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不能不看的原创] 从冬天到秋天的葬礼(外两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0 13:24
标题: [不能不看的原创] 从冬天到秋天的葬礼(外两篇) 
       从冬天到秋天的葬礼
  
  从冬天到秋天,我参加了两次葬礼。
  
  白雪飘飘的季节,埋葬了一个朋友;落叶萧萧的时候,又埋葬了一个朋友。
  
  心很冷。心里装满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悲凉。那些日子,我总是梦见她们,仿佛只是两个模糊的影子,都站在月光下,披着淡蓝色的纱巾,那一角被风吹起来,飘呀飘的……
  
  朋友很年轻,两人都只有三十多岁,女人的这个年龄,叫人想起一条刚刚流进平原的小河,清澈透明,波澜不兴。她们的岸上长满了青艾和蓝堇,开放着成熟的百合与兰花。河水静静地流淌,岸边总有着那么多的美丽风景,那么多的等待盼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生命的长河会突然干涸,等我们仔细眺望那个源头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的青山依旧,只是最初的冰川雪谷早已不复存在,河岸在风雨中坍塌,水流经过的地方唯剩乱石枯草,还有凄冷的落照,缤纷的落英。
  
  这样看来,生命对于她们,根本就不会产生河流的比喻意义。她们的一生,仅仅是依附在枝头的两颗露珠,被风一吹,就散了,就干了,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汤蕙兰。杨金花。两个很普通的女子。

  她们死了,一个死于白血病,一个死于肌无力,都是绝症。好象冥冥中的死神握着一个圈套,随意扔过来,就套在了她们的头上,所谓劫数,所谓宿命,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其实,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她们,但门掩黄昏,独自面对稿纸的时候,又觉得无话可说。心情太沉重,也太悲凉。仿佛是墨水里有血液的浓度,滞涩而凝重,怎么也画不出她们生命的轨迹。
  
  就她们两人来说,三十多年的岁月,有幸福,有痛苦,有欢乐,有惆怅,可以浓缩成一部精彩的小说。所不同的是,杨君生前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幸福温馨,虽然久卧病榻,窗台上的那一盆金针菊依旧开得灿烂,花朵美丽,叶片肥硕,再加上丈夫的呵护,女儿的关爱,这一切似乎都向她昭示着生的希望。而汤君则是另一种情景,她患病期间,家庭就破碎了,先是离婚,恩爱夫妻对簿公堂,接着丈夫远走新疆,暴死异乡。从此后,她就坐在轮椅上,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月圆月缺,抬头是凄凉,低头是落寞,情丝尚未了断,梦已成为碎片,如落红飞雪,漫天飘扬。
  
  杨君和汤君死了。在这个偏远的山城里,她俩的死很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议论的焦点不是她们生前的工作、生活,而是她们的为人处世。盖棺论定之后,人的品行便有了真实的价值。但论者谈及的往往是美丽的鸡毛,闻者得到的也仅仅是琐碎的蒜皮。死去的人已默然不语,人间的是是非非,再也不可能波及到她们的心灵。
  
  作为朋友,我对汤杨二君有比较多的了解。譬如汤蕙兰的朴实、节俭,芝兰蕙心般的温柔;譬如杨金花的坚毅、执着,银杏一样的高洁。她们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喜欢舞文弄墨,写点豆腐块似的诗歌和散文,虽然引不起任何轰动,但也可聊以自慰,用优美的文字温暖自己的心灵。我在山城里工作,曾听许多人夸耀她们是“才女”,是真情假意姑且不论,就“才女”二字,也可看出她们的与众不同。在我看来,汤君和杨君是善于跟自己灵魂对话的女人,生活在尘世,她们总是把文字当成是蓝天的云朵和星群,试图通过它们引领自己飘升或飞翔起来,在俯视的过程中,让灵魂获得更高意义上的快乐与幸福。正因为如此,她们忘却了肉体的存在,死神也就在那里布下了深深的陷阱。

