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今天,你十大了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07:38
标题: 今天,你十大了吗?
本帖最后由 虞城传奇 于 2016-1-14 20:30 编辑

今天,你十大了吗?
  

  人,是群居动物。为了管理,劳心者发展了诸多的群处之规。评优与奖惩大体就是这么来的,给人群分个三六九等,评个子丑寅卯,然后引领大家依次向上流动。树立榜样与典型,也是为了促进群体的良性发展,无可厚非,就像如今盛行的评选“十大人物”活动。
  
  或许是从央视举办的评选“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了灵感,没多久,本是“王谢堂前燕”的十大评选活动,一阵风似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从上到下,从南到北,神州处处评“十大”。大到国家层面,中到行业地区,小到基层单位,谁家要是不弄个“十大”出来,你都不好意思出门。套用某广告所言,你们还没“十大”啊?你out啦!就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就有诸如教育、医疗、科研、经济等领域在评选自家的不同层次的年度十大,可见,十大活动确已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了一种现象。难怪网友这般调侃:今天,你十大了吗?
  
  树立典型人物,宣扬先进事迹,并以此带动人民群众不断前进,这应该是评“十大”活动的初衷与归宿。以央视的“感动人物”评选来说,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感动中国”栏目从2002年起举办这项活动,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推出了超过百位感动人物及其团队。其中有民间草根,有知名作家,也有当红明星,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袁隆平、钱学森、姚明、刘翔等等,都曾名列其中。央视的十大有专业的评委会进行科学权威的评估,有严密的程序可以对照进行操作,因此最大限度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公正。感动人物的评选也的的确确给社会注入了正能量,引领了群体前进的方向。

  央视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就算有些不同声音,也无伤大雅,份属正常。可是,想玩转十大的基层单位可没有央视这般豪华的条件,能操作得好吗?

  来看看我校的十大评选。为了让默默无闻的老师们有一份专属的荣耀,有可资老来回忆的念想,我校举办了第一届十大评选活动。此后,单位成了“十大”评选活动的拥趸,眼下已在开展第五届年度感动人物的评选。

  藉“十大”之机,学校给十位当选老师进行细致的职业回顾,梳理从业的成长与收获。之后取其精髓给每位十大人物精心录制视频,并形成颁奖词。待到教师节前夕,学校会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也许规格不算高,靓丽度也不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对此全力以赴,精心打造,隆重推出。典礼上还会邀请社会各界观礼,邀请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前来颁奖并致辞。典礼后,年度人物的大幅版画与简介将永久陈列于展示长廊,成为学校一道隽永的风景。

  怎么保证公平公正?虽说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知根知底,但还是切实按照程序执行,确保公开公平与基本公正。之所以未下断言,是因为绝对的公正属于理想状态。哪怕是先集体推荐后加无记名投票遴选,也不能绝对保证公平。也有辅助措施,如单位一把手不参与竞争,也只有一票之权;其余所有领导只拥有一个“十大”名额,其余全部为普通职工;评选结果揭晓后还会公示一段时间,接受学校与社会的监督,以便及时纠错。可以说,评选工作已经尽量细化,但民主测评毕竟不是计算机。

  这项活动发展成了我单位的固定节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笔者有幸主持了历届颁奖典礼,也欣赏了这许多人物的推荐视频,聆听了他们的获奖感言。感受可用八字概括:有笑有泪,有花有果。

  多数人上台领奖是带着微笑谈感言的,不管是堂皇之言或是肺腑之言,总之,传递的是一份愉悦。也有激动得热泪盈眶乃至语无伦次的,我能理解此刻他们内心的幸福,默默一生的小草有微笑的权利,默默奉献的教师怎就不行?更有趣的是领奖时发颤的获奖人物,一位同事上台领奖,激动之余光顾着接递来的鲜花与证书,手一颤就把奖杯掉台上了,惹来一阵惊呼。只见性子温吞的他用电光火石的速度捡起奖杯,还一脸心痛仔细审视,就怕给摔出个好歹来。好在没事,他在台上长出了一口气,大家也跟着也长出一口气。当然,那搞怪的表情还引起了笑声一片。

