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质感张力的文字中多了情愫的柔性,很耐咀嚼,继续欣赏你的个性文章,精华支持!
另外,如果没有12:28应该是14:28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前方有难,后方支援.我们这里仍然在组织捐款!支持精华.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作为写作者,我们怎样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这次人类发展史上重大的灾难事件,来展现文学写作者的独特思考,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本文就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记录下这次事件,并加以反思,唤起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以...
最初由 皖川情 发表
作者在此列举的种种物象似乎见怪不怪,然却从正反两个角度渲染人类自以为是的巧妙“离合”,或者说是剖析了一个似乎让人不可理喻的表象特征。问好!
最初由 快乐阳光 发表
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这样深刻
最初由 许巢中 发表
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释家牟尼的生日。
原来是这么个日子:
南无阿弥陀佛!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好文字,精短,质感,力度十足,支持精华!
另外,12:28有误,是14:28。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宽泛的视角和诗意的生动。
最初由 暖玉 发表
《哀歌》从佛的钟声开始,到“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生命的无奈,不知是牵于谁的手,人,渺小的人,除了在灾难中站起,抖抖土,擦擦泪,拂拂疼,还能怎样?问好!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宽泛的视角和诗意的生动。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一场地震,震撼了大地,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冷漠麻木的人可能清醒了,却有更多的人陷入了茫然之中。“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文字如一幅幅的画面,勾勒出似真似幻。学习!
最初由 寂寞沙洲 发表
精炼的文字,丰富的内涵!欣赏!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即令是写灾难,行文也是如此流畅,闪耀着才华!
最初由 梧桐夜 发表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
最初由 江阳公子 发表
地震文的又一高妙切入。同题很难出新。这篇,很别致。
是的。癞蛤蟆不是科学,日晕、地震云都是科学范畴的。
但是,我们的砖家,以科学的态度为几十万伤残死难者的做了些什么?
另
杜版说得好
本文就是从...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一场灾难,诸多思考。质感,深沉,深刻。学习问好何老师!
最初由 海怡 发表
一切都慢慢变成了回忆。在回忆和回忆之间,我们行走的大地将充满启迪。那些淹没,那些日渐上升的恐惧,都会在被抛弃的刹那间得救。
说的好!
震后的思考!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用不同的视角,把自己对地震的看法做了表达。欣赏。学习!
最初由 川媚 发表
这个更诗意的处理,让人的心得到了一些安慰。
最初由 何也 发表
[地震云]
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释家牟尼的生日。
一朵五彩祥云慢慢升到了南郭寺上空的天际。幻化成祥,熠熠生辉。虔诚的善男信女感动于佛的微笑和恬纯。
如果没有14:28,如果没?..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