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声音]旁观者清:我看敬一兵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8 16:48
标题: [声音]旁观者清:我看敬一兵散文
  想说说敬一兵版主的散文。

  好长一段时间了,一直在犹豫不决,因为敬版主在春雨版是人人敬畏的权威,实在不敢造次。但又真的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实有不吐不快之感。

  首先说明的是,我本人对敬版主是十分敬佩的,决无半点个人成见。因为我并没有在春雨版贴过散文作品,在这里,我只是一个看客。也许正因为是一个纯粹的看客,才旁观者清,说话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敬版主的散文实在多,每周都有一篇,要说评论,难度可不小,我没那个能力,这里只是谈一点个人感觉。

  大家都说敬版主的散文好,特别好,每有一篇出来,都是叫好声一片,因而他的跟帖总是最多,无人可比。我也一篇一篇认真拜读学习。可不知怎么的,他的多数篇章,我总有点摸不着头脑,说粗一点就是看不大懂,多数看不懂。我觉得他的散文在内容上也大多是空洞无物,没什么分量。他那句子也特怪,可能是我自己文学修养太差,总觉得他那句子生涩拗口,不知所云。这决不是故作惊人之语,我推想,其实很多文友也是未必能看懂的,你看那些跟帖,大多是些空洞的吹捧之词,并不切中作品本身,岂不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吗?而且我再进一步推想,恐怕那些跟帖者中,又有一大部分根本就没读完原作,鉴于敬版主的威名,不跟帖又怕说不过去,只能跟着大家喊好了。

  说句不敬的话,敬版主发在论坛上的大批散文作品,如果投寄给文学刊物或报纸副刊,我敢断言,只怕多数通不过。可奇怪的是,在中财论坛却是一路绿灯,篇篇加精计酬。我想问一句,论坛管理员真正看懂敬版主的散文了吗?恐怕稿费不是给的“文”,而是给的“人”。敬版主的声威太显赫了(这本身就是个怪现象)!

  我知道,我这个帖可能要使众多文友为之震惊,很可能不会有人附和我的声音。尽管会有好多文友心里会生出共鸣,也绝不敢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原因就不用说了,人人心里都清水一样。

  最后再说一句:我决无半点恶意,我只是想说出自己的一点看法。论坛不是鼓励百家之言的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3-8 18:02
十分感谢你的直言,就读者和作者而言,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爱好,不可能替代,也不可能强求统一。我十分欢迎就文学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的帖子,也欢迎你常来散文版发帖。问好!
作者: 叶柄    时间: 2008-3-8 21:38
  1、敬佩楼主胆识;
  2、在中财应当营造这种平等探讨的气氛,这种探讨是有益的,不应该总是一家之言;
  3、每一个中财会员都应当引起反思,自己是否也说的是实话,是否人云亦云?阿谀奉承?  
  
  感谢石块女士开了个好头。
  尤其在这三八妇女节,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祝石块女士节日快乐!
  男人叶柄这厢有礼了!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3-8 23:21
  意识流是作家和批评家惯用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术语之一。它之所以会引起误解是因为它听起来很具体而用起来却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确切地说,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们使用的一个短语。它是上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詹姆斯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

  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这一思想为小说家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展示人物的意识活动来完成小说叙事提高了理论依据。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意识流作品以小说居多。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意识是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共存。其中有明确、完整的意识,也有朦胧、片段的意识;有言语层的意识,还有尚未形成语言的、即言语前阶层的意识,等等。这些意识混杂在一起,交替出现,故而从中很难找出逻辑性轨迹。而时间颠倒、空间重叠也就成为意识世界常有的情形。意识流文学企图如实展现人的意识流动,这就使作品的内容无法按照正常的时空顺序一一展开,而是根据有别于“空间时间”的“心理时间”(柏格森语)表现意识的流程。

  古今中外,有很多作家以意识流作品而闻名。如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卡夫卡《变形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王蒙《蝴蝶》等,作为意识流作品,因为其创作技法以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和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为主,所以对其作品的把握也很有难度。作为一门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的文学流派或是创作技法,它经过无数大家的创作经验积累,已经趋于成熟,在文坛也应该有其应有的位置。文学创作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散文在中财都有展示,这应该是中财的一个重要特点。敬版和房版的散文都以意识流为主,这应该是中财散文版的一个亮点。我个人虽然对意识流作品从未涉猎,是因为觉得这种创作技法不适合自己的缘故。一个作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应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我虽然不涉猎意识流创作,但还是阅读过一些意识流作品,从中吸取自己缺少的东西。每一种文学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当然,我喜欢针对作品的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发现创作中的得失,以便使自己的创作水平得到提高,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中财会员的普遍愿望。

