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我所喜爱的几位作家 [打印本页]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3 18:24
标题: [原创] 我所喜爱的几位作家
  我所喜爱的几位作家


林语堂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曾经是一度被埋没的大文学家之一。一直到八十年代,林语堂还是一个比较陌生和神秘的人物。记得我当时读他的《苏东坡传》,就很为他与众不同的文风而惊讶于话竟然可以这么说。他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才子,知识丰富而思想深刻,所以他能一身而跨作家与学者两界,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在当代中国,尤其是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却是很少有的现象。所以八十年代初王蒙就要提倡作家的学者化--反过来是不是也应该提倡学者的作家化?林语堂立身大学而兼事写作与翻译,一生硕果累累,享誉中外,本来应该为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然而,就为了他先是在美国教学,后来又定居在台湾等缘故,他却受到了大陆文学界的冷遇,这是极不公平的,所以,前几年,社会上才有了对林语堂以及梁实秋周作人等文学巨匠的空前的热情,他们的书和关于他们的书几乎铺天盖地。应该说这是一种历史必然的反动。

  林语堂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他代表了当时学贯中西,学艺双修、深有抱负且勤奋终身的一代学者型中国作家的形象,无疑是后来者的榜样。


梁实秋


  梁实秋在好多方面和林语堂相似,比如他们都是江南才子,都学贯中西,都身兼作家与学者二任,学艺双修,都曾一度埋没不闻,解放后都一直生活在台湾等。好象由于他曾经是鲁迅先生著名的论敌的缘故,加上我国中学语文课本里一直选有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所以他给我们一般人留下的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形象,而这一形象又是和他真正的形象大相径庭的。他一生写了很多散文,幽默机智,风趣动人,他在翻译方面主攻英国的莎士比亚,名闻遐迩,几近不朽。由于他的知识极度的广博,对于随便的一个题目,他只要下笔即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地涉笔成趣。读他的文章真的是一种享受。曾经有一个人问我看哪个书好,我就让他看梁实秋的散文,因为当时我就正在看。结果他不爱看,说是他想看些能和自己的生活接近些的,也就是说能再现他的生活的,当时我对他的要求表示了不能理解,可是现在看来,梁实秋的东西确实是有些“资产阶级”味道的,比如他写自己家的猫儿的一些文章,对那些宠物,他大讲特讲,“眼中无人”了。虽然他的层次不能和现在拉着一条狗的城里女人相提并论,然而毕竟那些文章只表现了他的孤独而没有表现他的伟大。


傅雷


  在我们中国,要找一个研究法国文学的权威,怕就得数傅雷,他对巴尔扎克,可以说是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而且,在现在好多人都来翻译法国和巴尔扎克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掏钱购书,我们就应该购傅雷的而不购别人的。他的翻译,文笔优美,态度尤其严谨。他的为人也在中国文学艺术界有口皆碑,他的通信集《傅雷家书》深受读者欢迎,风靡一时,饱含哲理。傅雷和好多优秀的作家学者一样,也未能躲过文化大革命的黑手,当他最后决定自杀之时,中国的文化也就到了最黑暗的最无能的最式微的时候。他曾有一篇题为《漫谈苦闷》的文章,而一个对于苦闷有着那么深刻认识的人,最后竟也死于无法解脱的苦闷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个活生生的悲剧。


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的神,做为中国人而不知道毛泽东那几乎就是白痴。但人们对于毛泽东知道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政治与军事方面的天才与贡献,对他的文学才能与贡献却是较少言及。最近几年,随着“毛学”的发起,人们开始了对毛泽东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而研究他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毛泽东的诗歌才能,因为有他的那些众多的诗歌作品在,所以,我们除了表示敬仰之外,再也不能多言,而对于他的散文才能,我想说的是:他的文章里有一种奇怪而神秘的美,这种美就是朴素的美与通俗的美。我曾见一个大学生用半生不熟的专业术语和他的农民父亲说话,当时我就想,要是毛泽东当时也是这样和农民们说话,则他的思想能为人们所接受么?他让中国最没有文化的人理解并接受了一种先进的思想而且为之不惜牺牲地奋斗,则其中肯定有一种神秘的和巨大的力量在,而这就是朴素之美和通俗之美的力量。


金庸


  对金大侠的小说我以前有误解,觉得是通俗文学,不足我们挂齿,但是后来我读了他的一些作品以后,才发现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很高的。文学性的最高体现,我认为就是诗意的表现,《水游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好就好在它对那历史上著名的三拳的诗意化的描写:色彩、声音、味道,作者细细的品尝,其实就是写诗。在《射雕英雄传》里,周伯通孤独地在桃花岛上游戏一样练就的左手和右手的战争--互搏术,以及他对九阴真经的想忘而忘不了,还有他骑鲨鱼游海等描写,我认为,就是金庸写下的诗,正因为有着这样出神入化的表现出了一个人不同凡俗的想象力的描写在,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中极强烈的文学性。一句话,金庸的小说是文学作品,而且是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


