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乌镇风情 [打印本页]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7 15:56
标题: 乌镇风情
                                
                                              乌镇风情



       逛乌镇最好选在一个有阳光的清晨,那时街上没有成群的游客,更没有喧嚣和拥挤,只有翠鸟的叫声、树叶的“沙沙”声,伴着你的脚步前行,也不需要穿着能将石板路敲得“嗒嗒”响的高跟鞋,一双软底的布鞋就足以让你感到惬意。乌镇的水柔柔的,仿佛女子修长的发流淌在清晨的阳光下。它不泛起细纹,也没有丝毫的慌乱,平静得像透明的玉石。乌镇的房子静静的,在光的映照下显出古朴与纯正。江南,给予了乌镇别样的风情,如西湖边的浣纱女一样,妩媚却不妖冶。
  
  你可以伸出手去,在清晨的阳光里触摸水的清凉,也可以捂住眼睛站在拱起的石桥上听风。风也是清凉的,带着河水的气息,裹了乌篷船的木香,优雅地在你的身边弥漫开来,让你成了景中人、画中景。你只需安安静静在站着,品乌镇的鲜甜,让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陷入沉醉。
  
  乌镇的确是让人醉的,但凡来这里的人没谁不喜欢乌镇。这个存在了近六千年的古墩码头曾经是许多人思想中的好去处。喜茶的人在这儿饮茶,交易的人在此间交易,爱听乡戏的则会找个好地方等看粉墨登场。乌镇好像也是有故事的,即使没有太多的演绎,好的事例也摆在那里,于水里、树间、黑瓦白墙组成的角落中嬉戏。民国的风停留在这里,吴越的情停留在这里,才子佳人古籍民俗也停留在这里。你穿街而行,如那丁香般的姑娘,撑一把玲珑的油纸伞。没人会阻拦你,走在乌镇的街上你就是乌镇的一景,而这景同样也是能醉了别人的。
  
  立志书院就在眼前,乌色的字幽幽地亮着,让洒在上面的阳光缠绕住女子的手指。流彩,你心里悄悄地对自己说。是的,水乡的流彩正是水乡的风韵,而书院也唯有乌镇的最好。茅盾先生曾在这里开蒙,也曾在这里迈开了一代文豪的第一步。他细长的脖子上晃动着小小的脑袋,在老师的严厉与谆谆教导下大声朗诵。乌镇上其他求学的孩子也在这里,让热闹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那些刻于木窗上的雕花,那些摆在屋子里的陈设,那些挂在墙壁上的字画、图片都是旧时乌镇的再现。先生的石像威严地立着,看尽众生。先生的文章如河水汤汤,让你心悦。你无需多言,幻化之间仿佛也坐在了立志书院的一角,伴一椅、一桌,于风雨声中习修心情。《四书》《五经》是你的必读,《诗经》《周礼》是你的必悟。你老老实实地呆着,听尽老师讲解的字字句句,看儿时的茅盾先生与伙伴们嬉戏。
  
  先生的家位于立志书院的不远处。幽静的小院,摇曳的翠竹,古色古香的家具。门与门之间,走廊与门之间透出某种雅致。房子很大,房间很多,正厅,偏房,厨房……会让你无形之中乱了步子,看不清来的路,也辨不清出去的路。你更不知道儿时的先生如何在这偌大的房子里跑来跑去,自由进出。当时,他的祖母在做什么,他的祖父在做什么,他的兄弟姊妹又在做些什么,是不是如你现在的样子,于屋中踱着方步,脑子里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但儿时的先生一定是刻苦用功的,所以才有闻名遐迩的《林家铺子》,有那至今还在演绎着的长篇巨著《子夜》诞生。
  
  不知道儿时的先生有没有吃过乌镇的姑嫂饼、臭豆干,穿着过蓝印花布做成的衣裳?但他的小书包、小鞋子一定是独具特色的,是乌镇的风景,是水乡摇动着的情韵。清晨,早点摊上已经有了热乎乎的豆干卖,老板热情,见你如见故人。选几片豆干细嚼慢咽,也可以带回旅馆搭配成下饭的小菜,让你在一碗面、一杯水前,品作为一个乌镇人的浪漫。
  
