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02|回复: 7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外省人同题】印象中的上海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9-11-19 11:37 编辑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起上海人,满脸的嫌弃,吐糟他们“小气、精明、腔调十足!”上海人口头禅好象是:“阿拉上海宁,侬是乡下宁!”,对上海区域以外的统称为“乡下宁”,特别排斥,与生俱来的优越感爆棚,哪怕人间天堂的杭州,他们也不放在眼里。据说上海人与杭州人吵架时,双方各操一口方言,互相谩骂、攻击,谁都不肯认输,谁都瞧不起谁,可热闹了。

  懵懂中的大上海,那是众所瞩目的大城市哦,可望而不可及,了不起!上海人经常会来走亲戚,来浙江这一带,说着一口软糯的上海方言,“阿拉上海宁哪能哪能……”,看到农家养的鸡鸭鹅之类家禽就两眼放光“叠个麦事好”、“格个老赞咯!”。吃饱喝足之后,回程喜孜孜地捎上杀白的土鸡土鸭、农家蔬菜之类,而带给乡下亲戚的常常只是一点上海糖果、糕点,专门用来骗小孩子的。他们走后,纯朴的乡下亲戚们总会发泄一下骂上几句,内心里并不想和上海人多有交集,但真的上海来了人又不好意思拒绝,因为说不定啥时候还得求上海人办事呢,得罪不起,于是纠结,两难。

  传言,去上海坐公交。上海人要下车了,问挡在一旁的外省人:“侬瓦车勿?”外省人一脸懵逼没有任何反应。上海人急了,口气就不好听:“十三点,侬娘一娘好伐?”外省人依然无动于衷。旁边有人看不下去,提醒外省人:“问你下车不?请让一下!”外省人醒悟过来,边让边道歉:“对不起,我没听懂!”

  这就是上海人讨人嫌的地方,自以为是,优越感泛滥,既然知道外省人听不懂方言影响沟通,为啥不说普通话方便别人?难道方言可以凌驾于国语之上?有人说,上海人才不屑说普通话呢,不稀罕,所以好多地道的上海人只会说、只愿说上海话。呜呼!

  试想,从小被灌输的就是诸如此类对上海人的负面定位,先入为主,焉有好印象?直觉就是,没事别去招惹上海人,他们在天上,与我们非同道中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以至于这观念根深蒂固,对上海人一直避而远之,惹不起,躲得起。

  但是工作后,没曾想还是得与上海人打交道。当时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这一块,需要为客户办理订舱、报关、单证服务。公司花了血本,派我和小毛、小张三个小年轻赴上海接受为期二个月的专业培训,拜师学艺,五角场、外滩各呆了一个月。真正与上海人朝夕相处,内心不免忐忑,就怕被精明的上海人算计了,相当谨慎。但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小时候的烙印其实也有误区,上海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自私、排外啊,至少师傅们对我们特别好,事无巨细愿意提供帮助,热情细心地传授实践知识,丝毫没有保留,以至于短短二月时间我们掌握了整个流程所有要点,进出口单证也渐渐熟捻于心。

  我和小张下班后会去培训单位的大澡堂,那儿人多浴位少,等候多时才能轮到,需要耐心。师傅的女同事每每洗完后特意等在淋浴水龙头下帮我们占位子,一见我们门口张望就冲过来拉我们过去,一开始热气腾腾中也看不清她是谁,后听声音才辨别得出,不由受宠若惊,对上海人彻底有了改观。其实,他们还是蛮友善的。

  有一次,我和小张去集装箱堆场回来,报告各自的师傅,谎称我们不小心搞错了二只集装箱的施封条。小张的师傅叫陆毛狗(真名,寓意好养活,派出所建议他改名,他以名字受之父母为由谢绝),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脸色骤变,“这下闯大祸了!”。而我的师傅黄主民靠在椅子上优哉游哉:“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搞错的话,不是我的徒弟!”,云淡风轻不为所动。我和小张捧腹大乐,结果是,气急败坏的陆师傅把我俩训了一顿,说心脏病都吓出来了!然而过了几天,陆师傅竟然邀请我们仨去他陆家嘴的家里喝酒聊天到夜深,师徒相聊甚欢,把小毛喝高了,走路像踩棉花一样,差一点没赶上回旅馆的最后一趟公交车。

  我师傅,当时33岁,身高176,浓眉大眼,皮肤白皙细腻,帅男无疑,国语标准,英语呱呱叫,市中心有近20方住宅,很稀缺,非常诱人的钻石王老五一枚。因自身条件太好,挑花了眼,有时候就拿出一叠女孩照片让我们帮忙选女朋友。我至今还记得师傅接听电话时的酷劲,拎起话筒的第一句是:“侬好!侬找啥宁?”声音柔软得让人浑身发酥哦。而且他在英文打印机上击打提单时,盲打,飞快,手起字落,动作那个潇洒啊,双手就像弹奏钢琴一般令人着迷,上海男人的精致洒脱,由此可见一斑。

  N年过去,对上海人的印象少有更新,因为之后很少去上海,哪怕有事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不多停留。有时候也会替上海人抱屈,上海人“精明、小气”的标签实在有点以偏概全,断然不能一棍子打死,“你不是上海人!”也不应该作为对上海人的褒奖,毕竟,那已经成了历史,早已翻篇。作为一个领先时代的经济中心,金碧辉煌繁华时尚,赫赫有名且威望无敌,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有几个城市能与她抗衡?

