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诗性的替罪羊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0 09:55
标题: 诗性的替罪羊
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6-3-21 09:58 编辑

    一

    李煜是个好词人,不是个好君主。


    这是一千多年来近乎定性般的结论。与之附带的结论是他的庸主秉性成就了他词宗的地位,如果没有后期的灭国,他可能只能是个花间词人,一如他的前人冯延巳乃至于温庭筠等等。正因为他后期寄人篱下,思念故国,既有对亲人不能保全的无助,亦有对江南三千里江山的家国情怀,词的意境渐变得沉郁悲怆,阔大深沉,影响深远,至今不绝。


    说到词,谁不知词界二李?李煜李清照,相同的是他们都经历了灭国的惨痛经历,不同的是李煜是以国主的身份经历,李清照是以子民的身份经历;相同的是他们的词作在经历变故的前后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是人们把满腹的同情,发自心底的敬重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李清照,而对于李煜则复杂的多,欣赏他的才华,同情他的遭遇,遗憾于他的误国。


    对,误国!很多人以为是他是南唐灭亡的根源。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一固定短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针对两个人,一个是真实的人物李煜,另一个是虚构的人物贾宝玉。


    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境遇怪不得他,即便这是个事实,但这个事实就能直接导致一个庞大国家的灭亡吗?

我们把灭国的板子打向李煜,再把李煜所谓的误国这个板子继续打向诗词,让诗性成为亡国的替罪羊,这个逻辑相当荒诞——至少我们把问题简单化了。


     二


     李煜活得并不长,四十二岁,不过活得很蹊跷,他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好像他注定就是一个情种,同样注定的还有他的命运。他生来异相,天生双瞳,在我看来应该就是眼疾或者说散光什么的,但在那个时候,这就是帝王之相。因为有资料可查的最为著名双瞳人物有两个,一首舜帝姚重华,二是西楚霸王项羽,改制的王莽也是,不过人们说的要少一些。只要这么一数,都是皇帝的命运,偏偏他又出生在帝王之家,你让人家不相信都不成。


     这个事情只要这么一罗列,还真有点意思。就拿舜帝来说吧,千古圣君一个,品德高的离谱,堪称以德报怨的楷模。搞得唐尧主动把帝位让给他,还把两个可人的丫头打包全给了他,江山美人兼得,岂是凡人的礼遇?至于项羽,就更是粉丝无数了,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气概,侠骨柔肠,身边还有个美丽的虞姬,满足了所有男人对于英雄美人的幻觉。王莽其实也没那么差,上位之前也是君子的样板,多少有那么点改革现行者的意思,但由于中国人向来推崇正统思想,对于他的改制心里不太认同,加上他常年的穿粗布衣裳,远离声色犬马,连个茶余饭后的谈资都乏善可陈,自己统治结果也很烂,所以才随意地把他一脚踢开,并简略地称之为大奸大伪之人。


    可有一样,他们都是帝王,他们又是双瞳,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是双瞳,但是确有不少双瞳的成了帝王,李煜不当皇帝,连现代逻辑都不干!


    可这也不是什么好的信息。因为这几位命运都充斥着悲情,舜帝说起来是把帝位禅让给大禹的,谁知道呢?按照历史传说,哪有九十来岁还四处溜达的,即便是溜达,干嘛要跑到湖南湖北,那就是蛮荒之地,叫做瘴疠之气横行,去了就是找死。所以一种说法就是大禹把他一家三口流放去的。禅让不管是否属实,反正舜帝结果是死在九嶷山,他那两个美丽的妻子娥皇女英投了洞庭湖,这就是第一个重瞳帝王的结局;再看项羽,知道的就更多了,那么一个猛士,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天生的一个贵族精英生生让一个街头闲汉连个公务员都还够不着的刘邦给灭了,天下丢了,连个女人都没保护好,还有比这个更惨的吗?


