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 [打印本页]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4 14:09
标题: [原创] 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
        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



  忽然想起谈论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话题,缘于偶然遇到的一本书。

  周末,带孙女去广场游玩,就在地摊上发现了这本《与中国作家对话》。询问价格,摊主回说三百大分,用这样价格淘换到正版书,值!欣喜之余,多给了他一百大分。摊主感叹,今天遇到知音了。我说书卖用家,这书对我有用。没好意思承认自己是作家。

  灯下翻阅,欲罢不能。散文手法写就的专访文章,清新晓畅,给人一种雨洗浮尘般的宁静。一口气读完,回看此书作者,原来是中国新闻学院研究古典文学的教授,本名王洪,笔名木斋。书中文章,是其兼职《中华读书报》特约记者期间,对国内著名作家的采访手记。其中作者对贾平凹、刘震云和曹文轩的访问,特别吸引我关注。由于自己致力散文写作,深感散文是最能体现语言艺术的文体,而他们恰恰涉及到作品语言及回归古典话题。

  作者采访贾平凹,问及语言问题时贾平凹答:语言没有办法说,说了就走味,有人说我的语言文白夹杂,其实,有许多古代汉语散落在民间,这种语言皮实,就是有韧性,有张力,比如“吃毕了”,“携好”。现代汉语缺少好多东西,来表达变化的事物。语言里要充满空气,要流通,要有那个东西。一番话,颇有“此中有真义,欲辩已忘言”的味道,说得众记者都乐了。

  在农村,的确有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语言。宁津柴胡店镇有些村中,百姓意见相互不一致时,有一方就用“相了”来表达意见相左。在我的老家高家店,人们常用“疵毛”来形容缺点或毛病,因此而有这样一则笑话:外地剧团来治河工地演出,团长偶尔听到民工抱怨戏演得疵毛,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顺便问指挥部领导,怕团长了解后尴尬,领导就瞒哄说“疵毛”就是好的意思。到了晚上演出之前,团长特意到幕前表白说:有的民工同志表扬我们节目演得“疵毛”,我感到很高兴。今天晚上,我们争取把节目演得更“疵毛”。话音刚落,笑翻了台下的民工们。

  作家凭借语言表情达意,维妙维肖地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地塑造形象,语言既要简洁、縝密、高雅,又要新鲜、生动、形象,才会显示出浓淡适度,显示出张力与活力。语言,小到可见个人气质,大到可见民族气质。古代汉语,曾对汉族气质的形成,起到过深刻作用。以往反对文言到极端,是使我们这个民族的语言,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贾平凹的高明之处,就再于他重视古文修炼和重新拣拾起散落民间的许多有生命力的文言。

  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谈贾平凹的散文语言时说,我们都能看到他对古文在结构上的有意借鉴和吸纳。简单的或恒定的生活主题,在灵活回环的表达里,获得了生气。贾平凹有意选置那些沉憨的字眼打造古朴之气,亦不避村野俗字,俗语,亦古亦今,极俗极雅,久之,竟成为作家自己的语言,似乎浑然天成,本应如此。

  曹文轩感叹,作家不修旧学,不习古代汉语,所显示出的弱点就是语言质地太差。语言实与衣料一样,质地厚重,质地轻薄,并非不能感觉到。古代汉语凝重、端庄、雅致、斯文,养育出一种气质,已浸润到文学中间去了。贾平凹与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汉语一直保持着一种密切的联系。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使他在语言质地方面风骚他人。

  《挑战荒漠化语言》,是作者专访到刘震云后的文章标题。仅这个标题,就令我感到震撼。对于汉语写作,刘震云回顾说:我国先秦诸子的文字是非常美丽的,文字是非常丰富的,多侧面的。一直繁衍到我们手里,就已经荒漠化了,贫瘠化了。白话文对于汉语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白话文之后的汉语,特别是文革后,常用的也就剩下两、三千字了。我们就用这些文字来从事写作。出版文集时,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作品,觉得异常贫瘠,所使用的汉字,也就在两仟五百字左右。生活在语言荒漠化的现实之中,对于作家是一个挑战。

  于是,刘震云下决心挑战荒漠化语言,潜心攻读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散文。阅读之后,他感觉先秦的文风,有始料不及的丰厚和覆盖性。刘震云历时八年创作了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乡面和花朵》,仅修改就耗时两年,可见他对文学语言追求之严谨了。但他对自己的文学语言,依然不满意。这对于我们从事散文写作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启示。只满足于口语化写作。无疑会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和题材。向刘震云学习,向荒漠化语言发起挑战,才会增强自己散文作品的质地,才会为读者捧出合格的散文精品。

