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何永康【时间.征文】两只布谷鸟在园子里游荡    [打印本页]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7-22 18:51
标题: 读何永康【时间.征文】两只布谷鸟在园子里游荡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6-7-22 22:14 编辑

  
  一)妙哉,标题
  
  一篇文章标题的重要性逐渐被大家认知,但怎样取一个漂亮而合适的标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何永康在这次中财“时间”主题征文时,以“两只布谷鸟在园子里游荡”为题,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新奇,不可谓不深刻。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标题,有着“小说”的暗示性,却用散文的表现手法来成就,真真是剑走偏锋,出招奇谲。
  作者游的是清华园,要写的是清华园里两个近代精神领域、学术领域的魂灵人物——朱自清与闻一多。为什么要着墨于两只布谷鸟的叫声呢?原来布谷鸟,又名神鸟,它那当节而鸣的“责任感”,它啼血而歌的“气节”,无不暗合着两位“诗人、学者、斗士”的民族气节、时代精神。
  
  二)寓情于景,巧妙对接
  
  由上可知,“象征”是何永康此篇文章所用的重要表现手法。而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则是此篇散文的重要特征。而这种特征,又是采用简略的白描来完成。作者由布谷鸟的叫声在当下清华园出现,是那么不合时宜,被喧嚣和嘈杂掩盖,让人感到它们的孤寂和冷落,继而联想到跟布谷鸟一样同样受冷落被时代所淡忘的两位先贤。而与两位先贤能产生共鸣的,当然是我——先贤的忠实敬仰者与追随者。这种怅然若失的小小忧伤,惯穿始终,最后作者希望民族精神得以回归,民族气节得以传承的无声呐喊,破笔而出,于无形胜有形于无声胜有声。
  
  三)工笔刻画,回忆穿插,凸显现实与梦想的落差
  
  《两只布谷鸟在园子里游荡》后面部分也是运用“移步换景”这种方式来往下进行的。之所以我们绝大多数游记流于庸俗,大概是用流水笔记下些流水帐。无疑何永康是聪明的,他深谙取与舍的真谛,“重要的”,以工笔之法,细细勾勒;以盲视,以粗涂淡抹把“细枝末节”渲染成缥缈的背景。而由此产生的幽思与感慨则可尽兴抒发,令悠悠之情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你看,作者在布谷鸟的牵引之下,来到了“水木清华”。所有的描写只围绕着两个字来写,那就是“冷清”。先是一种感觉,然后一一描叙,通过视觉把这种感觉传递给我们: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先生肃然而落寞的表情;少男少女们喧闹却视若无睹的对比等等,连稀稀疏疏开着的荷花的吸引力都比这位先生大。
  
  写朱自清,自然离不开《荷塘月色》。这里,何永康没有给我们卖弄所见所闻,诸如“水木清华”的荷塘,其实不叫“荷塘月色”,清华有“两个荷塘争月色”的美誉。而是绕塘而行,面对荷塘,与喧嚣“格格不入”的自己不由得进入到了与先生的神交之中,由此展开回忆。可见利用的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方式。讲的是朱自清先生的为人及学识,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表现的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所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
  
  故人远矣,虽然有坡,有亭,有塘可供我们缅怀,然而时代的沟壑却硬生生的把他们冷落、隔阂到了目光之外!一种沉重一种失落慢慢在心里涌起。
  
  随着作者的脚步往前移,布谷鸟的声音变得凄清。作者采用通感的手法,轻易把我们的情绪从一个故事中拖离出来跌入另一个故事。相较于朱自清,闻一多的死要慷慨惨烈得多。此处作者抓住建筑特色,特别是那一口象征闻一多先生性情的“大钟”展开评论。作者的情绪也激昂起来,那种痛与惜宣泄而出。
  
  在这两段描写中,作者着意刻画了两尊塑像。其用意作者在结尾画龙点晴:一玉一石,玉之温润石之坚强,准确凸现人物的鲜明特征;一碑一钟,一表纪念一表警示,其意义皆非同一般。
  
  其实我们也可从中窥视到老一辈清华人对先贤的深刻理解和无比的重视。清华人无时不刻不在希望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们谨记历史莫忘先贤。
  
  最后作者抓住朱自清先生与闻一多先生的特质与共同之处,阐明他们虽然性情不同,但兴趣、才华、气节、精神相通,所以能殊途同归的道理。他们生,相互提携,惺惺相惜,令后人更增一份敬仰;死,相依相邻,让后人感到一丝安慰。
  
  “春东去了,东风还能唤回吗?”结尾前后呼应,意味深长,回旋全文!
  