    他说自己死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说明他还是有骨气的;他让人把乌骓马渡过去,说明他不仅仅是爱护动物,还算是宅心仁厚;至于他把自己的脑袋让给吕马童多少也能说明他是讲义气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喜欢提及“贵族气质”这样的字眼。说某某气度优雅,项羽自杀前的是贵族,茜茜公主被人刺杀是贵族气质,路易十六的老婆上绞刑架踩到了刽子手还连声说对不起是贵族气质。这事可能有,但是这事真不能一概而论,得因人而异,你跟他玩贵族,他要是跟你耍流氓,你咋办?项羽惹急了说刘邦你要是不回来,我把你爹给煮了,刘邦说你煮啊,煮熟了我吃一口,项羽没辙了。所以,在咱们这个地界,还是那两句话更合适,第一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第二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整虚的没用!


    李煜这么个天潢贵胄军事上斗不过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在待人上他也知道赵光义很烂,但没想到赵光义那么烂,当然,知道了他也无能为力


    他读过那么多书,什么不知道?他偏偏给自己俩老婆取名也是娥皇女英。


    只能说这是一种宿命,他在等待着自己的宿命。


    他和他的爱人们兑现了这个宿命,死的时候,娥皇二十九,女英二十,他自己四十二,加在一起不到一百。


    不过,这个宿命的升级版是一百多年之后,赵光义的后人另一个同样杰出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也同样沦为阶下囚,结局比李煜更惨。


    当然,我们不能幸灾乐祸,那样的话,不怎么厚道。


    三


    李煜并不怎么想当那个皇帝,可是历史偏偏把他推到了前台。


    他在家排行老六,哪有排行老六的可以继承皇位的呢?然而,他家的老二到老五先后死的死,出家的出家,就剩下太子李弘冀和他俩。这个李弘冀能力是可以的,打过胜仗,是个帝王的坯子,可他妒忌心太强了,并且心狠手辣。他先杀死了掌握兵权的叔叔李景遂,因为李璟说过“兄终弟及”的话,剪出了第一个潜在的对手之后,自己那才华出众的亲弟弟便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文献太子恶其有其表”说明已经挂在脸上了。李煜不但相貌异数,天生的禀赋向来更加受主李璟喜欢,毕竟这爷俩更像是一路人。需要说明的是李璟也是个优秀的词人,人以群分,他能把宰相的位子反复给冯延巳,那么百年之后把帝王的位子留给李煜也是情理之中。李弘冀想得不是没有道理。于是,他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一样始终盖在李煜头上,李煜今儿个隐居,明个念佛,后天自号什么什么居士实际上在避祸,他的青年过得不见得轻松。


    装傻和真傻是两回事,曹植装不出来,整天提着酒壶,年轻轻的也就死了。李煜读书练字听音乐欣赏舞蹈加上谈恋爱,可谁都清楚他是在装傻,偏偏他多情的基因和天生的才华让他怎么着都不相信他没有帝王之心。


    他收获了第一个挚爱的女人娥皇,小两口恩恩爱爱,他的创作才华因为有个娥皇的滋润得到了第一次的集中爆发,可能他是真想就这么一辈子,我们兴许也真希望让他们就这么过一辈子。


    摘两首前期的词吧!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


     云鬟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捣练子令·云鬟乱》


    悠闲从容,美轮美奂之余已经显示出一种不祥之兆。


     也是。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幸福这玩意往往物极必反。

     生活总是充满着黑色幽默,往往你越想什么,越得不到什么,李弘冀死了,李煜必须得当皇帝。


     这是个哪门子的皇帝啊!北宋赵匡胤黄袍加身,手下一批虎狼之师,正雄心勃勃统一天下,吵吵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俨然遇鬼杀鬼遇神杀神的节奏,在他的眼皮底下,你能当安稳吗?你当得了吗?


