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8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菊花总开“东篱”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8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01 编辑

菊花总开“东篱”下


    绚烂的花朵离不开污秽的土壤,正如文人心中的菊都开在东篱一样。

    自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千古名句,历代文人就把菊端放在了自己心中,将菊种在了东篱之下。菊已不仅仅是陶公的菊,这东篱也不仅仅是陶公的东篱了。菊花满山野,东篱最高洁。

    当年陶公是彭泽县一小县令,闲暇之余,泛舟江上,随波而下,当来到东至县境内的东流镇时,被江岸的菊花所吸引。他系舟杨柳,拾级上岸,采菊盈把,眺对南山(大历山)。据说此后陶公竟将东流作为他打理政事之余的后花园,他筑舍种菊,结交文朋诗友,把酒吟诗,好不惬意。

    东流古称菊邑,过境的长江被称为菊江。是菊落满江让人有感而名,还是文人江岸赏菊浪漫而呼,这不得而知。反正陶公爱菊,彭泽到东流菊乡有百里之遥,但心有所向,距离不是问题。那时东流户户垂柳,家家种菊,东篱西笆,一片柳绿菊黄。

    陶公辞官归隐园田,宅边遍植菊花,过起了“躬耕自资”的生活。无我之境的“采菊东篱下”, 我揣度并非是他故乡的东篱,他心中的东篱十有八九还是东流菊乡的。自种花卉谁自摘?唯在他乡堪采花。打住,我不想惹些无聊的官司,因为这年头人们为西门庆的故里都争得死去活来。将东篱说成是东流菊乡的,有些人拼死都不会答应的。

    暂且不论东篱在哪,但陶公的东篱,成了历代文人心中的东篱,东篱成了特指的名词,东篱就是种菊的园地。东篱让菊生长着,可菊也成就了东篱。首先是唐代杨炯在《庭菊赋》中有“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的诗句。如果说此时的东篱还属于陶公的,那么宋代柳永的《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中的东篱,已著柳三变之色彩了。词中只见东篱,不见菊花。但重阳之时,怎无金甲?东篱与菊已融为一体。只要东篱在,可闻菊花香。东篱成了柳郎的饮酒赏菊的欢游场。



    东篱是种菊的地方,它容不得杂植其它。即使是桃之夭夭,李之灼灼都不在其中。李清照的闺怨词《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此时的东篱已不是荆棘横陈,杂草丛生,而是词人“人比黄花瘦”的愁绪寄托所在,东篱成为她情感的栖息之地。



    陆游却不然,他将东篱据为了己有。他在《东篱记》中写道:“放翁告归之三年,辟舍东茀地,……插竹为篱,名之曰‘东篱’。”在《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中写道:“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并加自注:“东篱,予小圃名。”东篱竟成了宦游之子归乡后开辟的一块圃园净土。

    再后来文人在诗词中用东篱,就像在自家园子里摘菜,随心所欲。东篱与菊形影不离了。如明朝的冯惟敏有诗句“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绿酒。”清朝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东篱和菊已的了人的灵性。

     ……从东晋以来,“东篱”在文人心中扎了一千余年的根,它隔开了世俗的纷争,官场的虚伪。在东篱中,文人墨客精心呵护着一种瘦瓣如钩的植物,那就是素雅傲霜的菊。

     “东篱”是文人的精神家园,菊是家园里有气节的花。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安徽省示范高中东至县三中(247200)张峪铭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01 编辑

“东篱”是文人的精神家园,菊是家园里有气节的花。——太精彩了!作者的文笔一贯如此精凝,简约却分量沉厚,在思想的指引下,穿越在哲学中的古典气质和风范,显得那样大气,神魂相融,热切,洋洒。 [/quote]
最近我县办一文学季刊,征集刊名要突显陶公文化,我有意名之'"东篱",一是文人的精神家园,二与东至县首字相同,一语双关,妙趣顿生。当然最后由上面敲定。希望小暖赐稿。
谢小暖转与陶栏目。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01 编辑

赞赏朋友对“东篱”的理解。问好。 [/quote]
谢谢到你的园地。首次做客,如此礼遇,高兴也。

4#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10-6-1 20:06 发表
绚烂的花朵离不开污秽的土壤,正如文人心中的菊都开在东篱一样。

“东篱”是文人的精神家园,菊是家园里有气节的花。

激赏


谢谢夫子山闲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1 16:37 , Processed in 0.07138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