  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影响也在持续扩大。市电视台、市报以及网络媒体都来关注并报道我校的颁奖典礼。今年的市报教育版,还以我校的颁奖活动掠影作为教师节的主题照片,在头版予以发表。可见,我校的“十大”不是自娱自乐,而是真正引领社会关心教育、尊师重教的有效举措。

  如今十大活动多了,难免良莠不齐。比如有些行业与部门将某某十大评选完全推给社会、以网络点击来衡量成败的所谓“网选”,就很不靠谱。看似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与时俱进”之举,实乃推诿塞责。

  点开网页,你可能会发现评选页面除了人名啥也没有,该怎么选择?仅仅凭个人对名字的好恶?稍好些的给配一张靓照,更像选美,可依然让人无从理性判断优劣。少量有资料介绍的,也是寥寥数语,真假难辨。凭这片言只语,投票者只能跟着感觉走,谈不上准确与否。如此评选,其可信度究竟有几何?毋庸笔者多言,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份属娱乐圈的某些评选倒也罢了,本来就以娱乐为主,做个秀,逗个乐,大家高兴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可像教育、医疗等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部门居然也用这种方法进行选拔,就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这究竟是在评选行业明星还是娱乐明显?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榜上有名的十大候选者,自然要挖空了心思攒点击,或者由亲友出面拉点击。于是,这些“网选”最终发展成了候选人的亲友团大PK,让人联想起某些相亲节目。本是凭硬实力分高下的评选,居然成了拉关系的大决战,实是咄咄怪事。偏偏还层出不穷,由于通讯高度发达,各种通讯工具中都有各类“十大”评选信息充斥。于是,人群被生生分成两类,要么是被评选的,要么是被拉票的。比如笔者就收到过许多拉票信息,有来自于同学的,有来自于学生的,还来自陌生人的,他们不知怎的淘到了我的通讯方式,就不管不顾发来了有关资讯。实在是无所不包,无孔不入!庄重严肃的评选异化成了全民娱乐秀,真亏了这帮天才的组织者。

  还有更离谱的。据说某些利害攸关的“十大”选拔,居然还有候选者投入资金拉票的。只要你在某时某地给某人刷上某些数据,就可凭着贡献值领取大小不等的钱物。当然也必须遵守对方的封口令。据说这是有些退休的大爷大妈赚取额外收入之捷径。

  核能如用于战争就是屠刀,用在建设那就是能源。本身无所谓对错,关键看你怎么用。十大也一样,组织得当,评优评先能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给社会注入正能量;否则,就会成为笑柄,有违初衷,适得其反;甚至触犯法纪,得不偿失。

  “中国好声音”以媒体投票方式决定最终胜负,因它本属娱乐节目,以引人眼球为己任。也许水平很高,但跟“青歌赛”的严谨专业截然不同,属于两股道上的车。我们欢迎青歌赛版的“十大”,将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能真正做好“十大”评选工作。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08:00
弄了一早上,编辑不好了哪位高手帮帮忙。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6-1-14 09:44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6-1-14 08:00
弄了一早上,编辑不好了哪位高手帮帮忙。

复制全篇,然后在网络在线排版  网页上 黏贴 重新排版复制。然后编辑你的中财文章,清空内容,黏贴新的进去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6-1-14 09:45
  本帖最后由 虞城传奇 于 2016-1-14 08:14 编辑

  今天,你十大了吗?

  人,是群居动物。为了管理,劳心者发展了诸多的群处之规。评优与奖惩大体就是这么来的,给人群分个三六九等,评个子丑寅卯,然后引领大家依次向上流动。树立榜样与典型,也是为了促进群体的良性发展,无可厚非,就像如今盛行的评选“十大人物”活动。

  或许是从央视举办的评选“十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了灵感,没多久,本是“王谢堂前燕”的十大评选活动,一阵风似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从上到下,从南到北,神州处处评“十大”。大到国家层面,中到行业地区,小到基层单位,谁家要是不弄个“十大”出来,你都不好意思出门。套用某广告所言,你们还没“十大”啊?你out啦!就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就有诸如教育、医疗、科研、经济等领域在评选自家的不同层次的年度十大,可见,十大活动确已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了一种现象。难怪网友这般调侃:今天,你十大了吗?