    李煜接收的是一个烂摊子,南唐的被吞并只是个时间问题,他寄予的幸福只能是镜花水月。


    他知道自己无法抗争这样的命运。他首先自降身价,皇帝也不当了,把黄袍改成了紫袍,自称为南唐国主;赵匡胤让他到开封,他不敢得罪,他把弟弟送过去了。赵匡胤狮子大开口,他每年进贡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他微薄的希望是花钱消灾,当个北宋的属国,图个现世安稳。


    不过,他也不是脓包一个,背地里也悄悄备战,也寄希望于长江天险,心里始终不够踏实,甚至还对佛祖产生了幻想,当时,和尚的待遇在他那儿很高。包括他错杀了著名的将领林仁肇固然说明他的猜忌,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了他的心虚和焦躁,与崇祯错杀袁崇焕情况类似。


    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一旦城破,自己将自焚殉国,目的也无非是鼓励士气,到不得已时,君民同仇敌忾。


    一切的一切无济于事。975年十二月,北宋曹彬横渡长江天险,攻克金陵,次年,李煜肉袒出降,南唐灭亡,李煜押送至开封,被封为违命侯。同行的还有他第二个妻子小周后女英,以及众多随从宫女。他没有自焚而亡,倒是他的一个佛门女知己李进晖率领一众尼姑集体自焚。


    他前后做了十五年国主,此后在开封生活了两年,这两年,他完成了一个亡国之君到词中之帝的蜕变。


     四


     他十五年的政绩和政声怎么样?


    应该还好的,比起赵光义的后人赵佶不顾老百姓死活来讲,他是个相当宽厚的人。


    金陵从来都是富庶之地,帝王之家,历史厚重,文化堆积,亭台楼阁,花团锦簇,百姓安康。江南的丝竹宛如天籁,苏杭的刺绣映衬出华美,王谢的风流延绵不绝,秦淮河的灯影迷离沉醉。


    这儿根本不是什么南蛮,倒是北方过来的赵氏兄弟多少有点像北狄了。


    赵光义建筑宫殿请李煜过去看看,李煜心想这样的粗俗大约只能相当于我家的土地庙罢了。


    李煜临走的时候,宫里的一个妃子把数千卷诗文一把火焚烧殆尽,可能连一个女子都觉得赵匡胤他们不配!


    李煜在军事上出过昏招,可是他生性宽厚,轻徭薄赋,刑法也很轻,数次释放过犯人,他投降后,整个金陵一片抽泣。在赵光义意欲强取他的舞娘之后,那个舞娘纵深跃入湖面,李煜只能垂泪对宫娥。


    所以,李煜谈不上是什么亡国之君,他只不过没有拨乱反正力挽狂澜的大手笔而已。


    五代十国,被灭的何止是他一家?和其他国主相比,他还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人们总是说他是诗人,是词家,是无心政事之人,是文艺的禀赋戗杀了他的政权。

     即便他当真所谓励精图治的话,无非多延续几年,结局改变不了。


    后蜀孟昶政权覆灭依赖蜀道的天险依然被北宋灭掉,他的花蕊夫人也留下一些悲情的故事。吴越钱镠父子勤政爱民,休养生息,把苏杭经营得很好,是出了名的好国主,最后也只能称臣投降。历史与舆论从来对于他们都没有半句微词,老钱家在百家姓当中还排到了第二,我们又为什么要对李煜苛求呢?

    钱氏投降书为了百姓免灾涂炭,李煜的投降也是为了百姓涂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祭旗的只能是苍生黎民,李煜的投降并非简单地贪生怕死。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在面对纷繁的世界时,我们不能把问题简简单单归结给一个人,一个国王或者君主,有很多事情个人改变不了的,我们不该轻易地举起肯定或者否定的板子。


    说的再直白一点,当时的金陵多少有点像现在的中东,你摊上那么个好地方,想睡安稳觉是不现实的,阿萨德是个医学博士,我们能说因为他学医导致了叙利亚的战乱吗?


