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月亮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梅朵    时间: 2008-3-16 21:58
标题: [原创] 月亮地
  因为有事缠身,我走出教学楼的时候,已是夜色涌动,华灯初上了,举目四望,一扇扇窗子里,透出暖而媚的光。想起了一个人说的话——有你在,灯亮着。不过是寻常的一句,此时想起,却暖心暖肺,藏烟火日子之大美,连这寒意犹彻的早春夜风,也有了丝丝暖意。

  天边有月,躲在高高大大的烟囱后,只露出小半张脸,我偏走几步,去窥它的全貌,圆圆,皎皎,兀自当空朗照。只是,地面的霓虹太过璀璨斑斓了,使得夜色失去了天鹅绒的纯净质感,月,也越发清冷和孤寂了,落落寡欢的样子。

  我在街上走,身边是流动的车河,车轮碾过地面发出的嘈杂声音,一浪接一浪,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这日间并不突显的声音,因为夜的静,分外刺耳,人陷入其中,仿佛被恶梦魇到了,百般挣扎,却无力醒来。

  相对于城市夜晚的零乱和嘈杂,我钟爱乡村夜晚的静谧和有序,禽入笼,畜归圈,人们在夜的护佑下安然睡去。若是天空刚好有一轮圆月醒着,浩荡的月色,牛奶一样浇下来,仿佛能听到月光流动的声音。

  在乡下,圆月朗照的夜晚被叫做月亮地。我童年的记忆,因为有月亮地的填充,似乎不曾有过什么缺失。

  5岁那一年的春天,我家东厢的孩子办满月,来贺禧的人,络绎不绝。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人,也可能是因为中午有一顿大餐在等着,我和那个婴孩的小姐姐,均格外兴奋,不时跑进屋子里,瞧一眼躺在炕上的小肉团。某一刻,趁大人不注意,奋力爬上炕,在那个小肉团的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然后玩起了转圈圈,嘴里还有说唱:迷喽迷喽圈呀,kǎ倒不吃饭。真是乐极生悲,我转到辨不清东西南北时,一失足,摔到了地上。知道自己闯了祸,忍着巨痛,不敢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跑出去。5岁孩子的承受力是极低的,疼痛终于摧毁了伪装,我躲在离人群很远地方,撕心裂肺地哭嚎,哭累了,歪在一边沉沉地睡去。

  我妈天黑后才发现我的左胳膊不能动,不断自责。那晚是个大月亮地,我披了件长及脚面的衣衫,由我爸妈轮番抱着,一路小跑,去一个地方接骨。翻过一座山岗后,我们走进一间点着油灯的老房子,屋子里光线昏暗,影影绰绰都是看不清面目的人,很是诡异。

  后来我才知道,在乡下,接骨分邪接和正接两种,所谓邪接,是一种巫术。我的左胳膊,就复原在巫师制造的“咔嚓”一响后。
  
  回来的路上,我在爸的怀里睡着了,那是他最长久的一次抱我。今年春节,我爸在吃饭时做自我批评,他说他的五个女儿中,只有我小时候因淘气挨过他的打,而我,竟然一点都不记得了。

  有些记忆是根深蒂固的。当时的许多细节我都模糊了,但我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大而饱满,银盘一样,追随我爸妈的脚步,一会儿挂上树梢,一会儿躲进云层。我妈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指着月亮上的花纹说,那是一棵大桂树,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因做错了事,被罚天天砍桂树,可是桂树成了精,总也砍不倒。月亮里还住着一个仙女叫嫦娥,跟嫦娥做伴儿的,是一只玉兔。我妈很有讲神话故事的天分,她能随时往故事里掺兑内容,把故事拉得跟路一样长,让我忘了痛。在我进入青春期后,一度打算用文字乱点鸳鸯谱,撮合吴刚娶嫦娥。我的计划,只在演草纸的背面开了个头,就不了了之了。
 
  最富有诗意的,是乡村仲夏夜的月亮地,暗蓝色的天空深邃浩渺,有闲云一朵两朵,月光清凉,一碰就碎了,于是,小河里有无数的碎银子在闪,植物的叶子上也有,是小片透明的云母,风来,窸窸窣窣抖落一地,而打谷场上,大片大片的月光,像绸缎一样铺开,让人舒意满怀。月色撩人,便见一盏又一盏灯次第熄灭,男人女人轻掩柴扉,摇着蒲扇走出来,聚到一起晒月亮。

  邻居二大爷,是个“讲瞎话”的高手,他藏了一肚子鬼怪故事,听得人毛骨悚然,却上瘾,越怕,越想往下听,以至于回家的路上,总感觉身后有脚步声跟随,心都揪到一起了,也不敢回头。我最爱听的,是落魄书生前世前救了一只受伤的狐,狐今生来报恩,变成了俊俏女子以身相许,并暗中使法,助书生一举中了状元。觉得,朗朗月色,配这样皆大欢喜的故事,才甚合我意。二大爷讲的时候很陶醉,仿佛那个书生是前世的他。那时,还常有狐狸下山来偷袭鸡鸭,挺招人恨的,二大爷的枪法好,一个冬天打死了九只狐,狐狸皮被山外的贩子收了去,他发了一笔财。只是没过多久,他就中风了,嘴歪到一边,连吃饭都困难,月下故事会也停了。村人议论纷纷,说是狐报仇来了。我当然不信。