王朔


  要理解王朔,你不仅需要会听话,而且更需要会说话。说过话的人方知道说话之不易,于是也才能理解王朔说话的妙处。王朔需要的是一个耐心的听众。

  王朔并不是不尊重神圣和庄重的东西,倒是因为王朔太尊重它们了,所以他看不得生活中竟有那么多的人在冠冕堂皇地亵渎和糟蹋它们。王朔把“治理国家”和“弹棉花”、“腌猪头肉”放在一个句子里,把“好歹咱也跟了几年共产党”和“一夜夫妻还百日恩呢”相提并论,如同把一位妓女塞在一位伪道德家身边一样,表现的正是人们对虚伪者的识破和蔑视。

  对话在王朔的小说里,得到了彻底娴熟的运用。王朔的小说是必然要被改编成电影尤其是电视室内剧--中国当代人足不出户、游于一隅的生活状态的产物。一个最没有行动性的东西,类似于清谈的东西,它天然地要与对话一拍即合,结为狼狈,然后在人们的三寸之舌上去山高水长风起云涌。

  在有些山上,要找到一把土,很难;而在另外一些山上,要找到一块石头,也很难。在汪曾祺的小说里很少有的对话,在王朔的小说里却是俯拾即是,看来,每一个人都自有他的弱点与绝活。


顾城


  我一直觉得,在朦胧诗的时代,北岛表现出了一种父亲般的冷峻形象,舒婷表现出了一种母亲般的温热情怀,而中国的男孩子情怀之表现者,应该就是顾城。可惜当时再没有一个女性诗人来表现一种女孩情怀——也许孩子的情怀是不分男女的。

  我这样开始这篇短文,只是想说:世上大约有两种女性,一种是母亲型的或称姐妹型的,一种是情人型的,前者是雷米,后者即是英儿。前者偏重于理智而后者则偏重于情欲,和前者,适于组合成一个家庭,和后者,则只适于组合成一个唯情唯欲的联盟。

  在一个男子身上,客观地存在着互相对立的一对矛盾:他希望自己的妻子“在客厅里是一个贤妻,在卧室里是一个荡妇”,而这样“德才皆备”的女子却是很少的,雷米不是这样的人,英儿也不是这样的人。

  有些人--好象不止是顾城--一直在寻找童年的梦想,向往着简洁的、清纯的生活,但是他却不明白,这梦想只应该也只能存在于艺术比如诗歌当中,最多,也不过是存在于一个人少年的初恋之中,所以,在这些之外,当你要去寻找梦想的时候,你就是一个不理智的人,一个不哲学的人。

  你就要重蹈顾城的覆辙。

  自杀一直是诗人们的光荣,然而当人们说到顾城的自杀时却不免嚅嚅其舌,因为顾城是先杀人而后自杀的,杀人而后自杀其实也不是什么耻辱的事,如果他杀掉的是一个恶人,坏人,敌人,可是,顾城却杀的是一个女人,是一个自己的女人,于是顾城虽然也自杀了,但是却为自杀的诗人们所不耻。

  能不能把顾城的杀人也理解为是自杀的一部分呢?是不是当顾城要决绝斯世的时候,他觉得倘把雷米留着,他的自杀就不彻底呢?世界上的亲者之杀真也不少,父亲杀儿子--当儿子不肖;父亲杀女儿--当城破敌至,如崇贞之杀其女;朋友杀朋友--当他身负重伤将临不治;丈夫杀妻子--当大敌当前,如哲合忍耶教民之准备起义……,他们都没有受到历史过多的责备,因为他们确实都把被杀者当成了自己生命中宝贵的一部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的不幸一定就是自己亲人的不幸,自己的决心也一定就是亲人们的决心,自己的选择于是也一定就是所杀者的选择!

  是不是顾城也把雷米当成了自己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呢?