    谈李煜,我们还是得尊重他在艺术上的杰出的贡献,同时,艺术上的才能未必就与政治相冲突,事物从来都不是完全绝对的,不存在非彼即此。李煜的天才不是他为政失败的缺陷。


    五


    李煜也不见得就是一团烂泥,还是有些骨气的。


    寄人篱下,他不见得就成天忍气吞声的,他的那些著名的词作,哪一个是忍气吞声的表现?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


    当然还有最为经典的《虞美人》,这几乎是他的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需要胆略的,他已然无所畏惧,他在等待死亡,在最后的抗拒中他不仅仅彰显了才情,更找回了血性。


    就这么几首词,你要是撒开地去解析,每一首都能写出锦绣文章,我们在意的是他每一首都能直击心扉,没有切肤之痛,哪有才情的勃发?你只能被感染,被击中,在心里与其共鸣,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股向东流的春水,它已然具备了普世的性质。


    李煜以泪洗面,以词抗争,抖落出来的是无所畏惧。


     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故国,也为自己的爱人,他的小周后女英。


    这几乎就是正史,赵光义不比他哥,多少还算得上雄才大略,对于招降过来的国主们也还客客气气,都安排在京城,得空聚聚会,唠唠嗑,面子上能过得去。赵光义不行,他哥是不是他杀的都难说,他还能顾忌其他的吗?史料记载,他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让小周后定期觐见,“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婉转避之”。这能发生什么事情就不言自明了。


    李煜作为一个贵族哪怕是作为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被撕破,国仇家恨全部袭来,他失去了对于生命的最后一点点兴趣。他对赵光义的人说,我当时悔不该错杀潘佑、李平,赵光义大怒于他的故国之心,给李煜送去了牵机药。


    牵机药是中药的引子,吃过之后,全身抽搐,变成弓形,反复不断,如同牵机,极其惨烈,李煜随即死亡,几天后,小周后悲伤过度不吃不喝,几天后死亡,两人死后同穴,也不枉一世的情分。


    六


       秋夜,夜凉如水,十四五岁的女英静悄悄地来到了南唐的后宫,她的姐姐病了,她过来照看她,可是他被风流倜傥的国主迷倒了,怎么办?左边是亲情,右边是爱情,左边是伦理的束缚,右边是青春的呐喊,还是豁出去了吧: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菩萨蛮》


        空气中孕育着迷人的情愫,小女孩内心中的紧张与兴奋,激动与憧憬,跃然纸上。


        这事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讲,叫做偷情。她一小女孩走路都把鞋子提着,多半是脚步声过大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如果让自己生病的姐姐知道了,就更是不应该了,可她战胜不了自己,战胜不了爱情。


      我们从小周后入主后宫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这女子也是个个性泼辣之人,包括从赵光义那儿回来骂李煜,以及最后随李煜而去,都是可以看得出她的刚烈与率真。对于一个女人,我们就不能要求太多了,爱一个人,尤其是那样的一个人没什么错的。


       中国的苏妲己和特洛伊的海伦按说是一个时代的人,据说都和战争有关,可直到今天海伦还是美女,妲己早已是妖精了,弄得姜子牙还的蒙着头砍她,这也是给自己的错误和孱弱找个出口罢了。


      我们不要太纠缠这些古人的道德和伦理了,再说,她找国主也不违背当时的伦理。我们要看的是词人的白描功力,四十几个字,多么跳跃,多么富有感染力,环境,人物,情态,连心态都出来了,谁能企及?


       这样天成的文字背后注定是一个赤诚的人,王国维说李煜有一颗赤子之心,尤为恰当。


       我们不能从这个细节上就说他是朝三暮四的轻薄之人,别说一个帝王这些都不是问题,他还真就相当的专一。在女英之前,他之于娥皇完全是专宠,写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无一丝造作,前文已有引述,不妨再引用一则: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

       这小日子过得,天上人间啊!


