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民主与礼仪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06-7-27 19:36
标题:
[原创] 民主与礼仪
民主与礼仪
前一阵有幸听到一位教改专家的讲座,好多新锐的观点让笔者叹服和受益。或许可以说受了方家的鼓舞,这里也想斗胆就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专家讲到:我们教改的一大方面就是改革师生关系,就是应当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他举了一些国内外的例子加以证明:在西方欧美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可以完全消除师生之间的界线。校长和学生打赌,校长输了就去当众亲吻小猪的屁股,有的校长为了兑现给学生的承诺,就在雪地里爬着去上班。课上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课下拍着老师的脑袋开玩笑更是平常。还讲了我们国内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说北京的一位女教师就能很好的和自己的学生打成一片,爬成一地。这和我们传统的“师道尊严”是截然不同的。这才是理想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
赞叹之余,我也不仅多了一层疑虑。在我们的今天是不是真的应当倡导、推行、实现这种大“平等、民主”的“真正的爱”的教育师生观念?或者说,应当如何实现?现也愿斗胆做一些探询,以就教方家。
在我们民族的文化源头,就曾经有两位大家,分别对“爱”阐明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墨子提倡的是“兼爱”。我理解他所说的兼爱是相互的,是没有界线区别的。你以同样的爱爱我,我也以同样的爱爱你。他的这种说法应当与后来所说的“博爱”相似,与上文提到的老师如何爱学生,学生就怎样爱老师,师生之间应当没有尊卑差别可言的境界大致相同。
同时代的孟子就对他的说法大不以为然。甚至骂他“兼爱无父”,“禽兽”一样。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要有人的规矩。他们提倡的“仁爱”,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父”有“君父”的爱法,“臣子”有“臣子”的爱法。这是绝对不能“兼”也不能“同”的。
从后世的历史中,我们看的到,孟子的儒家仁爱占了主导地位,并且大一统了两千来年。而墨家的“兼爱”不太能显现了。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儒家之爱,反映了一种秩序,正好体现了政治的需要。它需要爱,又要爱的各安其职,这对于一个政权的治理,一个社会的安定都是有着相当作用的。而墨家的无区别的“兼爱”对一个封建政权的管理,分明就是一种挑战。(据有的水浒传研究者认为,其作者就是在传达一种“墨侠”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无政府思想)。客观上来说,儒家教义也的确起到了它对封建统治的巩固和修正作用。这比西方的宗法治社会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先抛开阶级因素不谈,我们的这个世界需要秩序吗?很明显,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都是需要的。只不过不同的社会,秩序规则有所差别而已。这种秩序反映在国家方面是一种“礼制”。在封建王朝里,君主与臣民的衣食起居、言行举止都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表面上看起来是“礼”,其实是“制”,是一种为了维护其国家得以生存发展的制度;反映在个人方面则称之为“礼貌”,讲究长幼有分,尊卑有序,讲究父慈子孝,宾主有节。能够遵守的称之为“彬彬有礼”,不能遵守的被认为“大逆不道”,这与社会的稳定有着必然联系。
社会发展到今天,好多封建礼制已经随着社会制度的灭亡也一并被打碎,这固然是一种进步。比如原来做的叫“父母官”,现在称之为“公仆”,要做“人民的儿子”。但二千年来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比如开个会要讲座次,步入会场要有先有后。谁坐中间,谁坐两边,哪个左,哪个右。还是有严明“礼制”的。在企业里做事,你若拍着老板的脑袋和他开玩笑,就算是多喝几杯也不一定有胆量做得出。试想,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只是给学生灌输“平等,民主”的思想,学生也便真的认可了这些。一旦出了校门,他们会怎样?他们会像赤着身子在荆棘里走路,遍体鳞伤,而且寸步难行。
人们喜欢用中华民族“封建社会源远,遗毒也便流长”来解释当前的好多现象,其实有时也过于绝对。不同的文化基因,不同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我们现在称自己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也是颇为自矜的一件事情。正如西方国家有“骑士精神”“绅士风度”,在我们的儒家传统里,谦谦君子如莲如玉明礼知节,不也是一道独特的风采?我们在讲“民主、平等”的时候,不能忘了礼貌,礼节,礼仪。而这里面的微妙关系有时却是一个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所不太能够掌握的,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探究并界定。
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绝不等同于不讲制度规则。我们看西方发达国家的“自由、民主”,更应当看到他们整个国家社会,更有着一套繁密的制度而相应的。看问题,不能够断章取义,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在讲现代商务礼仪时,就向我们展示了在当今的这个国际性社会里,并不是没有礼仪,而好多内容正是我们这些“礼仪之邦”的国民所不具备,所不注意学习的。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泱泱大国不能不说是个问题。他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做为一个现代企业合格的员工,最重要的就是安于职分。不要对上级的决策指手划脚,过多的强调个人的意见。各安其职,各负其责,正是一个成功的现代化企业基本要求。这个观点初看来,的确有些让讲民主的人有些寒心。但想想也是,偌大的一个高度集成统一的企业集团,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一个严格严密的制度怎么行?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严格严密的礼仪怎能行呢?
