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哀歌 [打印本页]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5:12
标题: [原创] 哀歌
  
  [地震云]

  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释家牟尼的生日。

  一朵五彩祥云慢慢升到了南郭寺上空的天际。幻化成祥,熠熠生辉。虔诚的善男信女感动于佛的微笑和恬纯。

  如果没有14:28,如果没有山崩地裂,祥云之上的慈爱依然会敲响拔苦醒世的钟声。但是,一瞬间,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一切都黯淡失色。一些小手从沉重的废墟下伸了出来,那指掌间还残存有花瓣、星芒和灰烬。
  
  五彩祥云——美丽的谎言,遮蔽了良善之心。支离破碎的哀歌宛如暗香浮动。佛,闭上了它广袤的法眼,视一切为不见。

  [堰塞湖]
       
  没有一个星相不是神秘的——当废墟之上的湖水悬升在一定的高度时,堰塞湖,就成为摇摇晃晃的灾难,一种比淹没更加可怕的灾难。

  那些纵纵横横的裂缝。那些迷迷蒙蒙的烟雨。

  没有怕,谁还在意覆水难收,或者说谁还会在意悬浮的重量呢?

  在灾难的最后的边缘,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消失,就像博斯画作中的一个个无可奈何的角色,透着毫无缘由的可怕,和末日般的结局。所有的东西都无法逃亡。威胁。咆哮。剧烈。绝望。可是,这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我们学会了抗拒。疏导。就像经历崩溃一样经历希冀。

  一切都慢慢变成了回忆。在回忆和回忆之间,我们行走的大地将充满启迪。那些淹没,那些日渐上升的恐惧,都会在被抛弃的刹那间得救。

  堰塞湖,不再是高山平湖。但是,它还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久,就像一块永远都擦不掉的污垢,注定在某一个被遗忘的瞬间崩溃。消失。

  [日晕]

  从一个圆圈到另一个圆圈,恍如从一个夏天到另一个夏天,光线鱼贯而入,幻为光环——环绕在正午的太阳周围。瀑布一样。水的流动,晶晶亮亮,湿了一地。波涛,沿着隐约浮现的瘠线上升,拍打。每一片,都是最后一片。水,绝望地泛滥着,有如恍惚不定的人心。大街上,人头攒动,沉湎于无限的恐惧。有什么将会被清洗掉呢?聒耳的喧闹声,还是浮动的哀音?

  那段混沌的时光,终结的时光,遥远而模糊不清。但是,在鸟儿的鸣叫里,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抵制住长久的忧伤。刀子在切割着,砍伐着。一种古老的安详的状态,却风一样弥布,滋长。接近。

  日晕。折射中的影子,坚硬而柔和。圆圆的,呈现出一派梦幻般的迷醉,和恐惧。一天后,大风四起,大雨倾盆。

  内心世界的失衡,将日常生活变成了自虐的痛苦,和安慰。那些浪漫的光环,正轻轻移走了人们的从前。

  [余震]

  生活还将在余震中继续,就像我们不得不在一个破裂的世界中寻找已经和自然失去的联系一样。

  但是,谣言四起,让真相变得模糊不清。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6-3 15:15
质感张力的文字中多了情愫的柔性,很耐咀嚼,继续欣赏你的个性文章,精华支持!

另外,如果没有12:28应该是14:28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6-3 15:35
前方有难,后方支援.我们这里仍然在组织捐款!支持精华.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6-3 15:39
作为写作者,我们怎样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这次人类发展史上重大的灾难事件,来展现文学写作者的独特思考,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本文就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记录下这次事件,并加以反思,唤起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以期更深刻地,更长远地影响人民的心灵。支持精华!
作者: 皖川情    时间: 2008-6-3 15:43
作者在此列举的种种物象似乎见怪不怪,然却从正反两个角度渲染人类自以为是的巧妙“离合”,或者说是剖析了一个似乎让人不可理喻的表象特征。问好!
作者: 快乐阳光    时间: 2008-6-3 15:46
标题: 快乐阳光来了
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这样深刻
作者: 许巢中    时间: 2008-6-3 16:05
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释家牟尼的生日。
原来是这么个日子: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6-3 16:41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感悟和体味先生富于质感的深沉文字!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6-3 17:04
好文字,精短,质感,力度十足,支持精华!

另外,12:28有误,是14:28。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8-6-3 17:16
宽泛的视角和诗意的生动。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8-6-3 17:28
《哀歌》从佛的钟声开始,到“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生命的无奈,不知是牵于谁的手,人,渺小的人,除了在灾难中站起,抖抖土,擦擦泪,拂拂疼,还能怎样?问好!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2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质感张力的文字中多了情愫的柔性,很耐咀嚼,继续欣赏你的个性文章,精华支持!

另外,如果没有12:28应该是14:28


多谢敬斑斑的批阅和支持!
错已改。惭愧!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4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前方有难,后方支援.我们这里仍然在组织捐款!支持精华.

多谢高斑斑的阅评!
我们已经捐过了,各种重建工作也已铺开。保重!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5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作为写作者,我们怎样用文学的形式记录下这次人类发展史上重大的灾难事件,来展现文学写作者的独特思考,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本文就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记录下这次事件,并加以反思,唤起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以...