  我从来没有在乎过她们所谓的“文学才气”,二十一时代,文学早已边缘化,如同沦落在尘埃中的花朵,寒碜得灰头土脑,即使是文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也很难叫人侧目,遑论那些偷偷摸摸写豆腐块文章的文学青年。记忆中,水清木华般浮现的,是她们那温婉可人的情致。先说汤君吧,在未染沉疾之前,每逢黄昏来临,就偎依在爱人的身旁,在山城的街道上悠闲地散步。四季里,好象都要穿一件银白色的风衣,围一条湖蓝色的纱巾,自己的手放在爱人的衣兜里,边走边看远处的青山夕阳,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红晕。而杨君呢,丈夫当老板,她只能忙里忙外,我们每次聚会,她总要给爱人打一个长长的电话,或者跟女儿唠叨,笑声不断,仿佛是,那个小巧的“精灵通”里,就装着她的家,装着她美好的人生。谁说的,女人都是植物,像青艾,像蓝堇,像木棉花,只要低下头去看,在尘世间,是她们的青枝绿叶构成了童话,也给生活带来了诗意。男人的心并不需要她们的文学,受滋润的,应该是她们点点滴滴的温情啊!
  
  我的两个朋友死了,一个死于冬天,一个死于秋天。
  
  杨君的葬礼热闹排场,花圈花篮,大车小车,达官贵人,朋友同学,什么都有了,可以说哀荣备至。最揪心的是汤君的葬礼,去的人少,颇为冷寂凄凉。她生前已经离婚,后事只能有娘家操办,父母又都是农民,除了老实本分外,一无所长。在灵堂前,我最先看到的是一棵山查树,她十二岁的儿子就跪在那里,用丧棍不停地拨拉着地下的落叶,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悲哀,他才十二岁,蒲公英般的年龄就失去了父母,也许若干年以后,他就会从记忆的深处打捞出这个秋天的某些细节和片段,然后再痛哭一场,那时候的想念肯定会让他心碎。汤君的妈妈已经年近古稀,白发如雪的亲娘伏在灵前,不是哭,而是哽咽,泪流长河,打湿了衣襟,也淹没了她平静安详的黄昏岁月。她逢人就说,她应该死去,换下心肝宝贝的女儿。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情此景,叫来参加葬礼的朋友心如刀绞,肝肠寸断。
  
  我们都希望每天能体会到春日的温暖,好让生命蓄足元气,走完漫长的人生。总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生命中的西风落雪,但正如时间不能省略,死亡是每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所幸的是我还活着,贫穷也罢,潦倒也罢,只要活着,就能看到蓝天白云,就能感觉出蝴蝶蜜蜂飞翔的自由和幸福。  
 
  我的两个朋友死了。一个被白雪收殓,一个被红叶埋葬。



      2.苍老时,我依旧凝望那条河流
  
  没有人知道马营河的名字。在河西走廊,那样的河太多了,它们大多发源于祁连山,流经草地丘陵、村庄城镇,消失在茫茫的荒野戈壁之中。河水流过的地方,没有帆影,听不到渔歌,岸上的景物,似乎永远只是胡杨梭梭,西风白云,或者是古铜色的落日,或者是如梦的残月,在河流的尽头渲染着一种亘古的苍凉与悲壮,做一番无望的守候。平静、散漫、柔和、干净的浪花涟漪,命中注定无法走向大海,所谓内陆河,它的前生今世本来就是一个悲凉的宿命。
  