  问好各位!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3-8 23:29
春山的文字值得一读。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3-9 07:04
石块朋友的贴,我看了。
我初来论坛读到敬斑的散文,确实跟石块朋友一样的看法,甚至当上散文斑竹之后,有次还不知深浅地跟敬斑私下提起过。
但是,随着我阅读面的拓宽,特别是读了王蒙的小说之后,我知道了什么是意识流。而近来对某些外国作品的阅读,又让我习惯于类似敬斑的表达方式。
一个人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就是成功。对于某种文体的喜好是个人看法,但臆断却又是需要改进的品质,毕竟学无止境。
敬斑的人气与威望,请看敬斑的发贴数目,就知道他对于中财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时间。我任职斑竹之后,文章后面赞美声也多了,有时候不仅奇怪,我真写的那么好吗?后来,便知道这是“人气”。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交流中自然就有了朋友。文章后面的留言自然少不了赞美,捧场。再不济,支持的话也会说的。记得去年,有人提过文友跟贴,应酬话、套话多,在昙花斑竹的提议下,还举行过评点一篇文章的活动。
敬版对于文章的评点,切中要害,鼓励与指点并重,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对自己的状态满意时,敬斑的意见指出了努力方向。对自己的文字迷惑时,敬斑的评点,让我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而这样的关心,不是针对我一个。可以参看论坛里诸多文友文章后的评点贴。
很感谢石块朋友关注散文版,坦诚地交流自己的看法,对于论坛和个人的提高与发展是有益的。
无论作为斑竹和普通文友,我都感谢您的直言,欢迎您来散文版交流。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8-3-9 08:37
小龙女斑斑所言极是!
对自己的状态满意时,敬斑的意见指出了努力方向。对自己的文字迷惑时,敬斑的评点,让我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3-9 08:54
绘画与写作是相通的,只是一个用染料,一个用文字.绘画有工笔,有小写意,有大写意,有大泼墨,油画中又有抽象派,有印象派......各具特色,有的人欣赏工笔,有的欣赏别的,可能欣赏角度不同吧?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8-3-9 11:13
论坛确有好文,可能是文本操作因人而异吧,不过,这样的讨论好,直言不足,对任何写手而言应该是好事.敬版主的文字,我还是喜欢的,个见!问好石块,问好敬版!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9 11:16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十分感谢你的直言,就读者和作者而言,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爱好,不可能替代,也不可能强求统一。我十分欢迎就文学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的帖子,也欢迎你常来散文版发帖。问好!

我对敬版主是敬佩的,我写此帖,用意就是从学术角度讨论写作,别无他意。敬版主的诚恳态度,是我所敬仰的。我希望论坛有一种热烈争辩又和谐友善的良好气氛,不喜欢你好我好的虚假场景。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8-3-9 12:37
文章很多时候也是仁者见仁的事。
针对作品的讨论想来大家都会欢迎的。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8-3-9 14:37
各有所好,有争鸣是好事,有助于交流,这种好风尚应大力提倡。一边倒是不正常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8-3-9 18:55
讨论好,一篇文字见仁见智是正常情况.唯愿不搞人生攻击.

敬版主文字端的不错,有瑕疵也不奇怪,大家讨论,从中收益,管见或偏见,一并问好石块和敬版!
作者: 南来之风    时间: 2008-3-9 20:01
很赞同小龙女的发言,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这和一个人的知识面,思想深度文化构成都有关系,敬斑的文字表达,在中财,比肩者不多.
作者: 夏小英    时间: 2008-3-9 20:09
而我要说一句:不知是不是我电脑的问题__每次细读完文章后来跟贴,就发不出了:说我是游客,而我总是先登陆的
作者: 夏小英    时间: 2008-3-9 20:11
大概是我的阅读速度太MAN ?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3-9 20:5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罢,但关键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看不懂不要紧,关键是态度要真切、要诚恳!我对一兵版主的文章只有佩服和认真学习的份。石块的有些话有些过激和过头,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学识和水平!
   是不是想挑起事端,引入注意,就像王朔的骂人也是制造人气的方式!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9 21:05
回复于文华朋友:我提出讨论创作问题,态度是诚恳的,决无制造事端之意。我并不在散文版发表作品,因而也不存在制造人气之说。你这样无端给人下定语,才是过激了。前边很多朋友的跟帖里,怎么都没有你那种感觉呢?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3-9 21:17
呵呵,是俺的不是了!对不起了,有气不要紧,我也只是一种猜测和揣摩,不算是定语?文人的通病就是好激动?
   问好?
作者: 深院梧桐    时间: 2008-3-9 23:29
  
