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转贴] 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印本页]

作者: 枯木    时间: 2006-4-2 10:35
标题: [转贴] 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制造业正在迅速崛起,这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转移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战略选择。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但缺乏核心技术,整体的技术能力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工艺和设计落后,装备制造水平低。“中国制造”产品由于质量、技术含量和价值量太低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的制造业企业要想与国外公司比高低,必须在技术创新方面寻求出路,只有拥有了高新技术,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 一、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技术创新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离开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从技术上新的产品、工艺或系统的创造,到设计、生产、第一次使用以及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独特的企业技术能力,创造出具有成本优势的好产品、好服务,也能提高设计人员、生产人员、维护人员、营销人员的各种学习能力,形成独特的、他人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这些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不一定会形成核心竞争力,但是,不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不可能形成竞争能力。技术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针对核心技术的创新。缺乏独占性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上做大,但在产业分工中却很难处于有利地位,也很难做强,更不可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 1.技术创新战略是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使现代企业经营出现了全新的概念。雄厚的资本、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员工不再是企业成功的必然因素,而成功的关键是要确立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内容的企业竞争战略。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现代。它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生产什么产品,运用什么技术,为谁服务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等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领先创新战略、跟随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

??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是超常规、无法估量的。德国未能在汽车成本方面做得比日本好,却另辟蹊跷,实施技术领先战略,使其发展的轿车柴油机喷射技术及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方面超过了日本。即使像日本JATCO这样世界著名的自动变速器制造商也要从德国引进CVT控制技术。

?? 2.只有按消费者需求持久的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消费的当代社会,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制造“差异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获取竞争优势。而无论是产品的差异化还是服务的差异化,都离不开企业的技术资源,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积累技术资源,才能保持竞争的持久性,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大众公司是技术创新战略成功的典型。主要表现在:一是他总是保持轿车柴油机技术领先地位,不断创新,使其在欧洲柴油机轿车市场保持最大份额。二是大众的创新战略不仅是扩大规模,而是利用扩大的规模来推动自己先进技术的研发,在高压共轨、缸内直喷等关键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由此观之,在新的生产方式革命面前,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也都具备新的发展机会,都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战略,而处于中心地位的战略是技术创新战略。

?? 3.企业竞争战略目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战略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指出,企业面临现有企业之间、新进入企业、替代品、买方和卖方五种力量的竞争。作为防御者或进攻者可采取的策略中,成本最小化、产品差别化、建立新的学习曲线(实质是采取新的技术路线和标准)、产品和原料替代、开辟新需求等都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没有技术创新,这些策略是无法实现的。

?? 二、我国运用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障碍

??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的支柱。企业能否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活动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技术,尚未形成相对竞争优势。阻碍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和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我国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体制障碍,我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在企业、大学之外建立完整的科技系统的模式,导致长期存在科技、经济、教育相分离和技术资源分散的状况,目前我国大批的研发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与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与合作研究,产、学、研难以互动。我国科技系统有自己独特的任务、目标、体制、组织机制和评价体系,因此与教育系统、产业界的联系不密切,与人才培养、知识转移、成果转化和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这个价值链是脱节的。一些科研单位封闭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导致其游离在制造企业之外,不能紧紧围绕企业生产中的难题和需求开展科研,其成果也不容易进入市场。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工程、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仅未对中国制造业起推动作用,反而起着阻碍作用,违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

?? 2.技术创新投入少,水平低。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普遍较低。据资料显示,1997年研发经费平均为销售额的0.29%,其中机械制造业为0.53%,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为0.35%,远低于美国1992年的水平(产业研发投入平均为销售额的3.7 %)。考虑到美国装备制造业的巨大规模,两者间实际投入差距何止百倍。我国包装机械产品开发目前还停留在测试仿制阶段,但科研经费却仅占销售额的1%,而国外则高达8%~l0%,处于不同科技水平的这种投入差距,只能使中外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再以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为例,美国1947—1978年企业技术改造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9%,而我国从“三五”到“七五”期间的比重仅在26%-36%之间。技术改造投入不足使企业设备老化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提高。

?? 3. 高素质创新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中国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不仅高素质的科技人员数量与先进国家差距大,而且我们的科研力量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资企业,制造业企业研发人员所占比例与许多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企业普遍缺乏高学历人才和技术骨干,缺乏学术和创新带头人。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有些制造业企业未能充分运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没有制定企业发展的人才战略规划,对人才不重视,这使得企业留不住人才,人才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

