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18-12-2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24 06:06
2018/12/24

如梦令·春思

开头四句,是说作者在雪堂前亲手栽种了许多桃李一类的果树,绿荫丛中,掩映着数不尽的青果。清晨,窗外百舌鸟婉转啼叫。鸟鸣声常常把作者从睡梦中搅醒。作者写出这番景象,在于以景衬人。最后三句明明是自己思念故园,却让百舌鸟的鸣声喊叫出来,便使文词愈加警切生动。连动物都已探知其心事了,苏轼自己早就抑止不住滚涌而起的思乡情感了。这首词表面看来只是抒写了作者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和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怀恋和向往。但真实思想却在于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这一层作者并没有明白说出,甚至只字未提。作者只是从对雪堂生活的深情回想中透露出这个消息,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全词不仅创造了一种如同图画般的美的境界,而且留有许多思索的余地。这首词语言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深厚。(325字)
182#
发表于 2018-12-25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25 16:24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辛苦了!

这首词把咏怀古迹与登临述感结合了起来,篇幅虽短,耐人寻味。开头二句写泗州城的壮丽和古老。从大处落墨,将泗州城一侧的壮丽风光表现无余,像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油画。第三、四句写遥望南天时的情态以及所见的景物。最后三句是虚拟,想象后夜赶到松江时的情景。全词写对吴地友人的怀念。开端点题,接着借淮汴之水流向吴地,将友我双方联系起来,长长的流水寄寓着怀友的绵绵情思。紧接着将友人与暮云并提,不仅切合登楼远眺的情景,也使词篇具有了一种飘逸的情韵。篇末借松江月满少一人的意象,设想友人思念自己,词意婉曲蕴藉。此词篇幅虽短,却曲折尽情。(259字)


183#
发表于 2018-12-2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25 05:06
2018/12/25

如梦令·题淮山楼

这首小令把咏怀古迹与登临述感结合了起来,篇幅虽短,耐人寻味。开头二句写泗州城的壮丽和古老。从大处落墨,将泗州城一侧的壮丽风光表现无余,像是一幅气势磅礴的油画。第三、四句写遥望南天时的情态以及所见的景物。最后三句是虚拟,想象后夜赶到松江时的情景。全词写对吴地友人的怀念。开端点题,接着借淮汴之水流向吴地,将友我双方联系起来,长长的流水寄寓着怀友的绵绵情思。紧接着将友人与暮云并提,不仅切合登楼远眺的情景,也使词篇具有了一种飘逸的情韵。篇末借松江月满少一人的意象,设想友人思念自己,词意婉曲蕴藉。此词篇幅虽短,却曲折尽情。(259字)

184#
发表于 2018-12-26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26 21:47 编辑

坐沙发,读新词,岂不快哉!

上片写景为主,开首两句写山川秀丽。据地方志所载,阳羡境内有芙蓉山,罨画溪。罨画,原指彩画,以此名溪,想是此处风景美丽如画。下片抒怀与“慨想”暗脉相通。组,印绶,即丝织的带子,古代用来佩印。“解组”,即辞去官职。“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也比喻弃官。“解组”三句是说自己辞官归隐,终日与渔人樵夫为伍,黄鸡白酒,作个买田置屋的田舍翁。结处以陈登自比。此处借陈登说自己已不再有年青时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耳边也不再有功名利禄之语。这结句实则是反语,是壮志难酬的激愤之语。(237字)

185#
发表于 2018-12-2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26 02:59
2018/12/26

踏莎行·山秀芙蓉

上片写景为主,开首两句写山川秀丽。据地方志所载,阳羡境内有芙蓉山,罨画溪。罨画,原指彩画,以此名溪,想是此处风景美丽如画。下片抒怀与“慨想”暗脉相通。组,印绶,即丝织的带子,古代用来佩印。“解组”,即辞去官职。“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也比喻弃官。“解组”三句是说自己辞官归隐,终日与渔人樵夫为伍,黄鸡白酒,作个买田置屋的田舍翁。结处以陈登自比。此处借陈登说自己已不再有年青时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耳边也不再有功名利禄之语。这结句实则是反语,是壮志难酬的激愤之语。(237字)
186#
发表于 2018-12-2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27 21:15 编辑

问好秋实版主!辛苦了!