   玩论坛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忙碌之中闲暇之余,或写、或读都可以给人以赏心悦目和思考启迪。如果当真要分出个是非曲直高低强弱,如果当真要憋屈地大唱赞歌阿谀逢迎,那么不如老老实实哄娃、挨老婆训、柴米油盐、四菜一汤。

  平和点。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3-10 02:20
我非常敬佩敬老师。敬佩他的文章,敬佩他的文字,敬佩他的人品。我来中财时间不长,而在这里,我看到一个版主的敬业精神,一个版主的真才实学。至于,他的文章如石块朋友所言看不懂,这也能理解。每个人阅读的品位是有差异的,就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为什么他的文章会有始终第一的跟贴量呢?这里主要还是文章的魅力。说实话,刚开始我对他的文章文体在阅读上还是具有一些难度的,以至于不敢妄加评说。可是,后来,当你真正静心融入他的文字之中,你就会发现,这种意识感极强文字有种深邃丰赡的质地,这样的文字才能凸显其精神溪流交汇的景观,才是一个人发自灵魂深处的文字。他的每篇文章中律动着精神情感形式,成了磨缠我们的,打动我们心灵的力量。而且这种情感光芒会像文章中的锋刃一样,在我们读者的阅读中会愈磨愈亮!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3-10 09:05
对一篇文章的看法,很多时候是见仁见智的事,因而才有了争论。网络论坛最大的特点是互动,在互动中增强了解,彼此提高,很欣赏石块朋友的直言不讳。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欣赏敬版对于写作不停的探索和不断的求新,并且尽可能地丰富文章的内涵,散文版一些会员的文章,在论坛看后,我还会打印下来收藏,其中就有敬版的一些文章。至于文字运用和表达方式,我想每个人都还在摸索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我认为的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起码对于个人而言是如此。
另一方面,敬版对论坛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
欢迎石块朋友诚恳地讨论这些问题,支持叶柄和小龙女版主的看法,同时也欢迎所有的会员就写作的方方面面一同加以讨论,各抒己见。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3-10 09:16
我非常同意小龙女和雨夜昙花发表的意见,敬老师的文学素养和文字以及他对论坛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也欣赏石块朋友的直抒意见。在论坛营造探讨和交流文学的良好气候,有利于大家对文学的认识和进步,也有利于论坛的发展。
作者: 叶柄    时间: 2008-3-10 10:44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对一篇文章的看法,很多时候是见仁见智的事,因而才有了争论。网络论坛最大的特点是互动,在互动中增强了解,彼此提高,很欣赏石块朋友的直言不讳。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欣赏敬版对于写作不停的探索和不断的求新,...


感谢昙花版主肯定,平和的讨论有利于论坛的发展。
作者: 柯英    时间: 2008-3-10 11:01
石头的感觉很有道理。每个人的阅读都是在一定审美趣味下生发的,石头能提出这个意见,我以为有独到的眼光。
至于意识流的说法,在散文写作中,我不认可。散文作为最见性情、见心性的文字,如果结构过于随心所欲,让情感和文字恣意流淌,让读者不知所云,还再需要另外的文字来解说写作动机,这岂不有些费事?
论坛需要倡导这种畅开坦言的风气,能听到不同声音,听到大家说真话,是论坛的福气1
作者: 飞飞儿    时间: 2008-3-10 15:34
最初由 夏小英 发表
而我要说一句:不知是不是我电脑的问题__每次细读完文章后来跟贴,就发不出了:说我是游客,而我总是先登陆的


也有同感,总是在准备评论时说要登录,怪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3-10 15:41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我非常敬佩敬老师。敬佩他的文章,敬佩他的文字,敬佩他的人品。我来中财时间不长,而在这里,我看到一个版主的敬业精神,一个版主的真才实学。至于,他的文章如石块朋友所言看不懂,这也能理解。每个人阅读的品位是...

        赞同永生的观点。都在探索和尝试。古人说:文无定法。只要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所思、所想阐述出来既可。
作者: 如来    时间: 2008-3-10 17:15
最初由 柯英 发表
石头的感觉很有道理。每个人的阅读都是在一定审美趣味下生发的,石头能提出这个意见,我以为有独到的眼光。
至于意识流的说法,在散文写作中,我不认可。散文作为最见性情、见心性的文字,如果结构过于随心所欲,让...

