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7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陶渊明:走出劫难的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8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诗源?结庐在人境》
  面对世界的恶,挂印弃官的陶渊明以中国诗人的精神,在归去来后寻求到了一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归隐之路:走出劫难的世界。他上追屈原,下启司马迁,因着诗化哲学的启示,在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洗礼和重构后,适性得意于回归自然。
  伯约以宁静的心情和信实的企望接受了上帝的“大能”之后,关于世界苦难的思考反而变得更加尖锐起来。当西方诗人沉湎于自杀、失明、疯狂之中以探求世界的本质时,远在他们之前的中国古人,早已在梅兰竹菊的境界和意象里澄怀观道,独自逍遥,一如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时获得的山水感悟与启蒙。这是一条充满逸致的适性之路,也是人在本然追求走出劫难世界时的价值关切。
  对陶渊明来说,归隐田园意味着在人格上更加接近了拈花微笑,是找到了生存的“真意”。从另一意义上讲,这也是超越凡尘,实现了人性的觉醒。
  “庐”,简陋的茅草屋,杜甫也曾居住过并被秋风掀翻过的房屋,中国文人最低层次安身立命的居所。和古树清风一样,庐里纠缠着过多的历史情结与简约朴素的精神寄托。走出官场的陶渊明,在远离了世俗尘嚣的迎来送往后,心情变得敦实明朗。当感觉到价值的颠倒和世界的恶时,哈姆雷特想到的是“人性的价值自足”不能成立,而陶渊明却向往于“凭靠本性自足”的人性。于是,一个发出了天问般的疑惑,一个却悠然于南山采菊。
  与“庐”“篱”的人格寓意相似,菊花的意象更是古典中国诗人高洁傲骨品质的凸现。在陶渊明看来,“丘山”“园田”“虚室”这些乡土自然,是勾心斗角的官场所无法给予的内心向往和追求。素面朝天的它们,之所以有了灵性,是诗人对政治生活绝望后温情的寄托,是一种深深潜藏的政治隐喻。因为,那些短暂的官场经历,就象南山里肃杀落魄的残菊,留给他太多的对于劫难世界的印记。他要忘却,忘却对那个恶的时代的记忆;他要记忆,记忆对这个善的自然的眷恋。于是,恬然鼓腹,从欲为欢就成了他生命极终的诉求。他纵情山水,归逸自然,与田园相伴,和美酒相邀,过起了狷介清贫的乡野生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适性得意的陶翁,沉浸于无我的庄禅世界,洞悉着自然性情,在欠然中安泰处之。他的觉醒,抑或太息,是那个时代诗人反抗禁锢冲破樊笼的体现。因为他知道,恶或者劫难,并不是世界的本然。
  一千多年后的1854年,被奉为经典的《瓦尔登湖》才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静静地寂寞地问世了。
  “我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来做我的建筑材料。那时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消融,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身了。”孤独的梭罗居住在湖边,淡泊而有恬静地叙述着,体验着,让心灵驰骋在绿水青山之间,与鸣鸟、禽兽、春天、 黎明为邻,寻找精神栖息的寓居。深沉而敏感的抒情,像湖水一样透明,像山林一样深邃。他的一生,简单而馥郁,孤独而芬芳。两年之中,他和一介农夫一样,耕耘着,播种着,在静谧中不断获得天籁般的启示:“湖之外的大地都好象薄薄的表皮,成了孤岛,给小小的一片横亘的水波浮载着。……再也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更快活的人了。”纯朴,清澈,和陶渊明一样,梭罗也在逃避着世界之恶给予他的劫难,也在自然的性情中找寻着生命的本然。湖畔,草庐;自然风光,田园风情。东西方的哲人智慧地找到了同样的生命归宿。尽管他们身后的生活曾经陷入过窘境,和困顿,但他们的诗性生命却因着一瞬的本然追求而变得恬静,从容。
  如果说人类的苦难比大海里的沙子还重,那么,对于走出劫难世界的诗人们来说,穷其一生所向往的庄禅情怀,它的逸情,它的弃世独立,就要比那些沙子还要轻逸了。陶渊明之后,又有谢灵运,袁彦伯,王羲之,宗炳等一代大家,以诗、画、书的艺术形式,探讨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他们的艺术心灵因着山水的观照而更趋明净。难怪宗白华要说,“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1-28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4 编辑

苛政猛于虎,选择归隐也是对苛政的对抗。欣赏你空灵的文字。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1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4 编辑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苛政猛于虎,选择归隐也是对苛政的对抗。欣赏你空灵的文字。

多谢!互勉.

4#
发表于 2005-11-28 1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8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最初由 康坤 发表
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

感谢康坤!致意!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9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劫难的世界是每个中国古典诗人必然的人格选择.

7#
发表于 2005-11-29 1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好文章!

8#
发表于 2005-11-29 1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好文。提一下。

9#
发表于 2005-11-29 1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提!

10#
发表于 2005-11-29 2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何兄的古文学功底深厚,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情都与自己的一番见解,难得,长知识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0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55 编辑
最初由 陈元武 发表
好文章!

谢斑竹抬爱!
致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08: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马克 发表
  好文。提一下。

谢马兄点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0 08: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江南行 发表
何兄的古文学功底深厚,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情都与自己的一番见解,难得,长知识

江南兄好!仅仅是有一点涉猎.
14#
发表于 2005-11-30 08:43 | 只看该作者
厚实好文,长知识!
15#
发表于 2005-11-30 09:17 | 只看该作者
陶潜和梭罗跨越时空相聚在何也的美文里。人无论金毛黑毛,其头脑里装的东西大致是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6 20:13 , Processed in 0.1360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