  马营河属于黑河水系,从历史上看,那条很朴素的小河曾经养育了辉煌一时的军马场。如果追溯到汉朝之前,匈奴、月氏等北方少数民族也曾在这条并不宽阔的河岸边繁衍生息,遥想当年,他们逐水而居,盘马弯弓的生活,或许会留下许多浪漫、自由的牧歌诗篇,但这些都成了迷茫的烟云,没有信史的年代,游牧民族的生活足迹,尽付阙如,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想象与猜测。一条河,以怎样的方式书写和记录历史,千载之下,谁也无法考证了。惟有能证明的是,祁连山依旧,年年的白雪压顶,年年的云飞云扬,还有马营河畔的芨芨草、白杨树,在瑟瑟的西风中摇曳,述说亿万斯年的岁月沧桑。
  
  对一个生命而言,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抵达历史的彼岸。诗人于坚说,心灵的阳光照亮的只是河流的表象。我的故乡离马营河很近,童年时,河流给我的印象是那蓝宝石般清澈的水,水边星星一样盛开的野菊花,总是看到野兔、雪狐、猫头鹰之类的飞禽走兽在岸边逗留,照着自己或漂亮或丑陋的影子。最常见的是一个牧羊的女子,她把羊赶进河滩里,然后就坐在绿油油的草甸子上,吹口哨,唱山歌,有时候,什么也不做,就那样痴痴地做着,看她的羊儿吃草、睡觉、撒欢。还有一个流浪汉,在河边的土崖上挖了个窑洞,昼出夜息,像一只忙碌的蚂蚁。军马场的三四个姑娘,每天黄昏都要沿着河岸散步,采一些粉团花与狗牙草,戴在黑油油的发辫上,让风吹得摇摇晃晃,那样子叫人想起从明代或清代穿越时空隧道出落至今的山野村女。
  
  马营河忠实地记录着故乡的一切。它像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些平凡、琐屑、散淡、混乱的生活场景。某个夜晚,有一对情人走进了河滩的白杨树林,枕着隐隐的浪花涛声,完成了一个凄美甜蜜的爱情故事。某个黎明,一个老人离开了人世,几十个汉子抬着棺材,把他埋进了河坡上的黄土地,他什么也没有留下,漫长的人生最后变成了几朵红红绿绿的纸花,被运送灵柩的子孙抛进河水,很快就消失了。那个时候,我和读中学的伙伴,每天都要从河边走过,呆在河滩的树林中,根据村人提供的线索,寻找那对情侣留下的痕迹,但除了茂密的冰草、大片的马兰花之外,连一根发丝也没有找到。更多的日子里,我们是偷偷地躲在河边的芨芨草丛里,传阅一本叫《性知识手册》的科普读物。印象中,那本书的封面是天蓝色的,画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有几株芦苇,两个男女靠在一起,手里各拿着一朵洁白的芦花。那年月,性还是一个禁区,设计封页的人一定把性跟水结合了起来,在我们的内心中,那所谓的肮脏和丑恶,的确还是谁边的蒹葭芦花,摇曳着诱惑,摇曳着神秘。
  
  但实际上,我们什么也没有读到。读到的依旧是清淋淋的河水以及水中的云朵、蓝天的倒影。脱掉衣服,把黑紫的肉体平放在水波里,让小狗鱼和蝌蚪在光溜溜的肚皮上爬来爬去,痒痒得大声喊叫。偶尔也会有女性从那个独木桥上走过来,看见我们,也只是笑笑,或者拣起一土坷拉扔过来,嗔骂道:坏小子,当心鱼把鸡鸡给叼走啦。然后就袅娜着身子,走过河去了。河水平静地流着,流着天,流着地,流着山,流着人,我们的少年时光就这样随着马营河流走了。现在想起来,可能觉得有几分空茫,有几分萧索,一切都显得无序,充满悬念,支离破碎,但一切又是那么纯洁、原初、自然、干净。
  
