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8-12-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9 00:53
2018/12/9

南乡子·未倦长卿游

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孔道辅的和词。上片写孔道辅尽管有时候他爱好外出游览,陶醉于歌舞娱乐,但是依然凭借身世与才华特立独行。下片写孔道辅与红粉佳人轻歌曼舞、一展歌喉的欢娱场景,虽然如此忘情于娱乐,但他总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有节有度,放松后依然致力于精研学问,全篇了对孔道辅特立独行、卓越才情的赞美。(144字)
152#
发表于 2018-12-10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0 20:27 编辑

学习欣赏新词!问好秋实老师!

上阕写词人在临皋亭上看到的黄昏景致。下阕由静景转向描写动景,写春雨骤降骤停,更为满江春水增添了新的情调。全篇状景细致入微,思维广阔,描写景致奇幻瑰丽;抒情则含蓄蕴藉,于字里行间不经意散发出饱满的乡思愁绪,似有自得之趣,又有千回百折的情感波澜。(121字)

点评

新周愉快。 每天都能坚持与坚守在这里,点赞。  发表于 2018-12-10 08:43
153#
发表于 2018-12-1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10 00:51
2018/12/10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上阕写词人在临皋亭上看到的黄昏景致。下阕由静景转向描写动景,写春雨骤降骤停,更为满江春水增添了新的情调。全篇状景细致入微,思维广阔,描写景致奇幻瑰丽;抒情则含蓄蕴藉,于字里行间不经意散发出饱满的乡思愁绪,似有自得之趣,又有千回百折的情感波澜。(121字)
154#
发表于 2018-12-1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1 19:10 编辑

欣赏新词!问好秋实老师!

            上片以“谢公台”起兴,意在写出赴任途中来到友人李公择湖州任所的一种快感。下片以“映酒杯”点明“席上”劝酒的题意,以“满院黄英”写出深秋时节的特征,对“秋色渐摧颓”的概括性描述则寓含着时序迁移的感慨。全篇词人表达了对旧太守的怀念,同时也是对新太守的激励,因为未来提起的栽树的“刘郎”,是现在的太守李常。作者题作“劝李公择酒”,其深意或许就在于此。(172字)
155#
发表于 2018-12-1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11 06:50
2018/12/11

南乡子·不到谢公台

上片以“谢公台”起兴,意在写出赴任途中来到友人李公择湖州任所的一种快感。下片以“映酒杯”点明“席上”劝酒的题意,以“满院黄英”写出深秋时节的特征,对“秋色渐摧颓”的概括性描述则寓含着时序迁移的感慨。全篇词人表达了对旧太守的怀念,同时也是对新太守的激励,因为未来提起的栽树的“刘郎”,是现在的太守李常。作者题作“劝李公择酒”,其深意或许就在于此。(172字)
156#
发表于 2018-12-12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2 09:52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们!又见新词!
上片以姑射山上的仙子相比拟,“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下片进一步描绘王闰之的清心寡欲和雍容睡态,愈加令人惜爱。全词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继妻王闰之的外貌形体美和内秀品格美的形象。全词清新婉丽,明净流美,用典寓意,自然高迈。(110字)

157#
发表于 2018-12-1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12 05:21
2018/12/12

南乡子·冰雪透香肌

上片以姑射山上的仙子相比拟,“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下片进一步描绘王闰之的清心寡欲和雍容睡态,愈加令人惜爱。全词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继妻王闰之的外貌形体美和内秀品格美的形象。全词清新婉丽,明净流美,用典寓意,自然高迈。(110字)
158#
发表于 2018-12-1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3 23:00 编辑

问好秋实版主!辛苦了!

上片表达别后思念之情。起句便写他日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颇有黯然别情。接下来两句却让人看尽世人的悲哀。过片则劝好友不必戚戚于黯然离别之情。结尾则写送别场景。“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肃的送归图,河塘夜色,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苏轼擅书画,赫赫有名的宋四家居首,才华横溢,可是官海沉浮,身不由己。一把辛酸泪,到底难以掩饰,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以友人堕泪收尾,辛酸而止,言虽尽而别情悠悠无尽。(262字)

159#
发表于 2018-12-1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13 06:52
2018/12/13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上片表达别后思念之情。起句便写他日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颇有黯然别情。接下来两句却让人看尽世人的悲哀。过片则劝好友不必戚戚于黯然离别之情。结尾则写送别场景。“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肃的送归图,河塘夜色,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苏轼擅书画,赫赫有名的宋四家居首,才华横溢,可是官海沉浮,身不由己。一把辛酸泪,到底难以掩饰,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以友人堕泪收尾,辛酸而止,言虽尽而别情悠悠无尽。(262字)

160#
发表于 2018-12-1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4 17:20 编辑

今天又早早地坐上沙发了!问好秋实老师!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244字)

161#
发表于 2018-12-14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14 02:54
2018/12/14

南乡子·自述[宋] 苏轼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244字)
162#
发表于 2018-12-15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6 22:36 编辑

坐沙发,读新词,岂不快哉!

这首词是苏轼奉调入京、即将离开成都时的作品。上片写词人虽然即将离别成都,但是却期待能够早日归乡,于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归途情景,早就同亲朋好友们灵犀相通。下片写有朝一日回乡后可能遇到的境况,岁月悠悠,世事变迁,只能通过儿时记忆来回味当年那些难忘岁月。全词意象生动,感情浓厚,描绘细腻,真挚地表达了故土难离、不离不弃、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愁!(169字)
163#
发表于 2018-12-1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7 19:43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周末愉快!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杨绘(字元素)在杭州知州任上没几个月后,被调入朝廷任翰林学士,又被任命典兵参与军事。苏轼给离任的这位上司写了这首词。上片词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杨元素的羡慕恭维之情,很有一番投笔从戎、慷慨激昂的大丈夫派头,自嘲为迂腐无用之书生。下片笔锋一转,又以调侃的笔调劝杨元素高价买下送行的官伎。从苏轼随意拿杨元素来“开涮”,足见杨、苏这对上下级的关系也算是另类。全词借调侃杨元素投笔从戎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文治武功思想,这种思想,就促使苏轼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道德操守。(252字)
164#
发表于 2018-12-1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15 05:34
2018/12/15

南乡子·裙带石榴红

这首词是苏轼奉调入京、即将离开成都时的作品。上片写词人虽然即将离别成都,但是却期待能够早日归乡,于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归途情景,早就同亲朋好友们灵犀相通。下片写有朝一日回乡后可能遇到的境况,岁月悠悠,世事变迁,只能通过儿时记忆来回味当年那些难忘岁月。全词意象生动,感情浓厚,描绘细腻,真挚地表达了故土难离、不离不弃、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愁!(169字)
165#
发表于 2018-12-17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17 19:51 编辑

哈哈!又坐上了沙发!秋实老师辛苦了!
           上片,概写荔枝的悲凉身世,发出同情的感叹。下片,借回忆双荔枝苦难的经历,赞叹恋人生死不渝的坚贞品格。全词以象征、拟人的手法,把双荔枝当人写,把人又当荔枝写。字字写人,语语双关,富有情趣。较之“花间”词有了根本性的革命,实为婉约词中的一朵奇葩。(121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 03:59 , Processed in 0.06463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