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书林折枝 [打印本页]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2 21:10
标题: [原创] 书林折枝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是近几年来红得发紫的作家。他于2006获得诺贝尔奖金后,其小说并没有引起我的阅读欲望。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于阅读上不趋时——越是被时下炒得火热的作品,我越不去看——对于陈忠实的《白鹿原》便是这样。但是,《白鹿原》出版十年后,我去读,便十分容易地领悟到一些东西;因为屏弃了世俗的浮华。而于帕慕克,却因缘于河北的一位朋友。他骑摩托车来本地参加一个会议,给我买了一本帕慕克的小说《白色城堡》。这是一本历史小说。我抽时间看了几十页,不得不放下——我读不下去,我没看出哪里好来。

  这种感觉,让我好长时间很不舒服。诺贝尔奖,是与国内的那些破奖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也相信帕慕克决不是浪得虚名。那为什么我读不下他的小说呢?

  终于,我下决心购求他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便是其中的一本。

  花了一周的时间,我细细地把此书看完了。感觉不错:有感染力,写人物有特色。并且,通过阅读此书,还印证了我对小说的看法——虽然见仁见智,但也不妨写出来公诸同好。

                 1
              小说首重感染力

  小说是叙事艺术,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对小说,要求其感染力,是很正常的事。《我的名字叫红》一书共59节,分别由不同人物的视角叙述、描写。甚至于,金币、狗、树、红(颜色)也出场讲说一番——这些讲述其实都是围绕人物进行的。这种写作方法,并不是帕慕克的首创。福克纳在他的《我弥留之际》里早就使用过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名字叫红》的感染力。我认为其感染力来源于以下三点:一是心理刻画深切——因为每篇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观察,来描述;这样的话,坦露其心迹便来得极为自然。二是由第一人称的叙述,组织一个完整的艺术体——我不想说是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如果说《我的名字叫红》是一件流光溢彩的锦衣的话,那一段一段的“我”的说话便是丝线。无零碎之感,有浑然之功。于此,可见帕慕克功力之深。三是描写精细。我看《白色城堡》时,便嫌其都写了几十页了,还没有让我看到动人的细节。而《我的名字叫红》则恰恰相反。美不胜收的细节触目可见。读之,让人欣然有思。举一段吧:书中的美丽女人谢库瑞,“穿紫色衬衫时,我感到一阵寒意,打了一个哆嗦,蜡烛的火焰也随之微微地颤抖。”谢库瑞从墙洞里看见早年的恋人“黑”时,“当我看见他像个孩子般张开嫩红的嘴时,陡然间,我想把我的奶头塞进他的嘴里。”

               2
            人物刻画是第一

  我最烦“故事”一词,对“情节”也没好感。小说是艺术,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解密。而编织曲折离奇的故事,不是小说应该看重的。我心目中的情节,便是人物与人物,人物与外物,人物与自身的关系总和。这样,小说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激烈斗争,可以是面对外物的独角戏,可以是内心独白、内心矛盾展示……看《我的名字叫红》,便可知我言不虚。此书首先让死人说话,说他被杀了;后来,又有一个人物被杀;再后来便是分析谁是凶手;最后凶手不得不承认。几个时间段组成的过程,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过程完了,小说也就结束了,也就完成了他的表达: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有生命的代价付出。

  而与以上紧紧相连的便是对人物的细心刻画。由于使用第一人称,描写心理自然是闪光点了,这就不用多说了。我想说的第一点是,《我的名字叫红》通过各个人物对艺术的不同理解,显示人物的个性,表现人物间的关系。其中的奥特曼大师,是一位恪守伊斯兰传统的细密画大师,而“姨夫”则是一个主张借鉴法兰克绘画技巧的革新者。这样,两人便判若仇敌了。第二点是,对人物的感觉、动作,语言,小说的描写也极精到——这是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不然,如果心理描写成分过多,形象性就会受到削弱,而《我的名字叫红》绝无此弊。举几句出来好文共赏。“当画到马的屁股与臀颊肉时,我自己的屁股与肛门感到一阵舒适的凉意。”“在财务大臣惊讶而同情的目光下,一颗泪珠溢出了我的眼眶,缓缓滑下我的脸颊。”“我拎起包袱,哎哟喂,这实在太重了,会压断我的背的。”

