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朝圣者的行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4 1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会行走么?

  或曰:这真是一个傻冒极了的问题,只要有两只脚,谁不会行走呢?见多识广的人甚至还会引用儿童诗人但尼斯·李下面的这首诗《进城怎么个走法》:

    进城怎么个走法?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然后振振有词:“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行走就是这么地简单!

  可是,这位聪明的诗人所谓“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的行走法,显然是技术层面上的行走之法,仅仅只会这样行走的人一定不是人生意义上的行走者。换言之,人生意义上的行走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当我们看到仰天大笑出门去之潇洒行走,当我们看到朝扣富儿们暮追肥马尘之郁闷行走,当我们看到为民请命奔走呼号之正直行走,当我们看到卑躬屈膝趋炎附势之蛇蝎行走……,当我们看到大地上的人生之种种行走风格,我真不敢相信:都是同样的两条腿,人生的行走之法,却是那样地别如宵壤千姿百态。

  也正因为如此,长久以来,我几乎对所有的人生行走都心存理解,觉得大千世界,万物并生而竞驰,马走日字象飞田,龟不得不爬行于沙滩而鹰不得不飞翔于云间,所谓大路通天,挺胸的人与低眉的人都有资格各走一半。也就是说,面对着别如宵壤,却又各具性命、各有前程的人生行走,在思想上认可了人生的多元并存之同时,在默守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之信条的同时,我其实无意中给自己的平庸俗人生找到了平庸的理由。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种骇世惊俗的行走。

  这是一种让我感到汗颜的行走,它让我突然看到了自己多年来自以为是的行走其实并非真正的行走,它让我终于为自己中规中矩的所谓“体制内行走”而感到可耻——多年来,我行走得太像是行走了,于是我早已背叛了人生意义上真正独立特行的行走。

  这种让我感动的行走,就是青藏高原上那些朝圣者的行走。

  在西藏,在这块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在通往布达拉宫的条条大路上,这样的行走正在继续。“他们每前进一步就向着布达拉宫的方向合掌祈祷,然后全身伏地,站起来再继续前行。他们的身体亲吻了走过的每一寸土地。”这是走红作家余杰在其《朝圣者的容颜——读黑塞〈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明日教育论坛》总第25辑P139)中对这种行走的真切描述。可惜其中的“亲吻”一词让我感到美中不足的别扭——因为用“亲吻”这样轻浮的词语来描写这种朝圣者庄严的行走,恰恰足以构成对这种行走的神圣性之恶意解构。我的意思是:在这个人们大踏步走向庸俗的时代,被那些放弃崇高的人们解构掉的庄严理念——如同被那些放弃未来的人们破坏掉的美好自然——太多太多了!我们无法阻挡这种恶俗的大潮,我只希望人们在说到西藏——至少在说到这种朝圣者之行走——的时候,能不再嬉皮笑脸,同时不再那样措词娇嫩。

  沉郁的表达,斯世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总之,当我看到这种朝圣者行走的时候,我确实是感到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憾,足以让我怀疑自己半生以来的人生之行走并且将其彻底颠覆。我突然有了一样明白:和朝圣者相比,我其实走得太快了!而人生完全没有必要走得这样快!人生其实并不需要速度——如同人生其实也不需要什么长度!甚至人生都不需要某种到达!

  人生需要的是一种生命过程中生命体验的浓度!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深爱着郭靖的黄蓉知道自己的心上人终将离去,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法到达世俗的终点:结婚。然而,她们又不能不继续相爱,于是,他们的爱情就不再去追求将来,不再去追求到达。于是,在黄蓉的心里,一朝拥有,就胜过了永远相守。于是,在这种动人的爱情里,把握现在,就胜过了向往未来。黄蓉显然懂得了:爱情的真义在于爱的浓度而不是爱的长度、在于爱的过程而不在爱的到达。

  朝圣者在一步一步天长地久地走着,在他们走过的地方,冰天雪地里出现了一片身体大的热土。

  那些追求速度的人们超越了朝圣者,疾速地向着拉萨奔去了。他们今天要到达拉萨,明天,他们又将奔向另一个地方。他们的奔波事实上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得不奔波的理由。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得不生活在速度与长度里,并且最终死在速度与长度里。

  就在这样的速度人生与朝圣者的反速度人生猝然相遇时,我听到世俗的人生对神圣的人生有了以下当然是善意的询问:
大哥,你这样走,什么时候才能走到拉萨?

