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书跟替代 [打印本页]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06:46
标题: 读书跟替代
本帖最后由 七大姑八大姨 于 2016-8-11 10:00 编辑

  一,读书跟替代

  多年未读书,或者说是多年未完整的将一本书从开头读到结束,就算是看视频,也未曾完整的观看过全部,总是看到喜欢的地方就看,不喜的地方,就技术略过(快进或者设置略过)。读书到看视频,都是一个学习娱乐的方式,可能,在书虫的眼里,读书是高过一切的,包括琳琅满目的各式视频,各种声色影画情景的交汇,都是比不了文字赋予的魅力。

  我比较同意这个。

  同意归同意,活在活色生香的浮世里,耳濡目染的一切,书本或者说文字,已经没有任何理由的被我‘技术’性地略过。

  有“例内”,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喻说偶尔看一视频(电影),是我从未看过从未了解过的,看了一会,感觉索然无味却又欲罢不能,一时会迷惘不知为了什么,然后蓦然间生出一个意外的想法……不是这部电影不好,不是这部电影没有荡漾出浓厚的人文精神或者浪漫色彩。只是,这个题材这个故事,或者说是这个场景,如果用文字来表达,那种字里行间的文字游走,衍生出来的情怀将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可以流芳百世的那种。如果,如果要设定一个标准的话,以诺贝尔文学奖来衡量的话,它——这部作品一定会名列其中。

  我深信不疑。

  人是个矛盾的复合体,在群体里妥协的存在,我也同样如此,不会恣意自己的行为。哪怕是在网络这个虚拟化的世界里,也不会超越现实里的言行。可人性的矛盾终究存在,终究在那里,任谁也是磨灭不了。当你貌似习惯了一种秩序,比喻说我习惯了用视频来替代文字去阅读,可终有一天,会觉察出这种“替代”其实并不能真的就替代了,只不过是小火慢炖被高压锅替代,细嚼慢咽被胡吃海塞绑架。味可能还是那个味,可味真的还是那个味吗?

  二,听雨跟看海

  坐在窗前听雨,这是一个固定的情节。人嘛,不是行走,就是工作,就是睡着、坐着。刚刚好,我就是坐着听这场雨的。

  夏季听雨,不同于其他季节。生于内陆某地,更是有着其他城市不同的感受。当然,如今世界大同,最起码,是大中国大同了,差不多的城市里,都害怕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听雨”。

  小学二年级时到的这个城市。

  生于这个城市,因为时代的关系,此前的日子,一直都是在农村,住的土砖垒的屋子。年幼不识愁滋味,实际现在想想,不晓得多少次雨声里,土砖垒就的屋,濒临倒塌。

  城市里,是红砖或者青砖的楼房,按照标准的叫法,应该叫做砖混。屋子里的地面,再也不是泥土而换了一层水泥坚硬的存在。这个季节听雨有了印象,就始于当时。当时没有网络,也没有发明“看海”这个既浪漫又伤怀的场景,那是实实在在的淹水。每到这个季节,雨下大了,一夜过后,这个城市已成泽国,包括我当时居住的一楼。

  小孩子跟大人是不同的性情的。上学是件讨厌的事,可当年,没听说过淹水就可以不去上学,更没听说过小孩上学要大人接送的,于是在上学的路上,淌水又好玩又有趣了。

  当年的资讯主要来自广播跟大人间的谈话,很快,一个可怕的消息在大人们的谈话间蔓延开,就是说,因为淹水,人们为了快一些排水,习惯性的把窨井的井盖都会打开。水是浑浊的,去上学路上的小孩是矮小的,那么,误踩进敞开窨井盖的窨井而消失,就成了必然。虽不多,可大人谈话间那悲伤感叹的情绪,还是感染了我们这些小孩。在大人们叮咛又叮咛后,大多情况下,去上学的小孩,都是怀着些许悲壮上路,尔后就又很快的就愉快地淌着水“看海”……

  记得那次在离学校不远处,遇到了同学,两人于是一路踢着水花前行,自然也早就忘记了大人的叮咛。很快,走在起前面的同学,一脚踩空,又很神奇的坐在一个敞开的窨井盖旁,并没有掉下去,我急忙上前将他拉起……后来,记得我那个同学是就那么湿着身子上学的,而这次惊险遭遇,也是我们课间休息时的谈资。

  那是个缺乏游戏跟玩具的年代

  以后的岁月,这个城市一直很坚定的在一年之中某个季节,大雨过后,一片“海景”。尽管,挖了又挖,排水管道是埋了又埋,各种许诺,遍布的钢筋丛林见证,毕竟,早就不是“人定胜天”的年代,况且,那“人定胜天”,也就是个黑色的笑话。

  不能听雨了,就此打住。


  三,中医跟捣蛋

  身在网络,可以感受到强大的反中医力量无处不在,一时间,中医已经沦落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今天你找一篇文章,证明中医在现代西医面前是反动跟迫害人民的,明天,他又找个理由,述说自己在医院被西医开了一副中成药,证明了中医的中药就是为了拿回扣而生,又一天,又有人脚踏中医大声又气壮的指出,一个中医药方中的某一味药被现代医学证明有毒……等等。

  网络又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就像现在很多新闻,貌似已成定论了,可人们等上一会,用句时髦的话语形容这个等待,就是让新闻‘飞’上一会,太多太多的“新闻”,又反转或者变化出新的了。一直都在网络里普遍被“踩”的中医,也一样,也有“翻身把歌唱”的时候吗?

