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948|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托尔斯泰的“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17-3-26 19:50 编辑

托尔斯泰的“大”

      托尔斯泰不是善于描写盛大的场面,而是能描写盛大的场面。有的作家就不行:聪明的避开了,笨点的失败了。《战争与和平》一开始就推出一场沙龙晚会,洋洋百万字的一部鸿篇巨制所要描写的四大家族,一下就端出了三个:一是彼埃尔,头角峥嵘;一是宫廷重臣瓦西里公爵,老奸巨猾;一是青年才俊安德烈夫,卓尔不群。而罗斯妥夫一家一字未提,但已安排了一条通往他家的线在那里。通过这场晚会,纵论时局,介绍即将发生的战争,介绍摇摆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安德烈夫公爵,介绍初出茅庐正直道德的彼埃尔。瓦西里是个反面人物,他是故事的主角,但不是这书的主角,这样的人物从来就不是书的主角。

      在托尔斯泰整部作品里,这不算最大场面的描写。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面有一场艺术性极高的舞会描写,就是在吉提家里举行的吉提招亲的舞会。为这次舞会,各方人物云集莫斯科。列文赶来,安娜赶来,渥伦斯基赶来。同样也是四大主角,借一次舞会,把故事聚集又展开。安娜参加了,不施铅华,却中头彩。吉提盛装打扮,以一个豆蔻初开的少女的身份出现,但还是不及安娜的淡妆素颜。安娜的丰韵,和安娜在这个年龄的气质,是吉提不及的。吉提是豆蔻初开,而安娜是爱了。青年军官兼纨绔子弟渥伦斯基,不是为吉提,却是半路中了魔,为安娜杀来。在这个舞会上,吉提一心想着渥伦斯基开口向她求爱,哪里知道半路里出来了一个安娜·卡列尼娜,车站一见便夺走了渥伦斯基的心。渥伦斯基没向吉提提出求婚,吉提感觉受了污辱,渥伦斯基反而追随安娜,从莫斯科又到彼得堡去了。而真爱吉提并向她求婚遭拒绝的列文,虽受邀参加这次舞会,却没有出现。一次舞会,把一部书的矛盾和感情牵连全写了进去,全书的整个情节便从此展开。

       在《战争与和平》里,托尔斯泰对奥斯特利茨战役撤退的描写,把宏阔混乱的场面,描述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其是恩斯河渡桥上的那节文字,桥上桥下映照着写来,互为注解,一条人流,一条河流,浩浩汤汤,错乱颠倒,表现出他高超的描写技艺。而稍前的总司令库图佐夫检阅部队的场面的描写,亦写的非常精彩。细微到一匹战马的起步,“……马刺刺了一下马,马暴跳起来,抬了三四次腿,不知先迈出哪一条,接着它回复了常态,也合着歌曲的拍子奔跑起来……”。

      奥斯特利茨大战前,在奥尔米茨广场上,俄国皇帝亚历山大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检阅了俄奥联盟的八万军队。皇帝出现,这是一个盛大场面的描写,何况是两位皇帝。为接受皇帝检阅,部队在准备,在调动,在等待。“成千只脚和刺刀跟着飘展的旗帜移动着。”远远的一队人是皇帝来了。没风也带起了风,是人们内心鼓噪起来的风。这一整体的强大,从沧海一粟的一兵身上细微地表达出来。皇帝来了,“在死一般的寂静中,传出得得的马蹄声。”一声“立正”,像“公鸡报晓似的”;兵团的号手吹起大进行曲,“仿佛不是号手在吹奏,而是军队本身为迎接皇帝驾临自行发出的乐声”。这些不是被看见,被听见的,而是在普通一兵罗斯托夫身上“体验”出来的。在全书当中,罗斯托夫是一个平民的角色,他是“战争”与”和平”的参与者,又是旁观者。正义,热诚,崇拜,服从,这些信念都从他身上传达出来。托尔斯泰借了他的口鼻眼,审视这场战争。这是比较实际的也是比较真实的。罗斯托夫觉得,“只要那个人说句话,这个庞大的集体就会赴汤蹈火,去犯罪,去死,或者去做最伟大的英雄事业。”这才是战争与历史的原推动力,不是拿破仑,也不是亚历山大,也不是哪个外交使者一句不慎的言语造成的。沙皇到达的地方,“像没有生命的物体接着就有了生命。”人们欢呼“乌拉!乌拉!”罗斯托夫想,这是个“在感情中充满了爱、喜悦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时刻。”在检阅快要结束,托尔斯泰还有这么精彩的一个特写:罗斯托夫骑着他的贝杜英马,随大队在沙皇的视线以内走过,“罗斯托夫刺了他的贝杜英两下,竟然幸运地使它迈出它兴奋时常在的猛烈的快步,……而罗斯托夫本人,向后伸着腿,收紧肚子,觉得自己和马已经成为一体,他紧皱眉头,而表情却是幸福的,正像杰尼索夫所说,魔鬼似的从皇帝面前驰过去。”看啊,像上面一样,托尔斯泰的高超,还高超到这样一个细节上,把一个人的内心,借物外化出来。那么形象而又那么和谐,那么讽刺而又那么庄重。这么盛大的场面,托尔斯泰就这样写出了。