  大哥,你这样走,是不是太辛苦了?
  大哥,你这样走,是不是太形式化了?
  ……

  他们问这话的时候,也许觉得这种朝圣者的行走方式太“落后”了,也许觉得自己开着越野车的行走方式是“先进”的,然而,他们却是真正的落后者,就在他们超过了朝圣者而疾速前行的时候,他们事实上早已被朝圣者遗弃了。

  他们被一种缓慢超越了。

  一种浓度超越了一种速度,一种厚度超越了一种长度。

  欲速则不达,孔子早就看到了速度之中深藏着的缓慢。看到了速成之中深藏着的速朽。太想到达,反而到达不了,这就是辨正法之残酷。这也就是朝圣者之行走佛陀一般于默默中告诉我们的真理。

  于是,我从朝圣者的行走看到了一种真正智者的行走,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行走,它之所以看起来太不像是世俗的行走,正因为它是超越了世俗的行走。它是真正的行走,它让我们的行走显出了自己的庸俗和迷茫。如果我们有谁想要真正走出人生的庸俗与迷茫,突围的方式,恰恰不应该是疾速地冲出去,恰恰应该是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把脚下的人生暖热之、深味之、彻悟之。

  我知道自己从此应该如何行走于人生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放在杂文版是不合适的。

粗略一看,等于没看,仔细一看,有些余味。行文散漫,文字累赘,作为散文,还算不错。

个人浅见。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4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赵一鸣先生

最初由 赵一鸣 发表
这样的文章,放在杂文版是不合适的。

粗略一看,等于没看,仔细一看,有些余味。行文散漫,文字累赘,作为散文,还算不错。

个人浅见。


你说得很对,这篇文章,不是杂文——尤其不是你所理解的杂文。
只是因为中财论坛的杂文版,一直也是贴随笔的,于是贴之。
粗看文章,自然等于“没看”。
所谓“有些余味”的说法,对于随笔而言,其实并不妥当,有些文章,不以味胜,一如有些文章不以趣胜,也一如有些文章不以情胜。
行文散漫,也许恰恰是随笔之味——我的此文,问题恰恰在于散得不够,漫得不够。
至于文字累赘,因为我要吃饭去了,下次再论。
谢谢你的“不错”二字。
4#
发表于 2005-11-4 13:36 | 只看该作者
  杂文原属议论性散文,有其散与漫的特性。之所以让它从散文中细分出来,大概是想让它更便于把议论的触角延伸开来,让它的漫话风格更容易让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让百家言千般事,真伪明辨,撞开混沌,揭去面纱露真容。

  雪笑此文,散得适当,漫得可辨,散漫之间微现星光点点,星光凝聚成霞光一片。在快与慢、长与厚、过程和结果、内容与形式的思辨中摩擦出“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灵感火花,对时下种种“欲速则不达”的急功近利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这正是文章的厚度和作者思想的深度的集中表现。
5#
发表于 2005-11-4 15:08 | 只看该作者
  雪笑的文章内涵是很深厚的,文笔是优美的。当然,文章嘛,写法不能千篇一律。欣赏文章,更是见仁见智。
6#
发表于 2005-11-4 19:1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各有口味,不能强求一律。

文章很有内涵,拜读了。
7#
发表于 2005-11-4 20:52 | 只看该作者
好深刻,让我从中学到了人生该如何行走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08:29 | 只看该作者

再回赵一鸣先生

我把自己的文章反复又读了一遍,你说得很对,我的文字,离洗炼二字还很远,我一定记住先生的提醒,在今后的写作中精益求精。
9#
发表于 2005-11-5 08:4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要小看一个人的行走,这里面蕴含着很多复杂的过程,雪笑的这篇朝圣者的行走,其实说的是一种心态。
10#
发表于 2005-11-6 15:58 | 只看该作者
雪老师,有人提意见了,就改呗,反正既不是论语又不是诗经,你可以修修看,就不信,不能改成让读者满意的杂文。

好文章有时就是改出来的,而作文章的人,读者的意见,最为珍贵了。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我也觉得你这篇文章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开篇没有做到豹头,因为你是作家又是老师,所以读者对你是高标准高要求了,也是为老师的文章越写越好才使出来的班门弄斧。
11#
发表于 2005-11-6 20:38 | 只看该作者
较赞同10868739 同学的发言。雪笑的随笔多是注重思想性,行文多曲折多论证也是难免,不同的角度可说散漫,也可说严谨,见仁见智吧,我以为这种批与评的氛围很可贵啊。
12#
发表于 2005-11-7 22:26 | 只看该作者
一种浓度超越了一种速度,一种厚度超越了一种长度。

这句是整篇文章的精华:))
13#
发表于 2005-11-8 11:53 | 只看该作者
一种浓度超越了一种速度,一种厚度超越了一种长度。
哲理,深思!
14#
发表于 2005-11-8 15:55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所有文章的意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看其给予读者的联想之"核"的大小。
雪笑这类文章不同于小说类、散文的是:要以学养、见识取胜。而文字的水准,必须高于小说。
雪笑这篇,还是有“核”的。其文字的追求,也显而易见。
精华。
15#
发表于 2005-11-8 16:34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的虔诚者,生命的敬畏者,每一步都是用心在行走,
在我们随意的挥手间,他们洞察了一个世纪的旅行

学习,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21:41 , Processed in 0.1141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