  树立典型人物,宣扬先进事迹,并以此带动人民群众不断前进,这应该是评“十大”活动的初衷与归宿。以央视的“感动人物”评选来说,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感动中国”栏目从2002年起举办这项活动,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推出了超过百位感动人物及其团队。其中有民间草根,有知名作家,也有当红明星,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袁隆平、钱学森、姚明、刘翔等等,都曾名列其中。央视的十大有专业的评委会进行科学权威的评估,有严密的程序可以对照进行操作,因此最大限度保证了评选的公平公正。感动人物的评选也的的确确给社会注入了正能量,引领了群体前进的方向。

  央视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就算有些不同声音,也无伤大雅,份属正常。可是,想玩转十大的基层单位可没有央视这般豪华的条件,能操作得好吗?

  来看看我校的十大评选。为了让默默无闻的老师们有一份专属的荣耀,有可资老来回忆的念想,我校举办了第一届十大评选活动。此后,单位成了“十大”评选活动的拥趸,眼下已在开展第五届年度感动人物的评选。

  藉“十大”之机,学校给十位当选老师进行细致的职业回顾,梳理从业的成长与收获。之后取其精髓给每位十大人物精心录制视频,并形成颁奖词。待到教师节前夕,学校会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也许规格不算高,靓丽度也不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对此全力以赴,精心打造,隆重推出。典礼上还会邀请社会各界观礼,邀请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前来颁奖并致辞。典礼后,年度人物的大幅版画与简介将永久陈列于展示长廊,成为学校一道隽永的风景。

  怎么保证公平公正?虽说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知根知底,但还是切实按照程序执行,确保公开公平与基本公正。之所以未下断言,是因为绝对的公正属于理想状态。哪怕是先集体推荐后加无记名投票遴选,也不能绝对保证公平。也有辅助措施,如单位一把手不参与竞争,也只有一票之权;其余所有领导只拥有一个“十大”名额,其余全部为普通职工;评选结果揭晓后还会公示一段时间,接受学校与社会的监督,以便及时纠错。可以说,评选工作已经尽量细化,但民主测评毕竟不是计算机。

  这项活动发展成了我单位的固定节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笔者有幸主持了历届颁奖典礼,也欣赏了这许多人物的推荐视频,聆听了他们的获奖感言。感受可用八字概括:有笑有泪,有花有果。

  多数人上台领奖是带着微笑谈感言的,不管是堂皇之言或是肺腑之言,总之,传递的是一份愉悦。也有激动得热泪盈眶乃至语无伦次的,我能理解此刻他们内心的幸福,默默一生的小草有微笑的权利,默默奉献的教师怎就不行?更有趣的是领奖时发颤的获奖人物,一位同事上台领奖,激动之余光顾着接递来的鲜花与证书,手一颤就把奖杯掉台上了,惹来一阵惊呼。只见性子温吞的他用电光火石的速度捡起奖杯,还一脸心痛仔细审视,就怕给摔出个好歹来。好在没事,他在台上长出了一口气,大家也跟着也长出一口气。当然,那搞怪的表情还引起了笑声一片。

  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影响也在持续扩大。市电视台、市报以及网络媒体都来关注并报道我校的颁奖典礼。今年的市报教育版,还以我校的颁奖活动掠影作为教师节的主题照片,在头版予以发表。可见,我校的“十大”不是自娱自乐,而是真正引领社会关心教育、尊师重教的有效举措。

  如今十大活动多了,难免良莠不齐。比如有些行业与部门将某某十大评选完全推给社会、以网络点击来衡量成败的所谓“网选”,就很不靠谱。看似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与时俱进”之举,实乃推诿塞责。