      托尔斯泰不是善于处理盛大场面,是他有这个能力。我们选择读文章,也要读有大能力的文章。读这样的文章才美,才乐。我才在这里不厌其烦的分析,分享。

      托尔斯泰的大,是他还能跳出故事之外,甚至文章之外。《战争与和平》是他最大的一篇,也几乎是世界文学里最大的一篇。其中有大段的成章的多处的时时出现的文章之外的议论,别人看着是瑕疵,而我又最愿意读这些。它也许与故事文章无关,但它一定与文章主题有关。这些文字,往往站到社会历史、人类历史的高层,来俯瞰、审视这场战争,这段历史。读来,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看的更远,更清楚,理解的更深。这是托尔斯泰的“大”。他不是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等等什么学家,但他却是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科学的,军事的……

                                                         2017-03-24  SLP






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3-24 20:27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我读过,很喜欢

盼盼来了啊。这是我的新家,来温居了?
看看盼盼这头像,有气都生不起来。那么甜,那么美,那么甜美
3#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3-24 20:27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我读过,很喜欢

很喜欢吧?我也很喜欢

说到《安娜·卡列尼娜》,还能说什么好呢。很小时候我就听说过这本书,那时我在麦场的麦秸垛下,一个夜晚,就对安娜·卡列尼娜陷入痴想中。那时我村里有这本书,它在一个人的书柜子里,就是不借给我。
以前我不止一次对人说过,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文学人物形象。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的女性。我最早读的是它的周扬译本。周扬译本,句子最长,这也是原著托尔斯泰的语言风格,张捷译本的《战争与和平》体现的正是这种风格。

安娜一出场,在列车门口和渥伦斯基擦身而过,电光石火的一眼,擦出火花,周扬的译文,臻于妙巅。安娜和渥伦斯基私奔,一天偷偷回去看她的儿子谢廖沙,这一节,我对比了,草婴的译文达到绝妙,周扬的翻译是不如草婴的。你愿意读哪个?



4#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3-24 20:24
我也喜欢《战争与和平》,这样大场面描写是不容易的,一般人真不敢试。
《红楼梦》中往往有这样的场面,过 ...

说到天龙八部,还真是的。整部书,北写到漠北,南写的大理,西到天山昆仑山,东到渤海蓬莱。海子的七部书太阳篇,也是这么写的。都地跨欧亚非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到我没气吗?!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3-24 22:59
哦,我是说难道你对我生气么

哦,那样这样回答:难到我对你不生气么?!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7-3-24 23:15
难怪梅边的文字视角总是与众不同,原来是读了不少的书啊,敬佩!

读读这里rsjby的《买书》吧,张琰
8#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馨 发表于 2017-3-24 23:35
什么情况,居然能报出我的实名

快请报上您的实名来,小心挨板子

读《战争与和平》读出来的啊俺真名叫皮埃尔。
9#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冰 发表于 2017-3-25 11:44
梅边梅边,昨天微信平台读了一个你的软文,哈,之所以说是软文,因为其柔软。但是文章本身不软。嗯,温馨, ...

谢谢夏冰老师!那是我去年写的,没发;一直在写字板里。那时各板块都要大文章,我写的又多是抒发性灵的,为抒发性灵而写。似乎现在不了,特别是春雨散文版,喜欢那些清秀的性灵的文字,不再大篇大字数,大主题,文章都没个人在,如读死文字。这次发也不知怎么喝了点酒就发了。昨天还叫读大学的女儿看了看。
真心感谢夏冰老师,在江天的日子,你都给我惊讶般的赞美。不仅赞美我的文字,还赞美我的性格性情。谢谢,还有一孔老师,谢谢!
微信推送没看到您留言,?没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冰 发表于 2017-3-25 11:44
梅边梅边,昨天微信平台读了一个你的软文,哈,之所以说是软文,因为其柔软。但是文章本身不软。嗯,温馨, ...

老狼
知道我是谁吗?哈哈!估计你不一定知道,你个没优点的家伙!
2天前
1
老狼
梅边,读你这篇,泛起了温馨,没边没沿的温馨。你真是个幸福的家伙!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冰 发表于 2017-3-25 11:44
梅边梅边,昨天微信平台读了一个你的软文,哈,之所以说是软文,因为其柔软。但是文章本身不软。嗯,温馨, ...