这首词是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所作的判词。杭州灵隐寺僧人了然与青楼女子秀奴相识、相恋,了然为秀奴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身无一文的了然屡遭秀奴拒绝。后来了然酒醉后又去纠缠秀奴,在互相撕扯中了然出手将秀奴打死。苏轼接到案子后对了然判了死刑,宣判时写了这首词。上片直言不讳地指责了然不守清规戒律,迷恋女色,不能自拔。下片更是直截了当地嘲讽了然无视生命,残忍地夺人性命,为他自身沉迷酒色,罔顾人伦付出了沉重代价。全词虽然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的辞藻,但是言淺意深,感染力很强。尤其是“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一句,读来饶有趣味,轻松调侃中令人回味无穷。(271字)

187#
发表于 2018-12-2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27 06:50
2018/12/27

踏莎行·这个秃奴

这首词是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所作的判词。杭州灵隐寺僧人了然与青楼女子秀奴相识、相恋,了然为秀奴花光了多年的积蓄,身无一文的了然屡遭秀奴拒绝。后来了然酒醉后又去纠缠秀奴,在互相撕扯中了然出手将秀奴打死。苏轼接到案子后对了然判了死刑,宣判时写了这首词。上片直言不讳地指责了然不守清规戒律,迷恋女色,不能自拔。下片更是直截了当地嘲讽了然无视生命,残忍地夺人性命,为他自身沉迷酒色,罔顾人伦付出了沉重代价。全词虽然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的辞藻,但是言淺意深,感染力很强。尤其是“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一句,读来饶有趣味,轻松调侃中令人回味无穷。(271字)
188#
发表于 2018-12-28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28 13:35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辛苦了!
        上片首句“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人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全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670字)


189#
发表于 2018-12-28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28 06:57
2018/12/28

沁园春·情若连环

上片首句“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总是”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好事”就是“前欢”与“后会”,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一起写。“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一起。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重重”,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人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全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妙境。(670字)
190#
发表于 2018-12-29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29 17:05 编辑

坐沙发,读新词,岂不快哉!

上片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议论来。下片数句写作者在怀才不遇的境况下,要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成为一篇直抒胸臆的言志抒情之作。《沁园春》词是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稍露东坡本色。但这首词在艺术上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如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作比较,就觉得《沁园春》以抽象的说理议论代替具体的形象描述,不如以情动人之作,具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332字)

191#
发表于 2018-12-29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29 06:51
2018/12/29

沁园春·孤馆灯青
[宋] 苏轼

上片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为此,便引出了一大通议论来。下片数句写作者在怀才不遇的境况下,要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整首词,除了开头几句形象描述之外,其余大多是议论、成为一篇直抒胸臆的言志抒情之作。《沁园春》词是苏轼以诗人句法入词的尝试,已稍露东坡本色。但这首词在艺术上仍有某些不足之处,如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作比较,就觉得《沁园春》以抽象的说理议论代替具体的形象描述,不如以情动人之作,具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332字)
192#
发表于 2018-12-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30 20:10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辛苦了!
          上片咏东园的迷人风光。第一、二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写“东园好”。“见说”,点明非“听说”,是亲身感受。具体好在哪里,好在“能消”像苏轼这样政治“北客”之“愁”闷,这是铺垫之笔。第三、四、五句,写百闻不如一见,东园风光实属迷人。这是苏轼“行尽江南南岸”所未曾见到的美景,颇有范仲淹在岳阳楼上所观写山光水色的韵味,令人心旷神怡。下片特写眼前事物,感叹人生短暂。第一、二句特写白昼“日”的“枫”虽“明”而已“缬”,微寒“清霜”的“菊”既“暗”而又“球”。这典型的带有双关意义的深秋景物,是在给予苏轼什么。第三句,一语道破此时此地苏轼思想的真谛:“流年回首付东流!”似有人生短暂、不堪回首的愁闷。最后两句,借助古代文人的传统心理来自我安慰:凭借东园的美好景色,让苏轼内心增添了愉悦。
         全词借景抒情,借东园美好迷人的风光事物,敞开了苏轼旷达宽阔的胸怀,消解了多年积抑于心的愁闷。触发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情绪中的消极心态,也为苏轼内心增添了心事忡忡的忧愁。