永生斑斑好!多谢你的精心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6
最初由 皖川情 发表
作者在此列举的种种物象似乎见怪不怪,然却从正反两个角度渲染人类自以为是的巧妙“离合”,或者说是剖析了一个似乎让人不可理喻的表象特征。问好!


多谢你的阅点!也问候你!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6
标题: 回复: 快乐阳光来了
最初由 快乐阳光 发表
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这样深刻


问好并感谢快乐阳光!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7
最初由 许巢中 发表
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释家牟尼的生日。
原来是这么个日子:
南无阿弥陀佛!


问候巢中朋友!感谢你的阅读!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8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

问好文华!多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7:59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好文字,精短,质感,力度十足,支持精华!

另外,12:28有误,是14:28。


多谢雨夜斑斑的阅批和支持!
错误已改。惭愧!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8:00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宽泛的视角和诗意的生动。


房子斑斑好!多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3 18:01
最初由 暖玉 发表
《哀歌》从佛的钟声开始,到“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生命的无奈,不知是牵于谁的手,人,渺小的人,除了在灾难中站起,抖抖土,擦擦泪,拂拂疼,还能怎样?问好!


暖玉好!多谢你的悉心阅评和体会!
作者: 芳菲    时间: 2008-6-3 18:29
一场地震,震撼了大地,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冷漠麻木的人可能清醒了,却有更多的人陷入了茫然之中。“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文字如一幅幅的画面,勾勒出似真似幻。学习!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8-6-3 20:05
精炼的文字,丰富的内涵!欣赏!
作者: 田瞳    时间: 2008-6-3 20:32
即令是写灾难,行文也是如此流畅,闪耀着才华!
作者: 梧桐夜    时间: 2008-6-3 21:27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

好文,问好!
作者: 江阳公子    时间: 2008-6-3 22:04
地震文的又一高妙切入。同题很难出新。这篇,很别致。

是的。癞蛤蟆不是科学,日晕、地震云都是科学范畴的。

但是,我们的砖家,以科学的态度为几十万伤残死难者的做了些什么?


杜版说得好
本文就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记录下这次事件,并加以反思,唤起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以期更深刻地,更长远地影响人民的心灵。

问好,何也老师。再读美文。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6-3 22:45
一场灾难,诸多思考。质感,深沉,深刻。学习问好何老师!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6-4 07:54
一切都慢慢变成了回忆。在回忆和回忆之间,我们行走的大地将充满启迪。那些淹没,那些日渐上升的恐惧,都会在被抛弃的刹那间得救。
说的好!
震后的思考!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6-4 08:40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宽泛的视角和诗意的生动。


用不同的视角,把自己对地震的看法做了表达。欣赏。学习!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8-6-4 08:42
这个更诗意的处理,让人的心得到了一些安慰。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1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一场地震,震撼了大地,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冷漠麻木的人可能清醒了,却有更多的人陷入了茫然之中。“唯有等待。辨认。在黑夜和白天的交替中让疲惫的心灵蛰伏。”文字如一幅幅的画面,勾勒出似真似幻。学习!


问好芳菲!多谢!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2
最初由 寂寞沙洲 发表
精炼的文字,丰富的内涵!欣赏!


问好沙洲!感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3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即令是写灾难,行文也是如此流畅,闪耀着才华!


感谢田主席的鼓励啊!您客气了!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4
最初由 梧桐夜 发表
一些生命的自然的真实正在流言中肢解。一切似乎无所适从。夜晚中,满街的帐篷充满了谎言,还有那些惊慌,焦虑。此时的语言,更加苍白无力。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或者说,他们什么都已经不相信了。唯有等待。辨认。在...


也问候你!感谢!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5
最初由 江阳公子 发表
地震文的又一高妙切入。同题很难出新。这篇,很别致。

是的。癞蛤蟆不是科学,日晕、地震云都是科学范畴的。

但是,我们的砖家,以科学的态度为几十万伤残死难者的做了些什么?


杜版说得好
本文就是从...


公子可好?有一段时间没见你了啊!
感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6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一场灾难,诸多思考。质感,深沉,深刻。学习问好何老师!


也问候浩如!多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49
最初由 海怡 发表
一切都慢慢变成了回忆。在回忆和回忆之间,我们行走的大地将充满启迪。那些淹没,那些日渐上升的恐惧,都会在被抛弃的刹那间得救。
说的好!
震后的思考!


多谢海怡的阅读!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50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用不同的视角,把自己对地震的看法做了表达。欣赏。学习!


娴情逸致斑斑好!感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6-4 10:53
最初由 川媚 发表
这个更诗意的处理,让人的心得到了一些安慰。


川媚好!面对灾难,人的感受总会更加细腻而丰富的。
你还好吧!
作者: 潇湘珍珠    时间: 2008-6-4 12:03
哀歌声声,是对无情的大自然的声声控诉。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8-6-4 13:26
欣赏质感的文字。伤痛。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8-6-4 13:57
标题: 回复: [原创] 哀歌
最初由 何也 发表
  
  [地震云]

  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释家牟尼的生日。

  一朵五彩祥云慢慢升到了南郭寺上空的天际。幻化成祥,熠熠生辉。虔诚的善男信女感动于佛的微笑和恬纯。

  如果没有14:28,如果没?..


让我们共同关注地震灾区!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6-4 14:42
这段日子,全中国人的目光都聚到这里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