  记忆深处,马营河总是与乡村的苦难生活结合在一起的。那些离河很远的村民,几乎每天都要赶着毛驴,到河里驮水。干旱的季节,一瓢水就能救活一棵麦子和豌豆,也给他们的生存带来了希望。一个山民一生都无法痛快的洗一回澡,临死,梦里还装着马营河的波涛。磨坊是很多。王家磨。屈家磨。陈家磨。但那些破旧简陋的房子里,很少看见有人的影子,一斗小麦倒在磨盘上,巨大的石磨缓缓转动起来,吱吱呀呀的声音,在空荡荡的磨坊里回响,仿佛是吟唱一首苍凉沉重的歌谣……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走进了一个小城,这里也有从祁连山发源的季节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条河已经没有了清澈和宁静。我从故乡带来的对河流的影象开始一点一点碎落。每当我走过河的两岸,游移于目光中的不再是绿树、花朵、天光,云影,而是塑料袋、纸屑、避孕套、黑色的油污,好象是生活的暗伤,漂游在时间之上。没有了洁净,没有了纯朴,没有了原色,河流还能叫做母亲吗?
  
  河流应该是人类心灵的归宿。我相信,当自己老了的时候,会依然眺望故乡的河,用干净的眸子凝视那一脉清流。




            3.苍茫

  星空邈远浩荡。
  
  从西伯里亚和蒙古高原刮来的风打着呼啸,吹埙般掠过凉州大地。星月低垂,迷蒙的夜色里,芨芨草挑着白色的霜花,摇摇晃晃,犹如一群武士的幽灵,默默凭吊逝去的岁月。我走下车来,把简单的行囊整理了一下。一个破旧的旅行包,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还有几本书和日记,都静静地躺在公路的旁边,等我带着它们穿越河西走廊。

  凉州是河西走廊的第一站,我必须要走一走。少年时就心仪那个神秘的地方,梦里萦回着凉州的山河大地。记得历史老师说过一句话:凉州为汉武帝所置,古城历史悠久,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而我,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去揣摩遥远的时代风云和典故人物。想象中,霍去病与班超,依然坐在凉州的酒肆里饮酒,舞伎歌女的长袖,扶拭着乡愁,也平添着豪气。刀剑杖节倚在雕花的窗口,挑起晓风残月,炫耀着一个王朝的气象。到了三国,一代枭雄马腾马超于此地练兵习武,朝跨紫骝,暮射天狼,踏起万丈尘烟。最潇洒的当属李益岑参他们,月夜里登临凉州城头,弹一把琵琶,吟一首盛唐时的千古绝唱。朋友告诉我,凉州还有文庙与海藏寺,有雷台与天梯山,都藏着神秘的文化,都流传着神奇的传说故事,这一次,我也该去看一下吧。
  
  肚子饿了,买了几块烧饼,一瓶啤酒,坐在一棵槐树下吃喝起来。啤酒瓶的商标上显赫地写着“西凉”二字,我喝了一口,感觉到清醇爽口,确有西部风味。抬眼望过去,街心公园里灯火灿烂,许多人在那里翩翩起舞。有个盲人却拉着二胡,听得出来是走西口的调子,凄凉如凉州的秋雨落叶。人的感觉总是在落寞孤独的环境中走得更远。也许,此时此刻,那把二胡倾诉的是想念亲人、盼望回家的愁绪。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看不见的落雪,覆盖着理想和希望。我蓦然清醒过来,这是二十一世纪了,凉州的琵琶曲,凉州的胡旋舞,早已随流水落花消逝得无影无踪。喧嚣的市尘中,再也找不到一个为瞎子艺人取暖的红泥火炉。
  