       娥皇临终之前,拉着李煜的手说:婢子多幸,托质君门,窃冒华宠十载。女子之荣,莫过于此。


       她是感激的,她是享受的,她只是遗憾自己天不假年,更可恶的是自己的孩子早夭。幸福这东西,水满则溢,似乎是个魔障。


       两项对照,我们就不论李煜的多情了,他是专情与多情的合体,合体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人,大写的人。


         梁实秋先生在前妻死后,写得文章令人无比动容。后来在71岁的时候与韩菁清相遇,开始了近乎疯狂的追求,那个情书写的,一口一个“亲亲”,“小肉”什么的,闹得满城风雨,可还是走到了一起,最后十年非常幸福。


       我们该怎么说。这也是个天生的诗人,这还是个可爱的老头。


       也可以套用王国维的评价吧,他也有颗赤子之心。


       文学是人学,没有真的人性,哪有真的文章?


       失却了三千里江山不全是李煜的错,也未阻挡历史正常的脚步,相反给中国文学另外开辟了一片后花园,就李煜来讲,所失太多,就文化来讲,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此后,词再也不是只记得涂脂抹粉了。


       李煜的词作并不多,六七十首的样子,全部背下来都不是什么难事。


        我不行,记不住,只记得三两个句子,很多时候得现学现卖,这是实话,我也不想说多少假话,这是我的能力所能保证的唯一的一点。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3-20 10:13
温凉时节说心事,半为春光半为人。真真是仔细读了,好。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0 10:15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3-20 10:13
温凉时节说心事,半为春光半为人。真真是仔细读了,好。

就你这两句,更好!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3-20 11:51
干什么职业就应该有什么职业的素质。想起陈永贵,当了副总理还每天扎着个白毛巾,他受罪,国家也跟着受罪。皇帝也是一份职业,能当当,不能当非要当也好受不了。可惜大家都这样想:别人做得,我凭啥做不得?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0 11:54
lvhq018 发表于 2016-3-20 11:51
干什么职业就应该有什么职业的素质。想起陈永贵,当了副总理还每天扎着个白毛巾,他受罪,国家也跟着受罪。 ...

老实交代,你想吗?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3-20 12:04
你这是在夺我的饭碗啊,你还真不让哥活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3-20 12:12
一孔 发表于 2016-3-20 11:54
老实交代,你想吗?

我说了,大家都想,当然也包括我。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3-20 12:44
重耳也是双瞳好不好。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3-20 13:00
匆匆一瞥,最喜欢最后一段了!诚实!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3-20 16:04
哦嘀天,叫我读了这么长时间。
觉得对李煜,自己知道的也不少了,才发现,原来不知的更多……
学习中……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3-20 16:13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3-20 16:04
哦嘀天,叫我读了这么长时间。
觉得对李煜,自己知道的也不少了,才发现,原来不知的更多……
学习中……

同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看见他在娓娓道来自家兄弟。相知的懂得的都让我侧目。
作者: 一水    时间: 2016-3-20 16:46
据说南唐有本《江行初雪卷》,是五代真品名作,画师赵干彼时还是个没有名头的小儿科,但李后主慧眼啊,亲自题跋。这说明什么?说明李后主有丹青天赋,也很有鉴赏眼光。据说后主除了作词,书法也真是不错,听说传下来墨迹真品没两件,上述的题跋就是其一,其书法之名目便是有名的金错刀,江湖上的地位有点赵佶的瘦金体,这两个败家子的艺术造诣确实值得泼皮。历代更迭,国家亡也就亡了,能换来三千年的审美高度,估计这些丫死也瞑目了。这文简直就是学术论文,历代亡国之君几乎被一网打尽,考验谁的耐力不成,哎,婆留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悠着点吧。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6-3-20 18:46
皇帝李煜,诗人李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上本无废物,只不过放错了位置。若是李煜穷困潦倒一生,一定是一位青史留名的杰出词人!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3-20 20:14
孔版如此强悍,这是什么节奏哎。
行文如流水,洋洋洒洒,一路看下来已经是满心的欢喜。
怪只怪人们把事情惯于想简单了。其实每个人能做什么,早已注定。啊,正好和我近期一个思路不谋而合。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3-20 22:14
最喜欢宋词,文章论述有力,读了一半发困,待明天细读孔弟的文章。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09:59
姬宇 发表于 2016-3-20 12:04
你这是在夺我的饭碗啊,你还真不让哥活了,