  点开网页,你可能会发现评选页面除了人名啥也没有,该怎么选择?仅仅凭个人对名字的好恶?稍好些的给配一张靓照,更像选美,可依然让人无从理性判断优劣。少量有资料介绍的,也是寥寥数语,真假难辨。凭这片言只语,投票者只能跟着感觉走,谈不上准确与否。如此评选,其可信度究竟有几何?毋庸笔者多言,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份属娱乐圈的某些评选倒也罢了,本来就以娱乐为主,做个秀,逗个乐,大家高兴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可像教育、医疗等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部门居然也用这种方法进行选拔,就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这究竟是在评选行业明星还是娱乐明显?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榜上有名的十大候选者,自然要挖空了心思攒点击,或者由亲友出面拉点击。于是,这些“网选”最终发展成了候选人的亲友团大PK,让人联想起某些相亲节目。本是凭硬实力分高下的评选,居然成了拉关系的大决战,实是咄咄怪事。偏偏还层出不穷,由于通讯高度发达,各种通讯工具中都有各类“十大”评选信息充斥。于是,人群被生生分成两类,要么是被评选的,要么是被拉票的。比如笔者就收到过许多拉票信息,有来自于同学的,有来自于学生的,还来自陌生人的,他们不知怎的淘到了我的通讯方式,就不管不顾发来了有关资讯。实在是无所不包,无孔不入!庄重严肃的评选异化成了全民娱乐秀,真亏了这帮天才的组织者。

  还有更离谱的。据说某些利害攸关的“十大”选拔,居然还有候选者投入资金拉票的。只要你在某时某地给某人刷上某些数据,就可凭着贡献值领取大小不等的钱物。当然也必须遵守对方的封口令。据说这是有些退休的大爷大妈赚取额外收入之捷径。

  核能如用于战争就是屠刀,用在建设那就是能源。本身无所谓对错,关键看你怎么用。十大也一样,组织得当,评优评先能起到榜样引领的作用,给社会注入正能量;否则,就会成为笑柄,有违初衷,适得其反;甚至触犯法纪,得不偿失。

  “中国好声音”以媒体投票方式决定最终胜负,因它本属娱乐节目,以引人眼球为己任。也许水平很高,但跟“青歌赛”的严谨专业截然不同,属于两股道上的车。我们欢迎青歌赛版的“十大”,将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能真正做好“十大”评选工作。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14 09:56
评奖的泛滥是道德缺失的体现。如果所评出的人物没有说服力,其实是在纵容恶。与其这样,不如不评。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6-1-14 09:57
确实,中国文化有一种“套话”传统。这个套话可能和汉语言习惯有关。比如诗歌的 格律  什么无言七律啊。

还有八股文的语言规范啊。 再如成语啊。 文言文之乎者也啊。

因此汉语言有了太多的“表面文章”。

所以非但你说的“十大”。

再如:三个代表,为啥不能4个代表?

五讲四热爱:为啥不能6讲五热爱?

那么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难背诵,其实完全可以几个字概括:法制民主文明。

不怪领导们,而是领导们的智囊已经习惯这种“浮夸的语言习惯”。

中国人习惯:口号多,形容词多,排比句多。繁文缛节多。

还有流俗坏习惯多。你说的十大,还有什么:最美的女警察,最美的男警官,最美的女记者,最美的卖菜农妇。 都有这种类似最美的新闻。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10:02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14 09:45
  本帖最后由 虞城传奇 于 2016-1-14 08:14 编辑

  今天,你十大了吗?

谢谢文友微风轻拂的热心相助,现在看来好些了。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10:05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14 09:57
确实,中国文化有一种“套话”传统。这个套话可能和汉语言习惯有关。比如诗歌的 格律  什么无言七律啊。

...

这是一种流行病,就像流行感冒一般。虽说没有万灵丹,但我们至少可以常备白加黑。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10:07
lvhq018 发表于 2016-1-14 09:56
评奖的泛滥是道德缺失的体现。如果所评出的人物没有说服力,其实是在纵容恶。与其这样,不如不评。:handsha ...

