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在中财感受关瑞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7 14:43
标题: [原创] 在中财感受关瑞散文
  在中财散文版,关瑞的散文是避不开的一页。由于视角的个人化,对文字把握的力度,对经历的雕刻,使得他的散文特色鲜明。

  散文的美,除开文字的滑顺流畅、承载思想的深度广度、枝理条脉的清晰、累积而起的厚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含蓄,那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也不是“千唤不一回”的晦涩,而是拨动琴弦后徐徐的余音,国画中山群之上的空白里浅浅的一轮月。但要切切实实把握好这一点,却不容易,不到位时感觉生涩,过了又影响文章的美感。关瑞对于这种含而不露,忍而不发的写作,最为得心应手。如《风中那棵树》。关瑞不动声色地,写了一棵被风吹断枝干的树。这真是太寻常的一件事了,但他写得虎虎生气,如同一场战斗,风和树的战斗,紧张、激烈。树是弱者,它无力保护自己的儿女(树叶),也保护不了自己,甚至人也无法帮它。文中穿插着一些细节,包括关瑞自己对那棵树的感情,蒋爷对沙尘暴的看法,被风吹刮到院墙上死去的羊,临终前的外婆,这些细节好像使得文中的紧张气息得以缓解,其实却是步步紧逼,使人越来越为树的命运担心。树被风斩断了。“绝望之后的树无牵无挂,无欲无念,不再害怕,不再抗争。它在风中伫立,坚如磐石,空空如也。”但它不会这样平寂地生存,来年,它发芽了。“抚摸树干,我想起那场梦魇般令人窒息的大风,想起风中艰难挺立无助无望的树。”读到这里,我被深深感动了。关瑞写的,分明是生命中的不屈和顽强。文章的精彩,除开了文字运用的得当和描述的到位,还在于关瑞没有拨高,没有得出结论,而是平和地写了“它没有死,即使风还会来”,就嘎然而止。他的留白,恰到好处。

  散文真正的魅力,或许是其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心境界。因为它对内心的表达,是清晰、生动、实实在在的。好的散文,能一眼看出写作者的性情,无法掩饰,也无法虚拟。正是这样吧,千差万别的散文写作,到了最后,都殊途同归:欣赏的,是写作者的文笔;品味的,是文章中的风骨;触及的,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私人感受。关瑞的一些文章,能把这三点立体统一起来。如《沙尘暴》。写这篇文章时,关瑞是平静的,他一个字都不提环保,他写的是等春天的雨,结果等来了一场沙尘暴。写对春天的雨的向往时,他温情脉脉,字里行间尽是柔情。对沙尘暴,他也没有愤慨,而是无奈地接纳了,虽然有人因它死亡。这篇文章,对于没有见过沙尘暴的人,如我,有很强的冲击力。它其实是再现一种情景,让人真切地感受沙尘暴巨大的力量,和人类面对它时的无能为力。这一段很长,也很压抑。然后他写到母亲,不停地擦拭着那些无孔不入的沙土的母亲,写她的无奈和隐忍,以及被沙尘折磨的肺。面对这一切,他没有抱怨,一个字也没有,甚至连这意思都没有,他只是说:“我递给她一杯水,咳嗽慢慢减缓下来。那些水咽下去,一定先抚慰着细微的沙尘。它们或许比母亲更需要水,水会让它们安静下来,温顺下来”,而且,他竟然连同了那些不请自来的黄沙们,一同去向往一场春雨:“因为缺水,它们被风张扬而起,四处游荡。如果一场春雨适时落下,它们将在鲜嫩的草叶中间安顿自己飘荡的灵魂。”由此表达了内心的坚韧和刚强以及乐观的生存态度。

  关瑞擅长把现在和过往串连起来烘烤成一个整体,喜欢把万事万物扯入文中渲染情绪,尤其把它拟人化为他的写法运用得游刃有余,这一点,在苍凉、雄浑、情绪饱满的《没有根,也不会落地》中,尤为突出——风残忍:“那村庄是不是也像眼前的这截骨头,被风搬运来的沙漠掩埋,然后又被风挖出来,失去了所有的水分,只剩下一个骨头般疏松的躯壳。”无情:“生命却从此颇多无奈和疼痛,甚至随风而去,在风中化为尘埃。”狡猾:“它不过是在进入城市之前,被树告诫,被河洗刷,换了一副乖顺的模样而已。穿过城市,它就迫不及待恢复了本来的样子”。