  傍街的木椅是可以随便坐的,河那边的风景也可以随时装进相机。成景的,不成景的,远处的、近处的,新的旧的房子,都是属于镜头里的故事,诱惑着你不羁的思绪。绿色的苔藓上偶尔落下褐色的果壳,木香的船头桂花飘香。酒家的窗棂上挂着各样的小旗子,红的、黄的,在绮丽的风景中牵引着你的脚步。于是,上桥、下桥,再上桥,再下桥,你自由穿梭的目的只是为了这乌镇的清晨。
  
  江南民俗馆一定是要去的,染坊、三白酒作坊也是一定要逛的。穿过那些曲曲弯弯的弄堂,用脚步引着你的心,眼睛看到的便是乌镇拥有的,心里迷恋的也定是乌镇赋予的。民俗馆里有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岁时节令,那是你的最爱,也是时下属于乌镇的风景。蜡像雕塑、婚丧嫁娶的仪式惹你心花怒放,更会让你滋生出丰富的想象,仿佛你就是那待嫁的新娘,在众人的礼贺中欢喜。
  
  没谁知道高高的木柱上蓝印花布是怎样挂上去的,染坊里深蓝或浅蓝的各种印花又是怎么印制成功的?你是游客,只能静静地观看。游览的时间实在太短,短到你只能拉住蓝色印花的长布匆匆地拍几张照片,短到你还没来及嗅一下花布上的芬芳太阳就升到了枝头。而你也只能是游客,对你来说那些摆在内屋里的简介和说明性文字你带不走,更不可能驻进你的心里。“这印花布印得真好!”有人这么说。但好又有什么用呢?它只属于乌镇,就像明亮的眼睛只能长在美人的脸上一样,是专属于她的美丽。
  
  江南人真是幸福啊,他们与水结缘,却不受水的束缚。他们的房子沿河而建,却没有阻融水势。他们的家是河面中凌空而建的家,他们的生活是与水息息相关的生活。乌镇也真是有趣,每隔一两座房子就会有一处巷子通向河道。拾级而下,你会看到最下面的一层台阶总是与水面平齐,在碧波荡漾中露出石头的质地。站在水边看乌镇,它有另一种美妙。屋檐翘起,如飞燕的翅膀。全开半开的木窗传递出人间的烟火气息。河水碧绿地躺在两岸中间,像个待字闺中的姑娘。远远地有酒香飘来,醉了你的身心。
  
  那酿酒的作坊就藏在深深的巷子里,红瓦制成的酒坛子被整齐地码在墙根。酒水从细细的管子里流出来,泛起的水花荡在酒池之上。有人说,乌镇人最喜欢饮酒了,三白酒原料天然,纯手工酿成。《乌青镇志》上也曾说:三白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可见,三白酒的历史恒远与酒味的纯正也是有印证的。
  
  乌镇的大戏台很是不错,雄伟、壮观。在乌镇,乡戏好像还很有名声。农闲时,会唱会跳的茶农、蚕农们可以上台一乐,唱自己的欢喜,悲他人的日子,涂画自己的脸面,演绎田间地头的故事。乌镇人喜欢听什么,演员们就演什么,至于用什么地方的语言,是用弹词还是相声演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为自己乐着才是真乐着,为生活乐着才是真的心安,恰如这乌镇的每一景每一物,醉了是外在,不醉的是本质。
  
  行走乌镇是让人醉的,乌镇的清晨更是醉到不能醒来。河面上漫起薄薄的雾气,早起的撑船人悠闲地摆着橹。鸟儿唱着唱着便没了声音,木雕馆里雕好的木器成了漂亮的装饰。乌镇,古名乌墩、乌戍。王雨舟在《二溪编》中曾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乌镇的镇志上也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可见,他们将乌镇打扮得多么瑰丽。但乌镇也仅仅是属于乌镇人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你与乌镇不过是一缕尘烟、一个过客,在幽幽的叹息中踯躅了脚步。
  
