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忙完了家务,擦好护手霜,坐下来想吃个苹果、或者一根香蕉、或者一颗圣女果的这一刻,是周六的下午四点半,客厅里满目金黄,明亮亮地晃眼。
冬日暖阳。是的,是那早晨便从阳台边缘踅进来、抿嘴儿微笑的美好阳光,若豆蔻女子,带着青梅和羞的味道。初始,她只是沿着阳台边缘从那一头走到这一头,然后逐渐扩大领地,占领半个阳台、整个阳台,到中午的时候便移步我的客厅,先是我的“贵妃”塌上,于是我便忘了电视,忘了书,倦怠慵懒,昏昏欲睡。再后来,她漫过我的身体,流水一般,不知不觉溢满了一室。
可是,预报是有雪的啊。可是,据说冬季无雪的南方正大雪纷飞呢。朋友圈不时有夸张的视频分享:穿了泳衣的男女鱼跃到积雪里,来个仰泳、自由泳;或者一跳下去便只剩两只脚露在外面,好容易扑腾出来了,跳着脚往回窜。他们嘴里念念有词,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不是在念“南无阿弥托佛”,而是在说:奶奶个脚太冷了,冻得人上窜下跳啊!
那么,这潜入我客厅的阳光,是因为太冷的缘故,要来寻找温暖之地么?往外面看,湛蓝蓝的天空,像保洁工刚擦过的窗玻璃,干干净净,风雨无痕。但楼下的晾衣杆上谁家晾晒的白色、花色的床单一会儿像旗子一般抖动,一会儿又鼓胀得像风帆,似乎能听到猎猎风声。雪绕道往南边去了,寒冷却四下涌来,包围了这个阳光明媚的城市。朋友圈里不停有人晒温度,说这天气,不下雪比下雪还冷啊。然而,我还是不愿相信,因为这阳光投射在我的阳台上时,我的室内分明是三月阳春。充足的暖气加上明媚的阳光,如何不让人迷惑?阳台上的绿色植物的叶片或薄若翠玉,比如那万年青;或亮若明镜,比如那君子兰;而那两盆正绽放的温室花草,更是呈现出春天的艳丽色彩。
现在,我客厅里这四点半的阳光较之前又热闹了许多。客厅里端分外强烈的阳光让人觉得仿佛又一位女子从天而降,金色的衣袂从墙上滑落,与那个从早晨便一直小心翼翼“入侵”的女子在那一隅相逢。对了,就是玄关同电视墙的交汇之处,于是,那盆安静的绿萝忽然间霓裳加身,竟是无处躲藏了。——这是我的感觉,也许绿萝本就一直期待这一刻呢。墙面上仙子的衣袂欲落还留,墙上的摆钟便笼罩在斑驳的光影里;暗红色的电视柜泛着幽光,同色系的地角线却如一条艳红的丝带;电视柜上的长寿花开过了一茬儿,仙客来几近荼蘼,这一刻也都满足于雨露均沾,容颜焕发;平安树一半儿明一半儿暗,阳光里老绿的叶子如同上了一层蜡。都是朝夕相处的平凡摆设、平常植物,这一刻却因阳光的光顾让人顾盼留连。站在阳台上端详良久,果断拿起手机,只想留住这一刻的美好。镜头偶然移到茶几上的圣女果盘,那果子居然颗颗珠圆玉润,鲜艳如透亮的玛瑙。把照片发到朋友圈里,有朋友留评:好漂亮的家!我回复:是好漂亮的阳光。可不是么,这一刻,居室正是因阳光而蓬筚生辉。也有朋友说:那盆绿萝真幸福。我说:同感,其实摆钟也很幸福。他又说:其实最幸福的应该是拍片的人吧。我大笑。
是啊,绿萝沐浴着无保留的阳光,当然是幸福的,那是她的幸运;长寿花、仙客来和平安树也是幸福的,她们于这寒冬里尽享着春天般的温暖;而那摆钟,很有些智者的味道,永远以同样的频率左右摆动,不急不躁,无欲无求,有光也好,无光也罢,光阴交替,永远岁月静好。
朋友说得很对,拍照片的人是最幸福的。他真是很懂我那一刻的心境。如果说,幸福需要用心感知的话,幸福也需要有所对比方能更加深刻,比如此时屋外的冷与室内的暖。这样的安适让我想起那个善感的女子,她说“外面风雨琳琅”,但是“房里却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因为那个人彼时正坐在沙发上,触手可及。
阳台依旧沐在暖阳里。藤椅空无人坐,他出去了。我无法跟他分享我此刻的心境,只好幻想他坐在那里,阳光把他的白发镀上一圈金色。我对他说:你的头发白得可真漂亮!咳嗽声也还蛮动听。说话时,我坐在另一张藤椅里。我满脸的沟壑纵横,他说我像个菊花精,头发是白色的菊,脸是黄色的菊,那个五彩斑斓的披肩,分明就是霜打过的老菊花叶子。我很满意这个比喻,说老眼昏花也好,看不到对方的面目狰狞。颤巍巍地起身倒出两杯红茶,氤氲的热气投射在对面墙上的阳光里,仿佛一生枝枝蔓蔓缠绕的记忆。
我是,如此迷恋这冬日下午四点半的家。
【冬日暖阳】
说起冬日暖阳,总会想起一首老歌:一路为你送上冬日暖阳,抚平你心中点点忧伤,让爱为你疗伤……这歌一度是我的神曲,一哼唱便停不下来。痴迷于那种旋律,蛊惑于那种情感,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依托的具象——这歌貌似温暖,其实足够忧伤,而我不过是个幸福的小女子,于生活,我只有感恩,何必矫情?但是由此却爱上了那四个字:冬日暖阳。金灿灿的暖,就是那种让人想把它包包紧藏藏好的日子啊。现在如果要我呈现这样一幅画的话,我想,应该就是此刻我的洒满了阳光的家吧。这样想时,忽然想起两件事来,又觉得自己的浅薄。
一件来自朋友圈。姐转发了一条微信,《我们需要旧鞋子,旧衣服,你有吗》?一则不长的倡议书,主要内容是:我们也许没有很高的收入,没有多余的存款,捐不起一座希望小学,但我们可以把自己闲置的旧衣物捐给那些需要的人:冬衣、冬鞋、手套、被服、书籍、文具……让他们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捐赠地点是姐那个城市一个政府部门的门卫室。微信下有姐的回复:打电话落实过了,真的,准备行动。本想寄一些回去,耽搁了一下便忘了。现在,我重新找到这则信息打开看,文章下有新的回复:已经够了,不用再捐了,谢谢大家!
