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静 夜 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0 17:26
标题: 静 夜 思
  有四、五个月了,白天沉浸于史书,夜晚则浏览一些时下文学。每每在读完几十页之后,便近子夜了。此时,众籁欲寂,我脑却活跃起来。于是,便随手记下数则。今天整理出来,就教于大方之家。

  1

  《明史》当中的皇帝本纪,一年一年地记事。每年的正月,大都要“大祀天地于南郊”。再就是,有地震了,有火灾了,有水灾了,皇帝便要“敕群臣修省”;自己呢,有时也要颁发“罪己诏”。这种敬畏之心,使得皇帝少做好多坏事。把自然灾异与政事相联,因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维而影响深远。从哲学史的角度而言,董仲舒的学说与民间迷信的神怪之说不是一回事。这一点说来烦难,还是不要展开吧。

  现在可好,一些人做起坏事来无所畏惧了。虽然倡导“自我批评”,但听话者却了了无几。于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金钱、美色等等可欲之物,成为某些人疯狂占有的对象。

  既然这些人没有宗教的畏惧,那么,对付他们,便只剩下一个字, “法”。

  2

  箸作之事,岂可率尔操觚。心中必有所得,才有表达的必要。得就是发现,有大、有小。有大发现者,便是大家。

  大家是滥称不得的。尝见友人把当代有点名气的、发表文章容易的人物称为大家,心下颇有异议。

  用西方先进的文化作为利器,返观中国历史与现实,有自己的发现并表达完美卓然可称大家者,据我所见,史学上有余英时、黄仁宇等人;文学上则有高行健。三人均属侨居海外的人士。按说,现在的文化交流便易,通晓西方文化已非至难之事;为什么海外人士能够独擅胜场呢?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悲哀的原因吗?怎样才能消除这种悲哀呢?

  3

  读大家文章,折服于其对于史料的烂熟于心、表达的婉转自如。许多年来,我一直相信明代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一说。但一看黄仁宇的《从〈三言〉看晚明商人》一文,便知“萌芽”说自有谬处。黄仁宇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商品——货币——商品,从明代不具备信用制度、合同制度等具体的技术条件立论,有力地推翻了“萌芽”说。另外,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用西方文化烛照明代万历朝历史,创见很多:如文官集团的强大力量,使得皇帝大行杀戮也无济于事;皇帝是专制制度的一个工具;以道德观念治国的思路,使得文官集团之间的平衡成为最为重要的事情;而破坏此平衡的商业、贸易等新兴经济,均受限制……

  4

  记不清谁的文章了,钱钟书的?别管是谁的了。文章引用了一个典故,说是一个农民于田野里劳作时,天下大雨。他急中生智,用几根木棍支起一件衣服,避雨其下,回家。然后,这农民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工作人员笑着拿起一把伞问他,你说得是这件东西吗?那农民一看,哑口无言而去。

  自然,这是一则笑话。可惜的是,放眼观看各种报刊上的涂鸦,类似于那个农民的作者还真不少。明明别人玩得不玩了的艺术形式,还在那里写得很投入,还自以为是创新呢。

  无知则无畏。我很惊异于一些人的敢于说话:“七月流火”,就是天气热得像火一样。“万人空巷”,不就是一条巷子空无一人吗?喝酒时遇见这样的朋友,只能无言而已。

  不知是谁说的了:已知的东西是一个圆,圆外面便是未知了。其知越多,圆周越大。我对这话的理解是:已知越多,越来越大的圆周便会使得无知感越来越强烈。

  从来成大学问者,哪一个不是天天被无知感驱使着呢?

