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杂说《容斋随笔》之二十四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7 16:08
标题: 杂说《容斋随笔》之二十四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1-8 18:06 编辑

       杂说《容斋随笔》之二十四        高迎春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为了区分不同的婚姻族群,开始有了姓。姓字,从女从生,表示“人所生也”,古代最原始的姓,多从女字旁。如:姬姓,姚姓,姜姓,嬴姓等等。从周代开始,以别子孙所出,开始有了“氏”,氏的本义为“支”为“岐”。氏的来源有爵号,如:王、候;有国号,如:齐、鲁;有官职,如:司徒、司马;有居住地,如:西门、南郭;有封地,如:屈、解;有职业,如:陶、巫。战国以后,姓氏合一,至汉魏,民间百姓意识人人有姓了。古代取名,一般是三个月或百日后,可见极为慎重。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是相关合的。如孔丘字仲尼,仲为排行,“尼”为山名,与丘相对应;孟轲字子舆,“轲”与“舆”都与车有关。周代礼制规定:男子二十结发加冠而字,女子十五加笄而字,因而古籍中有“待字闺中”、“尚未字人”的说法。《容斋随笔》里有一则《古人字只一言》,洪迈记录的就是古人取名的事情。《礼记  檀弓》云:年幼时只有名,弱冠时才加字,五十岁开始称伯仲,这是周代的礼制。洪迈说,古代人取名,只用一个字而已。年幼者称子。如:子卿、子云、子阳;年长者称仲、伯、叔、季。如:仲儒、伯禽、叔向、季路;年老而受人尊重者称甫。如:管仲被人尊称”管父“,古代的父与甫相通。那时候,并没有将两个字连用取义的。直到西汉,仍然与周代一样。到了东汉,取名字才不遵循周礼,开始有了更多变化。洪迈承上启下,他在《容斋随笔》之中的记录,有利于了解中国姓名演化,我也因阅读而增长了知识。

  洪迈撰写的《夷坚志》中,记载了一个针灸救命的故事:朱新仲在安徽桐城时,亲戚的妇人怀孕生子,足月难产。名医李几道,偶然拜访朱新仲,得知有人难产消息,便去一探究竟。李几道看完说:唯有我师父庞安常,用针刺疗法,可救母子一命。人命关天,速速行动。师徒二人,协同出诊。但见庞安常用水敷热孕妇腰腹部,然后轻捻银针。孕妇但觉肠胃略痛,一声呻吟,顺利产下男婴。一家人又惊又喜,含泪拜谢。庞安常说:孩子难产,只因一只小手扭住母亲肠胃,不肯撒手。我用针刺孩子虎口,他感觉疼痛就脱开小手。当人们抱过孩子看时,果然孩子右手合谷穴之处,有针刺的血印。那个时代,并没有透视设备,老中医竟然熟知腹内情况,真是神奇。近读《容斋随笔》之《人生五计》篇,洪迈记录的,就是中书舍人朱新仲,关于人生的一段妙语:“人生天地间,寿夭不齐,姑以七十为率。十岁为童儿,父母膝下,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以须成立,其名曰生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骥子伏枥,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三十至四十,日夜注思,择利而行,位于高,财欲厚,门欲大,子息欲盛,其名曰家计;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慊,其名曰死计》”洪迈记录这一段话时,已经近八十岁,故而感觉朱新仲说的有道理,应该铭记在心。洪迈在自己的两部书里,记录了朱新仲之言行,可见这位中书舍人,见识的却不一般。

  喜欢《菜根谭》里面的一段话:“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所感,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这段话的大意是:人的内心世界,好比自然天地。心中欣喜,就像繁星闪烁、祥云缭绕;怒火满腔,仿佛霹雳震响、暴雨如注;怜悯慈爱,犹如春风和煦、细雨润物;冷酷无情,宛若炎日烤禾、秋霜打叶。千情万绪,缘起缘灭,不得积聚于心,自然会天人合一。与天地相比,人人都是小宇宙。春夏秋冬四季变迁,与人的情绪变化有着相通之处。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都是自然情绪的流露,就像春有煦风,夏有暴雨,秋有严霜,冬有冰雪,自然界风起云涌转瞬即过,人的情绪变化也应顺其自然,若是固执心念,必会阻塞心智。学会放下,上善若水,便会随圆就方,则无处不自在。近读《容斋随笔》之《万事不可过》篇,其中道理,也让我受益匪浅。雨润万物,过之则洪水成灾;阳光普照,过之则酷热难耐;奖善扬德,过之则不受珍惜;惩罚恶行,过之则法无限度。总之,要掌控好一个度。偏执过度,就会适得其反。我们在生活中,情绪、用餐、锻炼、需求……许多细节,也是如此。把控好一个度,才可以利己利家,享受生活。

  谢选骏撰写的《荒漠   甘泉》里,有一小节写的是:求生与不朽。他说:求生欲是各种欲望形式的核心,是形形色色的欲望之王。人的一生,只是围绕活下去这个主旋律,才交织出动人心弦的乐章。活着,不一定意味着有什么。死亡,却意味着一切皆无。因此,求生欲必将支配生命和意识的全过程。生存的压力,塑造出千奇百态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类型。求生欲的附属,则是各种形式的不朽欲望。不朽欲望的物化形式,不外延年益寿,繁衍子女,教育后代,名垂青史。谢选骏的这部文化哲学著作,是我珍藏的好书之一。读过之后,让我知晓了许多世事谜底。人在世上走一回,不但希望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还希望有人记住自己。因此,入家谱,入族谱,入典籍,入石刻,入影集,入光盘,都是雁过留声之形式。《容斋随笔》里有一则《白苏诗纪年岁》,发现白居易,苏轼,把自己的年龄写入诗中,也是不朽欲望的一种表现形式。白居易从写“此生知负少年心,不展愁眉欲三十”开始,一直写到“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苏轼则是从三十九岁,写到六十一岁。洪迈说,阅读白居易、苏轼诗集,咀嚼品味,就好像是在看年谱。人生在世,当珍惜生命,好好活着,随遇而安,活出自己应有的价值,也就足矣。

