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眼睛之说 [打印本页]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1 21:02
标题: 眼睛之说
本帖最后由 姬宇 于 2016-5-25 08:33 编辑

  人有五官,眼睛位于五官的上端,可见眼睛在五官之中的重要性。在相学中,眼睛是“监察官”,也就是眼睛关系一个人的意志力、心地良善。在五官之中,它最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曾有一句“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虽说这是练气的心法,但也可以看出眼睛在其中的地位。眼睛可以凝聚鼻和口,乃至人的心,让人达到心神的统一。

  很多文学作品中,描写一个人的美貌都离不了突出写眼睛。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借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精神。有精神的人,自然也美。“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是《汉书·李夫人传》中一句,只要一读就知这位汉代的李夫人有多美,只是两看就倾城倾国了。此句描写眼睛不露痕迹,眼睛之美在字里行间中尽泻。曹雪芹可谓写眼之大师,《红楼梦》里对美女的眼睛有众多的描写,林黛玉长着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薛宝钗“眼如水杏”,那个凤辣子有着一双“丹凤三角眼”,真是“明眸善睐”,“目流睇而横波”。美女的美要从眼睛开始。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以杏仁眼、丹凤眼,灵动有神韵的眼睛为美,美人的眼睛如秋水、秋波,灵灵有神、楚楚动人。

  都说眼睛是水做的,所以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眼睛的描绘都提到了“水汪汪”一词。“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是《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的一句,“清扬”是水汪汪的意思,以汪汪的清水比喻灵动明丽的眼睛。唐代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以“琉璃瓶”、“秋水横波清”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的更好:“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以“秋水、寒星、宝珠”比喻明澈有神的眼睛,以“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比喻又黑又亮的瞳仁。看来眼睛是水中的尤物,是水保持了眼睛的灵动。

  以上是以眼睛之美描写女人之美的,同样男人也离不开一双美目。我认为男人应该有一双深邃的眼睛,而且应该是炯炯有神,尽显阳刚之气。鲁迅就有这样一双眼睛,深邃,能洞穿人间万象,能穿越亘古,给人以睿智,内省。最美的眼睛应该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清可见底。

  现如今,科学技术发达,即使长了一双不美的眼睛也不可怕,可以去美容。所以说现如今缺少的不是美丽的眼睛,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孟子曾说过:“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可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可以折射一个人心灵的美与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察言观色。但现实的社会中,有的人善于掩饰,从表象来看,我们往往会被蒙蔽,所以我们看事物还不能光看表象,要多一双慧眼,看清事情的实质。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可以分清事物的真假,看清事物是我们眼睛的本能,也是其职责所在。既然眼睛的职责是看事物,我们就不能睁着眼睛说胡话,我们就应该以眼见为实据,说出自己所见,不能用假话来蒙蔽我们的双眼。历史上这样的事件是有的,最著名的就是秦朝的宦官赵高“指鹿为马”。那段历史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只要读过初中的人都知道。赵高那厮擅用手中职权,独断妄行,用权力蒙蔽了大臣们的双眼,让他们说假话,不敢说真话。结果,秦朝在这个宦官手里断送。历史证明,我们不能睁着眼睛瞎说,我们要凭心而论,说人话。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必将遭到历史的唾骂,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揉不得沙子的。

  现实生活中,“指鹿为马”的人仍不少。他们忘记了初衷,为着一己私利,有的做一个有眼无珠的人,对于那些危害人民利益的事是视而不见;有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中山狼之状假寐,有利自己就上,无利自己就避而不见;有的是长着一双狗眼看人低,他们的眼睛只向钱看,不向前看。对待给自己有利的就摇尾乞怜,对待无利的就龇牙咧嘴,空长着一双向上看的狗眼。在群众的眼里,他们是社会的渣滓,必将被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黑夜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这是已故诗人顾城的名句。想当初,我们的父母给我们一双眼睛是明亮的,清澈如泉,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就应该像保护我们的生命一样保护我们的眼睛,让它清澈如初,不要被生活的尘埃所蒙蔽。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最纯洁的眼睛去看世界,保持一颗纯正之心。

  切记:我们的眼睛是用来明辨是非的,是用来分清善恶和美丑的。不是用来睁着眼睛瞎说的,我们不要污秽自己的眼睛,污秽自己的眼睛就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至死,人的眼睛都要和心灵一样纯净,那样才是一双真正的美目!

