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石头部落 [打印本页]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3-28 00:26
标题: 石头部落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 石头部落
很多石头,像一个方阵,排在地面,或者地上。它们毫无声息地埋伏在一个坡度不大的山的腹部。它们像似睡着了,又仿佛完全苏醒着。
我走在这些灰白色的身体上,在这些散落的,又有着整齐格局物体的包围里。石板块累积在一起,成为一座座房子,在石头阶梯的两旁,在黑漆漆的树木里。它们的区域辽阔,更辽阔的是它们的背景——那片无限宽广的田野。
春天很久了,我之前路过的地方,到处充盈着绿色,而这一片石头的灰白色,像一个人苍白的面孔,它还没有得到气候的滋润,或者从时间里走过来,过于迟缓。那些高过倾斜着的石板屋顶的树枝,仿佛已经死亡,支着凌乱的毛发,伸向天空。它们枯干的样子,在遥远的天空里,显得孤独而缈无声息。
生命在这里仿佛被遗忘了。春天,春天,我脑袋里反复出现这两个字,渐渐地,它像一声声的呼喊,没有任何一点回声。这个样子的远山和石头房子,有些似曾相识,我大脑搜寻到它们的出处,我看到了一片地方。意识深处,隔世般的一个梦境里,一个身影,在太阳下的石头小道上,低矮下去,他渐渐消失在巨大的旷野里。那个人,仿佛就是我。
某年春天,我到过一个巨大的山顶。那里的气候湿润,春天的树木,苍茫蓊郁,而我在无限生机的包围里,想着来路。从春天到春天,我可以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我来之前,就做过那样的梦,世界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没有树木,没有田野,只是一个巨大的石头的腹地。
那些土地和石头太过于古老了。我站在古老的事物中间,像被它们埋没了。我闭上眼睛,感觉在下沉,朝着一个无限的空间坠落着。我身边没有一个人,那个住在我内心影子,像夕阳一样落到山的那边,而我下落的方向,也仿佛正是影子的方向。我越来越觉得,那团影子包围着我,带我朝那里去。
那影子散发出一团甜蜜的气息,我嗅出植物的清香,那出自眼前的槐树,飞出精灵般的白色槐花,气息弥散,渐渐变得浓烈,我心醉神迷。我意识到身体轻飘飘的,像一团棉絮,轻盈舒展。在这个下坠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在打开,在裂变,像早年的水花,在阳光下发出五彩的光芒,分散的身体充满快意。我找不到任何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沉迷,或者,它们和死亡那么接近,即便如此,它也是我的天堂。
我从那里醒来,站在石头地面上,满眼石头裂开的纹路,每一块石头都有着像似的厚度,它们有着天然层面,在自然的造化中,分成了无数个几近相等的样子。它们就像人,尽管人肤色不同,但都有着一样的五官,在相同中,又有着细微的差别……
过去的那些年,我在不同时间里,听到它们。人们把它说成了一种久远的年代。我相信石头都是久远的,比人的生命还早。现在,这些石头被垒成了房子,人们叫它“石板房”,那一块块板石,一个个叠在一起,四面的墙就起来了,包括三角形的屋顶,也是一块块的石板搭成的。
我走进来,站在石头房子里,四周安静的仿佛一瞬间,拉开巨大的时空,从我的存在到一个更遥远的地方,那是一个无法丈量的长度。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存在的一个无限宽广的空间里。我在靠墙的一块方石上坐了下来,仿佛是为安顿受了神秘力量引诱而偏离方向的身体,我潜意识里,似乎要证实一下它的存在。
我继续沿着石头路面,向前走。路面凸起的石块,像一个个桩子,像要把人的脚拴住在地面上。那不断升高的路,在一片白光下,弯弯曲曲,朝着那个山顶延伸,我进入了阒寂无声的时空。当我寻找声音时,我听到脚和石片发出的摩擦声,一些悬空的石板,在我脚的力度下,会发出突然的锐响。眼光移到几棵黑树皮的树上,那些树身石头般粗粝、黑廋。它们无声无息,苍老的树身和枝条,仿佛死去了。
两边的坡地上,散落着错乱的石片。我隐隐觉得被什么召唤了一声,朝这些躺着的物体伸过手去,我摸到的石头,平实、坚硬,仿佛摸着人的骨骼。整个山坡覆盖着这样灰白色的石片,偶尔会有全然青色的,比起灰白色,它们仿佛显得年轻一些。这个想法,忽然让我有了生命存活的知觉,或者它们经历过太遥远的时间路程,来到今天,与我遇见,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像是一种暗示和隐喻。
我在一所空石板房里墙角下,看到一小片地方,居然是褐色的泥土。三两颗青绿色的野菜生长着,我感觉到时间的流动。这丁点儿绿色,成为我窥视日月的变化通道,它们给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门。事实上,满眼的石头,一直让我觉得天地的凝滞不动,时间凝固在石头里了。
站在那儿看着天地间的石头,我呆愣愣的。走进这里,仿佛是一种巨大的偶然。我本是到另外一个地方,在一个现代化建筑群里,小型规模的会议室里,和一帮写文字的朋友,坐在一起谈论一些事情。我在别人的引导下,走进这片土著石头群落。人们叫到“石头部落”。这一刻,想起这个词语。这样一个命名和石头叠合在我的脑袋里,仿佛才有了时间里的某种衔接。
