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很硬的雪 [打印本页]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1-31 15:13
标题: 很硬的雪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6 编辑 <br /><br />  很硬的雪
  进了腊月,一下子就冷了。雪一场接一场下着,一场比一场硬。
  老家的兄弟们几次来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去上坟,家里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待人回去。一场接一场的雪,路面结了冰,又冷又滑。气温已经降到最近几年的最低,室外滴水成冰。查一查天气预报,最近几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几天内,还将有一场大雪。天气寒冷,路况也让人犹豫。可眼瞅着腊月就要过去,临近年根了,回老家上坟,是不能再等了。
  收拾了一些必要的用品,几个人坐车出城。
  城外的路况稍好些。
  什么样的天气,都阻挡不住那些飞转的车轮。一辆辆卡车载着货物,碾压在路上,积雪就一片片翘起来,风一吹,雪就随着车轮子飞逝了。茫茫雪地里,露出两条黑色的路面,向前方延伸。我们放心在公路上奔驰,车速渐渐快起来。公路两边是茫茫一片,远处的山、田野、村庄,近处一条河流,都被覆盖了。只有纵横的树木,没有受到大雪的影响,一抹一抹把茫茫白雪分割开来。人的视线,才有了一点点立体的感觉。
  转过一个山脚,下了公路,进了山里。雪很厚,很硬。路上只有几条弯弯曲曲的车辙,刚刚碾压出来的,一点一点消失在远方。我们很小心地沿着散乱的车辙,向前行驶。路面崎岖不平,车辙之外都是茫茫白雪。路面,路两边的沟沟坎坎都被积雪填平了,分辨不出哪是路,哪是沟坎。散乱的车辙,让我们不得加倍小心,碾着前边的车辙,颠簸前行。
  在一个村子的边上,车辙转了一个弯,进了村子。前面,没有了痕迹,白茫茫一片,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车轮碾压在很厚、很硬的积雪上,发出清晰的碾压声,让人一阵阵紧张。
  一条河流横在前面。以往,这条河是冻不住的,顺着河流里的车辙,很容易就过去了。现在,河水封冻了,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不知道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这冰有多厚,能否过车。几个人下车,走到冰面上。看不到冰,雪落在寒冷的冰面上,愈加坚硬,像雪,更像冰。一脚下去,只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雪很硬,很滑。大雪过后,没有一辆车从这里通过,放眼望去,看不出对岸的路在哪里。几棵树萧索地立在这边,那边,大约可以看出两岸的边缘。仔细听听,脚下冰层底下,有汩汩的流水声。雪覆盖了冰,冰却未能冻结水,水在冰层底下,仍旧不停行走。
  河岸的不远处,有一群人在烧纸。我们走过去。那是一群男人,年轻年老都有。他们忙碌着,把带来的点心、水果摆放好,从尼龙袋子里掏出印好的烧纸,拢在一起,点燃。火焰“呼”的一下子就燃起来,打着旋,往高处去。纸灰随着火焰、青烟,在空中升腾,然后飘落,忽忽悠悠,鬼符一般,落在那些人的头上,身上,也有些飘落在我们面前。有人跪在雪地上,用一根树枝挑纸,口中念念有词。火焰越发大了,腾腾飞旋。另外几个人忙着往火中仍冥币,还有金灿灿的元宝。一个年轻人拿起一瓶白酒,拧开盖,哗地倒在火中。火焰“突突”往四下里飞溅。飞溅的火舌舔舐了供在桌子上的点心、水果。水果“砰”地爆裂,发出很响亮的声音。蹲在一旁的大黄狗,受到了惊吓,乱叫一阵,夹着尾巴,向村子里跑去。人们呆了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年长的人看了一眼那个倒酒的毛头小伙子,说:“天实在太冷了,苹果都冻了。”另一个人说:“你这么冒失,不怕祖宗怪罪么?”小伙子默默退到一边。
  火很快就熄灭了。人们散开,陆陆续续向我们这边走来。那年长的男人知道我们也是回乡祭祖,说:“今年的雪真实邪了门,又大又硬,上山的路全被封死了,实在上不去。”顺着他的手指,看到村子后面,有一座高山,白雪皑皑。“村里人家的坟地,大都在那座山上,没有办法,只好在河滩烧一烧,祭奠一下。”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唉,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求祖宗们原谅了。”我们看见河滩有一堆一堆烧过的痕迹,黑乎乎,在茫茫白雪里,很醒目。我们附和着:“心意到了,祖宗们是不会怪罪的。”