  作者在对曹文轩进行专访时,谈到了文学回归古典这个话题。曹文轩说:我的看法是非常明确的,毫不犹豫的。文学的现代形态与文学的古典形态,不是一种进化论意义上的关系,它们仅仅是两种并列的形态,当这个世界日甚一日跌入所谓的“现代”的时候,它会反而更加看重与迷恋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情感的慰藉、能在喧哗与骚动中创造一番宁静与肃穆的“古典”。中国古典美学有相当多的美妙的东西,是东方美学的高峰。与这一高峰相联系的一个核心单词是:风雅。但这个高峰已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别忘了一个事实: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别忘了另一个事实:一切深刻的思想都会变为常识,而只有美会超越时空,青春常在。

  在作者问曹文轩是否继续营造“古典主义”时,曹文轩回答:是,也不是。我在为古典形态争得权利。我强调它,并不是想以它为文学主流,而仅仅是因为我看到文学背弃了它,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格局上的缺撼。我不会画地为牢去拘囿自己。有些情感、感觉、理念可能只适合求助于古典形态,而另一些情感、感觉、理念可能只适合求助于现代形态。这叫各得其所。但现在我却要继续张扬古典主文。原因无须多说。

  古典主义,创始人是法国的马雷伯等人。崇尚理性原则,是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它注重艺术形式上的完美,要求文学语言纯净、准确、简洁和合乎逻辑,推崇华美委婉的艺术趣味,强调文学要自然逼真,重视人物心理分析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我理解曹文轩的回归古典,当然是中国古代的为文之道。比如讲求修辞立其诚,见素抱朴.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法天贵真.知言养气.知人论世.金相玉质等等。不知当否?

  从贾平凹散文的文白夹杂,到刘震云挑战荒漠化语言,再到曹文轩执意回归古典,让我确确实实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确需要从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了。近年来,我写了近四十篇植物系列散文,也注重开掘其中的文化积淀。所以有人评价我的植物系列中有古典成份。读了《与中国作家对话》之后,我庆幸自己的路没有走错,我坚信植物之美,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具有一种提升生命存在的力量。

  宋代的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看来,古人早就发现了语言的气韵流动之美。善于驾御语言,才能充分利用流动的语言,使自己的情思流淌其间,唤起读者的感觉、想象,从而拓宽语言的空间,增强语言的动态感染力。现代散文,仅用流通的白话来写,质地显然来得苍白。贾平凹、刘震云和曹文轩,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现在,我把《与中国作家对话》这本书,摆放在家中书橱里与我目光平行的位置上,为的是抬眼转头间易望,心中便常存了一种鞭策。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4-24 14:14
我先坐坐高版的沙发,然后慢慢欣赏后再回复!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8-4-24 14:17
在作者问曹文轩是否继续营造“古典主义”时,曹文轩回答:是,也不是。我在为古典形态争得权利。我强调它,并不是想以它为文学主流,而仅仅是因为我看到文学背弃了它,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格局上的缺撼。我不会画地为牢去拘囿自己。有些情感、感觉、理念可能只适合求助于古典形态,而另一些情感、感觉、理念可能只适合求助于现代形态。这叫各得其所。但现在我却要继续张扬古典主文。



