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87|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走自己的路(感悟当前文学评论之争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6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自己的路(感悟当前文学评论之争鸣)

  看到蝉衣兄与老桑兄有关文学评论方面的各自见解,我深有感触。本来想跟帖,可又不知怎么说才好,因为自己的理解很有限,于是只能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谈一点自我粗浅的认识了。

  文学交流是文学兴盛的基础,在这种交流中自觉形成一种正常的文化氛围,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很好。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也看到别人。言语的差别,认识和观点上的不同见解,自古以来都是文学批评存在的必要因素。对于小说创作者,有益无益,也各有各的感悟和理解。记得蝉衣兄说过,写小说的人最好不要看文学评论,因为看多了文学评论,返回来往往就不会写小说了。这个是事实,而且我好像也看到过这么一个定论。文学评论同小说创作一样,都属于独立存在的文学表现形式,二者关系不大,也就是说,文学评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我们在这里谈的问题,应该不是仅仅对文学理论的研究,而应该是针对具体作品的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作品写作的方式方法,写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的作品写作的成功与否。这与文学评论与批评又有了区别,可以说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作者就像一个厨师,利用厨艺做出了一道道拿手好菜。作为读者来品菜的时候自然是从口味入手,然后是厨艺。而文学评论家针对的只是选用了哪些食材,而对菜肴是否好吃不感兴趣。所以,文学评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就是二者针对的目标不一样,这也是一些作者常常感觉到一些文学评论高高在上,看着明白,道理也非常的清晰,可一旦运用到实际中又感觉到空洞无物,摸不着头脑,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作品的点评,是直接对个体文学表现形式的具体判断,这种个体文学形式比如小说,它又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定程序。这个基本程序是必须有的,不是随意就可以打破的,不然我们就无法区分散文、诗歌、杂文和随笔的存在了。有人想打破这种程序,独立创新也未尝不可,但接下来是否柳暗花明就不好说了。

  对于小说作品评论,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大道理不说了,举个粗浅的例子,比如有人感冒发烧,吃点感冒药或者去卫生室打一针就管用,如果你非要去住院,先来个体检,然后再找专家给你上一堂如何预防感冒的卫生科普,再让外科大夫拿着手术刀过来看看是不是需要开刀,或者再请个外国大夫来谈谈西医是如何被引进中国的……估计这样下去,没病的人也被折腾成神经病了。从这一点来看,谁都没有错,错的是角度的选择,本来一步路就可以到达家门口,可你偏偏要围绕地球走一圈。

  对于小说创作技巧的提升,取决于作者自我思想认识的提升。首先看你以怎样的心态来开创自己的写作之路。你是认真的,那就扎根着实的一步步走下去,走自己的路,并且走出一条经验之路,特色之路。经验是关键,不仅仅适合文学创作,生活中干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经验。有了经验,你才能有自我更清醒更独立的思考和认识,外国的月亮和中国的月亮,其实是一样圆的。有时候,你还会自豪的发现,站在自家的庭院中看月亮才是最真实最浪漫的事情,别的地方都是虚无缥缈的假象,或者说是一种高大上的诱惑,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说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形成自己的经验。经验是资本,经验是财富。再举个粗浅的例子吧:我同事的女儿患了斗鸡眼,去医院纠正,他的弟弟是医院副院长,自然是请了最好的专家诊治。专家开了针剂,打一针就管用。后来,同事女儿的斗鸡眼又犯了,可巧当副院长的弟弟出差不在家。他就告诉其他大夫说打一针就行。门诊大夫就摇头,非要先检查不行,没办法,同事就带着女儿从量血压开始,全部按照体检的流程走了一遍,花了三百多元,最后才打了那一针。一针才20元钱,同事回来跟我谈起这事就苦笑,花钱无所谓,关键是这些大夫没有临床经验,凡事都要按部就班。可见,经验很重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经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这才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评分

19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帖子发上来后就出去了。这不是到五一了吗。公司明天要开劳模表彰会,就跟着瞎忙活了大半天。
看到朋友的回复,很感动,因为我的见解比较浅显,也有局限性,大家认同,这是我的荣幸。而且有的回复又在这个局限性上拓展开来,更深刻,更切合实际,也更有说服力。大家交流,就要实实在在说出自己的感想和真实感受来,这样我们的心里就有了底,敞亮起来,创作中就可以更好的理顺一下思路。

点评

我不是反对评论,而是我的评论被怼,所以发此感慨。  发表于 2018-4-26 22:28
3#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蝉衣cy 发表于 2018-4-27 00:32
在中财论坛,很多人重视小说存在的根本基础——叙事及其态度,并因此才显得过分强调“叙述”而不及其余, ...

我一直认为你和老桑的关于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见解是相辅相成的,你的论述是站在一个文学形式的高度来审视,并给于理论上的一种定位认识和文学样式上的一些新的探索和引导,这一点上,我深受启发。老桑的评论以我个人的粗浅感觉是在针对具体事物上的引发展开,通过对比考证和论述来提出自己的灼见。这就如同两条并行的铁轨承载着一辆疾驰的列车,都是一个动力,方向没变,目的就是希望与这一列上的旅客共同携手并肩,来一次行进中的探索。谢谢蝉衣兄一直以来的支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fonyuan 发表于 2018-4-27 13:13
镇定,啊,要镇定,泰山崩了,要眼不狂眨,心不乱跳。
搞评论的不镇定,很麻烦,很容易感情用事 ...

先生所言极是,有针对性,浅显易懂,就足够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平_gMTT8 发表于 2018-4-27 14:55
1. 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是文学艺术奇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经典、世界名著几乎都是在评论中丰 ...

要想写好小说,最好多看有针对性的评论……
先生所言正是,所谓“文学评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写小说别看评论”都是相对而言。“好的评论能指导写作,使作品锦上添花,”祝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12:07 , Processed in 0.05998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