又看报纸上报道:日韩国家的学校礼仪比我们要繁复的多。上学见到老师要主动行礼问安,就是学弟学妹见到师兄师姐也鞠躬问好。是他们的文化教育落伍吗?而他们又分明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对象。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不论是西方的欧美,还是东边的日韩,他们的教育都是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我的学习只能是借鉴,而不是全盘照搬。
如果非要有一个结论性的说法的话,不妨冒然罗列几条:
一、讲民主,讲爱,不等于不讲礼仪。
二、搞文化教育,要与本民族国家的大背景相适应。不能搞一两个插件的个别升级,反道容易引起整体的不兼容。
三、 借鉴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不能出现“淮南桔”的情况,在别人那里是又大又甜的“桔”,移植了来,却成了又小又涩的“枳”。
四、 文化教育的改革着不得急。文化最是继承性的因素,没有洗脑的机器,只能慢慢来。所谓欲速则不达。
教改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有人做了勇士,一边冲锋一边呐喊。有的只呐喊看别人冲锋。更有人疑虑彷徨,也有人半路逃跑,甚至有人做了叛徒和劲敌。我是拥护教改的,也希望和相信它的成功。现在充当的角色是跟了先行者一边往前走,一边自以为善意的提个醒,“看脚下啊,小心些!”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6-7-27 20:20
标题:
回复: [原创] 民主与礼仪
[QUOTE]
最初由 yangyizhuo 发表
民主与礼仪
前一阵有幸听到一位教改专家的讲座,好多新锐的观点让笔者叹服和受益。或许可以说受了方家的鼓舞,这里也想斗胆就一些问题作一探讨。
师道尊严不存,教师低声下气,甚至动不动学生就向教师碰瓷,这就是素质教育吗?走着看,教育出一代什么人!
作者:
波澜不惊
时间:
2006-7-28 09:15
如果非要有一个结论性的说法的话,不妨冒然罗列几条:
一、讲民主,讲爱,不等于不讲礼仪。
二、搞文化教育,要与本民族国家的大背景相适应。不能搞一两个插件的个别升级,反道容易引起整体的不兼容。
三、 借鉴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不能出现“淮南桔”的情况,在别人那里是又大又甜的“桔”,移植了来,却成了又小又涩的“枳”。
四、 文化教育的改革着不得急。文化最是继承性的因素,没有洗脑的机器,只能慢慢来。所谓欲速则不达。
赞赏!
作者:
我是镇铎
时间:
2006-7-28 10:19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对那一个学者的讲课并没有理解,人家举了一些外国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为了说明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讲究诚信,教学活动应该是在一种宽松、民主的基调下进行。这篇文章对应当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一观念的批评都站不住脚,搬来孔子更是失误。
一个教师的尊严以及他所渴望的教学秩序如果只能通过所谓的礼仪来实现,那么这个教师是虚弱的。一个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必须靠自己的学识和人格,而不是其它。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