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北方即冬天 [打印本页]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2 06:08
标题: 北方即冬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 入了冬的温度总是嘎嘎冷,无论有太阳的湛蓝蓝日子,或是没有太阳的灰蒙蒙日子。
从家里出去打开楼房的单元门时,金属门板的门缝间都是厚厚的冰茬,白生生如水晶,需使用很大力量才能推开,门开时会伴随清脆的水晶落地粉碎样的声响。
羽绒服脖领用带子系紧,防止冻到脖子,带子的金属坠儿悠来悠去,不小心荡到嘴里,嘴巴一下子钳口结舌张不开了,铆足了力气一张,嘴巴虽然张开了,舌头却被金属坠儿粘下一块肉,咝咝哈哈疼得呲牙咧嘴。
地总是白色的,无论是刚下过铺天盖地的雪,或是好多日子天空像洗过一样没有杂质,地上仍旧软的是雪,硬的是冰。
不但地上,人的身上,也以白色要素居多,每次呼吸,嘴里呼出的都是有清晰形状的白气,这些呼出的白气,有一部分不舍得离开,围绕着头部盘旋盘旋,又依附到头发、眉毛、眼睫毛、胡须,甚至衣服的领角上,结成白白的霜花。这些霜花会一路陪着人,直至进到温暖的室内,才会凋落化为无形。
外地人在街头总是能一眼认出来的,也许他正从挂着“京……试”、“沪……试”、“皖……试”、“琼……试”、“浙……试”、“鄂……试”、“湘……试”、“桂……试”、“赣……试”、“辽……试”、“吉……试”等寒区试车牌照的车里走出来,也许是因为他们喜欢穿本地人不太爱穿的鲜红色羽绒服;也许是因为他们不时下意识地把衣服裹得更紧,用手把通红的耳朵捂住,也许是他们的眼睛总是四处张望,也许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反正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街头随处可见俄罗斯游客,他们冬天最重视脑袋的保暖,男女都戴着厚重的裘皮帽子,如护耳帽、鸡冠帽或是库班帽,脚蹬皮靴,但下身非常单薄,有些女人皮大衣下可能只穿一条丝袜。
而当地人更注重脚的保暖,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露天早市上,小商贩脚上的鞋子看起来格外夸张,又宽又长,一米六身高的人穿的鞋子与姚明的鞋子一样大。不是他们的脚变大了,只是里面加了厚厚的保暖材料,如果把鞋子比做鸡蛋,他们的脚也不过只有蛋黄般大小。
市场上卖的东西都是非常结实而坚硬,不但榛子、松子这样的坚果保持着应有的硬度,就是有名的软柿子,也颠覆了一贯的形象而坚如磐石,再也没有人能够捏得动它们。诸如馒头、豆包等,也都是一砸一个白点的硬度,扔出去能当砖头用。宰杀后的鱼、鸡、羊,拿在手里,硬邦邦的如挥舞狼牙棒,叩击不是铿铿声就是嘭嘭声。它们不止是早晨这样硬,而是二十四小时都这样硬得从不疲软;不止是二十四小时这样硬,而是好几个月都这样硬得顽强无比。
有人从饭店买了一袋热乎乎的粥要带回家去,不料路上塑料袋突然裂开,一袋子粥全洒到了地上,被远处一只流浪狗发现,急忙跑过来伸出嘴巴和舌头去吃,可惜,它怎么费劲用力,都吃不到嘴里去了,眼巴巴看着美食馋得只能流口水,因为粥已经瞬间凝固成一滩冰坨,“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啃不动了。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捂得严严实实,如果到这个城市最冷的地方,也就是黑龙江千里冰封的冰面,能禁受得了重型坦克车行走而不发生破裂的冰面,上面被人们钻透了冰层,开凿出一方泳池。一群冬泳爱好者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温度下,全身只穿游泳短裤和比基尼泳衣,站在冰块垒成的跳台上,一个个高高跃起,腾空入水,做胜似闲庭信步的表演,看得外地人目瞪口呆,不可想象,这样极寒的温度下,居然有这样充满激情的击水之游。
也有人钻冰层不是为了寻到游泳的水,而只是为了取冰,他们会把冰切成大约一块块一米长一尺宽一尺厚的冰砖,运往城市的各个空旷的广场、路口,由专业的工人把它们雕琢成剔透晶莹的冰雕,形状有中国的天坛、有俄罗斯的尖顶教堂,有人物有动物有植物。大的七八米高,小的两、三米高,矗立在露天地儿,供所有人免费观赏,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几个月它们都完好无损。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当南方在中秋节待月“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时,这里已经迎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方的冬天去得晚,当南方在吟咏“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这里尚是“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如果想了解北方,那就冬天来北方,那就下雪的季节来,那就要做好不怕冷的准备,那就要做好被冰雪净化的心理预期。没有冰雪的北方不是真正的北方,不是北方的冰雪不叫真正的冰雪。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22 10:3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感觉好冷个,读完文字我仿佛都僵了。佩服的是东北人,竟然喝不上热汤还能坚持呆在那。我天!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1-22 10:3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很少见老师精短小文,很是不错。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2 13:4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感觉好冷个,读完文字我仿佛都将僵了。佩服的是东北人,竟然喝不上热汤还能坚持呆在那。我天![/quote]
这几天温度都在零下三十多度,触景生情,写了此文。
作者: 周施梅 时间: 2016-1-22 14:1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我们都在北方,感受着北方的冬天,但我这里似乎冷得还不算特别厉害。久不见,问好!
