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侗族作家应从何努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3 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对姚瑶先生的几句坦诚但不一定正确的批评,竟引起侗人网的兴趣。邓教授不仅将姚先生的诗作、创作谈和我的意见与姚先生的回复一并发了出来,还特意撰文动员大家为推动侗族作家的创作献计献策,随后就有陆勇平先生的讨论文章登了出来。无疑,这对推动侗族文学发展有莫大的好处。我也期待着看到更多更好的讨论文章发出来。

  这并不是说我与陆先生的意见就一定是正确的,就一定是好的,姚先生也不必要就停止探索的前进步伐。一个青年作家,特别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作家,应该有一股闯劲,敢于实验,勇于创新。文学创作重在一个创字,最忌了无新意。侗族文学也必须与时俱进。

  侗族文学要出精品力作,要多培养些个大师,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必须在新世纪上中叶完成的任务。这个课题值得大家研究。那么,究竟应如何下功夫呢?我作为一个与侗族有着割舍不了的感情的苗族作家,有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但一篇小文是说不清楚的。

  归结起来,我以为还是要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这也许并无新意,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说立足民族,并不排除侗族作家能在非本民族题材上取得成功,比如柯原就写下了大量非侗族题材的诗文,而且写得很好。但是,从主体上来说,侗族作家应该挖掘自己民族文化,使其瑰丽的色彩展现在世人面前。侗族文化有非常独特之处,其特性是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谁能够用文学作品样式“复制”它、再现它、提炼它,谁便功莫大焉,谁便取得大成就。藏族作家阿来一部《尘埃落定》,凭着深厚的藏族生活底子,获得茅盾文学奖,一举成名。其实,许多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作品,也就是得益于挖掘了本民族文化宝库。1982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加西亚,其代表作《百年孤独》根据拉丁美洲血淋淋的历史事实,以对马孔多镇的建立、发展、毁灭过程的描绘,活灵活现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兴衰。瑞典文学院的评语说:“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授奖辞中说:“川端康成先生显然受到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洗礼,但同时也立足于日本古典文学对纯粹的日本传统体裁,显然加以维护和继承。川端的叙事笔调中,有一种纤巧细腻的诗意。溯其渊,盖源于11世纪日本的紫式部所描绘的那包罗万象的生活场景和风俗画面。”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作品的民族性情有独钟,得到诸如此类肯定的作家很多。从整体上来说,侗族作家要有大的成就,就应该立足本民族。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民族的许多特色在渐渐消失。民族作家有义务将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文学作品的形势记录下来。而将之记录下来,便能成为弥足珍贵的东西。

  但是,文学永远是人学,必须体现人的精神。这也就是陆勇平先生所说的:渴望读到闪烁人的精神气质光芒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川端康成,是要表彰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人没有精神便不成其为人,文学没有精神也难以立起来。因此,任何时候内容都重于形式,任何表现手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一个躯壳再美丽,如果没有血肉也只能算一具漂亮的躯壳,不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所以,放眼世界,只能借鉴世界上各种文学表现手法,研究各民族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创作经验,然后“拿来”。这一点鲁迅先生论述得十分精辟。拿来不能照搬,否则就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如果自己没有扎实的生活底子,或者不重视作品的内容和作品的精神,靠玩手法,靠堆积自己认为很好而实际只是自己凭空想象的所谓素材,这样产生的东西肯定是贫血儿,是虚胖子,是疯长的庄稼。

  令人欣喜的是,有一大批侗族作家在探挖侗族文化和侗人精神的金矿,同时他们不忘呼吸世界文学的新鲜空气。目前致力于侗族文化与人物研究、活跃于文坛、潜于文学创作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侗族作家,就有侗枫、潘年英、蔡劲松、莫俊荣等等一批人。我们能够在《神奇的鼓楼》等一批作品中,得到独特的美的享受,受到精神上的鼓舞。这是侗族作家群创作的良好的势头。

  但是这还不够,还需要侗族作家们一头扎进侗族的大山中,探挖出富矿来,以铸造侗族文学的金字塔。

2002.2.11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5-13 22:04 | 只看该作者

^_^

欢迎官舟寨朋友光临文化创新版,感谢支持.
文章厚实,脉络清晰,清风学习了.欢迎常来.
3#
发表于 2006-5-14 15:16 | 只看该作者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民族的许多特色在渐渐消失。民族作家有义务将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文学作品的形势记录下来。而将之记录下来,便能成为弥足珍贵的东西。
说的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_^

最初由 清风盈袖 发表
欢迎官舟寨朋友光临文化创新版,感谢支持.
文章厚实,脉络清晰,清风学习了.欢迎常来.


谢谢!
我老进不来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2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空月 发表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民族的许多特色在渐渐消失。民族作家有义务将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文学作品的形势记录下来。而将之记录下来,便能成为弥足珍贵的东西。
说的好!


请多批评:)
6#
发表于 2006-5-16 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回复: ^_^

最初由 官舟寨 发表
谢谢!
我老进不来的。

官舟寨朋友客气了,多多围绕企业文化创新来写,期待常来交流.
7#
发表于 2006-5-17 08:4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羡慕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18 10: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最初由 秋意浓 发表
写的真好,羡慕


这原是随意写的一封信。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3: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何启峰 发表
随意的往往就是精彩的,越是刻意的,越有一种坐坐的感觉,好!


谢何版!
请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3 06:45 , Processed in 0.05220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