?? 4. 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表现在:(1)企业的创新意识不足。不少企业的创新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规模、轻效率,重基本建设、轻技术创新,重技术装备的引进和轻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倾向。许多企业经营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和主动的创新意识,决策不强、缺乏冒险精神和敬业精神,严重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2)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技术创新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的特征,决定了制造业企业为技术创新而投入的大量即期资源,可能面临时间滞后且不确定的市场收益,这使企业在技术创新资金方面存在顾虑,而不主动去追求滞后期较长的技术创新活动。市场机制还没有最终形成,竞争机制的弱化,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加之生产要素的配置还不能实现市场化,难以实现诸要素的优化配置,既影响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影响企业的创新热情,(3)研发创新机制弱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研究开发机构不健全,条件差,专业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研发资金匮乏,国外制造企业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额的4%~10%,而我国制造企业研发费用还占不到1%;研发组织机构协调不力,创新管理运转不灵。(4)企业之间缺乏协同。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相互封锁信息,彼此恶性竞争,研究开发没有一盘棋思想。导致研发计划趋同,技术项目重复,产业投资趋近,产品结构雷同。

?? 三、我国运用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技术创新是一个体系。实施技术创新要建立以制造业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国际制造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政府为引导,中介服务为纽带,以创业人才、创新资金、专利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创新基础,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能够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和调整,需要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修订,确保企业所采取的技术创新模式和途径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始终与核心竞争力相适应。如图1所示。


?? 1.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国际先进制造企业的合作交流

?? (1)要加强产学研联合,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建立先进的协作体制,形成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帮助企业增加“造血”功能。鼓励扶持制造业企业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虚拟与实体相结合,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项目联合创新、委托产品研发、人才培训和相互兼职,共建研发机构、技术开发和成果产业化基地以及人才培训基地等,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2)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加快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发展,直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鼓励国内制造业企业到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国际先进制造企业合作,或设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利用国际上的成熟先进技术,通过移植改造,加快研究开发速度,使之形成生产力,走一条“引进—吸收—创新”的技术跨越之路,从而提升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适应高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形势。

?? 2. 积极培育创新资源

?? (1)增加研究开发资金的筹集和投入。要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各种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①政府通过国有财政预算,增加技术开发的研究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②企业应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③银行与其他金融组织应设置技术创新贷款业务与风险性贷款;④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我国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风险支撑,应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筹集和循环机制。

?? (2)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人才是技术创新取得科研成果的载体,重视和培养人才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①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努力开发人力资源,要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培养措施如积极启用优秀科研人才,委以重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聘请外国专家指导;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定向培养。同时,要着力抓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广开渠道,不拘一格,重点吸收有拓展能力、能带动专业发展的顶尖人才,建造人才的“金字塔”。②培养人才很重要,合理配置人才同样重要。要重视人才队伍的构成,使各方面人才发展均衡,梯队构成合理.在制造业企业中创造条件,营造一个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环境,使技术人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适合现代企业的人事制度,建立有效的以业绩指标为主的评估、激励机制。

(3)广泛获取专利、技术、信息资源。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推动、网络社会、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科技对外开放随之扩大。是否拥有或是否可以及时得到有关的信息资源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在扩大自身信息资源拥有量的同时,还应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智力,进行国际间的制造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与国外制造技术科技机构或制造企业合资合作创办研发、咨询机构。

?? 3.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支持作用

?? (1)强化政府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导。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体现在:①引导作用。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服务,引导创业创新方向,改善创业创新环境,引导制造业企业树立技术创新的观念,把创新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基本保证。③资金支持。由于对技术创新作大规模的投人,许多制造业企业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企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来实施技术的创新。④组织作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如政府应建立起资金与技术向高水平的大型企业集中的机制,适当提高制造业的集中度,以便于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扶持在一些行业或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项目,保证研发资金的投入,积极支持其技术创新,在其形成“发展极”之后向本行业或地区辐射,最终形成群体优势。

?? (2)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是沟通技术创新体系各角色的桥梁。主要形式包括:信息中心、咨询公司、技术评估机构、创业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以及技术市场、科学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孵化器等。中介服务是衔接创新组织系统中各机构之间的重要纽带,它以知识的转移作为经营方式,在创新过程中为技术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建立联系,这种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 4.培育制造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

?? 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实施创新的主体。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增强企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投入的主体。①提高企业领导人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加强企业家的科技知识素养,以适应新形势下技术创新的要求。②企业采取多元筹资,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要提出中长期开发计划,拟定具体项目执行方案,使企业技术创新真正落到了实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主要靠国家投入的状况。③积极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大型制造业企业均应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形成比较健全的开发体系,在关系企业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④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要构建鼓励科技人员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如实行专利权人、职务发明人奖励制度;设立原始性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等,以此为科研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能创造条件
作者: 枯木    时间: 2006-4-2 10:36
。“中国制造”产品由于质量、技术含量和价值量太低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的制造业企业要想与国外公司比高低,必须在技术创新方面寻求出路,只有拥有了高新技术,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6-4-2 14:37
谢谢枯木朋友对技术创新版的支持,问好!
作者: 雨点    时间: 2006-4-2 23:05
最初由 枯木 发表
。“中国制造”产品由于质量、技术含量和价值量太低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的制造业企业要想与国外公司比高低,必须在技术创新方面寻求出路,只有拥有了高新技术,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确实如此.
作者: 杨灵燕    时间: 2006-4-3 11:13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 枯木    时间: 2006-5-8 07:46
最初由 杨灵燕 发表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谢谢各位阅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