点评

问好,老朋友。  发表于 2018-12-30 09:31
193#
发表于 2018-12-3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30 05:31
2018/12/30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上片咏东园的迷人风光。第一、二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写“东园好”。“见说”,点明非“听说”,是亲身感受。具体好在哪里,好在“能消”像苏轼这样政治“北客”之“愁”闷,这是铺垫之笔。第三、四、五句,写百闻不如一见,东园风光实属迷人。这是苏轼“行尽江南南岸”所未曾见到的美景,颇有范仲淹在岳阳楼上所观写山光水色的韵味,令人心旷神怡。下片特写眼前事物,感叹人生短暂。第一、二句特写白昼“日”的“枫”虽“明”而已“缬”,微寒“清霜”的“菊”既“暗”而又“球”。这典型的带有双关意义的深秋景物,是在给予苏轼什么。第三句,一语道破此时此地苏轼思想的真谛:“流年回首付东流!”似有人生短暂、不堪回首的愁闷。最后两句,借助古代文人的传统心理来自我安慰:凭借东园的美好景色,让苏轼内心增添了愉悦。
         全词借景抒情,借东园美好迷人的风光事物,敞开了苏轼旷达宽阔的胸怀,消解了多年积抑于心的愁闷。触发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情绪中的消极心态,也为苏轼内心增添了心事忡忡的忧愁。
194#
发表于 2018-12-31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8-12-31 20:29 编辑

问好秋实老师!新年新气象,更上一层楼!


上片绘写西湖岸上的清丽景色,那古老的西湖岸边,丛生了一片青色的菰草根;新开的水渠,正滚走着碧绿的水流;恰好看到闪闪湖光,照满了万家的楼房。词人面对西湖美景,却提醒自己说:“应该牢牢记住:自己的政治抱负依然难以实现啊!”犹如重拳捶胸,给人以猛烈的撞击,显现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内心抑郁。下片则通过景物,倍写自己乖蹇难堪的坎坷道路。与上片的郁闷感叹交相呼应,并加以发展:在端午佳节中却碰到了连绵梅雨,令人不知所措,好像把自己的余生寄托在一叶小舟任其漂流一般;然而,舟侧又遇到杂草丛生的菱角和菰根,浮在湖面,累累相阻。全词时悲时喜,曲折委婉,终把词人矛盾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感受。(297字)

195#
发表于 2018-12-31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8-12-31 06:47
2018/12/31

南歌子·古岸开青葑

上片绘写西湖岸上的清丽景色,那古老的西湖岸边,丛生了一片青色的菰草根;新开的水渠,正滚走着碧绿的水流;恰好看到闪闪湖光,照满了万家的楼房。词人面对西湖美景,却提醒自己说:“应该牢牢记住:自己的政治抱负依然难以实现啊!”犹如重拳捶胸,给人以猛烈的撞击,显现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内心抑郁。下片则通过景物,倍写自己乖蹇难堪的坎坷道路。与上片的郁闷感叹交相呼应,并加以发展:在端午佳节中却碰到了连绵梅雨,令人不知所措,好像把自己的余生寄托在一叶小舟任其漂流一般;然而,舟侧又遇到杂草丛生的菱角和菰根,浮在湖面,累累相阻。全词时悲时喜,曲折委婉,终把词人矛盾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感受。(297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 07:07 , Processed in 0.11368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