会儿了!
作者: 雪夜听琴    时间: 2016-1-4 16:28
过去的年,现在的年,形式上不一样了。但有一点没变:过年,意味着家人团圆,对吧熊老师?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6-1-4 20:30
文字简洁洗练,浓浓年味洋溢其中。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4 20:36
雪夜听琴 发表于 2016-1-4 16:28
过去的年,现在的年,形式上不一样了。但有一点没变:过年,意味着家人团圆,对吧熊老师?

是啊是啊,所以,题记里说,故乡真小,小得只剩两个字:过年。
过年才有家的感觉,故乡的感觉,亲情的感觉呀!
雪老师,握手!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4 20:36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4 20:30
文字简洁洗练,浓浓年味洋溢其中。

微风老师过年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6 18:53
荟蓉回来玩撒。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6 19:4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6 18:53
荟蓉回来玩撒。

安安,我有点郁闷。无从说起……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1-7 08:40
点精理由:写意般地勾勒、诗性化的语言,哲人般的思考。
作者: 暴雨迎风    时间: 2016-1-8 09:29
佳作,欣赏。语言很地道,有文采,别致出新。佩服!
作者: sgd730820    时间: 2016-1-17 13:54
触底反弹,不可能继续糟糕下去了。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6-1-20 09:42
这年味有很多熟悉的影子,亲切、温暖,此时却也怅然若罔,一切都成了历史。
现在是:

一日无钱
你就别想过年
这是我用《元旦》为题写的一首诗
    问好熊老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