  5

  《明史》当中,皇帝赏赐大臣了,常常会有这样的字样:“羊八只,酒八瓶”。想象着八只活羊踢踢踏踏地往大臣家里走,我不禁发笑。我理解了何为农业大国。

  6

  明代人作文章,最擅以古讽今。也许,他们有他们的理由与无奈吧。

  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这种作文方法有其不好处,那就是弄不好便会陷入恶趣:或拔高,或影射。看着李自成被写得好像坐在山头上读毛选了,阅读的美感便会消失净尽。看着雍正皇帝那一心为了百姓的风风火火的的样子,觉得比共产党的好干部还好干部呢。

  历史学的价值,在于本身具有可资后人借鉴的东西。因为“太阳之下没有新事”,所以,明代、清代的一些事情与今天的也差不了多少的。这样的话,只要实实在在地研究历史,自会研究出让现在的人们感到兴趣的东西来的。多余的心思,不劳多费。
              二〇〇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冷眼看    时间: 2006-2-10 22:29
:))武斑怎么也与新手一样了,标题前没选择话题?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1 08:20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武斑怎么也与新手一样了,标题前没选择话题?

忙中出错,已改.谢谢冷版.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1 08:21
最初由 tom2030 发表
读书破万卷!
读了,觉得很有道理。


谢谢 tom2030 跟贴.
作者: 牧文老树    时间: 2006-2-11 09:56
以前,人们羞于自夸,现在成了不夸白不夸,甚至厚颜无耻地往脸上贴金。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2-11 12:34
要的就是这样的干货,好,短章滤去芜杂,留得思想之精华,
作者: 平芜尽处    时间: 2006-2-11 16:01
短章而意蕴悠长,非读破万卷书者不能为。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1 16:29
[QUOTE]最初由 牧文老树 发表
以前,人们羞于自夸,现在成了不夸白不夸,甚至厚颜无耻地往脸上贴金。 [/QUOTE

老树的跟贴好象与我的文章没有关系啊?请问先生,您这话何意?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1 16:30
最初由 黑雪 发表
要的就是这样的干货,好,短章滤去芜杂,留得思想之精华,

谢谢。
近来想尝试这种形式,这样可以减少逻辑上的前后相顾。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1 16:31
最初由 平芜尽处 发表
短章而意蕴悠长,非读破万卷书者不能为。

谢 平芜尽处。
作者: 魏建胜    时间: 2006-2-11 16:34
看着李自成被写得好像坐在山头上读毛选了,阅读的美感便会消失净尽。看着雍正皇帝那一心为了百姓的风风火火的的样子,觉得比共产党的好干部还好干部呢。


是的,还以为时先进性教育的的宣教篇呢!!!!!!!!!!!!!!
作者: 王纪金    时间: 2006-2-11 21:19
武斑的文章书香很浓啊!人生感悟很深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2 09:06
最初由 王纪金 发表
武斑的文章书香很浓啊!人生感悟很深


谢谢王先生!
看点书,有点思考与流露而已,绝无炫耀\哗众之心.
识者自知之.
作者: 羲里谪仙    时间: 2006-2-12 10:15
标题: 问好 !
武版过年好,拜读了,学习!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2 15:51
最初由 李明 发表
难得的文章,难得的好学精神.

谢谢.
希望多贴杂文.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2 15:53
标题: 回复: 问好 !
最初由 羲里谪仙 发表
武版过年好,拜读了,学习!


谢谢.
也问你好.
你的网名起得不错,李白不就是"谪仙 人"吗?望多贴战斗性强的杂文.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3 09:16
最初由 魏建胜 发表
看着李自成被写得好像坐在山头上读毛选了,阅读的美感便会消失净尽。看着雍正皇帝那一心为了百姓的风风火火的的样子,觉得比共产党的好干部还好干部呢。


是的,还以为时先进性教育的的宣教篇呢!!!!!!!!...