  考虑到人们现实生活里现实的感情,我可真的不敢这么论定,我也只能如此地假想。


吴亮


  读吴亮的《与陌生人同在》,我惊讶于他的文章中放过前八拍直抵骨髓的第一句话。吴亮进入文章的方式,是一种迅疾的方式。而他的话语方式,也是典型的九十年代的话语方式。他以陌生化的方式处理了我们生活中由于常见而失去发光彩的东西。

  吴亮是一个思考者,他有着极强的感性,但他更有着极强的理性。

  他的短文章之凝练,几乎到了一句可抵一段的程度,然而这样的句子常常也混在句群里,所以,他的文章的质地,就是细密的,就是厚重的,就是瓷一样的。

  和他以前写的文艺理论文章相比,他在《与陌生人同路》中,显示了他在生活中较多的关注点与兴奋点:好象看见什么都要评判上几句。比如他对上海美术界的指手画脚,就十分地热情而且内行。

  像一个深山修炼了多年,现在仗剑出游,啸傲江湖的壮士,吴亮真是上海文学界的一个亮点。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吴亮。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冷眼看    时间: 2005-10-13 21:07
我也喜欢傅雷,特别爱看他翻译的巴尔扎克的小说。
作者: 旭日东升    时间: 2005-10-13 21:20
先生所言几位,正是自80年代以来风靡全国的“著名”作家(吴亮的确没听说)。介绍的精短干练!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5-10-13 22:2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中偶像,不随波逐流才好。

个性化的喜欢。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5-10-14 08:37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爱只要有自己的理由就行了.
作者: 单立人    时间: 2005-10-14 10:34
标题: 对顾城的评介
非常有见地。同意
作者: 10868739    时间: 2005-10-14 10:52
  文章之精在于“神”。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对所推介的八位作家都能做到形神兼备地点上浓重之笔,使作家的形象跃然于读者的记忆中,这种学、作兼修的风采值得称道。

  不足之处就是:精雕细琢上还有努力的空间,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严谨上要认真对待。如:第四自然段中“但人们对于毛泽东知道得最多的还是他的政治与军事方面一天才与贡献,”和“则其中肯定有一种神秘的和巨大有力量在,”这两句中的“一天才”与“巨大有力量在”就是在校审方面不够严密的表现。一点小瑕疵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作者来说却也不可小视。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4 12:17
标题: 首先感谢
谢谢10先生的细心点评。我已做了修改。
最近可好?
读什么书?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4 12:18
标题: 是的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我也喜欢傅雷,特别爱看他翻译的巴尔扎克的小说。


他的巴尔扎克翻译应该是独步天下的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4 12:19
标题: 旭日你好
最初由 旭日东升 发表
先生所言几位,正是自80年代以来风靡全国的“著名”作家(吴亮的确没听说)。介绍的精短干练!


吴亮是上海作家,我只读过他一本书,但是很喜欢他的文思。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4 12:21
标题: 许先生所言极是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中偶像,不随波逐流才好。

个性化的喜欢。


只读流行书与畅销书的,一定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4 12:22
标题: 是的是的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爱只要有自己的理由就行了.


同意。天下作家那么多,我们读不过来,只能读一些自己喜欢的。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4 12:23
标题: 回复: 对顾城的评介
最初由 单立人 发表
非常有见地。同意


读顾城的诗,还有他后来的那本《英儿》,已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很为顾城感到可惜。
作者: 凌云昕    时间: 2005-10-15 10:21
路遥也是一个吧.
作者: 王纪金    时间: 2005-10-15 13:27
标题: 精练地评点了一群中国书生
学习!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6 08:39
标题: 你好
最初由 凌云昕 发表
路遥也是一个吧.


我很尊敬路遥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5-10-16 13:19
  我也很喜欢顾城的诗。
  我对顾城杀人的事却有看法。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7 07:41
标题: 407你好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我也很喜欢顾城的诗。
  我对顾城杀人的事却有看法。


杀不杀人,是这个世上一个人做人最后的道德底线,所以,只要一个人杀了人,不论是何种原因,他都是不道德的。
作者: 10868739    时间: 2005-10-17 12:25
标题: 回618
最初由 雪笑 发表
谢谢10先生的细心点评。我已做了修改。
最近可好?
读什么书?



  我一切都好,谢雪笑关心。就是琐事太多,来论坛少了些。抽空读了《怅辽阔》中一些精品文章,如《至今思项羽》、《为抵挡时间的消逝——兼论不朽》等篇目。还有你的诗集,那首被传得很广的《火焰》……

  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在接受这种洗礼中得到了很好的交流。
作者: 丛容    时间: 2005-10-17 23:47
:)))我喜欢一、二、三位^&^^&^
作者: 雪笑    时间: 2005-10-19 12:08
标题: 回复: 回618
10你好,秋安。
《火焰》一诗,我喜欢它。不知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
作者: 10868739    时间: 2005-10-19 17:31
标题: 回复: 回复: 回618
最初由 雪笑 发表
10你好,秋安。
《火焰》一诗,我喜欢它。不知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



  可以说在和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只是当时顾着惊喜而不是很在意它来自何方。记忆中是纸媒中、短信、网络都有它的身影,如果早知道来自你的诗集,我会……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