  风大了,天更加寒冷。我们在老人的指点下,过了河,继续前进。
  老叔领着在老家的哥兄弟,还有刚刚从城里赶回来的几个侄子,在村头等着我们。
  祖坟就在村东边的半山坡,不用进村,顺着山路,直接上山。山不太陡,因为下雪的原因,路很滑,不太好走。前面有两个人拿着木棍,一边走,一边探路,防止踩空,摔倒。山路两边是一片一片很高的蒿草,枯黄着,有的覆盖着雪,有的在风中瑟缩,遮掩了很多沟坎。枯黄的蒿草在路边撕扯着人们的衣襟,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山风很硬,像刀子一样刮着人的脸。人们捂着脸,顶着风,一步一滑,默默走着。前面是一片山杏林,顺着梯田,散布在山坡上。山杏树是前几年栽种的,已经成林,开花结果了。春天的时候,这片杏树开齐了花,引来无数的鸟儿,叽叽喳喳,山坡一点都不寂寞。现在,整个山川,包括山下的村子,都被大雪覆盖了。站在山坡看下去,村子,山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茫茫一片,寂寥,寒冷。杏树的枝条上没有一片叶子。树干、长长短短的枝条,铁一样的颜色,坚硬地站在雪地里,显示出比冰雪更坚硬的本质。坟地,就在杏树林的上边。
  几个大大小小的坟头,完全被白雪覆盖了。萋萋荒草在坟头蔓延,被风吹着,发出一种凄厉的呼啸声。风雪中的墓地,更显得荒凉,清冷。放下手中的物品,叔叔围着墓地划了一个圈,又烧了几张纸,仍在圈的外面,让那些来来往往的,无家可归的游魂,都有钱花。清明时刚刚修缮过的墓地,过了一个夏天,大大小小的坟头还是长满了荒草。一枯一荣,竟然这么茂盛,该不是借此表达彼此的思念吧。
  人们带来了铁锨、扫帚,想清理一下墓地的积雪和杂草。可是,积雪太坚硬了,比石头还硬。一锹下去,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杂草冻在冰雪里,也无法清理。叔叔说,算了,等明年清明再说吧。他招呼几个年轻的,到各个坟前烧几张纸,念叨几声,让里面的人知道,有人给他们送钱来了,让他们也宽宽敞敞过一个年。
  叔叔指点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坟头,说里面住的是谁,谁该叫什么。我有些惭愧,如果再过几年,老一辈不在了,我们这一辈,还能分清谁是谁吗?当时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准备把父亲安葬在城里的公墓,年节上坟扫墓方便一些,老家的哥兄弟都不同意,特别是叔叔,甚至以长辈的身份要求我们把父亲送回老家。他曾流着泪对我说:“我不能让你父亲一个人孤零零在外面,你父亲在外面闯荡了一辈子,老了,就应该回来,和祖宗、兄弟们守在一起。”年纪越来越大了,我渐渐明白了叔叔的心意。什么是根呢?老屋,老树,一条记忆里的河流?祖坟才是根之所系。血缘是维系一个家族最重要的纽带,一个共同拥有的坟墓,就有了许多人相见的理由。不管身处何处,无论你有多么繁忙,每年,都要回归一次,双膝跪地,叩拜祖宗,也叩谢这块土地的养育之恩。墓地在,根就在。
  人们忙碌着,往火里仍着祭品,叔叔念着里面那些逝者的名字:“我也老了,快去陪你们了,往后的事,我也管不了。”他的眼里含了泪。他说给里面的人听,更多的是说给外面的人听。没有人作声,只管默默烧纸,气氛有些沉重。
  火焰越来越大,地面上,坟头上的积雪渐渐融化,露出斑斑黄土。几棵荒草燃烧起来,在雪上面游走,越来越大,越烧越远。人们慌乱地扑打着,一会儿就熄灭了。燃烧过后的地方,留下一片片灰烬,黑的黑,白的白。天气再寒冷,冰雪再坚硬,也会被火焰融化。不知里面的人,是否感觉到了来自人间的温暖。
  也许,里面的人什么都不知道,天寒地冻,人间烟火。也许,我们顶风冒雪,千里归来,为的并非是黄土里面那些灵魂,而是在寻找一种慰藉,寻找一种心灵的皈依。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6-1-31 15:2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6 编辑 <br /><br />“天寒地冻,人间烟火。也许,我们顶风冒雪,千里归来,为的并非是黄土里面那些灵魂,而是在寻找一种慰藉,寻找一种心灵的皈依。”
读来令人心生温暖的文字。再坚硬的雪,也会被这人间真情融化的。