赞同高老师回归古典的观点,问候!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4-24 14:52
作者在文中不仅列举了许多大家和自己大量创作案例,说理透彻,行云流水,还引经据典,恰到好处地信手拈来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的真实蕴涵。从多方面反复论证,使读者在读文、学习写作技巧时,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对照自己在写作中的初步想法、写法,从而汲取精华,更上一层楼。好文,精华支持!
作者: 刘敬胜    时间: 2008-4-24 14:58
我坚信植物之美,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具有一种提升生命存在的力量。
我很喜欢高老师的那一系列植物的文字 常去去您的博上阅读从前没读的文字!
这篇结合自己的写作和感悟,与大师的对话相通,来达到论述的目的!
学习!
作者: 安徽李天斌    时间: 2008-4-24 15:34
偶得一本爱书,著成一篇佳作!好文笔!特别是高版好学多思精神我辈理应敬佩和学习。问好高版。
作者: 芳菲    时间: 2008-4-24 15:42
高版详细地论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散文之间的关系,深受启发。“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记住了。谢谢!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8-4-24 16:16
有人一听说古典,就联想到晦涩,其实,古典语言有的很是简洁明了,我们当汲取的是这些。古典文学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文学的人,一方面是丰厚知识的必要,也是传承的必要,你说呢?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4-24 18:11
作家凭借语言表情达意,维妙维肖地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地塑造形象,语言既要简洁、縝密、高雅,又要新鲜、生动、形象,才会显示出浓淡适度,显示出张力与活力。语言,小到可见个人气质,大到可见民族气质。我十分赞赏高版的如是观点,并且也十分欣赏高版在这篇文章里的理论联系实际、引证与解析的写作手法。大凡一篇散文有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感受、体验或认识,那么这散文就有了咀嚼的深度,就有了韵味,就是一篇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好文章支持精华!
作者: 雪亭    时间: 2008-4-24 19:19
那就是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先学习一遍,有时间再来读。雪亭问候高版主。
作者: 薛暮冬    时间: 2008-4-24 19:32
读后颇受教益。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匹敌的。
作者: 韩开春    时间: 2008-4-24 21:01
高兄有心人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4-24 21:58
拜读高版论述散文语言的佳作,回归古典确实能够使我们的散文语言变得雅致,隽永,富有灵性.读后有所收益.问好高版.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8-4-24 23:03
学习。受教益了!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4-25 06:54
高版对散文有很深的造诣,文章对我们很受益,感谢你让我们分享这么好的文章!
作者: 惊涛拍案    时间: 2008-4-25 07:43
高兄总结得很好。一直喜欢古典的韵味。专心古典,让人有一种浩然之气和底气。

问好。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4-25 08:08
欣赏高版的佳作!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明白晓畅、气韵生动、充满无穷诗意,拥有着不平凡和美好灵魂是散文追求的内涵;在散文中张扬古典,也是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4-25 08:57
“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受益颇多。
高版读书,一面读一面想还一面写,让人佩服。
好文章,支持精华!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4-25 09:01
在作者问曹文轩是否继续营造“古典主义”时,曹文轩回答:是,也不是。我在为古典形态争得权利。我强调它,并不是想以它为文学主流,而仅仅是因为我看到文学背弃了它,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格局上的缺撼。我不会画地为牢去拘囿自己。有些情感、感觉、理念可能只适合求助于古典形态,而另一些情感、感觉、理念可能只适合求助于现代形态。这叫各得其所。但现在我却要继续张扬古典主文。