作者: 袁光熙 时间: 2016-1-22 14: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 “嘴巴虽然张开了,舌头却被金属坠儿粘下一块肉,咝咝哈哈疼得呲牙咧嘴。”
“就是有名的软柿子,也颠覆了一贯的形象而坚如磐石,再也没有人能够捏得动它们。”
“一袋子粥全洒到了地上,被远处一只流浪狗发现,急忙跑过来伸出嘴巴和舌头去吃,可惜,它怎么费劲用力,都吃不到嘴里去了,眼巴巴看着美食馋得只能流口水。”
——这些北方冬天的描写实在太生动了,我们这些久居南方的人们简直无法想象。
然而还有这样的景象:
“一群冬泳爱好者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温度下,全身只穿游泳短裤和比基尼泳衣,站在冰块垒成的跳台上,一个个高高跃起,腾空入水,做胜似闲庭信步的表演。”
——充分体现了人们不畏严寒,勇于奋斗的精神。
“没有冰雪的北方不是真正的北方,不是北方的冰雪不叫真正的冰雪。”
一篇数百字的短文,把北方冬天的严寒描写得淋漓尽致,留下极为深刻的映像,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问好运涛涛朋友!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2 15:0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很少见老师精短小文,很是不错。[/quote]
木门老师多多指导啊。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2 22:1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我们都在北方,感受着北方的冬天,但我这里似乎冷得还不算特别厉害。久不见,问好![/quote]
我们这里是北方的北方。
作者: 秋雪 时间: 2016-1-23 09:2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小时候一直听说北方很冷很冷,可一直没有机会去北方。前年六月,有幸出差去哈尔滨,那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当然是六月的天气啦!与南方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今读此文,一下子让我的浑身抖索起来,文中描写的那番冷劲,好动人呀!真的是这般模样吗?问候您注意保暖!
作者: 荒漠逸行者 时间: 2016-1-23 10:1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独特的雪国景象和细腻的冬季感受!
作者: 絮语如歌 时间: 2016-1-23 10:5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4 编辑 <br /><br />运涛老师把东北的冬描绘到淋漓尽致,感觉中好冷啊。
从各方各面着手冬的寒冷,字字句句围绕主题,真是好,向老师学习了!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3 14:31
感动于袁老师的详尽解读。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1-23 16:42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你们那儿应该比我们这里还要冷吧。
真实的文字,如身临其境。
拜读。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3 18:52
其实,我们今年冬天是暖冬,只有零下三十多度。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3 18:54
哈尔滨对我来说,的确就是南方了,哈尔滨冬天的温度比我们这里要高十来度。
作者: 孙憨憨 时间: 2016-1-24 14:56
北方苦寒,曾有一次,十月下旬到哈尔滨,已是呵气成冰。涛涛文友神来妙笔,带来了北国风光。谢谢,学习了。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6-1-24 20:39
简约的文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北方冬天那种特别冷的景象。
问好!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5 05:04
幸好今年是暖冬,没有受寒潮影响。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16-1-25 09:04
写出了大家的心声。今年太冷了。
问候老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1-25 09:45
北方冬天的生活场景,描述的简明、形象。在长江中下游的我们,看着就令人心头发颤。在国内大概再没有北方这么极寒的天气了。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5 10:25
过奖了,问好如歌。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5 10:25
过奖了,问好如歌。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6 06:35
哈尔滨的温度还是不冷的,冬天到哈尔滨,对我来说,等于到了南国一样温暖。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6 16:57
谢谢赏读,问好。
作者: 枫落吴江 时间: 2016-1-26 22:22
老师是南方人吧,其实我生在北方也是向往南方的,新奇感总是让人兴奋,真挚的情感在字里行间。问候。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6 22:30
如果从中国来说,我就是最北了。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7 07:55
认真的说,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霸王级寒潮,我们这里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甚至相对往年,可以说是暖冬,没有出现降温的天气,但这是相对而言,我们的绝对温度,这个季节总归是在零下三十多度的。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1-27 09:07
这个冬天很寒冷,文章读着读着更冷了。语言清新,条理清晰,思路开阔!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7 16:10
几乎腊月都是零下三十度左右。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7 21:56
谢谢鼓励,问好。
作者: 絮语如歌 时间: 2016-2-9 17:24
这里问好运涛老师,祝福您猴年大吉,好事连连,万事顺达!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