  关瑞语言的美,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文字极具韵律,又简约,大气,而且细腻:“银色的针穿过记忆的肉体,欣喜,歌唱,或者水花四溅的奔跑,都已在之后更宽的裂口上随风而逝,只有内心的忧伤如密密麻麻的针脚,日益清晰。”、“春天的桃花和梨花已经败落,树木被雨染绿,大片的草地隔着玻璃窗纷呈着宁静的心事和沉郁的时光。忧伤的少年四处游走,近了,又远了。他在他的没有答案的浓重的雨色中把所有的疑问挂满饱满欲滴的枝头,他一路溅起传说里谜一样的水花,近了,又远了”(《一个人的游走》。
   
  但并不是说,关瑞的散文就挑不出毛病了。有一篇过于冗长,有一篇情感直露了些,不过这都是玉上微瑕。而且值得说明的是,当我决定写自己对关瑞散文的看法时,没有打开保存在机子硬盘中的《清明》,也没有去寻找曾使我惊艳的《高处的灿烂》,而是随手挑了几篇文章。这也许不能反映出关瑞文章的水平,但我想,这或许是对作者真正的尊重,也是作者文章整体水平的真实表达。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7-6-7 14:53
作为版主既要创作又要评论,既给人做示范,又指点人走路。这一点春夜听雨的版主们都做得很好。


   感谢雨夜版主的解读,很受启发喔!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7-6-7 15:46
昙花斑斑对关瑞朋友散文的感受颇为逼真也颇为深刻。
欣赏。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7-6-7 17:45
   对关瑞的散文有深刻的体悟、准确的把握、独特的阐释。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7-6-7 18:00
颇有特色的评论,好!我们将向管理层推荐此文!
作者: 仰望或者倾听    时间: 2007-6-7 19:16
多么有益的交流。
也一直学习着关瑞的文章。
作者: 尧阳    时间: 2007-6-7 20:17
这样更有益学习,对论坛更有益,批评与自我批评,看来不仅仅表现在工作中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7-6-7 20:27
喜欢关瑞兄的文字,写的到很位,欣赏了。
作者: 高风香    时间: 2007-6-7 20:45
欣赏的,是写作者的文笔;品味的,是文章中的风骨;触及的,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私人感受。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7-6-7 20:45
感谢昙花斑斑。
对于关瑞的散文,我个人陶醉于他不动声色的叙述,还没有体会辨析成文的能力,一直引为憾事。昙花此文弥补了遗憾。
我谢谢你,我想关瑞也会感谢有人如此细读他的文章。
作者: 高风香    时间: 2007-6-7 20:46
这样深入走进一个人的文字,触摸一个人的灵魂,真的让人钦佩!
作者: 一水    时间: 2007-6-7 20:50
好评,问好雨夜。
作者: 凌云昕    时间: 2007-6-7 20:55
散文的美,除开文字的滑顺流畅、承载思想的深度广度、枝理条脉的清晰、累积而起的厚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含蓄。
说得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7-6-7 23:23
感动!很好的评论,使关瑞的文章特点更加突出,深入人心!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7-6-8 06:19
关瑞是可以用两只手写作的,文笔功力自然高人一筹。点评到位,欣赏!
作者: 江雪榆子    时间: 2007-6-8 06:36
关老师好文笔,昙花斑竹点评的好精彩,问好!
作者: 关瑞    时间: 2007-6-8 08:18
十分感谢昙花斑竹行文对我习作所做的分析和点评,握手。
拜读此文,一方面为你深刻而高超的评析水平折服;一方面深感汗颜,觉得自己习作尚欠成熟,远在你的评析之下;再一方面,从你的文章里,我寻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由于阅历经验和学识修养的局限,我在写作练习过程中,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而你的评析,充满理性的思辨和逻辑分析,这让我回过头来重新看自己的习作,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和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我的帮助很大,再次感谢。
也感谢各位朋友对我的一贯关注和热情鼓励。在春夜听雨这个干净、纯粹、纯朴的花园里,让我们大家一起互相学习,多多交流,共同提高。同时,也恳请各位能对我的习作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张燕    时间: 2007-6-8 11:29
点评真是到位!透过昙花斑斑的点评来学习学习关瑞文章。
作者: 关瑞    时间: 2007-6-8 11:55
已收藏此文。
作者: 何永飞    时间: 2007-6-8 20:48
评得很有深度,学习。问好昙花姐!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7-6-9 06:34
欣赏的,是写作者的文笔;品味的,是文章中的风骨;触及的,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私人感受。
关老师的文章写的好,昙花版主的评论跟出彩!学习!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1 15:52
最初由 吕永红 发表
作为版主既要创作又要评论,既给人做示范,又指点人走路。这一点春夜听雨的版主们都做得很好。


   感谢雨夜版主的解读,很受启发喔!