十分赞同柯英朋友的观点!意识流这个玩意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曾红火过一阵子,但不久就迅速退到了幕后,因为意识流的东西不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更何况,意识流写小说还行,写散文就有点古怪了,正如柯英所说的那样。你的散文不管有多么高档,可是别人看不懂,或是读起来很吃力,那还能说它有多好多好吗?
作者: 田瞳    时间: 2008-3-10 17:49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股清新之风吹动了论坛的网页!石块朋友的一帖,吸引了广大文友的眼睛,不管怎么说,首先应当肯定的是,这是一件好事!我们的论坛需要各种声音,需要活泼的空气。有争论,有探讨,方能带来活跃的场面。至于石块的帖子本身,文友们已经说了许多,我这里不再赘言。我感到这个帖子总体上看是真诚的,其间有个别语句稍有过头,也不必深究。我们欢迎善意的、直率坦诚的友好交流。让我们的论坛空前活跃起来!
作者: 小河    时间: 2008-3-11 11:12
用什么样的手法写作都无可厚非,只要写得好。奇怪的是,尽管写得生涩难懂,却能篇篇计酬,真乃令人百思不解!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8-3-11 12:19
所有喜欢了文字,因而写作了的朋友,谁能说那些文字不是流于自己的内心呢?我的一个朋友就说过,她说她不太敢写散文,她怕别人窥见她文字后面的心.一直以来,对于敬版的文字,我是欣赏的.或者也有不太懂的地方,但我能感觉到那文字后边的真性情.我看许多大家的诗歌的时候,也不太懂.但并没有影响它们成为杰作呀.所以,我想,重要的是要有真性情,至于表述的方式,还是各取所需为好.如果一篇文字出来,都是一个套路,也不见得就好吧.
至于石块朋友说的跟帖,我觉得敬版还是得之无愧的.虽然或者有溢美之辞.
个见而已.
一并问好敬版和石块朋友.
作者: 瘦棠寒蝉    时间: 2008-3-11 13:20
百家争鸣.呵呵,好事.
但敬版的文字还是很有魅力的.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3-11 14:49
首先问楼主好!
再想说,你错了.
在我两年来的阅读感觉,敬版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密构思的,他的运笔,他的措词,都经过深思熟虑,整篇文章几乎没有一句废话、赘句,如果他不是为了更细致地读中财朋友们的文章而失去大量时间,他的文章会写的更好,,就如你说,如果敬版的文章投杂志,我敢断言,他的中稿率得非常之高。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3-11 14:53
你说敬版的文章看不懂,是你没有用心看,文章得用心看,你不用心,当然看不懂。在单位,不习惯用拼音,不写了。祝石块朋友也多写,写好文,多发表,我们两个比赛怎么样?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11 19:41
最初由 叶柄 发表
  1、敬佩楼主胆识;
  2、在中财应当营造这种平等探讨的气氛,这种探讨是有益的,不应该总是一家之言;
  3、每一个中财会员都应当引起反思,自己是否也说的是实话,是否人云亦云?阿谀奉承?  
  ...

感谢支持!广开言路,论坛方能活跃起来呵。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12 14:02
最初由 寂寞沙洲 发表
小龙女斑斑所言极是!
对自己的状态满意时,敬斑的意见指出了努力方向。对自己的文字迷惑时,敬斑的评点,让我自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个帖子不禁令人失笑。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敬版主的散文作品,并不涉及他对别人作品的点评。寂寞沙洲的跟帖岂不是驴头不对马嘴?不知你这是什么意思呵?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13 09:54
最初由 跃农 发表
各有所好,有争鸣是好事,有助于交流,这种好风尚应大力提倡。一边倒是不正常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

极为赞成跃农朋友的观点。问好朋友!
作者: 拈花微笑    时间: 2008-3-13 15:59
可怜的老敬,可怜的老敬花白的胡须。
可怜老敬那一条条皱纹和一根根银发,
那都是码字而起呀。
写字人辛苦哇,用心写字之人更苦哇!!
可别随便打击呀!!!!!
作者: 安徽李天斌    时间: 2008-3-13 16:45
是谁打击了威名显赫的敬一兵版主啦?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3-13 18:1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字风格。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很多人都喜欢敬版的文字,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安徽李天斌    时间: 2008-3-14 07:44
事实恒久远,真知永流传!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14 09:32
呵,朋友,我的出发点绝不是打击敬版主,毫无人身攻击之意。我只是从写作的角度提出问题,用意是想引起讨论,让春雨版更加活跃起来。我是觉得论坛上说的空话、奉承话太多了,太俗太没意思,才冒昧放了一炮。呵呵,大家还是都和气一些吧。
作者: 安徽李天斌    时间: 2008-3-14 11:16
这一炮轰的漂亮!给那一群溜须拍马的一个警示!
————支持一下。
作者: 春花秋月    时间: 2008-3-14 15:06
最初由 安徽李天斌 发表
这一炮轰的漂亮!给那一群溜须拍马的一个警示!
————支持一下。