高版已有了孙女?欣赏高版优美的散文。问好高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8-4-25 09:02
关于语言的问题读着有教益。
高班体会深刻。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4-25 09:27
现代散文,仅用流通的白话来写,质地显然来得苍白。贾平凹、刘震云和曹文轩,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读后颇受启发,的确如此,对于一位写作者,语言就是一生努力和追求的东西。
   学习高斑竹博大精深的好文字,问好!
作者: 雪梦    时间: 2008-4-25 09:30
高老师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值得咀嚼回味的文字,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内含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一世都值得挖掘与洞悉的。
问好高版主!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4-25 09:35
已把此文链接到敬版发的《散文版会员散文写作讨论、赏析文章汇集》一帖中,讨论篇第四十六文。
作者: 非儿陈    时间: 2008-4-25 11:01
一切深刻的思想都会变为常识,而只有美会超越时空,青春常在。古典之美是要细致咀嚼的。高版深刻文字!学习!
作者: 星期    时间: 2008-4-25 11:11
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学习美文,我长了见识!问好!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8-4-25 17:02
最初由 安徽李天斌 发表
偶得一本爱书,著成一篇佳作!好文笔!特别是高版好学多思精神我辈理应敬佩和学习。问好高版。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4-25 19:55
语言的张力和厚重感,的确靠简单的两三千字的常用汉语是无法达到的,古典的和民间的许多语词,才是写作的真正源泉,读高版此文,深有感触,我想,这也给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写作很多的启发。
学习,问好高版!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2
最初由 琴若雨 发表
我先坐坐高版的沙发,然后慢慢欣赏后再回复!
谢谢你首先阅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2
最初由 吕永红 发表
在作者问曹文轩是否继续营造“古典主义”时,曹文轩回答:是,也不是。我在为古典形态争得权利。我强调它,并不是想以它为文学主流,而仅仅是因为我看到文学背弃了它,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格局上的缺撼。...
谢谢你的赞同,呵呵,有知音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3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作者在文中不仅列举了许多大家和自己大量创作案例,说理透彻,行云流水,还引经据典,恰到好处地信手拈来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的真实蕴涵。从多方面反复论证,使读者在读文、学习写作技巧时,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可...
谢谢永生的鼓励,迎春继续努力.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4
最初由 刘敬胜 发表
我坚信植物之美,会使人更加热爱生活,具有一种提升生命存在的力量。
我很喜欢高老师的那一系列植物的文字 常去去您的博上阅读从前没读的文字!
这篇结合自己的写作和感悟,与大师的对话相通,来达到论述的目的!
学?..
你近来的农具系列写的好棒!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4
最初由 安徽李天斌 发表
偶得一本爱书,著成一篇佳作!好文笔!特别是高版好学多思精神我辈理应敬佩和学习。问好高版。
谢谢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5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高版详细地论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散文之间的关系,深受启发。“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记住了。谢谢!
问候你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6
最初由 暖玉 发表
有人一听说古典,就联想到晦涩,其实,古典语言有的很是简洁明了,我们当汲取的是这些。古典文学对于我们这些喜欢文学的人,一方面是丰厚知识的必要,也是传承的必要,你说呢?
确实需要传承.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7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作家凭借语言表情达意,维妙维肖地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地塑造形象,语言既要简洁、縝密、高雅,又要新鲜、生动、形象,才会显示出浓淡适度,显示出张力与活力。语言,小到可见个人气质,大到可见民族气质。我十分赞赏...
谢谢敬版光临鼓励,远握!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18
最初由 雪亭 发表
那就是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先学习一遍,...
谢谢雪亭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20
最初由 薛暮冬 发表
读后颇受教益。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匹敌的。
你近来的文章,就很有古典风采,迎春非常欣赏!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20
最初由 韩开春 发表
高兄有心人
谢谢开春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21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拜读高版论述散文语言的佳作,回归古典确实能够使我们的散文语言变得雅致,隽永,富有灵性.读后有所收益.问好高版.
谢谢春山阅读留言.握手致意.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22
最初由 川媚 发表
学习。受教益了!
谢谢光临阅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5 20:23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高版对散文有很深的造诣,文章对我们很受益,感谢你让我们分享这么好的文章!
谢谢若荷对迎春的鼓励,迎春一直学习你的好文笔呢.
作者: 堂珂    时间: 2008-4-25 22:22
大长见识,问好老兄!
作者: 南子    时间: 2008-4-26 00:19
很有收益 啊!是的,散文的典雅之美,必不可缺。问好:)
作者: 雪梦    时间: 2008-4-26 06:22
再来拜读欣赏高老师的文字!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07:57
最初由 惊涛拍案 发表
高兄总结得很好。一直喜欢古典的韵味。专心古典,让人有一种浩然之气和底气。