  这一夜,我住在一家农民开的旅店里。房子很破旧,一只沙枣般大小的蜘蛛悬挂在屋顶上,慢悠悠地扯着丝,像是用网络打捞陈年旧事。同屋还住着三个宁夏回民,是贩羊皮的商人,身上斜挂着嵌有铜钉的腰刀。他们在地上走来走去,好象争论着《古来经》里的什么故事。突然停电了。屋子里变得一片漆黑。店主人用凉州话骂着谁。又来了一个女子,五六十岁样子穿着玄衣玄裤,头发梳成个圆圆的抓髻,很有节奏的摇晃着。几个回回商人买来了蜡烛,点亮后开始读经,声音忽高忽低,像在唱诗。过一会儿又相继伏在墙角,以头抵地,默默祈祷起来。那女子则为他们准备了一大盆清水,等待那个仪式结束后洗手净身。黑夜茫茫,烛光摇摇,那场景恍惚让我置身于一个渺远的朝代。西域回鹘,波斯巫女,肃穆的诵经声,神秘的跳绳舞,还有一个落魄文人,几卷发黄的诗书,这一切都汇聚在古凉州的一个驿站,而门外的西风古道上,正飘荡着筚篥苍凉的呜咽,远行的商贾正赶着驼队,缓缓前进。
  
  凉州的秋雨迷迷蒙蒙地落着。秋雨里有白杨橙黄的叶子飘旋舞蹈。瑟瑟的风,漫漫的雾,扑在人的身上,有一种寒心透骨的冰凉。这里的朋友告诉我,凉州的梦僧雨要下个十来八天
才能停住。是僧人在梦里寻找雨花,还是秋雨做梦看见了彳亍而行的僧人?梦僧雨,一个似真似幻的名字,叫我记住了凉州的秋天。
  
  雨中去了雷台。那地方曾出土过著名的“马踏飞燕”,一尊青铜雕塑,从沉沉的黑暗中驮起了汉朝的星空。雨慢悠悠地飘着,一棵巨大的古槐摇落漫天红叶。游人不多,一对恋人偎依在一起,斜靠着那棵树,要我帮他们找一张像。我蹲下去,透过照相机的视窗为他们寻找合适的焦距,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后面正好是一段古老的墙壁,一群紫燕飞来飞去。摁下快门的那一刻,古旧的残垣断壁与青春灿烂的两张面孔就定格在一起了。转身去了那个墓道,看见两边的耳室里画着壁画,大多是佛经里的人物,有几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侍女,面容已经被岁月侵蚀脱落,漶漫不清,但裙感裾依旧飞扬,似乎要带出汉代的清风朗月。《武威史话》中载,雷台是一王妃的墓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也不知道,那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会不不会悄悄走出来,化做一滴秋雨或红叶,落上我的肩膀?
  
  凉州博物馆清净幽雅,站在大院里,就连风雨的呼啸也变得格外轻柔。房顶上盘旋着一群蓝翎鸽,呢喃咕咕的叫声能把人带进一个悠远的梦境。两个工作人员坐在那里织毛衣,一副似睡非睡的样子。这里是堆积时光的长廊,我走的很慢,脚步放得很轻。从摆放在橱窗里的石器、陶罐陶碗,到青铜钟鼎以及形态各异的菩萨雕塑,我都一一看过去。陶器里的人间烟火,钟鼎上的鬼神迷雾,菩萨微笑中的佛光禅影,使我经历了三个不同的世界。我把目光停留在几片木简上。那已经朽烂的简牍上面,文字早变成了黑色斑点,是地契文书?还是将军手谕?猜不出来了,但我更愿把它想象成戍边战士的家书。年年边关,尘暗貂裘,梦断黄沙;年年大雁南飞,乡思如丝如缕,他们定会给远方的亲人捎一封信的呀!
  
  秋风萧瑟,凉州的雨还在飘,叶还在落。
  
  我又开始出发了。从凉州到张掖,要经过永昌。汽车没有停,透过车窗的玻璃,我发现狭窄的街道的九月菊和八角梅在霜风里摇曳,宛若灯盏的花朵给这个荒凉的古镇带来了些许的温暖。我曾在一个叫“地理大发现”的电视节目里认识了这个城市。它最古老的名字应该称作骊靳,其历史渊源与罗马帝国有关。大概是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恺撒大帝派出一支远征军跟匈奴联合作战,失败后再也没有回到罗马,而永昌便成了他们永远的故乡。一个种族,一脉血亲,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欧罗巴人如今是否还有后代?汽车一闪而过,但我思绪却一直飘向远古,飘向那洒满阳光的蔚蓝色的爱琴海。




