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占沙发第一时间拜读李版好文。此文通过对从古至今诗歌风格的分析,让我们认识了诗歌的流向,点和面的结合使文章很丰满。通过拜读此文,让我清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本脉络。此文分析透彻,笔力稳健,可读性极强,收藏...
最初由 赵振王 发表
这是一篇内容丰厚的评论!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感慨遥深-----------我们期待着三曹、陈子昂、欧阳修之类的人物来扫荡诗坛,使诗歌再回到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道路,再回到广大读者中间。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中国的诗毫无希望,这是不争的实事。
诗连诗人都不读了,还有希望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日子哪里去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日子哪里去了?读不懂的诗也叫诗?玩笑实在是开大了?..
最初由 脂砚 发表
好文,学习了!
最初由 天涯倦客 发表
诗歌,自娱吧,我都不看诗歌了,还是散文\小说\杂文类的文章好看些,对诗歌的评述分析得好.学习一下.
最初由 小只只 发表
学习!
最初由 照直说 发表
思想禁固、保守、落后,不与社会发展、先进、文明合拍,不敢与人类的丑陋行为作斗争,中国目前出不了能流芳史册的诗人。甚至诗人未必是。
最初由 宜山宜水 发表
呵,好厚重的诗论,须细细品读才行。
当下诗人写的诗,俺确实少看以至不看,什么主义,更不懂。反正俺又不是某个诗圈子中人,不用像分配任务似的看。
关于诗论,看,这是一条了解过去及现状的捷径,也是找到自...
最初由 简然 发表
一个清晰的诗节承载的重量,胜过精致散文的整套马车(波兰米沃什言).
可见诗歌是文字、情感和思想孕育的宠儿。然而,流逝和消失使我们遗憾,并常常感到震惊,仿佛它们让我们看到了某些无法控制却是人为的东西....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