问好。
你的散文语言公认不错,可见也下了功夫.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07:58
最初由 琴若雨 发表
欣赏高版的佳作!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明白晓畅、气韵生动、充满无穷诗意,拥有着不平凡和美好灵魂是散文追求的内涵;在散文中张扬古典,也是一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
谢谢你的赏识.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08:00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受益颇多。
...
谢谢昙花斑斑肯定,握手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08:01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在作者问曹文轩是否继续营造“古典主义”时,曹文轩回答:是,也不是。我在为古典形态争得权利。我强调它,并不是想以它为文学主流,而仅仅是因为我看到文学背弃了它,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格局上的缺撼。...
是啊,已经当了爷爷了呢.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08:01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关于语言的问题读着有教益。
高班体会深刻。
谢谢光临.握手致意!
作者: 沧海依水    时间: 2008-4-26 10:19
赞同高老师回归古典的观点,问候!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4-26 11:50
见解独到,深刻。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4-26 12:04
我近年读了些三十年代作家的文章,发现他们的古文底蕴很厚。
我喜欢回归的古典。决定了一个人的底蕴,便会融合到表达里。
学习高版的体会。
作者: 左中美    时间: 2008-4-26 13:24
语言里要充满空气,要流通,要有那个东西。
文学的现代形态与文学的古典形态,不是一种进化论意义上的关系,它们仅仅是两种并列的形态。
“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读高版主此文,引我更多地思考散文的写作。我们要写作,但我们更需要思考。
问候高版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7:52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现代散文,仅用流通的白话来写,质地显然来得苍白。贾平凹、刘震云和曹文轩,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
谢谢文华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3
最初由 雪梦 发表
高老师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值得咀嚼回味的文字,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内含的文化底蕴是我们一世都值得挖掘与洞悉的。
问好高版主!
谢谢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4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已把此文链接到敬版发的《散文版会员散文写作讨论、赏析文章汇集》一帖中,讨论篇第四十六文。
谢谢昙花斑斑特别的支持.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5
最初由 非儿陈 发表
一切深刻的思想都会变为常识,而只有美会超越时空,青春常在。古典之美是要细致咀嚼的。高版深刻文字!学习!
谢谢光临.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5
最初由 星期 发表
只有到渊博的古代汉语中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使自己的散文作品具有豁达而流动的美感,举手投足,潇洒自如;侧首回眸,顾盼生辉。才能使自己散文作品,具有情致飘逸美,意境灵动美,气韵流散美!
-----学习美文...
迎春欢迎你.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6
最初由 邓荣河 发表
谢谢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7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语言的张力和厚重感,的确靠简单的两三千字的常用汉语是无法达到的,古典的和民间的许多语词,才是写作的真正源泉,读高版此文,深有感触,我想,这也给写作尤其是散文的写作很多的启发。
学习,问好高版!
谢谢阅读和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8
最初由 堂珂 发表
大长见识,问好老兄!
谢谢问候.迎春继续加油.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9
最初由 南子 发表
很有收益 啊!是的,散文的典雅之美,必不可缺。问好:)
谢谢你问候.握手!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6 18:09
最初由 雪梦 发表
再来拜读欣赏高老师的文字!
谢谢再度光临支持.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8-4-26 20:42
看过了高版的文字,受益匪浅。
我们的确应该多多地回味古典呀。
欣赏美文!
作者: 零落如雨    时间: 2008-4-26 23:02
能流传千古的文化,毕竟是经得起岁月的打磨,精华的东西更多!高版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08-4-27 08:14
悉心欣赏,认真学习!思想深邃有力,知识渊博丰厚,例证翔实,行文严谨!问好高迎春版主!
作者: 生活滋味    时间: 2008-4-27 08:30
在我的老家高家店,人们常用“疵毛”来形容缺点或毛病,因此而有这样一则笑话:外地剧团来治河工地演出,团长偶尔听到民工抱怨戏演得疵毛,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顺便问指挥部领导,怕团长了解后尴尬,领导就瞒哄说“疵毛”就是好的意思。到了晚上演出之前,团长特意到幕前表白说:有的民工同志表扬我们节目演得“疵毛”,我感到很高兴。今天晚上,我们争取把节目演得更“疵毛”。话音刚落,笑倒了台下的民工们。


哈哈,看到自己家乡的方言,好亲切呢,问好高老师,今天电脑好用,我一定多多回帖,把以前的补过来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7 08:59
最初由 沧海依水 发表
赞同高老师回归古典的观点,问候!
谢谢你的认可和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7 09:00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见解独到,深刻。
谢谢许斑斑光临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7 09:00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我近年读了些三十年代作家的文章,发现他们的古文底蕴很厚。
我喜欢回归的古典。决定了一个人的底蕴,便会融合到表达里。
学习高版的体会。
谢谢龙女阅读.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7 09:01
最初由 左中美 发表
语言里要充满空气,要流通,要有那个东西。
文学的现代形态与文学的古典形态,不是一种进化论意义上的关系,它们仅仅是两种并列的形态。
“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

读高版主此文,...
谢谢你看得细致.问好.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8-4-27 09:03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作者在文中不仅列举了许多大家和自己大量创作案例,说理透彻,行云流水,还引经据典,恰到好处地信手拈来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的真实蕴涵。从多方面反复论证,使读者在读文、学习写作技巧时,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可...


杜版主点评的到位!从文字可以看出高版主严谨的写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写作精神,我们都应该学习!问好!
作者: 五月草原    时间: 2008-4-27 10:24
学习美文,佩服佩服。问好!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08-4-27 10:51
认真读过,受益非浅,谢谢斑斑了。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4-27 11:55
标题: 回复: [原创] 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古典主义,创始人是法国的马雷伯。崇尚理性原则,是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它注重艺术形式上的完美,要求文学语言纯净、准确、简洁和合乎逻辑,推崇华美委婉的艺术趣味,强调文学要自然逼真,重视人物心理分析和文学的社会作用。我理解曹文轩的回归古典,当然是中国古代的为文之道。比如讲求修辞立其诚,见素抱朴.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法天贵真.知言养气.知人论世.金相玉质等等。不知当否?