  阿拉上海宁,还是有根基的,从精神到物质,足以傲娇,呵呵。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2:56
坐到秋秋家沙发咯!

天冷了,沙发一定又暖又柔,云馨尽管落座,给你上一杯清茶哈
牛奶,定然没有新疆的鲜哟,就不敢上啦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2:57
这个点无人与我争,赶紧先加分了再说!

收下豆豆,谢过云馨:hug: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2:59
据说上海人与杭州人吵架时,双方各操一口方言,互相谩骂、攻击,谁都不肯认输,谁都瞧不起谁,可热闹了。
...

在上海我就看到过上海人与杭州人吵架,都是用方言,语速极快,各执一词,势均力敌,倒是看热闹的闲人乐呵了,因为现场开了一班方言培训班,好玩得很。
我懂两地方言,知道吵架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3:02
这就是上海人讨人嫌的地方,自以为是,优越感泛滥,既然知道外省人听不懂方言影响沟通,为啥不说普通话方便 ...

云馨所言极是,正因为上海人端着架子,以至于无形中落下了口实,予人印象不佳,其实亏大了哟。
好在后来,上海人也与时俱进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3:11
虽说自己曾经在上海生活了几个月,无论是购物还是办事,的确是对上海人“精明、小气且排外”的印象根深蒂固 ...

我也是在上海呆了二个月后,才真正对上海人有感觉,真的没有传说的那么难缠,可怜的上海人,被误解了太多年,也冤的
当时我们的师傅,包括师傅的同事,真的对我们挺好的,一直让我们感动。
应该刮目相看,否则对上海人不公哟,呵呵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3:13
记得自己在上海生活的那段时间,正好是新疆处于不稳定时期,所以在上海的时候我基本不敢说自己是新疆人。等 ...

阿拉新疆宁咯,对,就这么说,然后可以再加一句:“侬晓得伐?
上海话其实蛮好听的,我那二个月时间进步神速,出门也狂飚上海方言,居然以假乱真过多回,可把我得意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3:16
看来这秋秋是熬夜赶写的文,发完了就去会周公了,地盘也无人打扫,一地的瓜子皮啊~~


云馨真是懂我:熬夜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敢熬夜哦,昨晚发文完毕就顾自己会周公去也
感谢云馨那么体贴地帮我盖楼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9-11-18 23:17
好了,俺也不傻等秋秋妞了,吃了夜宵也去梦周公吧

二小时时差,跨越了国界。
当我们酣眠之际,云馨还在论坛上给友友们鼓励、点评,好感动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牙 发表于 2019-11-19 08:42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先抑后扬,手法老道。写得交关好看
用事实说话,从表象看到了本质,概括精准。必 ...

本来没想到同题,昨天读雀哥的《江苏人浙江人》,一下人有了灵感,于是晚上信手写了,因为不是虚构,没难为自己搜肠刮肚
感谢月牙鼓励,么么哒么么哒
也特别钦佩你的眼神,真是厉害,果然是老师出身,以后有你给我把关、捉虫,我就胆大了哈。再谢再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11-19 09:12
上海人的精明、小气是听别人说,比如从前全国只有上海的粮票有半两的,钱虽然没有半分,商店里却有半分钱的 ...

然也然也。
原来草舍版也知道上海人的“精明、小气”啊,呵呵。看来上海人真挺亏的,怎么几乎全国各地对上海人的定位都那么让人遗憾呢?
但上海的人精致、小资、情调,好多地方望尘莫及,的确不一般。
而且上海人,聪明,绝对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鴳雀 发表于 2019-11-19 09:18
秋秋写文章好比信手拈来一块揩布抹桌子一般轻松,熟能生巧,桌子被抹得清爽,一尘不染。看秋秋锦绣文章,阿 ...

谢雀哥夸奖,欧耶
坦白说,写这一篇是因为受了您那一篇同题影响,忽然灵光一闪,觉得一下子就有话题了,晚饭散步回家就立马付诸行动。
所以得感谢雀哥
没说的,赶紧的,敬烟、递茶、上水果!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11-19 13:53
秋实妹妹的上海银好看,上海让俺一直觉得是个高高在上的。历史在发展,上海人也好,北京人也罢,他们的优越 ...

子期,快快教我:他赛诺,啥意思啊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11-19 13:53
秋实妹妹的上海银好看,上海让俺一直觉得是个高高在上的。历史在发展,上海人也好,北京人也罢,他们的优越 ...

子期说得对,之前感觉上海是个高高在上的城市,高处不胜寒,最好别往来。于是,上海人孤单了
任何地方的某些人所为,其实只是一分子,涵盖不了所有,但正是个体的表现优劣不一,直接牵制到了所在省份,褒贬不一,影响到了当地。
所以,人人都是所在城市的文明窗口,太关键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11-19 13:31
会经商、会生活,尤其上海姑娘,厨房、厅堂、职场一样拿得起。

对滴,身处经济中心的人,本事不一般,可不是吃素的哦,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男性,好多人都特别疼老婆,会家务,有家庭责任感。
不信可以问问雀哥和小狐狸,他们可都是上海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21:14 , Processed in 0.06953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