作者: 荒漠逸行者    时间: 2016-1-31 15:2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6 编辑 <br /><br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这人间烟火,是温暖无比的!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6-1-31 17:4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6 编辑 <br /><br />细腻的具象,紧密扣合了环境的特点,宛如一场没有胶片没有声音的电影,全息性地映衬出了敬畏逝者的浓郁情愫。敬畏逝者,敬畏生命,是人类仁厚之爱的最高表现形式。这点可以从作者所言“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之中看出来。欣赏并问好。


作者: 素魂清心    时间: 2016-1-31 17:5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祭祖经历的波折,冰面冻不实千万不能上


作者: 虞城传奇    时间: 2016-1-31 18: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
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自当绵延不绝,哪怕时光如刀,也割不断血脉亲情的传承与维系。它能融化寒冰,无论多硬;也能穿越时空,无论有怎样的阻隔。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1 07:1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天寒地冻,人间烟火。也许,我们顶风冒雪,千里归来,为的并非是黄土里面那些灵魂,而是在寻找一种慰藉, ...[/quote]
谢谢老师来读,谢谢。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1 07:1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这人间烟火,是温暖无比的![/quote]
谢谢来读,问好。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1 07: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细腻的具象,紧密扣合了环境的特点,宛如一场没有胶片没有声音的电影,全息性地映衬出了敬畏逝者的浓郁情愫 ...[/quote]
谢谢敬版精彩解读,谢谢。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1 07: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祭祖经历的波折,冰面冻不实千万不能上[/quote]
问好朋友,谢谢阅读。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1 07:1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7 编辑 <br /><br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
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自当绵延不绝,哪怕时光如刀,也割不断血脉亲情 ...[/quote]
谢谢朋友,感谢光临留墨。