这年头僧多粥少,也是没法子啊,不过你那最后一块地儿,我就是想去抢估计着胳膊也还细点儿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0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3-20 12:44
重耳也是双瞳好不好。

按字面的意思他应该是俩耳朵,所以大家都是重耳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01
夜莺 发表于 2016-3-20 13:00
匆匆一瞥,最喜欢最后一段了!诚实!

能让夜莺界定为诚实也不错的。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06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3-20 16:04
哦嘀天,叫我读了这么长时间。
觉得对李煜,自己知道的也不少了,才发现,原来不知的更多……
学习中……

您这是哪儿跟哪儿呢,咱俩几斤几两,都清楚哎,就别相互吹捧啰!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09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3-20 16:13
同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看见他在娓娓道来自家兄弟。相知的懂得的都让我侧目。

读了不少著名的人物传记,博尔赫斯,毛姆,维特根斯坦,梵高,马克思韦伯,蒋氏父子(也是老外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阿赫玛托娃,里尔克等等,唯一的感受就是都把对方当做一个普通的人身边的人在写,反倒亲近了,估计多少受点影响。简枫过誉了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16
一水 发表于 2016-3-20 16:46
据说南唐有本《江行初雪卷》,是五代真品名作,画师赵干彼时还是个没有名头的小儿科,但李后主慧眼啊,亲自 ...

水姐就是厉害,李煜的书法当然很好了,我在叙述的时候,读书、写字、玩音乐,编舞蹈,谈恋爱这几样,书法排第二,谈恋爱排末尾,就是这个意思。他的字画据说都是用帛写的,竹子画得也成,自古书画同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过人的禀赋加上无私的热衷自然能催生出艺术的精品。明朝的天启皇帝自己做一个屏风不署名也能卖一万两银子,可不是一般的造诣啊,得,他也是个亡国的主子。我还听说过东汉有个皇帝特别喜欢研究下水道,这个我就没怎么查了,也是挺逗的。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17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3-20 18:46
皇帝李煜,诗人李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上本无废物,只不过放错了位置。若是李煜穷困潦倒一生,一定是一 ...

谢谢阅读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18
夏冰 发表于 2016-3-20 20:14
孔版如此强悍,这是什么节奏哎。
行文如流水,洋洋洒洒,一路看下来已经是满心的欢喜。
怪只怪人们把事情 ...

这个整得有些累人,越来越觉得整复杂的力不从心,整简单的又不能另辟蹊径,这属于一种自觉地被绑架啊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19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3-20 22:14
最喜欢宋词,文章论述有力,读了一半发困,待明天细读孔弟的文章。

有劳奇兄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3-21 10:24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3-21 10:32 编辑

其实,真的不能解读李煜,更不能深入了解他,因为那是一种我心头的伤。世界之大,人物众多,帝王将相更不少,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问题,生于每一个时代的人也有他的境遇和思想。李煜的错就在于他的才气,而他的大错在于他的才气竟然盖过了做帝王的气势。中国人自古以为官者尊,诗词歌赋绘画不过是小性,是用来娱乐用的。身为帝王,他的身份决定了首先得做好一个帝王,而不是一位优秀的词人。但世事寥落,他处的时代不允许他成为一个好帝王。所以也就只好做一个词人了。在我的意象里,正是那个时代和他独特的境遇更成就了他的才华,不然我们看不到“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委婉之词,也看不到自他以后因他而有的叹息与争议。时势造英雄,时势也一样能塑造出好的文学作者。这也许就是那些大佬们说得源于生活,接地气。而历史也证明,是“二赵”成全了他,让他的思想和才华更加璀璨。至于小周,古人没那么多讲究,三妻四妾是常事,多娶几个又何防?哈哈。喝多了,又说多了。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25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3-21 10:24
其实真的不能解读李煜,更不能深入了解他,因为那是一种我心头的伤。世界之大,人物众多,帝王将相更不少, ...