我依靠对事物的记忆,将某些东西给予归依。石块,整齐而粗粝得叠合成一座座“石头房子”,让我产生陌生的视觉感。我熟悉记忆里的山,和石头,但整个自然视野里,几乎全部是石头元素,构成原始般的部落,我内心有些异样和惊奇。
这些没有主人的石头房子,像一个个堡垒,埋伏在巨大的山坡里。我渐渐想起,从有关资料了解过,这里的石头房子几百年了。大约是在清朝,一些躲避战争的人,逃荒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们从山顶上运下来石板,建起了房子,在这里生活了下来。
我从另一条路下山,绕行到一些石头房子前面,看到一些圆盘石磨。那些在不同时期,从这里消失的人,在远处田野里种植粮食,在这些石磨上,磨面粉,而在那些石头院墙上,一些干枯的辣椒,以及一些干枯的玉米芯,大约是近人放值的,在无声地沉默着,风化着。从它们身上,那个遥远的时空,仿佛伸出一双双的手来,一片迷雾之中,隔着一条天河。那是我,无法用手碰触的一片时空……
我一步步往回走,逆着一条时间的神秘通道,一直到眼前一条大道。仿佛一扇石头大门,在我身后俏无声地关上了。沿着公路的一侧,我不时看到,零星的石块。这些碎小的石头,仿佛从久远的石头部落遗弃到现在,它们提醒我,我被时间驱赶到未来里去了……
2016年3月27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6-3-28 05:3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好久没来拜访老师了,现在来了,居然还坐在了传说的沙发中,待细品慢读........
作者: 素心阿姨 时间: 2016-3-28 05:5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好文章,赞!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6-3-28 09:2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源于镜像又高于镜像的叙述,一直是房子散文写作的风格,这篇文章更是如此。在石头部落和精神领地相互交融和重叠的镜象里的迁徙过程,既有画面的景深感、焦距伸缩感、高光感、层次感和陷落感,还有时空与地域、物质与生命、存在与隐遁和直觉与统觉的穿越感。动感意境的流淌所到之处,是生命的物质属性的投影,是囊括了人生的生命进程的展示,是从物质世界过渡到精神世界、现实世界过渡到历史世界乃至未来世界的回望、憧憬、叩问、丈量和探寻思索的过程。所有理性上的结论和感悟,所有思辨和检阅的结果,都以留白的形式,妥帖地安放在了缜密感性的具象之中。这样的写作不是作者的疏忽和意外,而是一种精神布局的结果——旨在通过俗常事物或者熟视无睹的物象,折射出被我们遗忘的忽视的乃至不屑的背后,往往就是自然的真谛精神的精髓所在。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如是的叙述,呈现了人性的本质与内核。我们不强调文章必须要有伟大的理论支撑和宏阔的意义支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叙述之中以暗示或者曲笔的形式旁逸斜出的理论和意境,大多必然是一篇文章的价值所在质量所在。所谓有难度的写作,便是如此。好文欣赏。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6-3-28 09:4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房版用文字来捕捉一些稍纵即逝的感觉,十分精彩。这是一篇游记,但与寻常的游记完全不同,文章不太注重对景色的描写,更多的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外界投射到心所引起的所思所想。因而这样的文字非常独特,无法模仿也无法复制。这便是个人的风格吧。欣赏并学习!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3-28 11:1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好久没来拜访老师了,现在来了,居然还坐在了传说的沙发中,待细品慢读........[/quote]
问好戏笑九宫朋友,欢迎批评。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3-28 11:1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好文章,赞![/quote]
问好朋友。
作者: 木祥 时间: 2016-3-28 11:1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总是能把具象与意象结合在一起,欣赏
作者: 荒漠逸行者 时间: 2016-3-28 15:0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具有朦胧诗的意境与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的佳作,揭示人的内心对客观世界和时空的感召!