很深刻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古典主义,自然才是古典!
作者: 关瑞    时间: 2008-4-27 12:30
问好迎春。
作者: 飞飞儿    时间: 2008-4-27 14:27
标题: 一看书名就知道是我喜欢的
放到今天细细品来,果然是好文。厚重深刻,有见地!
问好楼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08:09
最初由 清风拂面 发表
看过了高版的文字,受益匪浅。
我们的确应该多多地回味古典呀。
欣赏美文!
谢谢你的鼓励.问好.
作者: 林丽霞    时间: 2008-4-28 08:57
引经据典,现身说法,学习先生肺腑文字。补课。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0:15
最初由 零落如雨 发表
能流传千古的文化,毕竟是经得起岁月的打磨,精华的东西更多!高版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谢谢你支持.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0:16
最初由 古月灵秋 发表
悉心欣赏,认真学习!思想深邃有力,知识渊博丰厚,例证翔实,行文严谨!问好高迎春版主!
谢谢阅读和问候.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0:20
最初由 生活滋味 发表
在我的老家高家店,人们常用“疵毛”来形容缺点或毛病,因此而有这样一则笑话:外地剧团来治河工地演出,团长偶尔听到民工抱怨戏演得疵毛,不明白什么意思,就顺便问指挥部领导,怕团长了解后尴尬,领导就瞒哄说“疵...
我怀疑"疵毛"一词可能比"吹毛求疵"来得还要古老.也或者是反用.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0:21
最初由 寂寞沙洲 发表
[QUOTE]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作者在文中不仅列举了许多大家和自己大量创作案例,说理透彻,行云流水,还引经据典,恰到好处地信手拈来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的真实蕴涵。从多方面反复论证,使读者在读文、学?..
谢谢你光临阅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0:22
最初由 五月草原 发表
学习美文,佩服佩服。问好!
你的美文迎春也叹服呢.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4-28 14:31
再欣赏,读这样写作有关的文字,是种享受。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6:05
最初由 高山流水 发表
认真读过,受益非浅,谢谢斑斑了。
呵呵,客气了.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6:06
标题: 回复: 回复: [原创] 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
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QUOTE]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古典主义,创始人是法国的马雷伯。崇尚理性原则,是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它注重艺术形式上的完美,要求文学语言纯净、准确、简洁和合乎逻辑,推崇华美委婉?..
谢谢你的关注和理解.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6:07
最初由 关瑞 发表
问好迎春。
谢谢问候.祝福早日康复!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28 16:08
标题: 回复: 一看书名就知道是我喜欢的
最初由 飞飞儿 发表
放到今天细细品来,果然是好文。厚重深刻,有见地!
问好楼主!
呵呵,你有这本书啊.问好.
作者: 舒晴    时间: 2008-4-28 20:49
每个人对文字和文字风格的理解是不同的,我感觉着我更偏爱刘震云一些,是那种纯净的滋味!问好版主!
作者: 潇湘珍珠    时间: 2008-4-28 20:53
高版真是有心人。受益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4-30 08:02
最初由 林丽霞 发表
引经据典,现身说法,学习先生肺腑文字。补课。
谢谢阅读留言.问好.
作者: 开心张娅    时间: 2008-4-30 10:04
这样的文章要保存起来
作者: 高会林    时间: 2008-4-30 11:29
本家好文!怪“疵毛”的,学习。问好!
作者: 花瓣雨    时间: 2008-4-30 12:11
写的真好!读你的文章!真是受益匪浅!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5-1 15:32
最初由 舒晴 发表
每个人对文字和文字风格的理解是不同的,我感觉着我更偏爱刘震云一些,是那种纯净的滋味!问好版主!
对文字的理解,历来都是见智见仁的.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5-1 15:32
最初由 潇湘珍珠 发表
高版真是有心人。受益了。
谢谢珍珠阅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5-1 15:33
最初由 开心张娅 发表
这样的文章要保存起来
谢谢你的看重.问好.
作者: 魏建胜    时间: 2008-5-1 18:48
语言在民间,在古典!五四以来的欧化语言是对汉语韵味的一种破坏!读高版的文章认识更深。不过有些文章,比如房子的文章,还有何也的《灰色,第三人称》似乎只能用非古典、非民间的语言表达。一点陋见,高版见笑!
作者: 舒晴    时间: 2008-5-2 06:30
再读高斑精致的文字,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