拿老狼和某某对号,我真找不上你。
夏冰老师原来也这么浪漫疯狂啊?谢谢老师!床头上别给嫂子读啊,待我找你喝酒的时候,她会给我们整好菜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闫广慧 发表于 2017-3-26 19:58
《静静的顿河》也是很优秀的作品啊,我读过两遍了。

哈,闫老师!
《静静的顿河》是一定要读的,我读过了,力冈译林出版。苏联解体,今天再读,更有意义。除了这个静静,还有一个悄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的电影电视剧我看遍了。
砸李立红去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7-3-26 20:08
托尔斯泰是写大场面的高手,大场面最难写,一支笔要关照到大处,又要关照到细节。难!

嗯。读书就读经典,,读了“叫”的不好也吓人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闫广慧 发表于 2017-3-26 19:58
《静静的顿河》也是很优秀的作品啊,我读过两遍了。

读顿河

“女人晚熟的爱情不像鲜红的郁金香 ,而是像如火如荼的盘根草。”

       今天开始读《静静的顿河》了。真好,小伙子爱上了邻居家的嫂子阿克西妮亚。那是成熟的女人:成熟的身体和成熟的思想。那比少男少女的爱情还狂热:她一下子就能把他攫取——她温热的胸脯,她潮润的气息。——爱少妇而不是爱少女的男人,日后必定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的英雄气概是伴随着顿河水汹涌澎湃的。

      他是骑士,要冲向草原;他是雄鹰,要搏击长空。

      他在女人的怀里,是豹子,也是婴儿。

      他,是格里高力。

       我读的这个三册力冈译本,也是最好的译本了。 一百四十八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长。 但是它要比《战争与和平》好读的多。战争与和平句子长,一句四五行的有的是,你要屏着气读,脑子急速反应,否则你就不能一遍理解它的意思。这也很过瘾。这是托儿斯泰的雄文大乐。《安娜·卡列宁娜》(周扬译本)的句子是另一种长,沉缓的长。我第一次是读的这个译本,到现在也觉得周扬译本最好(上册)。译本特别重要。现在谁都出来翻译了;书店里,各种译本有的是。 因为你读这些名著不是读故事;而不好的翻译只是在讲故事。

      爱情是突然产生的。有时候或者就是一点点性感引起的。一旦这个口子撕开了,就哔哔剥剥地燃烧起来。你越看他(她),他(她)就越美,他(她)就越是你的梦寐以求。美丽,实际上就是爱情制造的。阿克西妮亚,或者一件衣服引起了格里高力的注意,或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引起了格里高力的注意,他再瞅她,她身上的哪里都美了。她但凡再给他露一点点美色,他都要飞蛾扑火一样扑上去了。格里高力就是看见了她的裙子里面的肉再往上想欲火攻心爱上阿克西妮亚的。

        于是就有了麦秸垛里的撕扯,于是就有了草场上的着魔,于是就有了他们一夜一夜的鏖战!

       阿克西妮亚说:“只要我愿意,我连骨头都把他吞下去。”阿克西妮亚也是一位草原女人。她的悍性,她为爱情和人生幸福的牺牲精神,表现在她大无畏的对自己身体的牺牲:她为他付出她的节操,也为他付出她的生命。她什么也不怕了,她什么也不顾及了。她在人们面前,勇敢地昂起她骄傲而承受着羞辱的头。啊,这如火如荼的盘根草的爱!

      阿克西妮亚丈夫司捷潘入营训练(就是我们以前的民兵吧),恰巧给了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机会。两个人如火如荼,做爱拼尽了力气。这时候的格里高力对爱还没有承担精神。阿克西妮亚虽有顾虑,但嫌也不避,依然对爱忘生入死。阿克西妮亚丈夫回到家,她迎上去,说“你打吧!……我不瞒着,司捷潘,你打吧!”阿克西妮亚把脑袋缩到肩膀里,身子缩成一团,只用两手护着肚子,面对他站着。这时候肖洛霍夫这些大作家的书写能力表现出来了。司捷潘不慌不乱,阿克西妮亚斜睨着察言观色,这时候阿克西妮亚的恐惧,不是在她身上,而是在司捷潘的身上,充分表现出来了:在司捷潘向下耷拉着的小胡子上,在司捷潘架在床背上两脚往下滴答着的泥滴上,在司捷潘吃一口面包嚼上半天两腮鼓起的肉红色的大包上,在他两只露着脆骨的小耳朵的上下跳动上……阿克西妮亚侧眼看见这些,哆嗦着。而热闹很快就来了。司捷潘一拳打出去,阿克西妮亚爬起来冲出了屋。司捷潘冲出再打,格里高力听到了看到了,像鸟一般冲来,打在司捷潘的后背上……格里高力的哥哥彼特罗也跟着格里高力冲出来了,两兄弟齐心协力,把司捷潘打了个不亦乐乎。读到这里,真是痛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两兄弟的团结,众志成城,是好女人,甭管咱的对错,就抢过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24 20:56
托尔斯泰的浮皮潦草地读过,还是上学时。不爱读《静静的顿河》,太庸常了,作者都忘了