谢谢吕永红:)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7-6-11 15:55
这篇打印下来后反复读了几遍,看来昙花姐对于关瑞是十分关注的,解读很到位。关瑞的文章的确有了自己的个性色彩。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2 09:09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昙花斑斑对关瑞朋友散文的感受颇为逼真也颇为深刻。
欣赏。


谢谢房版。:)
作者: 潇湘珍珠    时间: 2007-6-12 10:22
关老师的文章好,昙花版主妹妹的评析好。

另:我根据妹妹的意见,对《玉娥婶子》进行了一些修改,索兴删了有关玉娥婶子和叔婆关系得到改善的那几小节,请妹妹再瞧瞧,是不是要好一点。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39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对关瑞的散文有深刻的体悟、准确的把握、独特的阐释。


谢谢跃农。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39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颇有特色的评论,好!我们将向管理层推荐此文!


谢敬版。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0
最初由 仰望或者倾听 发表
多么有益的交流。
也一直学习着关瑞的文章。


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0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喜欢关瑞兄的文字,写的到很位,欣赏了。


谢若荷。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0
最初由 高风香 发表
欣赏的,是写作者的文笔;品味的,是文章中的风骨;触及的,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私人感受。


多谢。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1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感谢昙花斑斑。
对于关瑞的散文,我个人陶醉于他不动声色的叙述,还没有体会辨析成文的能力,一直引为憾事。昙花此文弥补了遗憾。
我谢谢你,我想关瑞也会感谢有人如此细读他的文章。


呵呵,小龙女怎么这样说呀。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1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好评,问好雨夜。


一水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2
最初由 凌云昕 发表
散文的美,除开文字的滑顺流畅、承载思想的深度广度、枝理条脉的清晰、累积而起的厚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它的含蓄。
说得好。。


谢读帖:)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2
最初由 川媚 发表
感动!很好的评论,使关瑞的文章特点更加突出,深入人心!


多谢。:)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3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关瑞是可以用两只手写作的,文笔功力自然高人一筹。点评到位,欣赏!


呵,两只手写作,什么意思呀?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3
最初由 江雪榆子 发表
关老师好文笔,昙花斑竹点评的好精彩,问好!


江雪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3
最初由 关瑞 发表
十分感谢昙花斑竹行文对我习作所做的分析和点评,握手。
拜读此文,一方面为你深刻而高超的评析水平折服;一方面深感汗颜,觉得自己习作尚欠成熟,远在你的评析之下;再一方面,从你的文章里,我寻到了自己以后努力...


呵,太客气了。
说得不对之处还请见谅。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4
最初由 张燕 发表
点评真是到位!透过昙花斑斑的点评来学习学习关瑞文章。


谢张燕:)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4
最初由 关瑞 发表
已收藏此文。


多谢。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4
最初由 何永飞 发表
评得很有深度,学习。问好昙花姐!


永飞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5
最初由 寂寞沙洲 发表
欣赏的,是写作者的文笔;品味的,是文章中的风骨;触及的,是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私人感受。
关老师的文章写的好,昙花版主的评论跟出彩!学习!


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5
最初由 吴安臣 发表
这篇打印下来后反复读了几遍,看来昙花姐对于关瑞是十分关注的,解读很到位。关瑞的文章的确有了自己的个性色彩。


呵呵。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7-6-15 09:46
最初由 潇湘珍珠 发表
关老师的文章好,昙花版主妹妹的评析好。

另:我根据妹妹的意见,对《玉娥婶子》进行了一些修改,索兴删了有关玉娥婶子和叔婆关系得到改善的那几小节,请妹妹再瞧瞧,是不是要好一点。


呵,姐姐,欣赏你的写作态度。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7-6-15 16:44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呵,两只手写作,什么意思呀?
就是他既能用意识流写作,也会用白描写作,有两套手法。房版也有这套功夫。
作者: 雨林儿    时间: 2007-6-15 17:36
值得学习的好文,关瑞的文章,反复读之,受益不尽!
作者: 周香军    时间: 2007-6-16 13:04
读完 雨夜昙花斑竹的文字
受益颇深 拜读学习  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