已经够了。不用去求证结果,只这四个字,便好。
这样的捐赠倡议很常见,受捐地点多是祖国偏远地区,有很多看到时打电话过去却无果,有些看到了求证好友是真的吗?答“不知道,我也是转发的”。如此,便淡了行动的心。可是这个下午,当我沐浴在明媚的冬日暖阳里再看这信息的时候,却觉得这样的信息,不管是否有效,又何尝不是一缕冬日暖阳?总有人行动过,或者,总有人行动着,又或者,总有人准备去做。
第二件事发生在身边。前一段一直在忙一个审计项目,组里的主审、市局的一位领导,审计期间打了很多个电话给他们帮扶村的干部,说一位朋友想资助一位贫困学生,问村里有孤儿吗?村干部说有一个女孩儿,上高一,学习还不错。三岁的时候父亲不在了,后来母亲带着她嫁了人,前几年母亲触电死了,她跟着继父过,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前几日领导和捐助者一起去了山村,找到了那女孩儿所在的学校。学校领导很感慨,说根本不知女孩儿家里的情况,否则按规定学杂费书本费都是可以免交的。于是我们也感慨唏嘘了一通。女孩儿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家里的情况,除了自身的要强,怕也有自卑心理存在,毕竟在孩子的心里,贫穷和不幸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哪怕这贫穷和不幸可以作为改善她处境的资本,她亦不为所动。领导给我看这女孩儿的照片,很恬静的样子。虽然和我无关,心里却忽然觉得轻松了:这孩子,之后的三年里不需要为生活费发愁了,当然,也不用再为学杂费发愁。这抹冬日暖阳于她,也该算是生命里时来运转的一个契机吧,希望她自此之后,终此一生,再无忧伤。
领导的这位很优秀的律师朋友,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婚,自己带孩子,如今事业成功,孩子也考上了一座很不错的大学。女强人啊,闻者都说。这样的成功人士,富而不忘回报社会,做慈善,扶弱助困,让人敬佩。故事到此本应结束了。领导又说:我才知道,我那朋友,她的孩子竟也是领养的。
这句话勾起了我对这位女士的浓厚兴趣:那一定是一位很有故事的人呢。不过在这篇文章里,我无意去探究她的故事,只她领养一个孩子、又资助一个孤儿这两件事,已足以让人敬佩有加,说明曾经的她不管幸与不幸,如今经历在她这里已然质变为财富。在这件事情里,其实还有一个人也不应被忽略,那便是领导。能为愿意做慈善的人牵线搭桥、寻找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本身也是一种善举。慈善不分大小,也不应分方式,能帮助到他人,就好。
现在还记得他说这件事的情景:是下午,原本背阳的房间里忽然射入了一抹耀眼的强光——是夕阳照在对面楼玻璃上反射进来的光,明亮,温暖,是如假包换的阳光。那一刻,亮着的日光灯仿佛不复存在,只有阳光,穿过屋子落在我左手的墙上,金黄金黄。如果不是亲见,我真想不到这样一个理论上永远照不进阳光的屋子,在这个冬日下午的某一特定时刻,竟然阳光灿烂。
2016/1/25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薄暮 发表于 2016-2-2 20:25
欢迎新朋友!版权只要一个。
两篇短章都来自平常的生活细节。文字质朴,娓娓道来,阳光,温暖。用心去感受 ...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2-2 22:18
生活的感念和体验,虽然简单,却真实而温暖。欣赏,体会。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6-2-3 07:41
作者和“石语”是同一个人吗?这个在别处发了。
微雨落花 发表于 2016-2-2 22:19
谢谢前辈指点,已经更改过了。也谢谢您关注新手拙作,新年快乐!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6-2-3 09:44
不用客气,都这么过来的。问好。
兰花花 发表于 2016-2-3 10:17
一组散文佳作,语言清新,读着舒心。欣赏。问好。
房子 发表于 2016-2-3 13:41
欢迎新朋友。两个小章节,温馨、灵性的花语,描述出日常生活场景与细节的,物像与人事交融叙述的妥贴、自如 ...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2-3 16:58
文章不错,但已非首发了。期待新作。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