作者: 邱俊伟 时间: 2016-3-28 15:2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精彩,一直钦佩房子老师的文字,朴实、厚重、睿智、流畅。
这些没有主人的石头房子,像一个个堡垒,埋伏在巨大的山坡里。引人遐想。
握手,学习。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6-3-28 16:3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8 编辑 <br /><br />石头房子里装着时间,盛满过往,有着历史人文的悠扬回音,有缘份的人来到这里,观注,记录,回想,让自己的生命以文字符号的形式与这些元素杂糅交错,产生难以言表的艺术气息。欣赏问好。
作者: 二哥哥 时间: 2016-3-28 16:41
就像说的时间,说的永远,还有植物、雨水,还有石头。看的见的时间,摸不到的光阴,说出口的永远,一直在路上。石头部落带来的气息,有柔软有坚韧,有生命在流淌。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6-3-28 16:56
角度新奇,内蕴丰饶,让人思考的地方很多。欣赏学习房子老师的美文。问好。
作者: 伴伴 时间: 2016-3-28 22:54
房子老师的文字,总是充满哲思与人性的光辉,时空与精神的探索,人生与生命的呈现。
结合敬老师与昙花老师等老师们点评,能进一步理解房子老师的文字的精深!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6-3-28 23:01
好文章要细细来读,夜已深先踩下,明天细细学习!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3-28 23:55
一兵兄,有着显微镜的视觉,非常善于剖析文章内外的肌理。精彩,合我内心所思所想,非常佩服。
握手致意!
作者: 孙憨憨 时间: 2016-3-29 08:31
房版的文章总是新颖耐读,眼前一景一物,在他的笔下,是那么灵动,那么深邃,那么包罗万象,像一滴水映照了整个世界.学习了.
作者: 伴伴 时间: 2016-3-29 10:47
敬老师的点评好专业啊!真心敬佩!
作者: 伴伴 时间: 2016-3-29 10:47
喜欢这样的语感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6-3-29 21:33
寂寞的石头房子、伸向春天的树枝、精灵般的白槐花,以及石磨,这些具象的物事舒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内心的从容与丰盈。
学习房版佳作并问好!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6-3-29 22:03
把石头放在一个特定的舞台上,来烘托生命的疏离与亲和,当面对命运中那些抹不去的尖锐,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坚强到一个石头所不及的地步。同时我们还需要分享生活中那些柔软的情感,这些是石头所缺失的,幸而我们具备,在面对各种的喧嚣,各种的不肖的境遇时,我们有了变通的方式方法。在时间面前,石头懂得坚守,懂得恪守自己的信念。其实石头是坚强意志在物质世界的投影,是圣洁气质的垂范。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16-3-30 09:03
从现实过渡到精神,从眼前过渡到历史,从时空过渡到地域,从生活过渡到生命的内质,以石头一个点发散出众多的散点元素,这是意识流结构的精妙,更有具象的哲思透视。欣赏房子老师美文。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6-3-30 09:32
一个平常而普通的石头部落,却被房子版主刻画、描绘、打造成为一个精神殿堂——不仅仅有了思想,且给以人以思考和感悟。石头是具象,但通过房子版主的精心构筑,却有了让人回味、咀嚼的味道。
学习房子先生一如既往充裕着浓郁意识流意味的好文,问好老友!
作者: tianyuan 时间: 2016-3-30 15:56
读了加精文章,才知道好文章是什么模样!真的好,学习中!
作者: 半两金 时间: 2016-3-30 16:15
老师美文,学习了。问好。
作者: 阳光静静 时间: 2016-3-30 16:27
想象力实在丰富,具象和意象在时空里交错,如梦醒时分的梦幻般回忆。
整篇文章给了我们许多的信息,有植物、石头、阶梯、树林、道路、房子、现代化建筑群、小型规模的会议室、和一帮写文字的朋友等,让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石头房子,想象住在里面度过的时光。
拜读房版厚重精彩充满哲理的文章,阳光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6-3-30 16:41
好巧妙的构思。如果是我,肯定又要从走进那片石头部落落笔了。
作者: 朱竹 时间: 2016-3-30 21:04
我来学习房斑竹与敬斑竹文章与文论,两者并存,两者互补,两者缺一不可,两者使我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3-30 21:14
出差在外,不能上网读大家文章,请朋友们谅解!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