漂亮!有劳木门版主了
作者: 指间年华    时间: 2016-3-21 10:30
诗性的替罪羊,你倒是给李煜起了个好名字。爱和恨,褒和贬全有了。就像你文中对他的描写一样,功过是非还真说不清。
有如历史 ……
作者: 指间年华    时间: 2016-3-21 10:31
又侃回历史了,不车不车,我可是一字不差看完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3-21 10:33
一孔 发表于 2016-3-21 10:25
漂亮!有劳木门版主了

真的喝多了,对付不了那些圈圈,转得我头晕。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39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3-21 10:33
真的喝多了,对付不了那些圈圈,转得我头晕。

别说圈圈,我记得那首著名的圈圈诗,你要是整得话,绝对上乘。“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是我,双圈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圆了会缺。我密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一路圈儿画到底。”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1 10:40
指间年华 发表于 2016-3-21 10:31
又侃回历史了,不车不车,我可是一字不差看完喽。

不车不车是个啥意思?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3-21 12:54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3-21 10:24
其实,真的不能解读李煜,更不能深入了解他,因为那是一种我心头的伤。世界之大,人物众多,帝王将相更不少 ...

一杯二锅头,呛得眼泪流……
作者: 指间年华    时间: 2016-3-21 14:49
一孔 发表于 2016-3-21 10:40
不车不车是个啥意思?

记清楚了,上海话不错不错的意思。
这是你2016学会的第一个新词,你一定要感谢我。
作者: 雨兰    时间: 2016-3-21 15:14
这好文字哎,这好功夫哎,羡慕死人了!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6-3-21 17:34
李煜也算是苦命的,假如单纯作为一个诗人,他是杰出的。但是命运使他成为了君主,他的苦难就来了。也算是生不逢时吧!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3-21 20:44
夏冰 发表于 2016-3-20 20:14
孔版如此强悍,这是什么节奏哎。
行文如流水,洋洋洒洒,一路看下来已经是满心的欢喜。
怪只怪人们把事情 ...

这是什么节奏,这是不让别人活的节奏嘛!
这就叫,把天下的饭都吃光,叫别人无饭可吃……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2 15:24
雨兰 发表于 2016-3-21 15:14
这好文字哎,这好功夫哎,羡慕死人了!

雨兰过誉了,像您这样能练练字,写写文,内心恬淡的境界着实令人敬佩的。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2 15:28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3-21 17:34
李煜也算是苦命的,假如单纯作为一个诗人,他是杰出的。但是命运使他成为了君主,他的苦难就来了。也算是生 ...

李煜的知音就是多啊,也值了,谢谢文字老师!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3-22 15:29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3-21 20:44
这是什么节奏,这是不让别人活的节奏嘛!
这就叫,把天下的饭都吃光,叫别人无饭可吃……

尽拿你哥开涮
作者: 高骏森    时间: 2016-3-23 20:26
现在我突然发现,健康的活下来是多么多么的幸福。因为我能在这里听最好最好的历史故事了。当在江天坐下来听一孔老师讲历史故事,再大的雷声于我也是无声的。
   强烈建议中财搞个网络电视,这样的好久不倒出来让大家喝喝,是太不应该的。
作者: 绿洲依然    时间: 2016-5-11 18:22
我把一孔老师的文字当“一孔讲坛”了,没事就来听听学习历史,学习一孔老师这亲和力极强的讲坛风格!

仰视中……意犹未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