  所以,你只能伸出手去了,站在清晨的阳光下倾听鸟的叫声,将桂花的香、茉莉的香、杭白菊的香抱进怀里,在清晨的脚步声里感受生活的味道。这,算是一种享受吧!毕竟乌镇是存在着的风景。你已经来过,并且感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荒漠逸行者    时间: 2016-1-7 16:47
跟着老师的文字,行走在醉美乌镇,氤氲在茶香、酒香中!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7 19:55
跟着老师的文字,行走在醉美乌镇,氤氲在茶香、酒香中![/quote]
问好老师。


作者: 夕阳1    时间: 2016-1-7 20:01
最美乌镇,让我在木门老师如水的文字里流连忘返,沈醉不知归路。好文字!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1-8 08:25
老师好文字,那年也去过这最后的枕水人家,今天跟着老师又游了一次乌镇,做了乌镇的一次过客。虽是脚步匆匆,却领路了乌镇的阴柔之美!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6-1-8 11:01
悠缓,绵密、柔软,切入点带劲,行文流畅,看来木木的游记章法越来越好了。


作者: 冰心茉莉    时间: 2016-1-8 16:01
欣赏木门老师旅游美文。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作者: 阳光静静    时间: 2016-1-8 16:17
历史厚重的乌镇,静静地立在那里,如一个沧桑的老人,胡子里都长满了故事。
拜读学习木门版主精彩文章,问好老师。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6-1-8 16:53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佬就在这里召开,享誉天下。跟着版主文字,欣赏美丽乌镇,向往之。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9 21:37
最美乌镇,让我在木门老师如水的文字里流连忘返,沈醉不知归路。好文字![/quote]
问候夕阳,欢迎来到散文。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9 21:38
老师好文字,那年也去过这最后的枕水人家,今天跟着老师又游了一次乌镇,做了乌镇的一次过客。虽是脚步匆匆 ...[/quote]
乌镇的确美,但乌镇也确实闹了些,哈哈。问好叶子。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9 21:39
剑鸿 发表于 2016-1-8 11:01
悠缓,绵密、柔软,切入点带劲,行文流畅,看来木木的游记章法越来越好了。

写来只是为了带你逛乌镇啊,免得到时再找导游。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9 21:40
冰心茉莉 发表于 2016-1-8 16:01
欣赏木门老师旅游美文。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问好冰心茉莉!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9 21:40
阳光静静 发表于 2016-1-8 16:17
历史厚重的乌镇,静静地立在那里,如一个沧桑的老人,胡子里都长满了故事。
拜读学习木门版主精彩文章,问 ...

欢迎新朋友,问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9 21:41
木祥 发表于 2016-1-8 16:53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佬就在这里召开,享誉天下。跟着版主文字,欣赏美丽乌镇,向往之。

木老师有空也去逛逛吧!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6-1-10 15:44
行文如流水,清新自然,将乌镇的江南特色和风貌风情都描写得生动有致,并写出了一方水土的人文底蕴,以及浓郁的古韵风味。
欣赏问好!
作者: 孙憨憨    时间: 2016-1-10 21:22
乌镇,厚重的历史,茅盾,林家铺子,春蚕,早春二月,在木门老师诗意的笔触下,水乡古镇流光溢彩.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6-1-10 21:32
跟随着木木版主的笔触我也来到乌镇,在木木版主的文字里乌镇的美是一阙清词,一副意深境远的画。
拜读佳作!学习啦!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6-1-10 21:32
跟随着木木版主的笔触我也来到乌镇,在木木版主的文字里乌镇的美是一阙清词,一副意深境远的画。
拜读佳作!学习啦!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1 09:48
薄暮 发表于 2016-1-10 15:44
行文如流水,清新自然,将乌镇的江南特色和风貌风情都描写得生动有致,并写出了一方水土的人文底蕴,以及浓 ...