对,要么做好它,要么就别做。可惜,人微言轻,也就瞎嚷嚷罢了。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14 10:23
占座!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14 11:54
曾经写过一篇相类的文章,关于评选。楼上微风轻拂朋友说得好,类似做法太多了,不可胜数,已经远离初衷。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14 11:56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1-14 09:44
复制全篇,然后在网络在线排版  网页上 黏贴 重新排版复制。然后编辑你的中财文章,清空内容,黏贴新的进 ...

这个提示非常好,值得借鉴。问候微风老师!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14:36
夏冰 发表于 2016-1-14 11:54
曾经写过一篇相类的文章,关于评选。楼上微风轻拂朋友说得好,类似做法太多了,不可胜数,已经远离初衷。

是的,念成了歪经。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14:40
夏冰 发表于 2016-1-14 11:56
这个提示非常好,值得借鉴。问候微风老师!

微风老师帮我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个值得推广。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6-1-14 20:10
但愿评选的”十大“都是名副其实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意义!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4 20:32
又编辑了一番,总算看着正常了。谢天谢地。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5 11:34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14 10:23
占座!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15 13:52
对于这些个评选,我基本上是不上心的。手机上才收到某网址来拉票让我帮忙,我连点开的程序也省了,爱咋咋地。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5 13:5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15 13:52
对于这些个评选,我基本上是不上心的。手机上才收到某网址来拉票让我帮忙,我连点开的程序也省了,爱咋咋地 ...

眼不见为净,安版做得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1-15 14:26
我没有“十大”,但入选了“文化之星”,每年给一笔可观的创作补贴,也很令人欣慰。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1-15 14:35
鲁迅说,中国什么都喜欢十,就连吃药都得"十全大补",信然.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5 14:45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15 14:26
我没有“十大”,但入选了“文化之星”,每年给一笔可观的创作补贴,也很令人欣慰。

恭喜恭喜!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5 14:49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15 14:35
鲁迅说,中国什么都喜欢十,就连吃药都得"十全大补",信然.

是的,少了凑数也要填满,多了优秀也要下马,不多不少,十大。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6 08:17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1-14 20:10
但愿评选的”十大“都是名副其实的!只有这样,才会有意义!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不知何时可以成为现实。不过,我们总是心怀美好,但愿成真。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6-1-16 08:49
lvhq018 发表于 2016-1-14 09:56
评奖的泛滥是道德缺失的体现。如果所评出的人物没有说服力,其实是在纵容恶。与其这样,不如不评。:handsha ...

同感。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6-1-16 08:55
社会中的十大如同暗流涌动,丑态百出的选举一样,已经变味,促人警醒,好文章。拜读学习,问好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6 12:10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6-1-16 08:55
社会中的十大如同暗流涌动,丑态百出的选举一样,已经变味,促人警醒,好文章。拜读学习,问好

欢迎阅读点评,只是有感而发,当不得佳评。问好朋友。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1-17 14:44
你说,哪天要杀工资应该发多少交由网络投票来决定该多有意思啊!或者说,发明创造高端科技要通过网络评选会是什么样呢?一加一会不会投成三呢?好教师是投票投出来的吗?好的媒婆是投票投出来的还差不多!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7 16:10
一孔 发表于 2016-1-17 14:44
你说,哪天要杀工资应该发多少交由网络投票来决定该多有意思啊!或者说,发明创造高端科技要通过网络评选会 ...

有理,身边那些十大至少有所长,但是没边没际的玩意儿让人实在没底。这些个东西其实是时代的产物,按我说,宁缺无滥。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9 07:16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6-1-16 08:49
同感。

老18兄总是一针见血,附议附议。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6-1-19 07:20
从十大到十佳的评选,可谓乱象丛生,丑态百出。这不知道这些所谓的领导者是怎样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的?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6-1-19 07:20
从十大到十佳的评选,可谓乱象丛生,丑态百出。这不知道这些所谓的领导者是怎样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的?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19 07:24
范廷伟 发表于 2016-1-19 07:20
从十大到十佳的评选,可谓乱象丛生,丑态百出。这不知道这些所谓的领导者是怎样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的?

范老师总能一针见血,经常仗义直言。真不知这帮家伙想把现状折腾成啥样。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