作者: 张小刚    时间: 2016-2-1 08:23
很感人的场面,快过年啦,是该给逝去的亲人祭奠一下了。问候
作者: 周施梅    时间: 2016-2-1 08:38
全文所描写冬雪坚硬的场景,皆为结尾的一句所铺垫;而结尾的一句,使全文得到升华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呈现出的暖意,给读者带来感动。欣赏、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6-2-1 08:59
    昨天也回了老家上坟。我们平时无论多忙,但过年的上坟却是一定要设法到坟地去上的,这表明我们还有根,有念想,有家乡,无论多硬的雪,多刺骨的寒风,都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诚哉斯言:“也许,我们顶风冒雪,千里归来,为的并非是黄土里面那些灵魂,而是在寻找一种慰藉,寻找一种心灵的皈依”。
  拜读学习版主最新美文,问好!
作者: 薄暮    时间: 2016-2-1 11:13
文字平实,意象的“雪”,质感而有象征意义,那些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感伤的气氛,非常打动读者心灵,其中也渗透进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问好孙老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2-1 11:34
以简明、朴素、贴心的语言,描述一次“上坟”的经历,以物像的比对,细节的呈现,表达出内心逝者的情感。身临其境的场景和感念的情怀,入心、动人。
作者: 微风过处    时间: 2016-2-1 13:18
拜读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6-2-1 13:51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
说得不深入人心。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6-2-1 16:47
从雪入手,写到了关乎生活的诸多方面,内涵丰富,主旨深远。一篇好文,欣赏学习。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6-2-1 22:33
一篇意深境远的散文,由腊八之后的一场雪为切入点,娓娓写来,雪与坟两个主要的意象,是文章主题更为突显。让人读出了生活的悲喜、文字的暖意。拜读何版厚重之作!学习了!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2
张小刚 发表于 2016-2-1 08:23
很感人的场面,快过年啦,是该给逝去的亲人祭奠一下了。问候

这是我们民族的古老习俗,缅怀逝者,增进亲情。
谢谢来访。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3
周施梅 发表于 2016-2-1 08:38
全文所描写冬雪坚硬的场景,皆为结尾的一句所铺垫;而结尾的一句,使全文得到升华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呈 ...

谢谢,很准确的点评。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3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2-1 08:59
昨天也回了老家上坟。我们平时无论多忙,但过年的上坟却是一定要设法到坟地去上的,这表明我们还有根, ...

谢谢于老师来读,谢谢。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4
薄暮 发表于 2016-2-1 11:13
文字平实,意象的“雪”,质感而有象征意义,那些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感伤的气氛,非常打动读者心灵,其 ...

问好薄暮,谢谢点评,辛苦。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5
房子 发表于 2016-2-1 11:34
以简明、朴素、贴心的语言,描述一次“上坟”的经历,以物像的比对,细节的呈现,表达出内心逝者的情感。身 ...

谢过房子版,辛苦。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5
刘彦林 发表于 2016-2-1 16:47
从雪入手,写到了关乎生活的诸多方面,内涵丰富,主旨深远。一篇好文,欣赏学习。

谢谢彦林,谢谢。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2-2 08:06
肖娴 发表于 2016-2-1 22:33
一篇意深境远的散文,由腊八之后的一场雪为切入点,娓娓写来,雪与坟两个主要的意象,是文章主题更为突显。 ...

问好肖娴,谢谢来读。
作者: 孙憨憨    时间: 2016-2-2 09:06
我们江南的雪是烂的,湿漉漉的,版主坚硬的北国之雪,使人大开眼界.佳节思亲,写了人类共通的感情.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妙句,含义深邃,学习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2-2 22:11
一场雪却也是这般“风情万种”,落在地上,落在心里,更落在故人离去的地方。人间的温暖融和了大家,寒冷的坚硬阻拦不了人们行走的步伐。末尾一句的概括总结出了文意,读来令人倍感宽慰。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6-2-2 22:27
上坟之旅,细致平实,平和的描述之下,厚重的情感积淀蕴含其中。感念多有共鸣。欣赏,体会。
作者: 秋雪    时间: 2016-2-3 07:26
一场雪在人生的旅途中算不得什么,但先生却用这厚重的文字,将这一件平常之事描写得栩栩如生,也可以说让正处于冰天雪地里回归人的心暖暖的。雪落在地上,尽管很硬,但也挡不住思乡的那份心情。也正如先生所说:无论"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 问好!

作者: 秋水不语    时间: 2016-2-5 11:07
“多么坚硬的雪,都会被人间烟火所融化。”
这一句,温暖了这个冬天。
作者: 李兴文    时间: 2016-2-5 16:14
长于描画人物,让人物活动来使文字完成表情达意,此实不易!笔道精进,内质饱满,足可观摩!
欣赏新作,即颂春祺!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