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高考制度:基础教育的生死牌——中国教育忧思之二 [打印本页]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5-12-31 20:49
标题: [原创] 高考制度:基础教育的生死牌——中国教育忧思之二
高考制度:基础教育的生死牌——中国教育忧思之二

  
  今年夏天,山西省榆社县因为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很多家长因此担忧、气愤、埋怨”,县委为此专门召开了长达六小时的常委会,最后决定:县委常委会通过电视向全县人民道歉,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全员停职待岗,县上在全省范围内以年薪10万元公开招聘校长,此外县上每年将拿出100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

  高考失利,县委以“罪已诏”的方式主动道歉,未必不是明智之举,毕竟体现了应有的责任意识,更表达了一种反省的精神和改进的决心。县上说高考失利是教育矛盾的总爆发,是多年来教育理念落后,教育体制不顺,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摆位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结果,要借此契机整顿全县的教育。为什么多年来的教育问题放在一朝以壮士断臂的决心来大动干戈呢?毫无疑问,高考地震让县上使出了力挽狂澜的杀手锏,弦外之音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升学率依然是基础教育的命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指挥棒和生死牌,是基层教育工作者悲壮的目标!

  曾几何时,关于素质教育的呼声铺天盖地,所谓的有识之士津津乐道边篇累读地描绘着中国未来教育的黄金蓝图,然而,喧嚣沉静之后,一年一度的高考,却万法归一,成为一道教育教学优劣成败的分水岭,横亘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你别无选择,只有穿越,来不得半点怀疑和侥幸。不论南拳还是北腿,到了高考的擂台上,三拳两腿就要见分晓,在分靡教育界的各类新名词背后,我们看到的只有更加激烈的应试拼杀,素质依然只是应试的素质。你在一边贩卖望梅止渴的神术,口渴的人早已忍不住纷纷奔向一眼山泉,这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是教育的一大尴尬。

  高考是否合理?很显然,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作为一项基本剔除了人为因素的刚性制度,有它无可替代的公正性、公开性和科学性,但是高考过程中考生的所有素质都被化约为应试教育中那些可量化、可比较的直观数学,必然有其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尽管社会各界都明白“唯分取人”未必合理,但一般老百性并不这样想,在人对人空前不信任的今天,老百姓对高考这样的刚性程序倒是放心的,因为有了高考这个比较公平的制度作为保证,年青学子可以出身贫寒,可以没有关系、背景,但只要你是一个读书的种,就有希望咸鱼翻身,跳出龙门,这就是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也是高考盛行不衰,稳步推行的原因。但精英阶层对高考的弊病可以说痛心疾首,他们着眼的是高考“唯分取人”带给基础教育的不良导向和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等等,所以,高考是荒谬的,又是合理的,是可悲的,又是可敬的。

  高考将永远一成不变吗?必然要变,但它变革的方向何在?理论上并不难解决,有关素质教育的一系列蓝图就是高考改革的向导,就是尽可能全面地去考核一个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学习潜质,但是,说归说,探索一个将万千的青年全面考核的办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何为素质?素质不可车载斗量,不可望闻问切,就拿干部选拔制度来说,一个庞大的组织在考察,一个超庞大的群众集体在监督,有时选出来的干部被人顶礼膜拜多少年,临了却是一介贪官,更何况是正在成长发育、求知多变的青少年,没有更科学的办法去测量他们的含金量,只有多年沿袭的考试。

  话说回来,高考无非是一个人才选拔机制,我认为,人才选拔最有效的依赖体是用人机制,好比市场,商品只有通过健全的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才能规范其质和量,而不是靠单纯的生产计划全知全能地去操纵。是的,人,即劳动者就是商品,要通过人才使用这一机制无形指引,才更科学。正是因为我们的人才使用、流动机制极不健全、不科学,传统的、人为的因素太多,按才使用、人尽其才的格局没有形成,才使得年轻学子把受教育不得不当一个敲门的砖,走路的拐、标价的鉴去搏取,总之是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当默默为素质而读书的人惶然惊醒时,身边许多“先知者”已通过非“素质”的因素攀上了高枝,素质有时成了累赘,他们得学会适应一些“潜规则”。

  素质教育的障碍不是单纯的校园内的革命,它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缤纷的梦,受制于人才供与需的两头,那么,基础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点石成金让每个脑袋都德才兼备还是在应试的擂台上永当先锋?同样是一道难解的题。家有学生的人都清楚,现在的学生很苦,但没有人敢设方让孩子轻松下来,包括鼓吹素质教育的人,因为没有人比父母更担忧孩子的前程,前程就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坐标点,由于前面说到的人才供需机制的不健全和不科学,所有的家庭教育都充满悖论,他们不希望孩子没有素质,更不希望孩子将来在社会上鼻青脸肿,中学时拼命加压,大学时劝他放松,毕业后谆谆教导适应这个、那个,这就是青年成长的奇怪路径,姑且作个不恰当的比喻,中学是地狱,社会是炼狱,大学则是唯一的天堂。但天堂的日子太短,高考的余痛来了,就开始考虑渡口的那边,大学生也如李自成进京,此时不乐更待何时,因此眼下的大学生空前地不争气,最不争气的要数马加爵,几锤砸醒了无数人,还引起一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热潮,这就是人被扭曲的标本案例!