问好薄老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1 09:49
孙憨憨 发表于 2016-1-10 21:22
乌镇,厚重的历史,茅盾,林家铺子,春蚕,早春二月,在木门老师诗意的笔触下,水乡古镇流光溢彩.

孙老师好,乌镇的确让人感慨。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1 09:49
孙憨憨 发表于 2016-1-10 21:22
乌镇,厚重的历史,茅盾,林家铺子,春蚕,早春二月,在木门老师诗意的笔触下,水乡古镇流光溢彩.

孙老师好,乌镇的确让人感慨。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1 09:50
肖娴 发表于 2016-1-10 21:32
跟随着木木版主的笔触我也来到乌镇,在木木版主的文字里乌镇的美是一阙清词,一副意深境远的画。
拜读佳作 ...

肖老师好,祝安。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6-1-11 10:26
乌镇是我很向往的地方。跟着木版主畅游,甚幸。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11 10:41
乌镇一直是我向往的一个地方,可惜没去,先跟着牧版游览一下,美不胜收的感觉啊!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2 10:27
刘彦林 发表于 2016-1-11 10:26
乌镇是我很向往的地方。跟着木版主畅游,甚幸。

问候刘老师,建议去逛逛呵。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2 10:28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11 10:41
乌镇一直是我向往的一个地方,可惜没去,先跟着牧版游览一下,美不胜收的感觉啊!

熊老师有假期,可以一往。
作者: 阳光静静    时间: 2016-1-12 15:00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1-9 21:40
欢迎新朋友,问好。

谢谢木板关注新人,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1-12 15:14
江南的乌镇,在这里是用心体味的。木门在这一章中,从乌镇的风景到乌镇的神韵,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以纤细、深入、剥离、呈现的笔触,进行了多层面的描摹和解读,把乌镇这一具有独特风情的名镇,描画出了内在的风骨和人文情境。读来,有着无尽的内外交融之美。
作者: 牧歌    时间: 2016-1-12 18:32
木版的文字如行云流水,散发着氤氲气息。在享受美文的同时神往起乌镇来了
作者: 春秋    时间: 2016-1-12 19:26
一段神采飞扬的文字,把古老的乌镇描写的活灵活现,真的是好文,问好长子!
作者: 春秋    时间: 2016-1-12 19:45
如此的才情着实让人仰慕。您又是那么善解人意人意。无论您走上怎样的高度,我都想送上心底的祝福,站在那个大山脚下,不仅现在......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3 09:32
春秋 发表于 2016-1-12 19:45
如此的才情着实让人仰慕。您又是那么善解人意人意。无论您走上怎样的高度,我都想送上心底的祝福,站在那个 ...

老师客气了,老师多来便是我最大的欢喜。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3 09:33
牧歌 发表于 2016-1-12 18:32
木版的文字如行云流水,散发着氤氲气息。在享受美文的同时神往起乌镇来了

谢牧版,多来散文。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3 09:34
房子 发表于 2016-1-12 15:14
江南的乌镇,在这里是用心体味的。木门在这一章中,从乌镇的风景到乌镇的神韵,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

房子老师解读得地道,非常感谢。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6-1-13 09:46
柔美的文字,就像乌镇风情一样。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4 09:46
何也 发表于 2016-1-13 09:46
柔美的文字,就像乌镇风情一样。

问好何老师。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1-14 21:26
这些句子不是诗却又似诗,那么美那么多情,与乌镇的美相映生辉。学习了。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1-14 21:27
这些句子不是诗却又似诗,那么美那么多情,与乌镇的美相映生辉。学习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4 21:36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6-1-14 21:27
这些句子不是诗却又似诗,那么美那么多情,与乌镇的美相映生辉。学习了。