  仲秋之际的打谷场,玉米堆成小山,还有剪下的高粱穗和谷穗,玉米秸和高梁秸也陆续运回来,屋脊一样码在场院四周,高高挺挺。月亮一出来,这里就成了我们的游乐场。男孩子的游戏总是很凶很暴力,模仿电影里的战争场面,分成敌方我方,在玉米堆里开挖工事,长枪大刀,地雷榴弹,都可以就地取材,然后是一片嘶杀声。鼻涕虫石蛋总是很倒霉,在我军红旗插上最高地的时候,他就变成了俘虏,被揪着衣领示众。若是斗地主,他也逃不了做地主家狗崽子的恶运。现在,那群发小中,他是最有出息的一个,在一艘军舰上当舰长,一雪童耻。

  看场院的爷爷,是个孤寡老头,人很和气,大多数时候,他会心地看我们闹,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会大吼一声。我们假装很害怕的样子,四散逃掉,钻到秫秸垛里偷笑,石蛋有一次还在秫秸垛里睡着了。安静地躺在草垛上看月亮,是长大以后的事了。

  看场院的爷爷会草编各种小玩意。我薅一把菖蒲的叶递给他,只一会儿,手上就有了蝈蝈笼子,笼子里养着草编的蚂蚱和螳螂。

  兴尽回家的时候,多半已是月垂西天,夜露很重了,浓浓的睏意袭来,脚步踉踉跄跄。可是,窗外的月光太纯净了,不含一丝杂质,躺在床上,迟迟入不了梦。我后来学填词,诌出一句:半窗素月,一地霜花。是写实的。

  童年的日子,如风吹浮云,转眼就不见了。前几天看到一位朋友的QQ签名——拎一篓月光散步,无限喜欢。同样喜欢的,还有——煮一壶月光。

  现在,我的生活里只剩下两轮月亮了,一轮在元宵,一轮在仲秋,我赏月的心情,也不再纯粹。


            2008-03-16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3-16 22:21
学习了:)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3-17 01:10
这些对于月亮的记忆所幻化的迷人色彩,喷薄着喧诉,流淌着情愫。作者用真心去写真情;用简约去包含广阔意境。这样的记忆任何时候都是显豁鲜活的。五个女儿中,只有你小时候因淘气挨过父亲的打,而你,竟然一点都不记得了。5岁那一年的春天,便是顽皮的有力“证据”。你所叙述的接骨(邪接),在乡下还是计较普遍的,不过也确实灵验。文章中一些场景的描写非常朴厚,有原生态的味道。作者拥有了一个专属于她自己的精神领地,并进行诗意的凝思。好文,精华鼓励!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3-17 08:11
  最富有诗意的,是乡村仲夏夜的月亮地,暗蓝色的天空深邃浩渺,有闲云一朵两朵,月光清凉,一碰就碎了,于是,小河里有无数的碎银子在闪,植物的叶子上也有,是小片透明的云母,风来,窸窸窣窣抖落一地,而打谷场上,大片大片的月光,像绸缎一样铺开,让人舒意满怀。月色撩人,便见一盏又一盏灯次第熄灭,男人女人轻掩柴扉,摇着蒲扇走出来,聚到一起晒月亮。
欣赏梅朵的好文笔.祝贺精华!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3-17 08:38
童年的记忆在心中总是这么鲜活,欣赏梅朵好文笔!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3-17 10:07
童年往事鲜活在了文字中,写得细腻动情,好文!
作者: 雪梦    时间: 2008-3-17 10:19
细腻温婉的文字,童年美好的记忆鲜活地跃然眼前,美文,欣赏!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8-3-17 11:09
有原生态的味道。学习.问好.
作者: 飞飞儿    时间: 2008-3-17 11:21
标题: 好美的回忆!
好棒的文字!喜欢,欣赏!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3-17 14:04
好文章,认真欣赏体会你写字的角度,笔法。
作者: 范泽木    时间: 2008-3-17 15:02
好文章。细腻。娓娓道来。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3-17 15:08
很美的文笔。欣赏。:)
作者: 仰望或者倾听    时间: 2008-3-17 18:55
这个结尾,是别致的,印象深刻!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3-18 11:36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童年的记忆在心中总是这么鲜活,欣赏梅朵好文笔!
   
    同感,学习!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3-18 13:19
梅,昨天晚上读时,便想,你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子?喜欢你的文字!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3-18 17:44
细腻的笔触,质感的文字,好文支持精华!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