  “唯分取人”必须变,应试教育必须从根本上遏制,学生必须学会讲真话、有个性、求新知,素质全面、善于创造、热心公益,这就梁启超在上世纪初就呼唤的“新民”,21世纪所真正需要的知识精英,这一任务,不是榆社县重赏之下的勇夫可以为之,而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渭水河    时间: 2005-12-31 20:52
“唯分取人”必须变,应试教育必须从根本上遏制,学生必须学会讲真话、有个性、求新知,素质全面、善于创造、热心公益,这就梁启超在上世纪初就呼唤的“新民”,21世纪所真正需要的知识精英,这一任务,不是榆社县重赏之下的勇夫可以为之,而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
作者: 渭水河    时间: 2005-12-31 20:52
好文章,出手不凡。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1 09:10
感谢渭水河,很高兴在第一时间向您拜年,祝新的一年顺心快意!
作者: 丛容    时间: 2006-1-1 19:00
  :)))黑兄忧国忧民之心,可钦可敬!中国的应试教育确实已是病入膏肓,山西省榆社县委此举看似大手笔,实则不过也只一副狗皮膏药罢~~
  握手!新年快乐!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1-1 19:06
黑雪的这类文章有内热、有理性,读后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文章使我想到:中国的教育要想成气候,有大的改观,非得与政治体制一同大改不可。如果不是同步的,素质什么的不但谈不上,还有引起更大的不公与混乱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6-1-1 22:17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黑雪的这类文章有内热、有理性,读后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文章使我想到:中国的教育要想成气候,有大的改观,非得与政治体制一同大改不可。如果不是同步的,素质什么的不但谈不上,还有引起更大的不公与混乱


同意武斑斑的意见。
黑雪的看法很独到。
在这儿问候黑雪了。
作者: 雪莲花    时间: 2006-1-2 13:21
好看
作者: 阳光之子    时间: 2006-1-2 13:29
好文章,学习
作者: 渭水河    时间: 2006-1-2 16:44
精辟文章,在这里应该是大家都来关注哟?
作者: 李舍    时间: 2006-1-2 17:47
要搞好素质教育,光靠校园里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关注。

学习,问候先生!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2 19:43
感谢武俊岭斑竹
感谢渭水河 丛容 407  雪莲花 阳光之子 李舍 诸位的阅读和鼓励,祝新年好!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6-1-2 20:40
素质教育必须在应试的基础上补足一些缺陷,而不应该叶不可能跨越应试。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3 08:10
许斑竹新年好.
作者: 快乐鸟嚎叫    时间: 2006-1-3 09:48
好犀利的文笔,看后深有启发。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3 12:59
问候快乐鸟!新的一年常快乐!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6-1-3 15:12
文笔好而犀利,提出了教育的关键性问题,还有待于作者继续演论。

目前的应试制度弊端很多,是需要群策群力的探讨。但应试不可能淘汰,我看。精华鼓励。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3 17:41
感谢许斑竹,感谢各位朋友.
作者: 鬼谷子    时间: 2006-1-4 09:48
理论看来要成体系了.黑雪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4 12:59
最初由 鬼谷子 发表
理论看来要成体系了.黑雪不失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鬼谷子的鬼点子,恐怕心里头早就开骂了,感谢抬举,怎么就说我爱听的话啊,问候了,但愿你也多写点.
作者: 冷眼看    时间: 2006-1-4 23:42
黑雪的肺腑之言,但愿决策者能听到!
作者: 马克    时间: 2006-1-5 14:23
  对教育少有研究,只知道许多事情一蹋糊涂。问好。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5 19:12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黑雪的肺腑之言,但愿决策者能听到!


感谢斑竹,敬颂大安!
作者: 楼兰城    时间: 2006-1-5 19:21
理论上很好的答案我在琳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中找到了。
那是好书。
作者: 楼兰城    时间: 2006-1-5 19:24
收到了你的问候,
有了联系就好了。
很感谢!
作者: 王纪金    时间: 2006-1-5 22:58
素质教育的障碍不是单纯的校园内的革命,它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缤纷的梦,受制于人才供与需的两头,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1-7 11:45
感谢王先生
作者: 幽谷兰香    时间: 2006-1-7 17:48
标题: 好文章,读了感觉痛快.
"边篇累读"是否可以改成"连篇累牍"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