  《容斋随笔》,洪迈写了四十多年,是他的笔记荟萃。他的阅读量之大,令人敬佩;书中信息量之大,令人感佩。我用不到半年时间,写了二十四篇杂记,牵涉内容,仅仅是此书的九牛一毛而已。权作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研读文章,隆重面世。

                                                                                    2016年元月7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容斋随笔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7 16:46
潸然泪下,因为没有看到“未完待续”。结束了,也没个仪式。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7 17:22
lvhq018 发表于 2016-1-7 16:46
潸然泪下,因为没有看到“未完待续”。结束了,也没个仪式。

呵呵,那咱就放个烟花吧!


谢谢你一如既往的支持!

作者: 文秋    时间: 2016-1-7 18:00
丰厚的文字,很有文化底蕴。学习了,问好高版!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7 18:38
这就完结了?
欢欢喜喜过大年!
作者: 夕阳1    时间: 2016-1-7 19:39
我也买了一套《容斋随笔》,仔细品读,向高老师学习!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1-7 19:51
新年不说再见,高老师,我们继续读《容斋随笔》吧!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1-7 19:52
新年不说再见,高老师,我们继续读《容斋随笔》吧!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1-7 20:00
每次一看到高老师的杂说出来,我就高兴。文字的精炼,考就,严谨,令我敬佩。让我想起两个字:对文章的敬畏。心慕手追,望尘莫及!关于姓氏这个知识,又令我长见识了!谢谢高老师。辛苦你了!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1-7 20:00
每次一看到高老师的杂说出来,我就高兴。文字的精炼,考就,严谨,令我敬佩。让我想起两个字:对文章的敬畏。心慕手追,望尘莫及!关于姓氏这个知识,又令我长见识了!谢谢高老师。辛苦你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8 08:24
文秋 发表于 2016-1-7 18:00
丰厚的文字,很有文化底蕴。学习了,问好高版!

谢谢文秋光临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8 08:25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7 18:38
这就完结了?
欢欢喜喜过大年!

终于写完了,这一周写了三篇。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8 08:27
夕阳1 发表于 2016-1-7 19:39
我也买了一套《容斋随笔》,仔细品读,向高老师学习!

最好买文白对照本,免得读不明白。谢谢!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8 08:28
夜莺 发表于 2016-1-7 19:51
新年不说再见,高老师,我们继续读《容斋随笔》吧!

等我歇口气,或许将来还会读第二遍。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1-8 09:53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8 08:28
等我歇口气,或许将来还会读第二遍。

我发现你喜欢读的篇篇,恰是我放弃的不感冒的,所以再读你的杂说,就补充好了!谢谢哈!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8 11:03
夜莺 发表于 2016-1-8 09:53
我发现你喜欢读的篇篇,恰是我放弃的不感冒的,所以再读你的杂说,就补充好了!谢谢哈!

你是侧重于故事,我是偏重于知识,我们正好互补。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1-8 15:47
就这么结束了?给大家留下多少遗憾啊!要不,新年新气象,再来它二十四篇?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8 17:00
首先祝贺这项工程胜利竣工!
这些杂说,得空集中起来读,更有一番味道。
话说,高老师,这些文字可以辑集出书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9 10:00
夜莺 发表于 2016-1-7 20:00
每次一看到高老师的杂说出来,我就高兴。文字的精炼,考就,严谨,令我敬佩。让我想起两个字:对文章的敬畏 ...

新年新气象,就期待看你评论《容斋随笔》文字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9 10:01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8 15:47
就这么结束了?给大家留下多少遗憾啊!要不,新年新气象,再来它二十四篇?

等来了灵感,或许再读一遍。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9 10:03
夏冰 发表于 2016-1-8 17:00
首先祝贺这项工程胜利竣工!
这些杂说,得空集中起来读,更有一番味道。
话说,高老师,这些文字可以辑集 ...

明年会收入我的第四部散文集中。谢谢历来的支持!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6-1-9 12:51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所感,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古之妙文,在先生的笔下,被演绎雪释的通透明了,荡魂涤魄。撷取精髓,楔进自己独特感悟,让尘封的珠玉呈现本来的面目,功莫大焉。拜读学习,问好先生。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11 05:29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6-1-9 12:51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所 ...

谢谢你读的如此认真,问好!
作者: 枫落吴江    时间: 2016-1-13 15:18
我们大吴家族就是从女字姓,我们这支吴来自于姬姓,也是帝王姓氏。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14 03:33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6-1-9 12:51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所 ...

谢谢阅读和支持!祝福你新春快乐!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14 03:35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6-1-13 15:18
我们大吴家族就是从女字姓,我们这支吴来自于姬姓,也是帝王姓氏。

大凡流传繁多的姓氏,都是贵族子弟,因为平民大多让大大小小的战争夺去了生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