  比喻这次。

  我一直以为奥运是体育的盛会,不经意间,某些国外运动员的某些新闻图片,在网络里,叫反中医的潮流在“飞”上一会后,纠结了。

  图片是国外运动员身上拔罐后的痕迹。在我们这个“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环境里,这下,反中医派沉不住气了。于是经过百度后,发现了一大“秘密”,就是“所谓”的拔罐疗法,根本就是不是中医有的,因为古埃及比我们早就有这种疗法,具体的就是比我们早有了文字记载,这次的关于奥运的图片,那些运动员们身上的拔罐痕迹,应该用的是古埃及的疗法,还有什么“四大元素”的理论,比我们的阴阳五行还有经络运行要高大上多了,最后的结果还是‘中或最输’。

  也有耐心的人,在网上小心又平稳的述说着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从古籍的记载到古中医学权威书籍的记载,还有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医针灸师现象,一一道来。可人家不信,认准了中医是个骗子,更不可能用在外国人身上。这个,叫做”不符合逻辑”。也是的,咱们这个有这悠久文化传承的国度,现如今,从上到下,依旧还是流行着洋的高级,中的土,不用举实例都能够心照不宣中。

  终于,古埃及的“拔罐”疗法,没有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所以现如今,一群写汉字做洋奴的“中国人”,在网络里发扬光大。世上,现今唯一存在并且使用的拔罐疗法,有着完整治疗体系的中医,瞬间又要被……

  下一轮反中医,在网络里,是会来得更猛?还是更捣蛋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06:47
老规矩、、、沙发是自己的、、、
忙去了、、、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8-9 06:59
沙发让给我们嘛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8-9 06:59
这么早发文,也就是我这样早起的鸟儿,嗯,有虫吃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8-9 07:02
三对意向,三组比较,标明自己的观点,回味悠长。
语言很有特色,亦庄亦谐,富有感染力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8-9 08:13
七姑回来了?!形象没变,字里透出的信息变了——观点鲜明,在嬉笑怒骂之间,夹着严肃。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16-8-9 0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8-9 10:30
啊,终于看到七姑的帖子了,额激动得热泪盈眶滴。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8-9 10:5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8-9 10:30
啊,终于看到七姑的帖子了,额激动得热泪盈眶滴。

赶紧擦擦泪,要不看不清七姑的字。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8-9 10:52
读书之妙,只有读书人知道。俺早就说过。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8-9 13:14
赶潮啊,跟进,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6-8-9 15:59
纸质阅读与网络浏览是不一样的,我比较喜欢边听雨边进行纸质的阅读.至于中医,我以为还是比较客观地看待更好.
拜读并问好老师!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8-9 16:16
中医沦落是必然,就如中国的小吃沦落是必然一样,就如中国的文化沦落是必然一样……
对于外来的东西,我们不是客观对待,就如对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不是客观对待一样:或是全盘接受,或是一棒子打死,或是根据政治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以,该沦落的,不该沦落的,都沦落了;该接受的,不该接受的,都接受了……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8-9 16:40
最近我晒酱豆,因为没晒过,就不得不去问。
而每一个告诉我的人,都嘱咐我说“要用青蒿哦”。
我问为什么要用青蒿?回答说青蒿捂出的那个臭,跟不用青蒿捂出的臭是不一样的。、
忽地就想起青蒿素。
感叹中医,感叹我们的祖先,把这么细致的方法遍及各个角落。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43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8-9 06:59
这么早发文,也就是我这样早起的鸟儿,嗯,有虫吃

问好
下次沙发空出、、太忙了的缘故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44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8-9 07:02
三对意向,三组比较,标明自己的观点,回味悠长。
语言很有特色,亦庄亦谐,富有感染力

偶承认偶是野路子,从不讲究规范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46
lvhq018 发表于 2016-8-9 08:13
七姑回来了?!形象没变,字里透出的信息变了——观点鲜明,在嬉笑怒骂之间,夹着严肃。

偶从来就没走啊、、一直都在,只是忙、、现在可能更忙了,是不是要看会体育节目
没修改,写完就发上来了,有点对不起人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48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6-8-9 08:41
说,说得不沉闷,说得不枯燥,这是大本事!

