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又见夕阳叩柴扉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3-31 22:24
标题: 又见夕阳叩柴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3 编辑 <br /><br /> 又见夕阳叩柴扉
文/一枚叶子
今年,春天的脚步不紧不慢,春风一吹就看到了黛溪河边的柳,黄中泛绿,随风飘舞了,“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正像诗中写的那样。又过了几天,就看到了远黛新绿,春山不空了。二十四节气的步子不等人,一路走到了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四月是位美人,清明,是美人眉心里的一点轻愁。
傍晚散步时,看见一个院墙很低的院落,夕阳中,一扇柴扉浅闭,柴门外,一派春阳正恋在枝头,桃李含苞小,春色已上枝,不几天就会缠绵出一树桃红李白了。走近了,柴门闻犬吠,炊烟袅袅。思绪就这样被勾回到十年前的老家。那时,我和婆婆住在乡下。
老家的小院也是这样的柴扉一扇。每根粗木棍都被磨得光滑闪亮。半掩的柴扉内外,婆婆种的凤仙花正开得欢,白的、粉的、紫红的,多姿多彩。让我想起一首写凤仙花的诗:“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这平民化,有亲和力的花儿,都开好了。只等着爱俏的人儿采来染指甲。
西厢房里,“咔嚓咔嚓”,古老的织布机发出脆亮的鸣唱。婆婆一边织布,一边咳嗽,咳嗽得厉害了,就从机上下来,歇一会儿,拿一块冰糖放进嘴里,慢慢化。据说可以止咳。见我下班回家,就不织了。一边做饭,一边和我拉呱。人老了,怀旧。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过去——婆婆年轻时是个美人,每年春天都要种花,紫茉莉、鸡冠花、大丽菊……种的最多的是凤仙花,也叫“女儿花”,婆婆叫它“指甲桃”。婆婆说,凤仙花盛开的日子,掐一些紫红色的花,放在石臼里,再放少许明矾碎屑,用臼锤轻轻捣成花泥,晚上,洗了澡,只待睡时,坐在葡萄架下,紫红的花泥伏在指甲上,绿绿的扁豆叶包了,用棉线捆扎好,只管睡去,明早起来,指甲就红了。“金凤花开色最鲜,染得佳人指头丹”,这是最古老和环保的染指甲法,无毒无害不伤身。乞巧节的晚上,还可以一边染指甲,一边在葡萄架底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每当说起这些事,婆婆脸上的皱纹就像秋天里的金丝菊,开了,每一片花瓣里却藏着一份苍凉。
公公先婆婆去了天国,为了生存,儿女们各奔东西,“谁念西风独自凉”,婆婆的孤独藏在心里,从不说。每次下班回家,我都会看到夕阳下,柴扉半掩,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婆婆立在门口,身影拉得很长。和柴扉一起,守望黄昏里归家的儿女。
后来,儿女们在城里安了家,婆婆不愿去,说不习惯。在滨州五弟家住了一月给弟媳伺候月子,在济宁四弟家住了半年,为了照顾孙子。孙子上学后就回来了,回来后,说啥也不愿去了,说那严严实实的楼门闷得慌,不如自己白墙灰瓦的小院向阳、敞亮。
那年秋天,最后一匹布织完后,婆婆就倒下了,肺癌晚期。半年后,婆婆羸弱得像一片枯干的树叶,追随了公公去……
十多年了,婆婆早已随她的凤仙花一起化作了春泥,我也搬离了老家。而她那温热的音容,却一直留在我记忆的柴扉深处。
今天,在这个叫南营的小村外,桃林深处,又见夕阳扣柴扉。婆婆,你在天国好吗?你一定不孤独了吧,因为有公公陪着。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儿女们相约去看您,还有你没见过面的孙子、孙女。
天国的春天也绿意葱茏了吧?在那里愿您也有一个带有小小柴扉、白墙灰瓦的小院,春天柳丝依依,碧桃灼灼,夏天,院内院外,层层叠叠,开满了各色的凤仙花……
作者: 邱俊伟 时间: 2016-4-1 09:0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3 编辑 <br /><br />人间最美四月天。
读罢文字,能感受到”婆婆“难于人言的孤单。
去世,有时其实更是回归。
淡淡的感伤,淡雅的文字。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6-4-1 09:1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文章很美,极具诗意。问好!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6-4-1 11:0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喜欢这个题目,有诗意,看来老师喜欢诗词,文章中间也有引用,欣赏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6-4-1 14:3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灵动的文笔,将春天描写的,具有富有曼妙的气息和生动、形象的感觉,人间生老病死,从此角度也凸显了怜惜的情怀。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1 15:5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人间最美四月天。