读顿河

“女人晚熟的爱情不像鲜红的郁金香 ,而是像如火如荼的盘根草。”

       今天开始读《静静的顿河》了。真好,小伙子爱上了邻居家的嫂子阿克西妮亚。那是成熟的女人:成熟的身体和成熟的思想。那比少男少女的爱情还狂热:她一下子就能把他攫取——她温热的胸脯,她潮润的气息。——爱少妇而不是爱少女的男人,日后必定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的英雄气概是伴随着顿河水汹涌澎湃的。

      他是骑士,要冲向草原;他是雄鹰,要搏击长空。

      他在女人的怀里,是豹子,也是婴儿。

      他,是格里高力。

       我读的这个三册力冈译本,也是最好的译本了。 一百四十八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长。 但是它要比《战争与和平》好读的多。战争与和平句子长,一句四五行的有的是,你要屏着气读,脑子急速反应,否则你就不能一遍理解它的意思。这也很过瘾。这是托儿斯泰的雄文大乐。《安娜·卡列宁娜》(周扬译本)的句子是另一种长,沉缓的长。我第一次是读的这个译本,到现在也觉得周扬译本最好(上册)。译本特别重要。现在谁都出来翻译了;书店里,各种译本有的是。 因为你读这些名著不是读故事;而不好的翻译只是在讲故事。

      爱情是突然产生的。有时候或者就是一点点性感引起的。一旦这个口子撕开了,就哔哔剥剥地燃烧起来。你越看他(她),他(她)就越美,他(她)就越是你的梦寐以求。美丽,实际上就是爱情制造的。阿克西妮亚,或者一件衣服引起了格里高力的注意,或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引起了格里高力的注意,他再瞅她,她身上的哪里都美了。她但凡再给他露一点点美色,他都要飞蛾扑火一样扑上去了。格里高力就是看见了她的裙子里面的肉再往上想欲火攻心爱上阿克西妮亚的。

        于是就有了麦秸垛里的撕扯,于是就有了草场上的着魔,于是就有了他们一夜一夜的鏖战!

       阿克西妮亚说:“只要我愿意,我连骨头都把他吞下去。”阿克西妮亚也是一位草原女人。她的悍性,她为爱情和人生幸福的牺牲精神,表现在她大无畏的对自己身体的牺牲:她为他付出她的节操,也为他付出她的生命。她什么也不怕了,她什么也不顾及了。她在人们面前,勇敢地昂起她骄傲而承受着羞辱的头。啊,这如火如荼的盘根草的爱!

      阿克西妮亚丈夫司捷潘入营训练(就是我们以前的民兵吧),恰巧给了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机会。两个人如火如荼,做爱拼尽了力气。这时候的格里高力对爱还没有承担精神。阿克西妮亚虽有顾虑,但嫌也不避,依然对爱忘生入死。阿克西妮亚丈夫回到家,她迎上去,说“你打吧!……我不瞒着,司捷潘,你打吧!”阿克西妮亚把脑袋缩到肩膀里,身子缩成一团,只用两手护着肚子,面对他站着。这时候肖洛霍夫这些大作家的书写能力表现出来了。司捷潘不慌不乱,阿克西妮亚斜睨着察言观色,这时候阿克西妮亚的恐惧,不是在她身上,而是在司捷潘的身上,充分表现出来了:在司捷潘向下耷拉着的小胡子上,在司捷潘架在床背上两脚往下滴答着的泥滴上,在司捷潘吃一口面包嚼上半天两腮鼓起的肉红色的大包上,在他两只露着脆骨的小耳朵的上下跳动上……阿克西妮亚侧眼看见这些,哆嗦着。而热闹很快就来了。司捷潘一拳打出去,阿克西妮亚爬起来冲出了屋。司捷潘冲出再打,格里高力听到了看到了,像鸟一般冲来,打在司捷潘的后背上……格里高力的哥哥彼特罗也跟着格里高力冲出来了,两兄弟齐心协力,把司捷潘打了个不亦乐乎。读到这里,真是痛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两兄弟的团结,众志成城,是好女人,甭管咱的对错,就抢过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9:32 , Processed in 0.0844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