  
  四)欧阳的哥德巴赫式猜想
  
  作者在文中有一段回忆,那就是他初为人师的时候,因仿效闻一多先生的为师作派,拿出饭菜票放在讲桌上问学生:“哪位要改善伙食,请自取”,欧阳觉得何永康老师痴痴的傻样儿十分好玩,竟以为他爱闻一多先生多一些。因为闻一多先生差不多是个全才,写起诗来也十分讲究,主张诗歌要有“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
  
  可是再看看朱自清先生的写作特点,我马上否定了自己。朱自清先生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一:“他敏锐地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以极其简练的白描写法,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二:“倾注于人物形象中的感情力量,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深邃的思索,与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发生共鸣,增添了散文的感召力;三:“他的散文构思缜密精巧,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在自然质朴中见到独特的情致;四:“为文如作画,浓墨重彩、工笔细描,画出了各‘景’中特有的意境;五:“词语细致精当,形象生动而有韵味,给人一种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欧阳恍然大悟,何永康的神来之笔原来是沁了朱自清先生的精髓呀!

  原文链接:http://bbs.zhongcai.com/thread-9953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7-22 21:42
神来之笔,点画自然,几乎渗透到了作者文字的内部,让人如重读原文一般。好文字在于好赏析,而梦儿的赏除了个人敏锐的洞察力之外,更多的一种对文字极强的感悟。此感悟抵达文理,普及文意,让人感悟非常。加油吧,有时间真的建议你看一下《人民文学》,解析那上面的文字可是有特奖的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6-7-22 21:43
今饭吃得时间长了点,倒现在还撑得慌。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7-22 22:05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7-22 21:42
神来之笔,点画自然,几乎渗透到了作者文字的内部,让人如重读原文一般。好文字在于好赏析,而梦儿的赏除了 ...

啊,还有 这等好事啊,可惜我没订《人民文学》。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7-22 22:16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7-22 21:43
今饭吃得时间长了点,倒现在还撑得慌。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7-22 23:39
真是快手。待安静下来好好品赏。
先送上问候。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7-23 18:54
这位欧阳先生是个方家,难为他读懂了我,也感谢他花时间写了这么些有见解的文字。请替我谢谢他。(h
何永康老师原话)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7-23 18:54
本帖最后由 夜莺 于 2016-7-23 18:57 编辑

梦儿的确能干!赞一个!不过,我倒希望梦儿是她不是他。真心问好!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7-23 19:52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6-7-23 19:56 编辑
夜莺 发表于 2016-7-23 18:54
这位欧阳先生是个方家,难为他读懂了我,也感谢他花时间写了这么些有见解的文字。请替我谢谢他。(h
何永 ...

不敢不敢,欧阳离大方之家十万八千里不止。何老师还是叫我欧阳吧!但愿老师早日学会用电脑,小女子还渴盼着亲聆何老师教诲呢!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16-7-23 20:33
好的题目,自然会带来好的随想和效应。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7-23 22:01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7-23 20:33
好的题目,自然会带来好的随想和效应。

万里老师每天浸泡在天赖之中,想必早已仙风道骨。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16-7-24 08:30
一篇不错的评文。语言,见识具佳。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7-29 10:54
沉思在舞蹈 发表于 2016-7-29 10:45
我还以为欧阳梦儿不来中财了,原来只是不去太虚了。

呵呵,累了,体息下。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7-30 13:01
中规中矩,层次井然,条理明晰。学习欣赏。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7-30 13:02
对原文透彻的理解和领悟让文本十分亮。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