                                                             (2016-5-21晚)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5-21 22:12
可惜眼睛不会说话。眼睛看到的,要由嘴来说,这样一转换,许多问题就变了模样。关键在心。现实莫不如此。问好姬宇!
作者: 油纸伞    时间: 2016-5-21 22:19
我不喜欢用眼睛去看,我喜欢用眼光去看。
不错的文章。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6-5-22 07:09
睁大眼睛看社会,也不一定看明白。还要仔细看。
作者: 寻梦天涯    时间: 2016-5-22 09:26
眼睛是最隐瞒不住欺骗的……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5-22 09:33
人有五官,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端,可见眼睛在五官之中的重要性。
呵呵,纠正一下,眼睛之上是眉毛。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5-22 09:41
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
因此我们通常把眼睛与耳朵放在一起,捏合起来就是耳目。这个题就大了,虽然褒贬不一,而又缺之不得。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5-22 10:07
事实上眼睛看见的也未必就是真的。其复杂性,已经由许多事所证明。
当然站在常规立场上,赞成文章观点。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5-22 11:32
以前的人都是长衣长袖的,所以只能通过眼睛来辨别,而后来发明了超短裙,大腿解放了,然后又是牛仔裤,屁股也解放出来了,因此,大腿和屁股也成了甄别的利器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06
lvhq018 发表于 2016-5-21 22:12
可惜眼睛不会说话。眼睛看到的,要由嘴来说,这样一转换,许多问题就变了模样。关键在心。现实莫不如此。问 ...

眼睛和嘴巴都是一种表象,一切在于大脑,大脑是一切的主宰啊,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06
油纸伞 发表于 2016-5-21 22:19
我不喜欢用眼睛去看,我喜欢用眼光去看。
不错的文章。

有个好眼光也不错啊,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07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6-5-22 07:09
睁大眼睛看社会,也不一定看明白。还要仔细看。

现在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08
寻梦天涯 发表于 2016-5-22 09:26
眼睛是最隐瞒不住欺骗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来不得半点虚假,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08
本帖最后由 姬宇 于 2016-5-25 08:32 编辑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5-22 09:33
人有五官,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端,可见眼睛在五官之中的重要性。
呵呵,纠正一下,眼睛之上是眉毛。

眉毛是最高,眼睛仅次之,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09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5-22 09:41
眼睛是用来看的,耳朵是用来听的。
因此我们通常把眼睛与耳朵放在一起,捏合起来就是耳目。这个题就大了, ...

那俺可不成了五官科的主治大夫了,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10
夏冰 发表于 2016-5-22 10:07
事实上眼睛看见的也未必就是真的。其复杂性,已经由许多事所证明。
当然站在常规立场上,赞成文章观点。

谢谢夏版主,欢迎多批,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2:11
一孔 发表于 2016-5-22 11:32
以前的人都是长衣长袖的,所以只能通过眼睛来辨别,而后来发明了超短裙,大腿解放了,然后又是牛仔裤,屁股 ...

那是什么年代的事啊,现在都三点一线了,out了,
作者: 木豫    时间: 2016-5-22 12:39
有的人长着眼,已经瞎了,有的人没长眼,却内心雪亮。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5-22 12:47
木豫 发表于 2016-5-22 12:39
有的人长着眼,已经瞎了,有的人没长眼,却内心雪亮。

诗人就是诗人,连回复也是诗。
跟那首有名的“有的人”异曲同工。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3:08
木豫 发表于 2016-5-22 12:39
有的人长着眼,已经瞎了,有的人没长眼,却内心雪亮。

呵呵,有的人有眼无珠,有的人无眼有心,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5-22 14:20
关于眼睛,《诗经》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最传神,还有顾城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 找光明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6-5-22 15:04
都说眼见为实,可是一定的时候,眼见未必为实。得之眼,寓之于心,然则可辨大千世界矣。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7:31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5-22 14:20
关于眼睛,《诗经》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最传神,还有顾城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  ...

谢谢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2 17:33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5-22 15:04
都说眼见为实,可是一定的时候,眼见未必为实。得之眼,寓之于心,然则可辨大千世界矣。

那就要看你是不是违心之说了,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6-5-22 19: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窥斑知豹,传目见神。这话好有道理!
作者: 李昀阳    时间: 2016-5-22 23:14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想不成为睁眼瞎,真是不容易呀,因为很多事无法看清楚。
“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用最纯洁的眼睛去看世界,保持一颗纯正之心。”赞!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3 18:16
范廷伟 发表于 2016-5-22 19: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窥斑知豹,传目见神。这话好有道理!

谢谢,
作者: 康康    时间: 2016-5-23 22:34
很有哲理,有眼及社会及人生、及人性。

说到眼睛,我真该休息了,眼睛用眼过度,好难爱的说。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4 18:11
李昀阳 发表于 2016-5-22 23:14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想不成为睁眼瞎,真是不容易呀,因为很多事无法看清楚。
“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擦 ...

谢谢来读,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5-24 18:12
康康 发表于 2016-5-23 22:34
很有哲理,有眼及社会及人生、及人性。

说到眼睛,我真该休息了,眼睛用眼过度,好难爱的说。

嗯,注意保护眼睛是对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5-24 20:58
一些日月教徒看到任盈盈和令狐冲在一起,于是挥剑刺瞎双眼,可见眼睛不是什么都可以看的。
对于现实中的事,我们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两只眼睛都闭上……
作者: 二哥哥    时间: 2016-5-24 22:45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惜现在的窗户上往往遮挡着镜片,闪耀着美瞳变化过的颜色。我不得不承认,不是我不懂,是眼睛变幻的快呢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5-25 08:34
黑夜给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