读罢文字,能感受到”婆婆“难于人言的孤单。
去世,有时其实更是回归。
[/quote]
谢谢邱老师的来访,我能感知到您有一颗善良的心。![](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1 15:5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文章很美,极具诗意。问好![/quote]
年年清明,今有清明,又想起了婆婆,所以在我喜欢的论坛上发一篇旧作,聊以缅怀。谢谢昙花版主的点评。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1 15:5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喜欢这个题目,有诗意,看来老师喜欢诗词,文章中间也有引用,欣赏问好。[/quote]
“老师”不敢当,我是论坛新手呢。您说对了,我看诗词妙如花,诗词看我一地瓜。![](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6-4-1 15:5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行文典雅,除了引用的诗词之外,有亮色的句子不少,回忆性的场景再现,更突出作者特定情境下的所思所感。文笔很凝练,我也喜欢这个标题。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1 15:5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灵动的文笔,将春天描写的,具有富有曼妙的气息和生动、形象的感觉,人间生老病死,从此角度也凸显了怜惜的 ...[/quote]
谢谢房子老师的点评,此文收录在已出版的散文集《黛湖清韵》里了。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1 16:0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34 编辑 <br /><br />行文典雅,除了引用的诗词之外,有亮色的句子不少,回忆性的场景再现,更突出作者特定情境下的所思所感。文 ...[/quote]
谢谢剑鸿版主的点评和鼓励,我会更加努力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6-4-1 16:07
诗意的题目很抓读者的眼球,抒写流畅唯美,文中巧借古诗抒怀寄情、使一篇缅怀的文字,有了别样的盈润。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4-2 14:20
四月景色很美,四月也同时令人感伤。对诗词的解读可以再调整的融洽一点。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6-4-2 22:06
巧借诗词构建文章的色泽与丰腴度,文章会因之习习生辉。文笔轻盈,叙述逶迤,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感谢朋友发帖交流。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6-4-2 22:06
巧借诗词构建文章的色泽与丰腴度,文章会因之习习生辉。文笔轻盈,叙述逶迤,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感谢朋友发帖交流。问好。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3 09:14
感谢肖老师的点评,问好!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3 09:15
感谢木门版主的提读,我会参考您宝贵的建议。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3 09:16
敬版主好,感谢您的点评,盼多指点。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4-3 16:17
融情与景,情景交融,的确是一篇上佳之作!
当然,文章无有完美,尽可能写好而已。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5 09:36
谢高老师鼓励,您说得对,自己写的东西,放在那儿,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再读,总会有不满意需要修改的地方。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4-5 09:36
谢高老师鼓励,您说得对,自己写的东西,放在那儿,隔一段时间拿出来,再读,总会有不满意需要修改的地方。
作者: 阳光静静 时间: 2016-6-15 21:40
一个柴门小院,门口种满了鲜花,家中的织布机,和那厨房里袅袅升起的炊烟,还有一个能干的婆婆,一群孝敬的儿女,这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好一幅美好农家生活图展示在我们眼前。
很小资的文章,拜读学习,阳光问好老师。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6-16 14:14
欢迎静静来叶子的柴门做客!永远欢迎!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