  创新,创新,说到底,如果能有那么一两点是属于自己的,就很可以了。艺术之途,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读帕慕克,能无此感慨?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2 21:13
表达这样的内容,我感到有点“辞费”,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向外人道也。”
作者: 李淮南    时间: 2008-3-2 21:32
  就象搞不清麦当劳、肯德基,诺贝尔文学奖主的大作我一篇都未读。看了武版的“折枝”,好象看到了皮毛
作者: 夏小英    时间: 2008-3-2 21:52
读了斑竹大作,才知道帕慕克,可见我这人多么孤陋寡闻.谢谢斑竹.找帕慕克去~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8-3-3 10:08
从武班班的文章中了解了一些内容
作者: 程学武    时间: 2008-3-3 10:09
学习武版精彩的书评,受益匪浅!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12:58
最初由 李淮南 发表
  就象搞不清麦当劳、肯德基,诺贝尔文学奖主的大作我一篇都未读。看了武版的“折枝”,好象看到了皮毛


谢谢李先生跟贴!
凡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都有自己的东西.这点需要我们去学习.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12:59
最初由 夏小英 发表
读了斑竹大作,才知道帕慕克,可见我这人多么孤陋寡闻.谢谢斑竹.找帕慕克去~

并不是你孤陋寡闻,作家太多,而寻找自己喜欢的,不容易.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12:59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从武班班的文章中了解了一些内容

谢谢跃农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13:00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学习武版精彩的书评,受益匪浅!

谢谢学武
作者: 左中美    时间: 2008-3-3 20:01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学习武版的执着和认真!
作者: 一水    时间: 2008-3-3 20:12
“书林折枝”,这个题目很人文。读罢,令我茅塞顿开,有如醍醐灌顶。武版的书评写的这么好,我们所期待的长篇定会成功!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21:15
最初由 左中美 发表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学习武版的执着和认真!

谢谢中美!一向可好?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21:27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书林折枝”,这个题目很人文。读罢,令我茅塞顿开,有如醍醐灌顶。武版的书评写的这么好,我们所期待的长篇定会成功!


谢谢一水!
我创作的长篇,有一个原则:宁肯不完美,也要有创新.呵呵,也是有一种野心存在着.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3 21:31
一家之言,对于"故事"的理解,好多人就与我不一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看吧.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3-3 22:01
开了眼界,学习中!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3-3 22:16
学习武版分析帕慕克作品的文章,两点分析,读来受益匪浅.看来武版也在为自己的长篇作准备啊,欣赏并问好!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4 08:29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开了眼界,学习中!

谢谢如浩!来贴文章啊.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4 08:30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学习武版分析帕慕克作品的文章,两点分析,读来受益匪浅.看来武版也在为自己的长篇作准备啊,欣赏并问好!

谢谢春山.下个月动笔开写.
你贴文章啊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08-3-4 19:22
没有读过,甚至连作家本人也没听说过,不敢乱说。
不过诺奖作家我也读过马尔克思的《百年孤独》认为是好作品。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8-3-5 12:14
感叹武版阅读的细致与认识的深刻。帕慕克的小说没有读过,经这么一讲,真想读读了。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6 16:45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没有读过,甚至连作家本人也没听说过,不敢乱说。
不过诺奖作家我也读过马尔克思的《百年孤独》认为是好作品。


谢谢水如空!
心是得诺贝尔奖金的文学家,都有可取之处.问题是得对自己的口味.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8-3-6 16:45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感叹武版阅读的细致与认识的深刻。帕慕克的小说没有读过,经这么一讲,真想读读了。

读吧,会有收获的.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8-3-6 18:30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学习武版分析帕慕克作品的文章,两点分析,读来受益匪浅.看来武版也在为自己的长篇作准备啊,欣赏并问好!




学习,问候版主!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