你这头像是标准照
哎、、、网络上,讲究快捷,这是没有办法的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49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8-9 10:30
啊,终于看到七姑的帖子了,额激动得热泪盈眶滴。

泪太便宜太廉价了你说是不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55
夏冰 发表于 2016-8-9 10:52
读书之妙,只有读书人知道。俺早就说过。

真的已经不读书了,顶多就是小说语音下载到手机,每天睡觉时分,听听,催眠很有效果的。
实话,没有这个,偶手机要是碰巧木电了,会失眠,会一直等到手机充好电,有声音了,才会睡觉、
对了,多年前国外有个科学研究小组,研究读书的效率问题,用大量事例说明,人在似醒非醒的状态下,记忆力最好,所听到的能记住的比例最高。
这个无疑是颠覆了传统的学习观念。
当然,偶的是反面教材,一次也没有成功过,每次都要从头听起,因为记不住是否上次听过。
问好!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19:57
姬宇 发表于 2016-8-9 13:14
赶潮啊,跟进,

这里文化气息很厚,偶是属于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20:03
本帖最后由 七大姑八大姨 于 2016-8-11 08:35 编辑
刘晓斌 发表于 2016-8-9 15:59
纸质阅读与网络浏览是不一样的,我比较喜欢边听雨边进行纸质的阅读.至于中医,我以为还是比较客观地看待更 ...

是的,网络属于快餐跟消费,现如今我这里已经不具备纸纸书籍阅读的条件了
中医其实就那样,有人认为更多的属于文化的层面,治病方面多数时候的确跟西医有差别,可治疗方法的角度,并不比西医差,很多时候,辅助治疗的理念方面还领先一步。
我讨厌全盘否定。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8-9 20:05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6-8-9 19:55
真的已经不读书了,顶多就是小说语音下载到手机,每天睡觉时分,听听,催眠很有效果的。
实话,没有这 ...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20:14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8-9 16:16
中医沦落是必然,就如中国的小吃沦落是必然一样,就如中国的文化沦落是必然一样……
对于外来的东西,我们 ...

空空先生高论
政治需要……自卑跟不自信,还有怀疑等等、、不说了。
中医更多的时候是门经验医学,用西医的教学方法训练出来的‘中医’,日积月累的边缘化,靠政治需要强撑着。
民间,这个也是不靠谱的多,算了,就这样了,记住春秋战国是的一位名医的话,好像是几不治,其中一条是,信巫不信医,不治。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20:18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8-9 16:40
最近我晒酱豆,因为没晒过,就不得不去问。
而每一个告诉我的人,都嘱咐我说“要用青蒿哦”。
我问为什么 ...

那个什么素的玩意好像不是青蒿,其实是黄花蒿,用的也是现代医学或者生物学的方法提炼,真中医的传统方法服用,应该享受不了或者效率极低、、、
算是洋为中用吧。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8-9 20:22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6-8-9 20:18
那个什么素的玩意好像不是青蒿,其实是黄花蒿,用的也是现代医学或者生物学的方法提炼,真中医的传统方法 ...

青蒿一握,泡水绞汁。
也就是拿一把青蒿放水里泡,然后绞水服用而不是煮服,治痢疾。
知道不,傻蛋。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9 21:45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8-9 20:22
青蒿一握,泡水绞汁。
也就是拿一把青蒿放水里泡,然后绞水服用而不是煮服,治痢疾。
知道不,傻蛋。:s ...

是的吧、、、
偶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跌打损伤,用中医,偶感风寒,用中医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8-10 15:47
青蒿素如果热处理,就失去效果了。就是因为冷浸法,屠呦呦才提炼出了青蒿素。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6-8-10 22:07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6-8-9 20:03
是的,网络属于快餐跟消费,现如今我这里已经不具备纸纸书籍阅读的条件了
中医其实就那样,有 ...

谢谢解说!祝晚上好!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11 08:33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8-10 15:47
青蒿素如果热处理,就失去效果了。就是因为冷浸法,屠呦呦才提炼出了青蒿素。

嗯!看过相关的说法。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11 08:34
刘晓斌 发表于 2016-8-10 22:07
谢谢解说!祝晚上好!

抱歉啊!查看了一下,我的前面回帖很多错别字。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8-11 09:54
精华理由:读书的乐趣,与如水的年华。细腻且饱含深情,难得如此文风,江天又添风景。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8-11 14:14
好。慢慢的喜欢。江天有好字。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6-8-11 20:40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6-8-11 08:34
抱歉啊!查看了一下,我的前面回帖很多错别字。

懂了意思就行。恭喜加精!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6-8-12 21:32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8-11 14:14
好。慢慢的喜欢。江天有好字。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