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读史感悟 [打印本页]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7-10-1 20:52
标题: [原创] 读史感悟
          读史感悟
          文/程学武
      
          ●话多的代价

  我们常说,某某人的话太多了。这里所指的“话太多”,并不一定说他讲的话多,而是指他讲了不该讲的话。

  《战国策》中有一段“齐人见田骈”的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齐国人求见田骈,向田骈求职:“虽然先生不在做官,但久闻先生是位高节逸士,我愿意为先生当差役。”

  田骈问:“你从那里听说我要差役的呢?”

  齐人回答道:“是从邻居女子那里听说的。”

  田骈又问:“她怎么说呢?”

  齐人回答:“我邻居女子虽然未出嫁,可是今年不到三十岁,就已经生了七个孩子,可见她虽说不嫁,其实老早已嫁过了;如今先生虽然嘴上说不想做官,可是平日生活却使用千种薪水的仆人百名,虽说没有做官,其实架势却远比做官超出很多很多了,因此我愿意来为先生效劳!”

  田骈一听,不但没有用他,反而把这名齐人赶走了!为什么?

  古往今来,想升官发财者无不汲汲营营,田骈把意图放在腹中不说,甚至反其道而行,以清高为业,结果不但赢得更多的尊敬,也赢得不少财源。

  不过,这种策略,真说破了,价值就一落千丈,因此我们即使知道了,也不要把它说破了,以免遭到反击。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是一种对官场和社会的游戏。我们还是应给他们留个可生活的门路。

  齐人求职不得,田骈不求而得,其中的道理恐就在这个齐人爱说破,田骈不说之中了!读者诸君不妨慢慢体会!
            
         ●祁奚的智慧

  晋国大夫祁奚,因年老体衰向晋国君申请退休。晋君便问他:“你退休了,哪一位来接待你的位置呢?”祁奚回答说:“谢狐可以!” 晋君很意外地说:“谢狐不是你的仇敌吗?”祁奚说:“君王问的哪一位可以接替我的位置,不是问我的仇敌呀!”晋君随用谢狐。

  后来晋君又问祁奚,“哪一位可以做国尉呢?”祁奚回答:“祁午可以!”晋君说:“他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回答道:“君王问我谁可以做国尉,不是问我的儿子呀!”晋君因此也让祁午担任国尉。

  这件事传开后,大家一致称赞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人公正,是一位有德有望的人。

  其实,这是祁奚有意举荐自己的儿子,只是不能直接开口而已。因为一开口就明说,必然被怀疑私心自用,所以要故意绕个圈子举荐仇敌,再述及自己。这样不但使自己落个好名声,也为儿子奠定了“有真才实学不靠父荫”的形象基础,手段十分高明。所说的话很短,却充满了人际关系的智慧,厉害!

      
        ●郑强的抬轿制人术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韩国发生剧烈的政争,韩公叔与韩太子几瑟争掌政权。这时有一位谋士叫郑强,他奉楚王之命,出使韩国,竞私自宣称楚国要把新城和阳人两地割让给太子几瑟,以增强太子实力跟公叔竞争。   

  楚王对这件事非常震怒,打算要捉拿郑强治罪。
   
  这时郑强就向楚王申辩说:“臣所以要伪诏割地给韩太子,其实也是为了楚国。因为臣估计韩太子纵能够得到新城与阳人两地之助,把公叔打败,公叔的靠山魏国必然也会出兵急攻韩国,届时韩国太子在内斗外患频仍之际,必不敌而来求救于我楚国。大王您想,在这情况下,韩太子又怎敢来向我楚国要求履行承诺,要我们割地呢?反之,万一韩太子失败,那他必逃亡到外,这种情况下就算来到楚国,连生命都不保,哪敢再提起割地之事呢?因此,请大王放心!”
  
  楚王一听,连说:“好!好!”
   
  看看这个故事,郑强待韩太子几瑟,表面上很好,好像及时雨,几瑟一定感激涕零,但骨子里却要把几瑟推上国内政争的决战场,甚至还要消耗他国家及他个人的力量。
   
  这招够阴毒的。现实生活中,有一类人就是这样,当面说人话,说帮助你云云,其实在害你,直至把你推上万死不劫的深渊。这类人,我们姑且叫他“貌是忠厚,实际骨子坏坏的两面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7-10-1 20:55
最近读史书,有感而发,写下这几段文字,权当学习吧!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7-10-2 09:49
  有感而发
作者: 宝田    时间: 2007-10-4 10:04
耐读,受益,好文,问候程学武兄!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7-10-6 15:35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有感而发

谢谢!远握!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7-10-6 15:35
最初由 宝田 发表
耐读,受益,好文,问候程学武兄!

谢谢阅评!问好!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7-10-6 15:36
历史与现实相互对照,显藏得宜地阐发微言大义,让人读后有意会。
不错!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7-10-6 15:39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历史与现实相互对照,显藏得宜地阐发微言大义,让人读后有意会。
不错!

谢谢武兄阅评!远握!
作者: 一水    时间: 2007-10-6 16:24
拜读学武文章.

问好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7-10-7 17:17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拜读学武文章.

问好

谢谢!问好!
作者: 照直说    时间: 2007-10-7 21:25
  好故事,分析正确!人类的丑陋,往往就是分不清这些是非曲直。有时,我反复在想,那些故意把法律法规定得有利于统治的,也就是故意定得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不合情的,真的有利于统治吗?其实是最不利于统治的,这些制定法律法规的人应当说是不怀“好意”的,应当是奸臣,是整统治集团尽快垮台。而统治者呢,都认为这些人真心诚意地为他好,是忠实于他的!

  而事实真相却不是这样,因此看来,统治者很愚蠢。故意把法律法规定得有利于自己而有失公平、公正、合理、合情,这是很愚蠢的。很多统治者自认为聪明,以我看来,单从把法律法规定得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不合情就是愚蠢的。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7-10-8 08:55
[QUOTE]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历史与现实相互对照,显藏得宜地阐发微言大义,让人读后有意会。

学武的这篇文章写得好,欣赏并学习。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7-10-10 22:34
读史读出了心得。解析得很好。
作者: 黑雪    时间: 2007-10-11 11:24
手不释卷,才能文思泉涌,问候学武。
作者: 渭水河    时间: 2007-10-11 11:30
看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