当观点不同时,正确的态度是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必须尊重对方发言的权利。任何斥责对方“打击“或“吹捧”的说法,都是于事不利的。对敬版的文章赞扬,未必就是“吹捧”,对敬版的文章发表不同的意见也未必就是“打击”。文学批评就是在肯定或者否定当中开展起来的。关键是表扬和批评一定要实事求是!
作者: 四方    时间: 2008-3-14 15:44
支持石块的意见!说实话,敬版的散文,我是看不懂,一片云雾。平时也读过很多散文作品,哪有这样的啊?写出的作品总是献给读者的,别人看不懂,你写的再好又有何用?再说也未必就是真好。这种散文在报刊上肯定没人给发,文学编辑可不是好糊弄的。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3-14 17:53
最初由 四方 发表
支持石块的意见!说实话,敬版的散文,我是看不懂,一片云雾。平时也读过很多散文作品,哪有这样的啊?写出的作品总是献给读者的,别人看不懂,你写的再好又有何用?再说也未必就是真好。这种散文在报刊上肯定没人给...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喜欢赵树理的山药蛋派风格的作品,我喜欢孙犁荷花淀派风格的作品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的欣赏水平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不同。你不喜欢不能代表别人不喜欢,一个编辑不喜欢也不等于所有的编辑都不喜欢。朋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3-14 20:10
最初由 春花秋月 发表
当观点不同时,正确的态度是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必须尊重对方发言的权利。任何...


支持你的观点,说的好!
作者: 田瞳    时间: 2008-3-14 20:45
一兵先生的散文,艺术质量应当说是上乘的。有些朋友感到阅读上有些吃力,我想这也许是阅读习惯所致。前边有位文友也提到,意识流不大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艺术创作是百花盛开,各种流派、各种写法都是应该鼓励的。大家在这里探讨一番,自然也有好处,有利于活跃论坛气氛。但一定要心平气和,互相尊重。敬一兵先生是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文学品位高,常是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读敬文时,真的要耐住性子,细心揣摩,方能登堂入室,领会其精妙。我对敬老师一向是十分敬重的。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8-3-14 22:50
呵呵,挺热闹的,好事儿。

一兵先生的散文,艺术质量应当说是上乘的。有些朋友感到阅读上有些吃力,我想这也许是阅读习惯所致。前边有位文友也提到,意识流不大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艺术创作是百花盛开,各种流派、各种写法都是应该鼓励的。大家在这里探讨一番,自然也有好处,有利于活跃论坛气氛。但一定要心平气和,互相尊重。敬一兵先生是学者型作家,他的作品文学品位高,常是天马行空,纵横驰骋,读敬文时,真的要耐住性子,细心揣摩,方能登堂入室,领会其精妙。我对敬老师一向是十分敬重的。 田老师的话我同意。
作者: 石块    时间: 2008-3-16 10:07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一兵先生的散文,艺术质量应当说是上乘的。有些朋友感到阅读上有些吃力,我想这也许是阅读习惯所致。前边有位文友也提到,意识流不大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不过,艺术创作是百花盛开,各种流派、...

看了田版一席话,可说是这场讨论的总结。这个总结客观公正,我心悦诚服。一场热闹的讨论,我长了不少见识,加深了对敬版主作品的理解。我相信,春雨版也因之而注入了一些新的气息。谢谢大家!也在此向敬版主致敬!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3-16 10:25
最初由 石块 发表
[QUOTE]最初由 田瞳 发表
一兵先生的散文,艺术质量应当说是上乘的。有些朋友感到阅读上有些吃力,我想这也许是阅读习惯所致。前边有位文友也提到,意识流不大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这话也有一定道理。?..
迎春感动你的爽直,也感动敬版的豁达.这样论坛自由探讨的风气会更浓,更活跃了.
作者: LWLAG2006    时间: 2008-3-16 10:36
支持小龙女斑主的观点!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