写字嘛,总得有个妥帖的调调儿,谢梦儿老师评读。问好。
作者: 紫影诗语    时间: 2016-1-17 10:56
向往的地方
作者: 日尧月    时间: 2016-1-17 11:53
古朴典雅、柔水包裹的乌镇,拒绝着浮躁、焦虑;拜访乌镇,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乌镇,是要用耳静静倾听,用心慢慢沟通,用思涓涓交流的一位南方古哲人!拜读美文,细心品味。赞赏!
作者: 翠微    时间: 2016-1-17 16:33
跟着美文去乌镇。醉在翠鸟的叫声里,印花布的柔软里。问候!:)
作者: 史长军    时间: 2016-1-17 22:39
本帖最后由 史长军 于 2016-1-18 15:05 编辑

再一次拜读木门长子老师的文字,依然难抑内心的感动。在鲜甜、妩媚却不失妖冶和丁香姑娘般的幽怨里,思接千载,厚重而不失灵动。无论依水而居、与水为伴、却不受水的束缚,还是喝着三白酒,陶醉在乌镇的一景一物,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客,是不能领会木门长子老师笔下“醉了的是外在,不醉的是本质”的乌镇的。

作者: 秋雪    时间: 2016-1-18 09:38
老师优美的文字,让我仿佛又去了一趟乌镇。乌镇,一直在我心里!她的美丽自然是江南的其他小镇所不及的另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8 10:36
日尧月 发表于 2016-1-17 11:53
古朴典雅、柔水包裹的乌镇,拒绝着浮躁、焦虑;拜访乌镇,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乌镇,是要用耳静静倾听,用 ...

问好老师,谢评。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8 10:37
翠微 发表于 2016-1-17 16:33
跟着美文去乌镇。醉在翠鸟的叫声里,印花布的柔软里。问候!

翠微老师好,谢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8 10:38
史长军 发表于 2016-1-17 22:39
再一次拜读木门长子老师的文字,依然难抑内心的感动。在鲜甜、妩媚却不失妖冶和丁香般姑娘的幽怨里,思接千 ...

史老师读得精细,谢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18 10:39
秋雪 发表于 2016-1-18 09:38
老师优美的文字,让我仿佛又去了一趟乌镇。乌镇,一直在我心里!她的美丽自然是江南的其他小镇所不及的另类 ...

问好秋雪,常来!
作者: 秋雪    时间: 2016-1-18 10:51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1-18 10:39
问好秋雪,常来!

有空一定常来!谢谢!远握!
作者: 碧波荡漾    时间: 2016-1-20 17:48
"你穿街而行,如那丁香般的姑娘,撑一把玲珑的油纸伞。没人会阻拦你,走在乌镇的街上你就是乌镇的一景,而这景同样也是能醉了别人的。"唯美的文字如小桥流水,让人流连忘返。随着作者的笔迹,我仿佛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欣赏美文,问好版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20 17:49
碧波荡漾 发表于 2016-1-20 17:48
"你穿街而行,如那丁香般的姑娘,撑一把玲珑的油纸伞。没人会阻拦你,走在乌镇的街上你就是乌镇的一景,而 ...

问好老师,谢读。
作者: 絮语如歌    时间: 2016-1-23 11:10
好美的乌镇,在木木笔下鲜活成景!棒棒的!
作者: 曾棠    时间: 2016-1-23 13:03
木门,跟着你的文字逛了一次乌镇啊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1-23 17:00
质朴的文风,厚实的文字,欣赏学习木板文章。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24 11:34
曾棠 发表于 2016-1-23 13:03
木门,跟着你的文字逛了一次乌镇啊

老师啊,你要常随着我的文字逛逛噢!
作者: 欧政芳    时间: 2016-2-16 22:30
文字中旅游了一遍乌镇,谢谢
作者: 芦汀宿雁    时间: 2016-2-17 00:17
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行走于木板的乌镇风情,醉在文字中,醉在水意中。
灵动的字,婉约的情,醇厚的文化。
作者: 蓝印花布    时间: 2016-2-17 15:51
跟着老师的诗意美文再去水墨乌镇游了一回~~~感谢!
作者: 孙光利    时间: 2016-2-17 18:52
好一个乌镇风情,在老师的笔下如诗如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