仅用于交流,大家指点啊, 欢迎到甘肃民乐来做客!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0 13:34
欢迎版主加精鼓励,不混稿费的,指出瑕疵即可!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0 16:17
来读读呀,就是长了些,放假了,再没时间贴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7-7-20 16:46
比较而言,更喜欢第一个。彰显笔力的文字!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0 16:59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比较而言,更喜欢第一个。彰显笔力的文字!


谢您的鼓励,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7-7-20 18:22
文笔扎实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确实不错.相较而言,第二篇写得稍微弱了一点.问好!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7-7-20 19:24
读过,很遗憾那两个朋友的芳华早逝,很敬佩你的优美文笔。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0 21:03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文笔扎实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确实不错.相较而言,第二篇写得稍微弱了一点.问好!



敬老师,麻烦您了,啥时到了成都,和您喝个够!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0 21:04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读过,很遗憾那两个朋友的芳华早逝,很敬佩你的优美文笔。



两个女子很有写作才华,可惜岁月不留人,谢若荷理解!
作者: 怡兰若雾___A    时间: 2007-7-20 21:34
故乡的那条河一直就在游子的心里流淌着。读你的文字,像是回到了故乡,清凉的河水漫过思绪,故乡的一滴一点便浮出心底。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1 08:39
最初由 怡兰若雾___A 发表
故乡的那条河一直就在游子的心里流淌着。读你的文字,像是回到了故乡,清凉的河水漫过思绪,故乡的一滴一点便浮出心底。




我的QQ:616804820
作者: 杨林海    时间: 2007-7-22 08:52
第一篇确实是很不错的文章,有张力,有情感,不虚情假意。建议斑竹给于加精鼓励。
作者: 堂珂    时间: 2007-7-22 10:37
首篇有点《诗经》绕匝三圈的味道,很有意味,学习!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4 10:41
最初由 杨林海 发表
第一篇确实是很不错的文章,有张力,有情感,不虚情假意。建议斑竹给于加精鼓励。



谢林海理解,问好!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4 10:42
最初由 堂珂 发表
首篇有点《诗经》绕匝三圈的味道,很有意味,学习!


谢堂珂,你的表演是对我的最大鼓励!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7-7-24 11:35
最初由 洪水河畔 发表
敬老师,麻烦您了,啥时到了成都,和您喝个够!

欢迎欢迎,一醉方休,哈哈~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4 11:56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欢迎欢迎,一醉方休,哈哈~



去了也,明年,敬佩敬版主的为文为人!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5 09:25
最初由 怡兰若雾___A 发表
故乡的那条河一直就在游子的心里流淌着。读你的文字,像是回到了故乡,清凉的河水漫过思绪,故乡的一滴一点便浮出心底。



最近咋不来了?问好!
作者: 蝶舞霓裳    时间: 2007-7-25 09:49
心很冷。心里装满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悲凉。那些日子,我总是梦见她们,仿佛只是两个模糊的影子,都站在月光下,披着淡蓝色的纱巾,那一角被风吹起来,飘呀飘的……
秋风萧瑟,凉州的雨还在飘,叶还在落。


我喜欢你的文字,更喜欢你的这种感觉.读着很舒服,让我有一种想溶入其中的欲望.其实我很少能认真的读完一篇文章.因为我不懂,更无力吸收.但这次我做到了.
加油!虽然我没有浅力,但我相信我的眼光.永远支持你朋友!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7-7-25 10:08
深谢你的鼓励,蝶舞霓裳会强大的,相信!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7-7-25 14:24
你的东东真多,累死了,来喝杯茶!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10-2-20 19:04
哈哈哈哈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