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拉码的困惑 [打印本页]

作者: 深院梧桐    时间: 2007-10-16 13:56
标题: [原创]拉玛的困惑
  

  一直对俄罗斯音乐情有独钟。一些神秘的感应,总与不知所措联系在一起。冥冥之中的。

  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科萨柯夫、......无不例外。

  在一种激灵之后,挑起一根或多根麻木的神经。醍醐灌顶。

  上海。一个非常偶然的时段。晚饭后独自散步在静安寺附近的林荫道上。静安古刹的钟声,悠远、浑厚。香火缭绕弥漫于空气。而我百无聊赖。

  踽踽独步于一小剧场,门楣上的横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不禁哑然失笑。
 
  拾级走进剧场。音乐会已经在进行中。舞台上一个胖胖的,敦实的俄罗斯姑娘正在卖力地演奏,乐队也在卖力地配合。等我入坐定睛,赫然入眼的竟然是一台斯坦威大三角钢琴。不低的规格!

  客观讲,罗斯胖姑娘弹得不错,演奏技巧、感情的处理都拿捏得很好,那胖胖的手指,如行云流水的灵动,跳跃在琴键琴键上,雍容华贵,激情处起伏跌宕,显现出了与之模样极不协调的美感。乐曲大气磅礴,琴人合一,宣泄出了一种奇妙的绝世辉煌来。感觉上,极剧震撼,但没有隔膜,暴风骤雨般的旋律与内心深处涌动非常默契合拍。

  席间,我借了邻座的节目单,才知道俄罗斯姑娘演奏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我有点眩晕。我错过了“拉三”!我居然会错过拉三!

  这事让我郁闷了很久,我无法释怀自己的愚蠢和低俗!

  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业内都喜欢称之为拉三,是一首浪漫派的颠峰之作。这首钢琴协奏曲被很多专业人士视为冲顶之选。但至今无人能逾越。

  拉玛的世界记录,阻碍了别人的高度,也给自己囿于了一个无形的范围,拉三后时隔十七年,拉玛才又创作了《G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结果很让人大跌眼镜。拉码的爱好者们万分地困惑,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安慰自己:拉玛气数已尽!

  拉三的真正精彩之处在于第一乐章,而不是我听的第三乐章。据说乐曲主题是从一个古老的俄罗斯修道院歌曲中衍生而来,曾被誉为是世界性的主题,有着旷世的感召力!起音就非同一般,出神入化,虽单纯忧郁,但据说魅力非凡,不少人为之倾倒。第三乐章,意气风发,激情澎拜,有很多熟悉的旋律,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影子,无疑,是拉三给了冼星海创造的灵感和创作源泉。

  我开始耿耿于怀,开始满大街寻找拉三。然而,注定无缘!

  我只找到了郎郎的专辑。上面有拉玛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听了郎郎的演奏,和俄罗斯姑娘做比较,才知道,我错过的不仅仅是一曲拉三,还有其它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个古老的民族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诠释。就象由老外来演奏《黄河大合唱》,是无法准确地演绎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是如何背负苦难而自强不息的。这样的遗憾有点让人沮丧!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也是拉玛的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是拉玛在三年抑郁症后的作品,经历了太多身体和内心的煎熬,重拾了失而复得的创造灵感。整个乐曲充满了另类的欣喜。除了曲起八小节悠远的教堂钟声现得灰暗、沉重外,其它部分都深情浪漫无比,着实让人有些柔肠寸断。郎郎的演奏是做足了功课的,但毕竟缺了点深层次的文化、情感的体验,激情有余,而深思不足。
  
  音乐评论家肖复兴曾经把拉二比喻成一个柔情万种的女人,拉三是英俊魁伟的男人。这样的比喻是恰如其分的,火一样的吞噬,水一样的浸柔。

  这就是拉玛,一个困惑、抑郁和狂放的俄罗斯男人。
  
  女人的出色是离不开男人的,我清楚。男人的心灵、思想、气息、抑或滋润和激情。

  如此的怅然所失。

  缘于拉玛的拉三!

  

  附: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国人。毕业于久负盛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民族音乐基础深厚,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波澜壮阔的音乐风格,大气、深远。受柴可夫斯基的影响,作品中有些不协调和悲情的元素。作品有《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C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等浪漫派作品。是20世纪上半叶重要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7-10-17 16:53
作者虽然对拉玛的乐曲作了解读,但总感觉不够深入.问好深院梧桐.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7-10-18 00:19
觉得蛮耐读的,有自己的个性观点。

呵呵,我不懂这些,只是说说罢了。
作者: 上邪    时间: 2007-10-18 00:31
“我有点眩晕。我错过了“拉三”!我居然会错过拉三!”——“这事让我郁闷了很久,我无法释怀自己的愚蠢和低俗!”——这两句话搭在一起是不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我觉得楼主过度使用惊叹号从而错过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让人觉得你过于急切地想表达一些东西,结果这些东西被大量的惊叹号所取代,这很值得可惜。

斑竹的“作者虽然对拉玛的乐曲作了解读,但总感觉不够深入”倒略显苛刻了,呵呵,我们不可能奢求人人都成为一个伟大的乐评家。楼主此文应该算是随笔吧,有很多不错的地方,用斑竹的话来说“感觉不够深入”,确实有种这样的感觉,当然我所说的“不够深入”仅指的是文字(比如文章开头有几句与行文并无关系的话,显得有些杂乱了)而非那些飘忽、带专业性质的东东。
作者: 1度    时间: 2007-10-18 05:51
还是不错的。温情而不失激荡。
作者: 深院梧桐    时间: 2007-10-21 00:34
  多谢朋友们浏览点评!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07-10-21 10:59
影象作品本来就是人类心灵的影子,似有所指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路径都不一样的,求同存异也是必然了!本文似乎偏重于个人的理解多一些!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7-10-24 12:00
欣赏.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