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范进的“变身”时间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07-9-1 10:02
标题:
[原创] 范进的“变身”时间
范进“变身”的时间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多次选入了《儒林外史》的一段,编者取名“范进中举”。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讲过几遍。大多时候照本宣科,“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采取对比手法,精彩的描写,刻画了生动的形象……”昨日再次当堂讲起,突然斗胆想提及一个问题,于大家探讨。
“范进中举”一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段落。范进中举前,生活极度潦倒,毫无社会地位及个人尊严。――范进中举,喜极发疯。――范进中举后,有人赠银赠房,人们百般恭维,生活一步登天。
很明显,范进的所有天翻地覆般的改变,都是因为“中举”这个转折点。作者的意图也就在这里:中举就是读书人从地狱到天堂的奇妙跳板!也像是从普通人“变身”成超人奥特曼的法宝。
我的问题是,这个转折的时间,对于范进而言,是不是太快了些。对于周围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报贴已经明白无误的挂了起来,确确实实是一个崭新的“范老爷”就在这茅草棚里诞生了。周围人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是“有章可循”的!很容易拿出平日里对待“老爷”的本领来对待范进。――“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听得斋公们说:‘打了天上的星宿,□王就要捉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人们心理上的转变,主要是源于一个社会环境的问题。所以说,周围邻居对范进的转变,尤其是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转变,都是可以理解的!
唯独范进在自己的历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供他遵循!他转变的好像快的太突然,突然的不好理解了。
在课文节选之前,《儒林外史》中范进第一次出场:
――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气候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著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看范进当时处境,想他已经五十四岁的年纪,三十多年的考试落榜的经历。我们应当不难猜到范进的整个心理素质已经被打击到了一个什么地步。从课文中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他中举前开口就骂得狗血喷头,也能见一斑。而这时的范进对待胡屠户的无理恶骂,表现的是“唯唯连声”,几乎没有了半点血性和羞耻心理。
奇怪的是,怎么一中举“刹时间”他就能一下子脱胎换骨变了另外的一个人了?社会环境的改变的确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但确实太快了。所谓的判若两人,是说好象成了两个人的样子,但毕竟还是一个人。作文章要保证一个人物形象的整体一致,性情过渡的合理。
范进的喜极而疯是个重要的桥段,让他从昏迷到发疯再到被打的清醒,是他角色转换的必备条件。转换了以后的范进也应当对新角色有一段的适应期才让读者感到舒服。比如,――清醒后(范进)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这个心理描写我觉得很有必要。但在以后的叙写中再也找不到了。
如果说,心理状态的改变受环境的影响可以变的快一些,范进个人技能方面的改换则不应当那么容易。
范进刚刚从发疯的集上回家,就有张举人来拜。我们看下面一段:
――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张乡绅)在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小弟却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看。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方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还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
――(范进)叫胡屠户进来,递给他道:“方才费老爷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爷拿了去。”屠户把银子置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道:“这个,你且收著;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爷讨来用。”
我们看这一段范进的表演很是让人诧异:他和张乡绅来言去语左右逢源,这一翻好口才是几时学的?对方刚见面又赠银又赠房,范进瘪惯的肚皮如何就能如此大胃口?所谓“无功不受禄”,范进既然敢受此大礼,心中自是知道要为张乡绅“做些事情”,这般官场本领,他是何时学来?范时对待胡屠户的唯唯诺诺的心理态度可以马上改变,但言语中马上就能对自己怕惯的了老丈人极为托大虚伪,哪里又是瞬间学来的本事?
有人说范进读书三十多年间,一直在课外自修着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的本领,所以一朝得势,一通百通;有人说,范时本性本能如此,只不过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条件不允许,不得显现罢了。我觉得这些说法都不太靠的住。因为从原著的前章后节中都看不出类似的端倪。这些说法只能是主观臆测了。
如果不出意外,范进肯定是要变的,也会很快的变成这个样子。但从时间上来说,大约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转换成了“超人角色”,我觉得确实有些快了。
再看一段,在范进送走张乡绅后。
――到第四日上,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著银丝髻;此时是十月中旬,天气尚暖,穿著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裾;督率著家人、媳妇、丫鬟,洗碗盏杯箸。老太太看了,说道:“你们嫂嫂姑娘们要仔细些,这都是别人家的东西,不要弄坏了。”家人媳妇道:“老太太,那里是别人的,都是你老人家的。”老太太笑道:“我家怎的有这些东西?”丫鬟和媳妇一齐都说道:“怎么不是?岂但这个东西是,连我们这些人和这房子都是你老太太家的!”老太太听了,把细磁碗盏和银镶的杯箸,逐件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这都是我的了!”大笑一声,往后便跌倒;忽然痰涌上来,不省一事。
本段描写很是合理。老太太穷日子过惯,个人心理跟不上环境的变化,就喜笑死了。
那么,范时的这个变身过快的这个问题应当如何解释?笔者不妨斗胆一说,吴敬梓对于“儒林仕子”过于痛心怨毒,为文作书其主旨在于讽刺鞭挞,文笔不免过于激情了一些。理有不通,情有可原。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7-9-1 14:08
嗯,又学到了一些知识,春山问好朋友。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7-9-2 17:01
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名家,好文。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7-9-2 17:37
是的,有些描写是不符合人物的性格与身份的。其实,讲课时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也许孩子们印象更深。
读书读得细心。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