谢谢。
为文须有气魄,气魄与自炫不是一回事。
没有气魄,不能去下断语。而自炫之文,只会让人生厌。
作者: 雪莲花    时间: 2006-2-13 10:04
难得的好文章,不亏是专家啊。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2-13 12:54
读万卷书易,得独异之思想难,鲁迅杂文全部合计大概就150万字,这个数字大概对一个普通作家来说也不是不可企及的,但他的杂文是成就他思想家地位的根本,我赞成这样的文章。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4 08:37
最初由 雪莲花 发表
难得的好文章,不亏是专家啊。

谢谢。
您这样说,让我惭愧。离理想之境,远着呢。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4 08:38
最初由 黑雪 发表
读万卷书易,得独异之思想难,鲁迅杂文全部合计大概就150万字,这个数字大概对一个普通作家来说也不是不可企及的,但他的杂文是成就他思想家地位的根本,我赞成这样的文章。


读书与阅世,才能有自己的东西。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6-2-14 15:15
宝石标志。这样的文章多多益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06-2-14 19:16
书卷气浓,意蕴悠长!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5 08:08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宝石标志。这样的文章多多益善。


谢许版鼓励.
学问文章之事,得失在于寸心.唯有做好过程,才能望有好的结果.过程无他,学与思而已.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5 08:10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书卷气浓,意蕴悠长!


谢谢水如空.
非多读多思,无以为文.如果有例外,那他一定是天才)))
问好,多写多贴.
作者: 牧文老树    时间: 2006-2-15 14:12
有火灾了,有水灾了,皇帝便要“敕群臣修省”;自己呢,有时也要颁发“罪己诏”。这种敬畏之心,使得皇帝少做好多坏事。把自然灾异与政事相联,因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维而影响深远。
现在可好,一些人做起坏事来无所畏惧了。虽然倡导“自我批评”,但听话者却了了无几。
我的回帖是针对古人反省,而现在的人不知道反省,只知道自夸所说。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5 17:53
最初由 牧文老树 发表
有火灾了,有水灾了,皇帝便要“敕群臣修省”;自己呢,有时也要颁发“罪己诏”。这种敬畏之心,使得皇帝少做好多坏事。把自然灾异与政事相联,因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维而影响深远。
现在...


谢谢老树跟贴.
共同努力,写好文章.握手!
作者: 羲里谪仙    时间: 2006-2-15 22:39
标题: 回复: 回复: 问好 !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谢谢.
也问你好.
你的网名起得不错,李白不就是"谪仙 人"吗?望多贴战斗性强的杂文.

  我发过一篇《走出人以墙分的误区》,针砭时弊,批评和揭露人事管理方面的问题,不知您看到没有。近期发的七绝《岁首感事》,还引起碧版的误会,自己先对号入座了,闹得我还发了个小“声明”呢。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6-2-15 23:02
武斑竹真是明史专家。以古喻今,学以致用。敬佩!
作者: 宜山宜水    时间: 2006-2-16 00:10
从来成大学问者,哪一个不是天天被无知感驱使着呢?

——收益多多,读这样的文章。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6 08:55
标题: 回复: 回复: 回复: 问好 !
最初由 羲里谪仙 发表
  我发过一篇《走出人以墙分的误区》,针砭时弊,批评和揭露人事管理方面...

误区这文在哪里呢?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6 08:56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武斑竹真是明史专家。以古喻今,学以致用。敬佩!


谢407.向好学努力吧.好学,岂易自称!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6 08:57
最初由 宜山宜水 发表
从来成大学问者,哪一个不是天天被无知感驱使着呢?

——收益多多,读这样的文章。


多谢.
作者: 旭日东升    时间: 2006-2-16 09:29
先生所提诸人,在学术领域时而可见,无论余、黄,或是老钱,都有流行的嫌疑,可为何国中此时无类此辈者,确实值得思考!至于夜读《明史》而有所得,实书之幸运!也是你我痴愚之辈神清气爽之源泉,愿意分享你的感想文字!问好了!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2-16 10:40
最初由 旭日东升 发表
先生所提诸人,在学术领域时而可见,无论余、黄,或是老钱,都有流行的嫌疑,可为何国中此时无类此辈者,确实值得思考!至于夜读《明史》而有所得,实书之幸运!也是你我痴愚之辈神清气爽之源泉,愿意分享你的感想文...


谢谢东升点评!
你是史学专业,于史学自然有得.还望发挥优势,多出佳作.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