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正视中国的资源短缺
[打印本页]
作者:
溪人
时间:
2006-5-22 15:11
标题:
[原创] 正视中国的资源短缺
▲正视中国的资源短缺
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人口资源危机,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中国的实情是“地大物薄”
早在2003年12月,一份被送往国务院的《矿产资源与中国经济发展》报告,就以大量事实颠覆了“地大物博”:中国油气资源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维持30年消费;到2020年,石油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70%和50%。
然而,我国不少媒体乃至教科书还习惯于自诩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这实在是对中国国情的误导,对我国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十分不利。
在中国,缺少的不仅是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缺少忧患意识。君不见,法国香水,意大利霓裳,德国汽车……发达国家的高档消费品正急忙赶往中国城市。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左右的中国,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每年在超豪华物品上消费20亿美元。
☆正视深重的资源环境矛盾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突飞猛进。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耗尽了国内的资源。中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今后的发展。专家预计,从消费总量看,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80%。
事实上,我国的国内资源再也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环境更难以支撑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能源利用率低下
最近,国有中国能源公司中海油对美国尤尼科公司收购的失败,凸显了我国对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渴求,表明我国家迅猛的工业化需要前所未有的更多能源。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许多城市和领域,能源利用率仍然十分低下。
统计资料显示,取得同样的经济增长,中国比许多经济大国要耗费更多能源。国家能源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每创造100万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能源耗费是美国的2.5倍,是欧盟的5倍,几乎是日本的9倍。
根据国家提供的统计数据,2003年每生产1个单位的钢铁,中国比美国要多耗费10%的能源。中国的空调比世界平均水平多耗能1/5,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正在大口地吞进能源。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可见,古人就认识到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然而,在中国,浪费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
中国人每年要吃月饼,但月饼包装年年翻新,一盒实际价值仅几十元的月饼,其包装材料的价值可高达百元以上。
在文具市场内看到,小到橡皮,大到书包,都在外观造型上下足了功夫,文具柜台成了玩具柜台。橡皮被制作成伞型,胶水瓶长得和可乐瓶一样,圆珠笔的顶上嵌了一个动物卡通造型。普通文具加上这些花式噱头后,身价倍涨。一个带有装饰品的圆珠笔价格在3至5元,而一支普通圆珠笔只卖1元左右。部分文具盒、尺子、铅笔、橡皮还被做成一个卡通系列,吸引学生们买齐全套。这样的系列组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诱惑较大,虽然一套系列组合的价格高达100多元,比普通文具贵了近3倍,部分家长还是会掏腰包满足子女的要求。
在多数已进入汽车社会的发达国家,经济型轿车都是家用轿车市场的主流。而我国发动机排量在1.4升以下的经济型车,只占到我国轿车销量的四分之一。因为高耗能,被巴黎市政府抵制的SUV,却成了中国车市上的明星车型。目前,汽车耗油已占到我国整个石油消费的三分之一,但不少地方政府却连连出台控制小排量汽车使用的政策,这恰恰引导的是炫耀型、挥霍型的消费观。
随着汽车迅猛进入中国家庭,个人已成为油品消费的生力军。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
专家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不仅是他们的一种生于忧患的意识,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普及课题。其实,在资源问题上过紧日子,需要改变的不但是资源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还有政府在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上的思维以及全民的教化功能。
☆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
“公务人员1天最高耗电够普通百姓用19天”。不久前,北京市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出的事实,够得上触目惊心了。不仅用电如此,在其他方面,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都绝对是耗能大户,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
“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接近全国8亿农民生活用电水平。”这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2002年我国政府机构能耗情况的统计。
如果说,在节约用电方面,家庭和企业因为考虑到成本等因素,还有一定积极性的话,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许多公共机构,因为花的是公家钱,节约用电的动力明显不足。
政府机构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这种双重身份下,政府机构也应该是节约型社会的积极实践者,节约能源的模范遵守者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带头人。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竞相实施“亮化工程”,“:形象工程”,希望以此达到宣传的效果,尤其是向外国人展示中国闪亮的现代形象。
流光溢彩的“夜上海”,其灯光工程全部开启后,电力部门测算其耗电量将达到20万千瓦,占整个城市总发电量的2%,相当于三峡电厂目前对上海的供电总量。
其实,对于中国能源短缺的实情,外国人了如指掌。你搞“亮化工程”、“形象工程”,丝毫无助于推动外资的进入。因为外资选择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的政策、环境、交通和通信等客观条件。外商知道,为了吸收外资,就是勒紧裤带,压缩国内能源消耗,地方政府也会保证外资工厂用电。相反,外商对地方政府的挥霍浪费却颇存戒心,因为他们会怀疑当地政府的执政能力而担心实施外资政策的稳定性。
☆唤醒国民的忧患意识
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珍贵的资源、能源,掌握着一份民族生息发展的“命脉”,成之毁之、爱之损之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崇尚节能,就是选择一种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生活方式,就是追寻一种绿色环保的精神品质,就是确立一条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资源,需要13亿国人同心协力、身体力行;建设节约型社会,亟须唤醒我们13亿国人的民族精神。
对中国而言,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当前这种发展模式走下去,将难以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难以解决区域分化和阶层分化的矛盾,将难以解决全球环境恶化的矛盾。我们也许是幸运的一代人,能看到未来新文明的曙光,它将彻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也许是最不幸运的一代人,因为我们可能将经历一场人与自然彻底冲撞后的劫难。
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须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必须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必须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6-5-22 16:51
一日三篇的速度够快了。谢谢支持。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6-5-23 08:00
欢迎新朋友!
文章还算可以,但引用一多,自己的东西就少。姑妄听之。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